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沧元图 > 第一卷 山路漫漫 第二十章 迈出第一步

沧元图 第一卷 山路漫漫 第二十章 迈出第一步

作者:我吃西红柿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0-03 19:59:54 来源:258中文

周秀兰一激动,把从家里黑白电视上学的词都用上了:“哎呀!刘大人,你是大好人啊,这,我怎么谢你呢?”

刘正坤懵了,赶忙道:“不是,嫂子,我不是刘大人,我是古河镇派出所的所长。”

周秀兰抹着眼泪,在围裙上擦着手,连连点头:“对,对,所长,您别介意,我乡下人不会说话。”

秦德在屋里来回走了两趟,转头一把握住刘正坤的手沉声道:“刘所长!我……我感激不尽!可算是没出岔子,你都不知道这几天我家里咋过的……。”说到这,秦德鼻子一酸,勉力控制着情绪,也没把剩余的话说完。

秦山月拉着秦山河的手,连哭带笑地说道:“娘,爹,大海哥没事了!”

刘正坤看着屋内简陋的家具和仅有的一台黑白电视机,更加用力地握着秦德的手,问道:“大海去哪儿了?我怎么没看见他呢?”

秦德忙道:“去镇上了,我找他回来!不能耽误了上班。”

“嗯,明天让大海去派出所,找我报道就行了。”

“谢谢,谢谢。”秦德不住道谢。

秦山河感觉到气氛不对,看着娘都哭了,嘴一撇,也要哭。

秦山月从兜里掏出一颗糖,哄道:“小河不哭,吃糖吧。”

看到姐姐手里的糖,秦山河眼睛一亮,顿时不哭了。

看到秦山河的表现,刘正坤不解的问道:“这孩子……?”

“唉!小河……从小智力就有点问题,你说这孩子都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智力不行就不行,有口吃的就行了。我这个家庭,让领导见笑了!”秦德尴尬的说道。

“……”刘正坤沉默了,对于秦山海的家庭情况,他从秦山海口中也听到过一点,但是根本没想到会困难到了这个程度,嗓子头如同有东西卡主一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小月,赶紧给窝里老母鸡宰了!今儿高兴!我跟领导好好喝点。”秦德吩咐道。

“哎。”秦山月应了一声就往门外走。

刘正坤伸手拦住,指着木桌上的剩饭哽咽道:“老哥!我们警察有纪律,不能吃拿卡要。说句见外的话,你家里条件不太好,还有个张嘴等吃的娃娃,你们自己吃的都是什么?这都是玉米饼子就大葱!就算你杀了母鸡,我忍心吃吗?啊?”

秦德懦懦道:“领导,您这是哪里话?您今天来我家,那是屈尊!吃个笨鸡咋了?你要是不留下来喝一杯,让我老秦的老脸往哪儿搁?左邻右舍还不得笑话我?”

刘正坤沉默许久,两手托着额头,抹了把眼睛,重重点头道:“行!老哥,今儿,我不走!”

“哎,这就对了。”秦德高兴的说道。

秦山月跑到院里鸡窝抓鸡,周秀兰帮衬道:“我去村里小店买瓶酒!”

秦德安排道:“嗯,买一块八的,山河陈酿!”

鸡杀了,酒也买了回来,秦德和刘正坤坐着木板凳聊天。

周秀兰和秦山月就在锅屋里忙活,屋顶

的烟囱开始冒烟,地锅里烧着柴,开始炖鸡,围着地锅贴了一圈白面饼子。

刘正坤详细的问了秦山河的情况,得知这孩子从小智力就有障碍,现在十八岁了也没有太大的好转,这病一阵阵的,有时候智力像两三岁,有时候说出的话又成熟不少,没有能力自理,必须要人照顾。

刘正坤见多识广,掏出了个笔记本,一边记一边说道:“我听说,大城市里有那种启智学校,虽然不能完全恢复正常人,但是通过学习,也能让孩子自立。这个事我记下了,我会找镇领导反映,你家里条件差,看看镇上能不能解决一部分费用!”

秦德忙不迭的道谢,“如果真有办法能让小河自立,那可是天大的好事,我想都不敢想,从小领到这么大,也习惯了,思想上也麻痹了,总觉得孩子治不好了,您这一说,我又有了希望。领导,您是个好人啊!”

一盆鸡端了上来,饼子也装了一盘子,秦德把山河大曲打开,倒了两碗。

秦德不时和刘正坤碰杯,刘正坤没拒绝,实实在在的喝了几口。

一家三人都把鸡身上肉多的部位,客气的往刘正坤面前送,只有秦山河兴冲冲埋头啃着鸡腿,大冬天吃的满头大汗!

刘正坤一顿饭吃的心里是五味杂陈,心里想着,能为这个穷苦善良的家庭做点什么,对,把秦山海带好,当好警察,就是对这个家最大的帮助了!

临走前,趁大家不注意,刘正坤在饭碗下,塞了五十块钱。

推着自行车,面对门口站着不停挥手的一家人,刘正坤转过头,不忍心再看一眼,一句话没说,一咬牙抬腿蹬上了自行车。

钟国涛陪同吴总去燕京出差,此行的目的主要是考察这儿的木业公司,无论是家具制造技术还是销售方法都要领先小县城很多。

振兴木业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原木资源有,人力资源也够,就是在深加工方面还是空白。

吴总清楚,从种下树苗一直到做出成品卖到消费者手中,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树木的砍伐到造材以及运输这方面,自己公司各有分工,已经可以很熟练的完成。

但是如何把板材做成高质量的家具,然后又怎么把这些家具卖出去,其中的渠道,销售方式等等都需要向业内领先的公司学习,因为这才是赚钱的大头。

振兴公司现在赢利的方式在于原木资源和员工的体力劳动,想要更进一步发展,必须引进先进机械和技术人员,独立自主完成从生产到销售一体化的工程,这才是行业立足的根本。

这些都是吴总考虑的事,作为司机的钟国涛对这些公司发展方向的大事没有太多的关注,他这次出差藏了点私心,主要是想在这些发达的城市,找一些适合老家人干的项目。

同秦山海的一番交谈,钟国涛感慨良多,平时自己在家没感觉到有什么不对,秦山海当兵五年,回来后,家乡除了建了个桥,一点没变。

路还是那个泥路,房子还是那些老房子,村民的主业依旧是种地,年轻点的来闲暇时镇上打点散工,一月

多挣个二百块,就算见了世面了。

在上河村,钟国涛虽说不是村上党领导的,但也算年青一代里思维比较活泛、比较靠前的了。一直有个想法,就是想点办法让村子富起来,见识了外面的世界,这种想法更加坚定。电视上、报纸上,天天报道哪个村走在了致富奔小康的前列,哪个村养殖户年赚几十万,最令人惊讶的是,据说有个华中村,今年就可以实现家家户户住别墅、开豪华轿车、存款上百万。这个村子已经成为国内最富裕的村庄,号称“天下第一村”。

参观考察非常顺利,吴总心情不错,便想趁着机会放松一下,玩两天。

来到了祖国的心脏,自然要领略一番大好河山。便让钟国涛开着车,两人去爬爬长城、看看故宫,再吃点燕京的特色小吃。

趁着两人独处的机会,钟国涛把内心的想法对吴总闲聊了几句,吴总属于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富起来的人,自然有很深的见识,眼光也很独到。

听了钟国涛的想法,吴总一针见血的评价道:“先说说客观条件,要想富,先修路!你老家上河村在咱们古河镇是垫底的了,因为啥?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消息闭塞,交通不便,一到下雨下雪,别说运输的大车,就是驴车都能陷泥地里,现在有点钱的老板,谁愿意把钱拿到上河村那种环境投资?”

钟国涛开着车,不住点头,“吴总,修路这个就难了,也不是我一个小老百姓能弄成的事,也不能一上来就想着修路,一切都得从小事做起啊。”

吴总心情不错,看了看表,笑着说道:“到地方还得半小时,行,今儿闲着没事,那我就跟你扯两句。”

“哎。”钟国涛应道,眼睛盯着车前,专心听着。

吴总接着说道:“像咱们这种企业,在山河县算是一流的规模了,但是在这儿呢?今天你也看到了,这里是什么规模?什么档次?做出的产品提升了多少价值?咱一根木头从种上到成材经历了几十年,在咱手里粗加工,去掉成本有利润多少?今天咱参观的这个厂,低价拿着我们的半成品,在工厂流水线里过一遍,挣的钱就是我们的三倍五倍!公司想往前走,就要进步!就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农民致富也是一个道理,要转变思想!但是这个转变思想却是最难的。”

钟国涛若有所思的说道:“农民就该种地,这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习惯,靠着土地讨生活,思维上觉得理所应当的,因为大家都是这么生活。”

“天天喊口号说改革开放,这个改革开放到底改的是什么?说白了,第一步就是要解放思想,改掉以往固有的陈旧观念,就拿咱们镇的老农民来说,固有观念就是种地收割,盼着有个好收成,吃饱饭不挨饿就是好生活,农闲的时候串门喝酒侃大山,有很多人其实并不是不想富,而是不知道怎么富,普遍文化水平低,真让他走出农村离开了庄稼地,除了出苦力,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所以他们愿意种地,只要有个好收成,一年的温饱不成问题了,这也是他们不敢迈出这一步的原因,因为思维上不愿打破旧有的模式,比较胆小谨慎。”吴总分析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