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洪荒之证道永生 > 第0098章 能人背后有人能

洪荒之证道永生 第0098章 能人背后有人能

作者:君主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29 14:17:07 来源:258中文

苏仁茂道:原因很多,主要有三。一是竞争的人不少,有本地人,也有有钱人,获胜者恐怕要得罪不少人,我建议你别趟那潭浑水。二是没有具体规划,是住房还是商房,没个准数,将来要是变了,那现在的投资就打了水漂。三是地权并不明确,现在的主人是镇政府,但听说镇政府是从县里租来的,说那是县里的土地。但我又听说,那里原来有个兵站,土地是军用的,县里只是代管……总而言之,说不定那就是个雷,轻易不能去碰。

老苏,你这么一说,我也就死心了。

哎,你不是说两件事吗?另一件是什么事?

也是私事,上次说让你“补偿”我,还能算数吗?

当然,你说,请吃大餐都行。

金云飞道:老苏,你家鞋底厂那个高师傅和他老婆,是你从福建请来的吧。我想请你把他们借给我,我就用一年。

苏仁茂愣了愣,瞅着金云飞,半晌才说道:云飞老弟,你这是挖墙脚啊。

就算是挖墙脚吧。老苏,我有言在先,我只借用一年。

噢,我明白了。苏仁茂道:你是想自己生产鞋底,然后逐步转变到直接生产注塑鞋。

知我者,老苏你也。金云飞道:老苏你是知道的,鞋业的发展,必定会从手工粘制向机注方式转变。可我只懂手工粘制,对注塑机是一窍不通。跟你的鞋底生产一样,没有一个师傅来主持,根本就没法生产。

苏仁茂笑了:我没问题,估计我儿子也会同意,毕竟他自己已熟练掌握注塑技术。但高师傅是我请来的,我不能保证人家会同意你的请求。

老苏,你别说,我是认真的。

我没有不认真啊。

那你告诉我,你给人家两口子多少工资?

一年五万,旱涝保收。

好,你告诉高师傅,我给他两口子一年六万,保证旱涝保收。

云飞啊,你烧包啊,你害我啊。

老苏,你啥意思?金云飞忙问。

苏仁茂道:我给他们两口子的年薪是一年五万,你却给出六万,你让他们怎么想?如果明年他们回到我的鞋底厂,我是给五万还是六万?

噢……我错了,老苏,你说咋办就咋办。

云飞,你就放心吧,还是给五万。高师傅两口子也认识你,他们应该会答应过来帮你。不过,有言在先,就帮你一年哦。

金云飞连声道谢,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就可以盘算公司开张的事了。

公司要开张,先得搬家,按金云飞的计划,除了二弟一家,全家人都得搬到泽谷镇去。

家庭其他成员都好说,就是爷爷和奶奶不大情愿,人生地不熟的,爷爷说,没人陪他打麻将,奶奶说,没人陪她唠嗑。

把爷爷奶奶留在衡丰,金云飞不放心,二弟不会照顾人,二弟妹张玉翠又难得两位老人欢心。

金云飞只好连哄带拽,才说服两位老人勉强同意,先去泽谷住一阵子,住得习惯就继续住下去,住不习惯就搬回来。

搬家花了三天时间,五月的一号二号三号,金家人忙忙碌碌,租了一辆六吨卡车,来来回回跑了几十趟。

厂房还没完全竣工,但一号地块上的一厂区已经完成,也完成了简单装修。

与二号地块和三号地块不同,一号地块的东面部分是个三层小楼。一楼是办公区,二楼除了一小部分是鞋样设计室,大部分是家人住宿的地方,三楼全部都是家人住宿的地方。

工业区本来有规定,厂房不得超过两层,后来考虑到企业老板不少来自外地,为了方便才放宽规定,允许部分建筑增加一层。

三楼给孩子们住,大姑和小姑还有大妹,都安排在在二楼。

金云飞自己的房间也在二楼,但与书房和鞋样设计室一起,与其他房间隔开,有专门的楼梯,楼梯可直达楼下的办公室。

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坚持要住一楼,金云飞拗不过他们,只好在一楼隔出几个房间供他们住。

大娘舅和大娘妗的房间,安排在二号地块的二厂区,因为他们要担负“门卫”的职责。

完成了搬家,大姑小姑大妹还要回到衡丰街区,她们在二弟的鞋厂上班,下个月才能离开。

还有小妹小弟,在衡丰中学读书,下个学期才能转学。

与此同时,家里多了两个新成员。

一个是金云飞的岳母季玉英,她提前退休,帮着带外孙女和外孙子,当然要住过来。

岳母本来就是会计,住过来后,除了帮着带孩子,还要担任厂里的会计。

另一个新成员是大姑现在的老公陈宗南,他是衡丰街村的电工,大姑来泽谷上班,他当然要跟着过来,正好担任公司的专职电工。

搬家后不久,其他厂房也基本完工,连接三个厂区的钢架天桥,也由县里专业的公司安装完成。

五月中旬的一天,吃过早饭,金云飞开着桑塔纳轿车,沿着一零四国道,先到天州市最大的小商品交易中心罗桥镇,再沿着省道向东,驱车来到离罗桥镇十多里的正清镇。

一个小镇有一个或几个产业,是天州市的特色,特别是温林县和黄延县一带。

罗桥镇是名声在外,不消细说,泽谷镇是温林县的名片,也是颇有名气。如果说衡丰镇以制鞋业而兴,是后起之秀,那么黄延县的正清镇却早已开创了自己的产业。

正清这座万人小镇,竟然有好几个产业,商标、名片、模具、鞋楦和刀具,都在天州市范围内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

后来金云飞总结过,这座濒海小镇,为什么能在短短几年间神速崛起。

能人,是小镇崛起的必要前提。

金云飞曾骄傲的认为,他自己就是能人,衡丰街的制鞋业能平地而起,他是要记头功的。

与他金云飞一样,正清镇也有能人,能人背后有人能,各行各业的兴起,最初就是由一二个人率先闯出来的。

正清镇的城区发展也是神速,衡丰街只有一条老街一条新街,正清镇却有两条老街五条新街。

五条新街就是五个产业,街两旁厂牌林立,好不热闹,分别是商标一条街、名片一条街、模具一条街、鞋楦一条街和刀具一条街。

金云飞的出现,在正清镇的街上引起了一阵喧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