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镇阴棺 > 第四十三章 一九五四(下)

镇阴棺 第四十三章 一九五四(下)

作者:五斗米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1-01 21:01:46 来源:258中文

秋日里午后的阳光照在人身上还是有些炙烤的感觉,但窗户开着,时不时透进来一阵小凉风,也能让人感觉舒爽。

曹县县政府小楼一楼角落里的办公室内。

黑蛋坐在小板凳上,膝盖前铺开算术课本,不停打哈欠。

旁边另一个小板凳上,曹安堂端坐在那里,时不时翻动一下面前的报纸页。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房门咔哒一声响,曾经的宣教科科长、现在的仓管员常动,抱着厚厚的一摞书籍报纸,哐的声往曹安堂面前一放。

“就找到这些。县志是划归山东省之后整理的。报纸就太多了,你自己的挑挑拣拣吧。咱县小学的规章制度小册子,教育科的同志也给了我一份,就在里面呢。至于你说的那什么延安时期的学校管理书籍文件,我这没有,估计济南也不一定有。你想要,那就去延安找找吧。”

常动的态度不是很好,但曹安堂还是微笑着连声感谢,拿起来那本县小学管理细则翻看两眼,随即皱了下眉头。

“常科长……”

“别,托你身边这位英勇无畏少先队员的福,我现在不是科长了。”

常动撇撇嘴,转身往办公桌后面一坐。

曹安堂尴尬地摸摸鼻尖。

镇反工作的时候,常动也没犯什么错误,就是工作方面不够脚踏实地,就被从宣教科科长的职务上调转成了现在的仓管员。

虽然仓管科也是个独立的部门,但县政府里,仓管科就常动一个人,还是科长的职级,但真正的权责恐怕和门口的吴大爷差不了多少。

而这一切,都是当初黑蛋嚷嚷的几句“常开会”打油诗导致的。

虽说已经过去三年了,但常动看见曹安堂和黑蛋之后,难免心中有点别扭。

只是,他的遭遇和曹安堂比起来,又能算得了什么。

“常,常动同志,不管是不是科长,你这不是还在工作岗位上呢。哪像我,连为人民服务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话一出,常动的脸色总算是缓和了许多。

“曹安堂,不是我说你。之前多好的机会你不把握住,不管去济南还是去徐州,那都是步步高升。现在好了,一撸到底,你说你亏不亏?我呢,说难听点那是罪有应得。你啊,就是自己瞎折腾,冤死了都不奇怪。”

说着话,常动端起来桌上的瓷缸子,起身走到近前。

“喝口水吧。还有这个英勇无畏的小少先队员,让他去里屋睡吧。时不时吹来点冷风,这要是感冒了,别再弄我个迫害革命小同志的罪名。”

话虽然说得不好听,但常动的心肠绝对是好的。

曹安堂赶紧拍拍黑蛋的小脑瓜,让那孩子去里屋,随后端着缸子咕咚咕咚喝两口水,解了口渴,这才露出舒心的笑容。

“常动同志,谢了啊。”

“别谢,没看出来我这是巴结你呢。你快恢复工作的事,我也听说了,哪怕只是先在镇上积累经验,可咱于书记那么看重你,用不了多久就得让你回来这小楼。到时候,可别给我小鞋穿就行了。”

“哪能啊。常动同志你这种状态,明显就是已经思想改正,要是真有机会,我一定向组织上申请,重新给你调动工作。”

“别,我在这看仓库挺好的。清净、安全。我也寻思了,我这人胆小怕事,做不来一线的工作。与其指挥人,还不如让我指挥指挥这些书籍报纸呢。别说我了,说说你吧。刚才是不是有什么话想问我?”

常动转移话题,曹安堂也不多说废话。

客气几句就行了,他现在自己的工作都还没确定呢,哪能夸海口去帮别人考虑工作调动的问题。

至于刚才想问的事情,自然也是和他来这里的目的有关。

曹安堂为了黑蛋回去上学的事情,折腾了一上午没有结果,起初只顾着生气,没静下心来思考。直到后来付粟锦主动把担子给他分担过去一半,他放松了,才明白过来,究竟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

之所以会出现王校长一句话就让黑蛋不能上学的情况,完全是因为梁堤头镇小学没有一个成文的学校管理制度。

所以,他来县里找答案,想要看看县小学的规章制度是什么,看看是不是可以借用到镇小学。

但是刚才拿到常动给他找来的那本小册子翻看几眼,基本都是“不准这、不准那”的好多规定,完全看不到一种系统的、有依据、有层次的量化标准。

他不太确定自己的想法对不对,也只能求助眼前的常动。

“常动同志,你的知识面比我广,我就想问问,这县小学的管理规定里说了,要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老师,不准破坏公物,不准破坏团结。那要是有学生破坏了团结,该怎么办啊?”

“有学生破坏了团结?”

常动听到曹安堂的问题,表情古怪地看了他两眼。

“一帮孩子能破坏什么团结?”

“就是,就是打同学啊。总会有孩子家闹矛盾,打起来的情况发生吧?”

“孩子打架,你给他拉开不就行了,还能怎么办?”

“不是,常动同志,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说,两个孩子打架,挨打的孩子受伤了去看病,打人的孩子该怎么处置?”

“拉回家给他爹娘打一顿,不就行了?你还想把孩子给关监狱里啊?”

常动歪着头上下打量曹安堂,一脸的哭笑不得:“我说曹安堂同志,你这长时间没工作,基本的常识都没有了,怎么问出来这么可笑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笑吗?

让常动这么一说,曹安堂自己也觉得很是可笑。

单纯针对小学生的处罚,能有什么量化的标准,无非就是上课捣蛋被老师打手板、罚站,老师的惩罚起不到作用,那就找孩子的父母进行教育。

如果你要说,把谁家孩子抓起来关进监狱了,怕是要闹出天大矛盾来的。

总不能真的把对大人的衡量标准,用在孩子身上吧。

对了,大人!

曹安堂又是眼前一亮,这事也可以先从大人的问题上着手。

想到这里,他赶紧抬头看常动。

“常动同志,那你有没有听说过,哪里的学校校长或者老师处事不公,剥夺孩子上学权力,要受到什么处罚?”

“处罚校长和老师?”

常动看曹安堂的眼神都变了,不由得直起身子后退一步,惊声问道:“曹安堂,你这是打算整治谁呢,到处找规章制度的?”

“呀,我不是要整治谁,我只是想着,如果以后遇到了问题有制度可以遵照就行了啊。”

曹安堂怕常动继续误会下去,只好将黑蛋遇到的问题完完整整讲述出来。

常动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也终于不再感觉曹安堂的脑子有问题了,但也同样的深深皱起来眉头。

“你说,你要是镇上的教育主任呢,这事就是一句话能解决。可你非要撇开以权压人,找什么公正的规章制度。这自打孔老夫子教学开始,也没听说过谁去处罚老师的。至于孩子犯错,也都是打骂一通就算了,你总不能说,犯错大了就多打几顿吧。”

常动应该是被曹安堂提出来的问题给吸引了,不自觉将自己也代入进去,开始思考这件事情。

光思考那是闭门造车,没有用。

思考的同时再循经据典,或许能有更大的收获。

常动拿起来县志翻看,曹安堂则是在一堆报纸里寻找有用的信息。

也不知道折腾了多久,常动猛的一扣面前书本,掐了掐眉心。

“不行,光这么找没有意义,这两年仓库里的书我也看不少了,从来没看见过你说的这种东西。实在不行,咱自己写一个总可以吧。”

“咱自己写?”

曹安堂被常动这突如其来的提议给震惊到了,虽然他对黑蛋遇到的问题很是头疼,但也只局限在寻找解决问题的依据,还从来没想过创造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常动则是一副燃烧起信心和壮志的样子,猛的一拍手。

“对,咱就自己写一个。伟大领袖都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现在遇到的这件事,没有政策依据可不行。咱们党的一切,从秋收起义到土地革命,从农村包围城市到开辟敌后战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再到现在的过渡时期总路线,那不都是从无到有一点点积累起来、讨论出来、实践证明来的吗?那咱为什么就不能写一个小学生管理规定出来。”

“可是,咱写出来的东西能算数吗?”

“咱俩写的肯定不能算数的,可咱写出来之后,可以给其他同志看,给于书记看,可以开会讨论啊。对,这个事很有必要开个会讨论一下。我做了那么多年文字工作,写了不知道多少会议讲话稿、工作汇报稿,难道还写不出来管理孩子的东西?就写,写出来了开会讨论,讨论之后再改。能成,咱就没白费这个脑子,不能成那也是革命道路上的曲折,不碍事。”

常动还真有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没说几句话又把“开会”这两个字挂在嘴边了。

不过他的提议倒是把曹安堂心头的热血给激发了出来。

“一切都是从无到有”,那么这个小学生管理制度为什么就不能从他们手里有了。

只是热血之余,曹安堂还是慎重地想了想,不由得摇头道:“不行啊,常动同志,就算是咱自己写,那也不能瞎编乱造吧,总得有点依据才行啊。”

“谁说没有依据了。你让小少先队员写检讨书就是个很好的依据啊。

“这算什么依据?”

曹安堂又有些跟不上常动的思维节奏。

常动叹口气,转身去到办公桌旁边,拿起纸笔就开始写,边写边说道:“犯错有很多种情况,惩戒则是需要定量标准。写检讨书如果也能算是一种惩罚的话,那就拿字数当标准好了。犯小错,就写个几百字的,犯大错写个上千字。要是十恶不赦,万言书……算了,这是针对小孩的,他们能犯什么大错,再说也认识不了那么多字啊。”

曹安堂迈步凑近过去,看到常动在纸上随笔写的一些东西,他的思路也打开了。

“嗯,常动同志,你这么一说,哪还真有点量化的感觉了。我觉得光写还不够,其实检讨书的用途也是可以量化的。小错可以写检讨书自省。大错那就在公开场合念诵,接受监督。就像黑蛋那样,在一个班级里公开念诵,接受全班同学的监督。还是屡教不改,那就再全校面前念诵,接受全校的监督。有了监督,犯错的几率就会减小了。规定制定出来,目的不是惩罚人的,而是监督人少犯错误的。”

“对,我们就得把主旨思想定在教育人少犯错误上面。”

常动刷刷点点将曹安堂刚才说的话记录下来,咬着笔头思考片刻,又是眼前一亮。

“我想起来了。你刚才说你们镇上那个付老师让小少先队员在家放假几天。那不叫放假,那叫回家反省。反省多长时间,这也是个量化的标准啊。”

“对,这个回家反省的惩罚措施很重要。那既然是回家反省了,光自省也不够,还得有大人教育。可这大人教育孩子的事,怎么个量化法的?”

“简单,罚款啊!曹安堂我和你说,那小少先队员只是和同学打闹,没闹出别的事来。你是不知道我家那小子怎么折腾的,上学一星期,砸坏教室三扇玻璃,县小学的副校长找到我说学校规定,损坏公物双倍赔偿,这就是罚款的一种啊。罚款大人,他心疼了,能不好好教育孩子?”

“呃,这个罚款不太合适吧。”

“不管合适不合适,写了再说。当然也不能光针对学生,老师的管理也得量化起来。你去把那个县小学的册子拿过来,咱商量商量。大人比孩子难管,学生犯错,老师教育。老师要是犯错,那就得有明文的规定去教育。”

常动和曹安堂彻底放开了,激烈讨论,互相指正。

谁也不知道这间小办公室里,时不时传出来的争论声音,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

而梁堤头镇小学的王光宗王校长,更不可能想到,他瞧不起的那个曹安堂,会在县政府里谋划着怎么把他放进“条条框框”里面。

此时的王校长,正带着眼镜,对着《下乡扫盲知识员推荐名单》上的空格,思考着到底写上谁的名字合适。

突然,敲门声响起,他微微抬头喊了声“请进”。

房门应声而开,付粟锦迈步走了进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