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蜀地奇缘 > 第123章 以一驳众(改)

蜀地奇缘 第123章 以一驳众(改)

作者:kjaz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1 21:05:59 来源:258中文

“壶王?”众人哄堂大笑,鄙视道“比老金还能吹,我看那个大执壶有邪气,搞得前后两任主人都疯了。”

“小子,还是老规矩,说出它哪里为真,我愿出钱买下。反之,你要向所有人道歉,虚心接受前辈们的指教!”那个坚持执壶为假的老专家,又站出来,说教道。

他名叫顾秋德,仗着玩古董的年头长,自认为见多识广,以专家自居,喜欢卖弄,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倚老卖老。

陈宇对此非常不屑,轻蔑的说道“还好意思称前辈,无外乎是早出生几年,早死几年,你们还没资格指教我!”

他这话狂傲无比,又引起了众人的愤怒声讨,连许梦龙也压不住了。

“一个小辈如此出言不逊,太没教养了!”

“这种人我见多了,都是自以为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陈宇原本打算闷声发大财,可是那些道貌岸然的专家人士,一个个仗着有几分本事,冷嘲热讽说风凉话,让他十分看不惯。

这种送上门的脸,不打白不打。

打定主意,陈宇指着大执壶上奔鹿的鹿角交接处,釉面有些剥蚀剥落的地方,提高嗓音道

“想必你们一口咬定它是赝品,这个地方的缺陷,给你们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老专家顾秋德不屑道“废话,釉面剥蚀剥落,对任何瓷器来说,都是致命的缺陷。即便是真的,亦会影响价值,何况它是假的!”

以李梦涵对陈宇的了解,知道他不是一个喜欢说废话的人,突然明白了什么,吃惊的问道“莫非,你是想利用缺陷,反证执壶为真?”

“梦涵,我真是越来越欣赏你了。”陈宇嘴角扬起笑容,也不顾李梦涵发红的脸色,继续朗声说道

“长沙窑总体来讲,虽以妙彩著称,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长沙窑早期兴起的时候,制造技艺并不成熟,曾有一段时间,以粗狂成名。

在他们早期的瓷器作品中,好些瓷器的彩画存在釉面剥蚀及剥落现象。许多剥落彩画多为交笔处,此处釉面更厚,釉层中吸附的水分和气泡也就更多。

在埋藏的过程中,由于釉层位于瓷器的最表面,首先受沁,空气、泥浆水乃至细沙也都更容易进入气泡,导致气泡破裂,许多釉面的裂纹亦由此而来。

有些长沙窑瓷器的胎体不甚密实,制作时胎土中参入气泡。

如此,在入窑烧制的过程中,窑温升高,气泡膨胀,胎体亦随之鼓胀乃至胀裂。胎体的鼓胀会导致釉面稀薄,在埋藏的过程中更容易受沁。

地下水、泥浆、空气都更容易渗透进釉层,接触胎体,而导致釉面剥落。

此外,从颜料的角度而言,剥落的颜料基本是绿彩,红彩绝少有剥落的。此当与绿釉含有铜成分有直接关系。导致胎釉结合不紧密,易剥落。”

听陈宇一口气说了一长串,人们不禁沉默了。

长沙窑瓷器确有这样一段典故,但是由于后来的瓷器愈发精美,再加上战乱等原因,那些不够‘精美’的瓷器便不被所重视,大肆破坏。

时至今日,长沙窑早期的瓷器已经所剩无几。

后人提起长沙窑,默认的都是中后期出产的精美瓷器。早期粗狂制作,少且不够精美,逐渐被人们给忽略了。

可物以稀为贵,也正是因为早期长沙窑瓷器的罕有,每问世一件,炒出几百万,乃至千万,完全不是问题!

没想到陈宇会另辟蹊径,打破思维桎梏,从被人们忽视的长沙窑早期制品思考问题,超过一半的人闭上了嘴。

因为陈宇所说,每一句都符合实情,在那尊大执壶上,也能一一对应。

老专家顾秋德非常不服气,质疑道“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唐代不够精美的瓷器多了,难道每一件都是长沙窑早期制品?”

一部分人应和道“顾专家说的对,这尊执壶就算是唐朝的,顶多是不起眼的民窑制造,三十万足够买下了。”

“还有,你怎么解释,这尊执壶的壶柄纤细无力,根本不足以支撑装满水的执壶重量?”

陈宇冷冷的回应道“蠢货,长沙窑那个时候刚刚兴起,工艺水平很难称得上精美,最早一批的成品,有谁会买?

第一批成品,当然是用来当做样品,总结归纳不足之处,以期改进。若没有早期一批又一批的样品,后面何来长沙窑声震千年的辉煌?

既然是样品,那么壶柄这种不需要技术含量的部位,便显得可有可无。长沙窑更在乎的,是执壶主体制造工艺的改进!”

顺嘴怼回众人质问的同时,陈宇在不经意间,透露了这尊执壶,是长沙窑第一批样品的惊人真相。

开窑第一批,那可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文物。若是确认为真,什么工艺、釉色、纹饰,统统不再重要,没什么比得上它

全文免费阅读就在我的书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的历史价值。

陈宇所坚持的千万之数,或许真有可能达到,甚至远远超出!

他侃侃而谈,那副自信傲然的模样,无论如何不是能装出来的。又有一部分人闭上嘴巴,处在将信将疑的观望状态。

顾秋德咽了咽口水,头上开始冒汗,抹了一把汗水,围着执壶转了两圈,说道“口说无凭,我要证据。”

陈宇点点头,回应道“想要证据,我告诉你,元代蒋祈所著的《陶记略》上,有长沙窑首次开窑出产瓷器的记载,这尊大执壶,位列其中!”

“什么?”闻言,全场一片哗然,包括许梦龙和李梦涵在内,每个人都迅速掏出手机,查看《陶记略》上的内容。

几秒钟后,许梦龙率先怪叫一声。“哇靠,竟然真的有,和大哥你的这件大执壶一模一样,就连奔鹿上的缺点,都有记录,你说是怎么知道的?”

李梦涵捂着小嘴,满脸的难以置信。《陶记略》是一本大部头,上述瓷器成千上万件,绝对没人能够背诵下来。

何况该书对长沙窑早期的概述,所占篇幅不多,寥寥几页而已。

李梦涵学习鉴定瓷器时,也看过《陶记略》,却早已忘记了大执壶的记载。

她用震惊的眼神看着陈宇,心跳加速,难以平静。

这是多么博学的一个男人,那种自信轻松的态度,就好像《陶记略》上的每一段文字,都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里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