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外挂优化中 > 第143章 引诱张昭

外挂优化中 第143章 引诱张昭

作者:蘑菇拼盘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03 19:58:28 来源:258中文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秣陵在桥蕤步兵和陈应水军两面夹击之下,很快就被夺占,桥蕤派驻两个步兵部守卫。鸠兹地区孙策本来就没有几个兵守卫,队伍开过去,鸠兹就到了手中,桥蕤派一个步兵部守卫。主力撤回马鞍山。张昀让桥蕤夺占秣陵与鸠兹只是为了刺激孙策,诱导其攻打,并无主动攻击其意图,假如真想夺占丹阳郡,现在是最佳时机,因为孙策在丹阳郡并无重兵驻防。

孙策是在江夏地区过的长江,他的计划是以讨伐袁术名义趁乱夺占荆州。

孙策在表面上占据了长江以南,但由于占据地区太大,来不及消化,不得不分兵守卫,这里五百,那里一千,导致能出征的主力只有一万。

孙策年少气盛,雄心万丈,很想一口就吃个大胖子,立即就成长为最强大诸侯。

长江以南当时在人们的心中属于偏僻蛮荒之地,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在中原,孙策自然把目光聚焦在中原,不甘心待在长江以南。

桥蕤占据马鞍山地区,孙策想过派兵驱逐,但鉴于张昀实力太强大,没敢动手。孙策怎么会想到,桥蕤占据马鞍山地区,是开矿建造炼炉的?桥蕤在很短的时间内,不仅建造了炼钢炉,还把那个地区建设成为了制造业基地,其产品源源不断跨过长江运往了张昀的控制区域。

正在江夏指挥作战的孙策,得知桥蕤攻占了秣陵消息,赶紧和周瑜张昭等商量对策。

周瑜主张立即回师丹阳郡,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必须夺回秣陵,强调秣陵的地理位置无比重要,失去秣陵扬州就失去了首节。丹阳郡治宛陵危在旦夕,必须派重兵驻防。宛陵失守,东吴就无立足之地。

众将都赞同周瑜意见,将领们大都年轻,正是血气方刚年纪,大都极为冲动,以为必须集结所有兵力和张昀决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孙策的长史张昭反对和张昀打仗,理由有两条,一是张昀假节钺,属于代天子出征,攻打张昀就相当于攻打天子,属于反叛之举。二是张昀兵多将广,战斗力无比强大。扬州虽然地域广阔,但能出的兵数量极其有限。攻打张昀,并无必胜把握。张昭说他是张昀的首席谋士张弘的族兄,他愿意前往拜访张弘,游说张昀劝其把秣陵归还孙策。

陶谦主政徐州时,张昭一直在徐州,陶谦没有启用他,甚至多有打压,陶谦死后,张昭还为陶谦写了悼文。

张昭非常崇拜张昀,但由于发现张昀已与陈登麋竺结亲,又启用了族弟张弘,觉得在张昀处他很难有好职位,就投奔了孙

孙策,想通过和孙策一起创业,从而建立不世功勋。

事实上,孙策对张昭礼遇有加,不仅拜张昭为中郎将,还任其为长史,把文武之事全都交给了他。张昭在孙策集团中,拥有崇高地位。

张昭为孙策攻占江东六郡,统一扬州,立下汗马功劳。

周瑜等虽然是孙策的右膀右臂,但他们在孙策集团中的地位,暂时还不及张昭。

张昭的主张虽然有点异想天开,众人仔细一想,以为还真是上策。嘴上说想和张昀决战,假如真要决战时,不管哪位将领都心知肚明,他们全都不是张昀的对手。淮水两侧至大江,全都已是张昀的地盘,张昀不必动用其他兵力,只是动用广陵陈登,合肥张勋,东吴就顶不住。再说了,张昀主力在寿春,一旦南下,就犹如大山压顶,东吴将被碾成粉末。

孙策不得不拍板请张昭带了人立即前往寿春,想办法游说张弘,通过张弘再游说张昀,恳请其归还秣陵和鸠兹。江夏交由部将镇守,亲率主力返回丹阳郡,防止桥蕤进一步南下。

后院已经起火,孙策哪还能不顾一切攻打袁术?对孙策来说,长江以南是他的地盘,任何势力都不许染指。丹阳郡地处核心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孙策丢不起。

桥蕤在张昀手中,只是一支小队伍,稍一动作,孙策的夺占荆州之宏伟计划,就不得不调整,而且立即感到了重大危机,被迫撤兵回防丹阳郡。

张昭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寿春后,立即拜见张弘。

张昭是张氏家族嫡长子,地位最高,张昭来访,张弘自然必须以最高礼仪接待。

张弘请张昭喝酒,张昭恳请张弘劝说张昀归还鸠兹与秣陵。

张弘看住张昭的眼睛,说:“在张氏家族,我得听您的,在外我们各为其主。我家主公代天子出征,发现秣陵和鸠兹被贼寇夺占,故派兵剿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秣陵和鸠兹是大汉疆土,并不是孙策私有领地,孙策凭什么要我家主公归还?无理也无据,兄长,我看您就不必为难小弟了。”

张昭说:“贤弟啊!我们同宗同脉兄弟,是发小,我们不必说大话,还是论亲情的好,帮帮忙,让我见一见您的主公张昀。”

张弘点头说:“见主公,我可以引见。再说了,主公也认识您的呀!你们在徐州也有过交集,主公对您的印象很不错。”

张昀在书房接见张昭,张弘陪同。

张昀对张昭非常敬重,知道他是大才子,大能

人。陶谦悼文写得相当不错,给张昀留下了深刻印象,觉得其才与孔融可以有一比。

张昀以礼相待张昭。

张昭很感动。

现在的张昀可不得了,徐州牧、骠骑将军、持符节和节钺,属于三公级大将,地位仅次于大将军袁绍,权力还高于袁绍,拥有不经报告朝廷,就可以处斩任何叛逆之特权。

张昀当然知道张昭的来意,但张昀却不提不问,只是和张昭大谈徐州之事。最后围绕张昭为陶谦写的悼文,说个不停,直夸张昭是大才。

张昭着急啊!陶谦悼文他是勉为其难写成,说实在的,假如按张昭的真实想法,非把陶谦骂个遗臭万年才解气。张昭不想说陶谦悼文,觉得那是昧心之举。张昭的目的在于游说张昀,归还鸠兹与秣陵。任务完不成,没法向孙策交待。

在书房接见过张昭后,张昀又请张昭视察队伍,张昀故意问张昭:“大哥以为我的队伍和孙策将军队伍相比如何?”

Ps:书友们我是作者正七品,近期由于很多读者反馈找不到读书入口,现良心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几乎能找到网上所有的书,详情请花半分钟时间关注微信公众号"找书神器"(微信右上角点" "号->添加朋友->选择"公众号")->输入:"" 搜索并添加公众号,然后按提示操作即可,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张昭看张昀队伍内心深受震撼,军容严整,武器先进,士气高涨,他清楚,张昀的队伍南下,孙策无力抵挡。

张昀让张昭看他的队伍,自然是示威之举,张昭哪能不明白?

张昭在心中叹气,完不成任务了,张昀不可能归还鸠兹与秣陵。怎么办?怎么办?

张昀又故意对张昭说:“我张昀正是用人之际,九江郡正缺郡守,我现在兼任着,您是高才,以为谁可担此大任?”

张昭的心动,我假如在张昀帐下,也许此时就能当九江郡太守。

张昭笑说:“您帐下人才济济,群英荟萃,能胜任大任的有很多。”

张昀说:“大哥假如能帮我,我想凭我们的交情与您的大才,郡守之职小了。孔融帮我,我任其为青州刺史,吕布帮我,我任其为豫州刺史,大哥若帮我,我该任您为哪个州刺史呢?”

张昭感动得热泪盈眶,好想下跪,颤声:“没想到,我在您心目中有如此高地位。多谢您的赏识,可惜我已然侍奉了孙策,而孙策将军已让我当长史,把文武之事全交我负责,我不能再转侍您了。”

张昀笑说:“回去转告孙策将军,我张昀对他也很欣赏,希望他不要存非分幻想,不要妄图当袁术。我本想收复宛陵的,给您一个面子,就说我暂时不动宛陵,想观察他对朝廷的忠心。告诉他,扬州不是孙策的扬州,而是大汉的扬州,王师过江,他假如胆敢存非分之念,妄动干戈,行叛逆之举,我将代天子把他斩了。”

一秒记住域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