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镇阴棺 > 第二十七章 一九五三(再)

镇阴棺 第二十七章 一九五三(再)

作者:五斗米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1-01 21:01:46 来源:258中文

不是村民们不欢迎技术员,而是大家还没从被拖拉机给震惊到的情绪中恢复过来。

可这样的场面,还是让苟大友的脸色难看许多,扶着司机的肩膀从拖拉机上跳下来,走到曹安猛身边,很是不满地压低了声音说道:“曹安猛同志,祝口村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要糟糕啊。到处都在争先进要积极,祝口村的积极性就这么差的吗?”

“技术员同志,我们村都挺积极的啊。”

“错,积极性不是嘴上说出来的,更不是从欢迎我的掌声中听出来的,而是从大家对待合作生产的态度上表现出来的。算了,要是祝口村情况好,也用不着组织上派我来,咱直接展开工作吧。”

“好好,技术员同志,您说咱从那方面开展实地工作?”

“嗯,就先,先让我讲两句。”

苟大友说着话,往前迈了一步。

猛子还是太年轻、经验少啊,竟然又出现了片刻的愣神。

光他一个人愣神也就算了,关键是全村人都还在盯着那辆拖拉机看个不停呢,竟然没有人注意到技术员准备讲话了。

苟大友越发的脸色难看,心底里告诫自己,这种落后局面很快就会在他的指导下彻底改变,才总算是好受许多,昂起头大声喊道:“各位乡亲,听我讲两句。”

一句话成功把所有人的注意力拉扯回来。

苟大友点点头,热情的笑容再次浮现在脸上,抬手指向了拖拉机那边。

“各位乡亲们,大家看到这辆拖拉机了吗?”

说实话,早就看到了,还一直在看,要不是你说听你讲两句肯定还继续看,早知道你讲两句就是让大家看拖拉机,大家也不会有那么片刻的转头耽误看。

“各位乡亲,知不知道这辆拖拉机是怎么来的?我告诉大家,这是咱国家从苏联进口来的,整个山东省都没有几辆。而这一辆正是山东省委组织奖励给聊城先进农村互助工作组的。鄙人不才,正是荣获这一奖励的先进工作组组长,苟大友。”

说起来这些事,即便是祝口村村民没来得及表达什么,苟大友自己都是无限自豪和骄傲。

他带领的工作组得到了组织上的认可,还为了方便他们到各地开展工作,专门奖励了这么一台拖拉机,这是何等的荣耀。

“当然了,能获得这样的奖励,也不仅仅是我们工作组的功劳。这更离不开先进地区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要不是没有农民群众的积极生产,单靠我们是不可能实现生产力解放的。更进一步说,如果没有伟大领袖的指导,没有党中央的指导,我们也不可能知道共同生产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伟大领袖!”

这番话一出,全村没有一个人再看拖拉机,全都是卯足了劲鼓掌,就连曹业生都没有丝毫抵触情绪,发自真心的鼓掌赞同。

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劳苦大众,最深刻明白当前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

到了此刻,村头空地的气氛总算是真的热烈起来,苟大友也被这种气氛感染,用力点点头。

“好,很好,这才是我想看到的大家的积极性啊。大家看看这台拖拉机,想不想让祝口村也有这样一台拖拉机帮着大家耕田种地收粮食?”

“想啊!”

所有人都激动了。

牛拉犁、驴拉磨大家都见识过,可这开起来突突突响的铁皮子大头车怎么干农活,那是谁也没见过的。

这玩意儿载着两三个人都不费事,那干起来地里的农活肯定也是杠杠的吧。

乡亲们心情激动,就等着那技术员同志让人把拖拉机开进地里去了。

苟大友也激动,可就是没有如大家想象的那样指挥拖拉机,反而带着一种意味深长的口吻,震声说道:“乡亲们啊,拖拉机是好,咱谁都想要,可这台不是咱村的啊。那个同志,可以开走了。”

话音落下,拖拉机上的同志拎着个“之”字铁拐棍跳下车,在众人迷茫的目光中使劲摇晃几下。

轰鸣声再起,细长的黑烟蹿上天空。

那辆祝口村许多人这辈子第一次见到的机械化农业用具,在村头空地上转了个小圈,顺着村头的土路绝尘而去。

“哎,怎么走了啊?”

“就是啊,不是说这玩意儿能耕田种地收粮食的吗,你倒是给我们看看啊。”

“这么好的东西,来了就是让我们看一眼的?”

祝口村众多村民有些炸毛。

虽说那拖拉机肯定不是他们的,也没资格让人留下,可好歹也得让多看一眼才行啊。再说了,不是要提高生产力的吗,没有拖拉机咋个提高法。

“哎,乡亲们呐,都安静下,别往那看啦,看我这,看我这。我问大家伙一句,想不想让那拖拉机就在咱村永远不走了?”

“想啊!”

“对,我现在也是祝口村的一份子,我也想。可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光想是没有用的,咱得实干,咱得发展生产。只要生产力提高了,收成多了,哪怕组织上没有奖励,咱也可以全村集资一起买一台回来。”

买一台?

祝口村众人面面相觑,实在不敢想象这种事情,先不说那拖拉机价值几何,就看大家现在的生活状态。

冬麦刚收获没多久,留足了一家人的口粮,留下下年的种子,实在所剩无几。好歹有富余的统购出去,换点钱财回来,也得贴补贴补家用,难能有点积蓄。地里的棒子倒是快熟了,可收了棒子,留足口粮和种子又能剩下多少。蔬菜瓜果之类不再考虑范围内,饭都吃不上呢,还吃菜?

这就像个死循环,偏偏为了活着,为了一年到头仅有的那点积蓄看见增长,还是得这么无休无止的循环下去。

这还不算谁家有病有灾的,更没法考虑添丁进口。

照这样的状态下去,猴年马月才能攒够了钱,买拖拉机啊。

别说买拖拉机了,就算是去县里拿粮食换头骡子都是奢望。

众人的情绪有些低沉,唯独只有苟大友脸上带着开心的笑容,轻咳一声,再度开口:“乡亲们呐,我有办法让你们一年温饱,三年富裕,五年用上拖拉机,你们信不信?”

“啊?”

周围一片惊愕的目光,不是大家不想信,是真的不敢信。

这次连曹业生都被带动了,直接站到板车上大声回应一句:“你用啥办法啊?”

“哈哈,这位同志问得好,也正是我要说的。咱用的是,互助合作、集体生产的办法!”

“咋个集体生产,自己家的地都种不过来,哪有功夫种别人的?”

“我说有,那就是有,这是通过实践证明了的。我给大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前一个人干农活,干累了歇一会儿,三天五天干不完。以后三户五户联合起来,七八个劳力一起上,你累了换其他人,其他人累了换上你。人歇着,地不歇着。吃饭一起吃,吃完齐上阵,节约时间多干活,集中精力搞生产。劳力多的互助合作,有牲口的和劳力少的互助合作,这就是集体生产。”

苟大友说的很是简洁明了,大家都有些明白了互助合作的意思,但又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倒是曹业生成了这里反应最快的,再次大声问道:“那这一起种地了,收成算谁的?”

“去掉自家的,去掉国家的,富余出来的按照生产分分配,我这里有一套完整的生产分定量标准,保证公平,大家多劳多得,谁下力多,谁干活积极,谁就富得快!我就问大家一句,想不想这么干?”

最后一个问题问出来,村头空地上片刻的沉默之后,那就是山呼海啸一样的呐喊:“想!”

“好,既然大家想这么干,那就听我的,排好队我来做个记录。分配出来互助组,我再手把手教你们怎么合理利用劳动力和劳动时间。曹安猛同志,帮忙组织一下吧,我们开展工作了。”

“哦哦。”

猛子点了两下头,赶紧去组织大家排队。他是真没想到这位技术员同志刚来村子,都没用得着惊动老太爷,就把全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还获得了莫大的支持。

这在以前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事情啊。

哪怕是以前的安堂哥都未必能有这样的号召力。

猛子突然被脑海中回荡的想法吓了一跳,很是不好意思的看向了人群中的曹安堂。

此刻的曹安堂根本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就像普普通通的农民群众那样随着村里的乡亲一起排队站好,等待着技术员的记录和分配。

……

月明星稀,整个村子经过一天的“改变”,这时候总算是安静了许多。

可曹兴民老太爷家里的空气,明显带着许多不安分的因子。

老实人罗庚在庭院里蹲着,闷头抽烟,也不说话,更不想进屋。

堂屋里,老太爷坐在躺椅上,一手拄着拐杖,另只手不断摩挲手里的旱烟袋。

太爷旁边,曹业生不改老神在在的模样,坐在椅子上侧着头看外面星空,人在这里,谁知道心飞到哪去了。

曹安堂靠门站着,抱着双臂沉默不语。

屋当面中央,则是现在的祝口村村长曹安猛,可这年轻小伙子此刻没点村长该有的架子,竟像个犯了错误的小孩似的,脑袋微微低垂,心中很是不安。

也不知道这种沉默持续了多久,猛子好像下定了决心一样,猛抬头说道:“这样吧,我再去找技术员说一说,不管怎样,也不能这么个分配法的。最起码,不能让安堂哥和曹业生到一个互助……”

“我怎么了,我怎么了!”

没等猛子把话说完,曹业生就嚷嚷开了。

“你以为我愿意和曹安堂一个组啊,我有牲口,还没开始生产就有一个生产分拿,要是以后这生产分成了一个组集体公用的,那还是曹安堂占了我的便宜呢。我说什么了吗。还有你小猛子,当上村长你就牛气了啊,要不是因为你是党员,村长能轮到你头上吗。越来越没大没小了,不知道叫四叔吗。有本事你当着太爷面喊个曹兴民试试!”

“我……”

猛子有些嘴笨,让曹业生顶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但眼前的问题实在是不好解决啊。

按照今天技术员苟大友的分配安排,依照劳力多的相结合,劳力少和有牲口的相结合,恰好就把曹安堂、老太爷、曹业生和罗庚这四家分配到一个互助组里面了。

这也是很巧合的事情。

村里其他户,一家最少也是两个劳动力,最多的就像黑蛋家那样,曹安良大哥的两个小兄弟还没结婚,没分家,安良大哥的大儿子年满十六也能算是劳动力,一家四个青壮年,谁都争着抢着要和人家抱团。

再说眼前这四家,那可真的是够凄惨的。

曹安堂光棍汉一个,父母走得早,两个姐姐也嫁出去很久了,一家就他一个人。

曹兴民老太爷自不必说,早年间把儿孙全都赶出去当兵,硬是不让回家来。

曹业生就一个儿子曹安栓,可小栓子的事,说太多了,也别说了。家里四婶身体不太好,干不了重活,有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儿媳妇带着个只会张嘴嗷嗷吃奶的小孙女,这家庭情况,十里八乡也很难找出来第二个。

最后是罗庚,老罗大哥正值壮年,大闺女年满十八算半个劳动力吧。可儿子也就比黑蛋大两岁,让他玩玩闹闹还行,干活就别指望了。男孩子调皮捣蛋都比不上小妮子能帮忙呢。罗嫂子年头上又怀了,也不知道男女,但就算是个男孩,能指望上?罗庚倒是有两个兄弟,可结婚之后就分家了,俩兄弟争气,头胎都是双胞胎儿子,和罗婕罗大妮一样的年纪,不知道要羡慕死多少人呢。

总之,这四户人家合在一起,人口数超过两只手了,能干活的劳动力却是只有三个。

但巧就巧在,除了曹安堂之外,其他三家都有牲口。

按照那种劳动力少的和家里有牲口的结合,可不就是有了眼前这种局面吗。

说实话,这种分配方式在大部分地区都是适用的,遵循的原则也是科学的按照生产力因素进行分工。

但是换到具体情况上,又会出现相当的不合理。

从耕地的角度来讲,一头牛能顶的上四五个劳动力,那不虚。但是种地种地,可不是光把地犁出来就行啊。不要浇水施肥除草的吗,不要丰收的吗?

难道要指望驴子耕牛去把地里的棒子全都收回来?

那不给你全都祸害了,就烧高香了啊。

完全不在意生产要素,只靠生产力评价去开展工作,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但那位技术员苟大友明显没有考虑到这些。

而眼前几位也因为知识学习和思想水平的限制,想不到生产要素之类的东西。

相比于搞生产互助合作,无论是曹安猛还是村里其他人,考虑最多的,还是曹安堂和曹业生这种怪异的组合。

别说祝口村了,就是放眼梁堤头镇,再到县里,多少人都知道曹安堂和曹业生的矛盾。

苟大友就不知道吗?

这技术员来的第一天可是从牛记成那完整了解到整个过程的。

可他开展工作之后,还是做出来这样的安排,带了什么样的心思,别人无法揣度。

反正猛子就是感觉不妥,这才会有了眼前这局面,好像是他犯错一样,准备想办法弥补过错。

刚刚被曹业生怼的说不出来话,他也没想着去和不讲理的人说话,就是再次看向曹安堂。

“安堂哥,你别担心。我要是去说了,技术员也同意了。保证咱村里所有互助组都抢着要你。谁不知道安堂哥你肯吃苦肯下力啊。绝对不会没人要你的。”

猛子这话一出,直接把曹安堂逗笑了。

“猛子你这话什么意思,合着到最后,你安堂哥还成了没人要的孩子了?”

“不是不是,安堂哥,我不是那个意思。”

“哈哈,看你吓的,我知道你不是那个意思。但我也不会同意你去找技术员。”

“为什么啊?”

“因为技术员同志刚来咱们村做工作,更是用让我都佩服的方式将全村的生产积极性给调动起来,他的水平比我高很多,那么他的工作安排一定也没错。如果你去找他了,那就是对他工作的否定。这对技术员不好,影响后续工作开展。同样对猛子你也不好,会影响你在革命同志心目中的印象,影响到你进步的。”

曹安堂这番话发自真心。

今天在村口,初见苟大友,客观角度上去讲,他直觉判断苟大友是个更多做机关工作的,指挥指挥还可以,真抓实干未必能行。

但祝口村现在就缺个能指挥的,他自问以前指挥的不好,而猛子也学了他的处事风格并且将实干发挥到极致,缺少了指挥才能。

放在古代,猛子是冲锋陷阵的猛将,那么苟大友技术员就是军师。

祝口村要想发展起来,全村致富,不能闷头猛冲,正是需要苟大友这样的人来指挥着才能打胜仗。

尤其是苟大友用一台拖拉机调动起来全村积极性,让曹安堂也很受触动,全心全意去支持还不够呢,哪能成了带头阻挠技术员工作的人。

所以……

“猛子,听我的,别去找技术员说这事了。”

曹安堂再次郑重强调一句。

曹安猛咧咧嘴:“安堂哥,那我不去说的话,眼前这问题咋解决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