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原血神座 > 第一百二十四章 黄河水患

原血神座 第一百二十四章 黄河水患

作者:缘分0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8 02:20:23 来源:258中文

听得冉吟怀所言,方知其中来龙去脉,安禄山的计划倒也是天衣无缝,只可惜他没料到沈倾从会突然去到洛阳,并且用计反击,安禄山由此失去了右相之位。手机端

而李琎也在心中盘算,思忖一阵后说道:“冉夫人既然再不是文隐阁的人,那也就无需再守文隐阁的秘密,他们既然无情在先,冉夫人自可再无顾忌。”

冉吟怀疑道:“汝阳王此话何意?”

“冉夫人可以随我回长安,向皇上禀明此间事由,安禄山勾结乱党,狼子野心,只需禀明皇上,必能将他扳倒,从此还天下一个太平。”李琎说道,原来他是想着以冉吟怀为引以此来参安禄山谋反。

但是冉吟怀听后却没有什么反应,她心中自然有自己的顾虑,只听她说道:“凭我一人之词未必能威胁到安禄山,皇上若是不予采纳,反倒将我定为文隐阁乱党,到那时死的就是我了。”

冉吟怀由此顾虑倒也是理所应当,她刚从文隐阁捡了条命回来,行事自然越发谨慎,自己在文隐阁中十余年尚还落得如此下场,与李琎不过见过数面,况且他还是朝廷的人,冉吟怀对他并没有多少信任,最怕重蹈文隐阁的覆辙,落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

李琎看出冉吟怀的犹豫,心中稍一思量,便即说道:“这是关系到天下的大事,冉夫人自可考虑清楚,不用这就回答我。”

听的此话,卓亦疏却在心中暗道:李琎不愧是皇室官员,懂得循序渐进,而非急于求成,他对冉吟怀如此说实是留有了余地,只需今后多加规劝,不愁冉吟怀不出面。

果然,只听李琎又道:“冉夫人要是闲来无事,可以随我们去黄河附近走一趟,亦疏公子也一同前去。”

冉吟怀看了看卓亦疏,不知怎的,此刻见到这张满是轻佻不恭的脸时却在心底升起一股踏实的感觉,现在的冉吟怀仍是心有余悸,她惧怕文隐阁,对于各种的叛徒,文隐阁主向来是毫不手软,宁可追杀到天涯海角也不会放过,既然冤屈已经洗不清了,那眼下最为要紧的事就是保住性命。

心念于此,冉吟怀再不推辞,便即留在这里,只不过她虽然是汝阳王留下的,但在心中还是跟卓亦疏更亲近些。

卓亦疏虽然轻浮桀骜,但却不屑害人。

一路上再无别事,众人直至黄河边,也没有通知此地官员,此时只见黄河两边村庄被毁,不知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只见遍地哀嚎,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又有多少人看着废弃的房屋仰天长叹,水患过处,家破人亡。

李琎脸色凝重,眼前的难民越多他的脸色就越难看,走出数里后不禁沉声说道:“我怎么连一个官兵都没看到。”

只有百姓哀叹天灾无情,却不见朝廷赈灾,如此必失民心。

眼见于此,李琎终是忍受不住,便即上前向一名老妪问道:“请问此地官员现在何处?”

老妪答道:“正在城中设宴款待贵宾。”

李琎听后勃然大怒,但也不能在百姓面前显露,只得强压火气,又道:“自水灾以来,咱们这里的父母官可曾露面?”

李琎的问话引来了另外几名百姓,其中一个老汉说道:“刺史大人来了一次,眼见水患凶猛,便说了句‘手中无银没法治灾’,然后就回到城里去了,此后再没来过。”

李琎的脸色越发难看,沉声说道:“水患至今已半月有余,父母官竟只露了一面。”

一个卷着裤腿的年轻人说道:“刺史大人正忙着宴请宾客,这些天附近的县令全都聚于城中。”

又有另一人说道:“听说刺史大人是在和他们商谈赈灾银的事情。”

“没错,我也听说了,刺史大人正在跟各县的县令商讨怎么分赈灾银。”

“听说这些天刺史大人酒宴不断,往往是上一顿酒还没醒下一顿酒就已经摆好了。”

“不光是各地县令,还有许多富商也去了刺史府,听说是在商讨重建事宜。”

“我有个亲戚在刺史府当差,他说那些富商都在尽力压价,都想用下等材料糊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却是说出了一个不顾百姓死活的刺史,李琎听得火冒三丈,恨不得立刻就到刺史府中问罪。

李琎向卓亦疏说道:“如今就是这般情况,朝中官员只顾结党营私,各地方就更是如此,上到封疆大吏下到芝麻小官,都只想着中饱私囊,如今这黄河水患让数万百姓流离失所,此地刺史竟还敢如此明目张胆的贪赃枉法。”

“朝中之事我并不了解。”卓亦疏说道:“只是如今朝纲紊乱,安禄山狼子野心尚能任一方节度使,可见大唐危矣。”

李琎听后也是点头称是,然后又道:“以卓公子看来,是朝中官员结党营私危害大还是地方官员贪赃枉法危害大?”

听了这话后,卓亦疏却是疑惑道:“这两样本是一体,哪有谁更危害大?”

李琎听后却是不解,问道:“此话怎讲?”

“若是朝中官员个个精明强干,那这地方官员就算有心贪赃枉法却也不敢,反之朝中官员都不顾江山社稷,那地方官员又怎么会甘心实干,都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实则就是君主英明方能任用贤臣,地方官员一心为国,方能国泰民安。”卓亦疏说道:“观过往各朝,无不是朝中先乱,随之纷争四起,朝中官员结党营私,方才有地方官员行贿受贿,有了地方官员的行贿受贿,朝中官员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分帮结派,岂不是相辅相成,最终却还是误国误民。”

闻听此话,李琎顿时沉思不语,心中只想着卓亦疏所说之话。

就在李琎兀自思忖之时,却见一对官兵拉着马车走来,他们边走边说道:“这一车的粗布烂衫,刺史大人却要咱们说成是绫罗绸缎,这样去卖给那些刁民,也不知能不能行。”

旁边又有人笑道:“你身上带着的刀是做什么的?那些刁民不买,你把刀架在他脖子上,我就不信他还敢不买。”

先一人又道:“这次水患甚大,那些刁民也受了灾,咱们这番前去,恐他们会向朝廷上禀啊。”

旁边那人说道:“刺史大人手眼通天,就算那些刁民告到朝廷也没用,我保证他们的状纸到不了长安。”

那两人一边交谈一边向远处走去,李琎听得明明白白,却是怒道:“看来这个刺史大人是轻车熟路啊。”

一旁久久不语的冉吟怀突然说道:“怪不得文隐阁主总说李唐王室气数已尽,地方官员明目张胆的贪赃枉法,置上万受灾的百姓而不顾,此举必然有失民心。”

李琎闻言长叹一声,却是又道:“如此看来,这次朝廷拨下的赈灾款也是被这位刺史大人给独吞了。”

卓亦疏将怀中钱财赠与周围百姓,这些钱财虽然杯水车薪,但若是谁家在别处有亲戚想要前去投奔,那这些钱尚可当做盘缠。

李琎等人纷纷解囊,此地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灾民,但这几人毕竟财物有限,是以很快就分发完毕,灾民仍在哄抢,众人好不容易才脱了身。

哪知还没走出几步,忽听身后传来这一阵嘈杂声,只见几名壮汉闯入人群中,紧接着就是一阵惨叫声,随之便见那些壮汉将刚才卓亦疏等人赠与灾民的银子全都抢了过去。

一名老者上前乞求道:“这位大爷行行好,把那银子还给我吧,我孙儿三天没吃饭了,就指着这银子买些吃的活命了。”

领头的大汉听后却是抬起一脚踢在老汉身上,并且恶狠狠地说道:“你孙儿没饭吃?我家老小还没饭吃呢。”

老汉被踹出足足丈余,他本就年老力衰,遭此劫难又是一大打击,在加上多日未食是以无比虚弱,此时硬挨了一脚后再也支持不住,便即吐血而亡。

老汉的孙儿不过六七岁,本是饿的有气无力,此时眼见至亲惨死,当即哭着扑向爷爷的身上,只是任凭他怎样晃动,老汉却都没有醒来的迹象。

那些大汉却只是冷笑一声,转身欲走。

而就在这时,卓亦疏身形一晃便即到了那人身前,众人只觉眼前白光突现,紧接着就看见大汉被人拎着领子举了起来,大汉双脚离地,更是被勒的脸色通红,显然已经呼吸不畅。

大汉的同伴见此皆是大惊失色,纷纷围上前来,但卓亦疏怎会将他们放在眼里,此时只是轻笑道:“我给出去的东西你也敢抢。”

一语言毕,只见卓亦疏反手一甩,那名大汉当即倒飞出去,在满脸惊愕之中被一棵树枝刺穿胸腔,命丧当场。

周遭百姓眼见鲜血横飞,全都吓得魂飞魄散。

大汉的同伴见此也是毛骨悚然,万没想到眼前这个一身书生气的少年竟然如此心狠手辣,又见他面色不改,丝毫不为眼前之事所动。

良久以后,有一人颤颤巍巍的开口道:“你、你是谁,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你可知、可知他是谁?”

“他是谁?”李琎走上前来问道。

那人硬着头皮说道:“他是本地司马的儿子,你们、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李琎冷笑道:“看来不光是刺史有违国法,就连一个小小的司马也敢在这时候横行乡里。”

卓亦疏冷笑一声,心中却只想到四个字:官官相护。

绝世豪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