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独家枭宠(林染莫斯年) > 第一百九十一章 氾胜之书

独家枭宠(林染莫斯年) 第一百九十一章 氾胜之书

作者:乐行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1 20:53:06 来源:258中文

中国的农耕历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时光中,勤劳的百姓们总结出了无数的耕作经验,但这些经验却由于农民话语权的缺失,而大多流失在茫茫历史长河之中。

从其中留存下来的一些精髓,如节气、时令,以及一些谚语,便能看出先民们确实是在不断的总结经验。

历代王朝,虽常称以农为本,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从来是被压迫的最惨的一批人,他们所总结出的经验,也不被主流士大夫所接受,只能在小范围进行传播。

李澈明白实践出真知,他不会像普通士人一样蔑视农民的成果,此前他便重金悬赏寻找知农事的老农,由于对官府的天然畏惧,最终只有四名老农应征。

他们的经验并没有太多高深之处,也没有什么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只是在这个讯息闭塞的年代,能让许多“随缘”耕田者稳定下来。

东汉末年的气候异常在史书中能体现出来,虽然不像一些极端环境“历史学家”的说法,汉亡于气候。但气候变冷对农业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如果不能顺应天时的改变耕种方法、时间,那显然会影响农业产量。

对于如今家底薄的刘备势力来说,每一点收获都弥足珍贵。

听完李澈的想法,刘备叹服的点点头:“王者以民人为天,民人以食为天,人人皆以其为至理,却无一人如明远一般,真真正正的去关心民众的吃食。

农为国家之本,不该停留在经传中,而是要身体力行。”

李澈摇头道:“相君此言差异,并非仅澈一人关注民生,此前在赵府抄家,倒是抄出一册书籍,澈正在让有经验的老农勘验,若能行之有效,则其作者堪称神农再世啊。”

“哦?不知是何等经典,能让明远如此推崇?”

“《氾胜之》十八篇,相君可有听过?”

刘备一怔,他确实没有听过这本书,但荀攸却眼睛一亮,笑道:“可是前汉成帝时议郎氾胜之所著?”

“公达兄有所耳闻?”

荀攸颔首道:“不错,氾胜之的名声虽然没有传遍天下,但在我等家族中还是有不少人知道的。三辅之地种麦便是他首倡,其农书也被各大世家典藏,但毕竟不是经典,故而很少有人修习。

攸所好颇广,也曾经拜读一二,其中种种由于攸不擅田事,难以辨明真假,但仅一句‘谷帛实天下之命’,攸便敬其真知灼见,看明远的意思,这《氾胜之》十八篇真的有效?”

汉朝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事实上诸子百家仍多有修习,只是主流以儒家五经为至高经典,正统的读书人总得治其中之一,也就是认真揣摩每一个字,结合辅翼经书的“传”来进行理解,做出自己的解答。

所谓“微言大义”便是如此,汉朝人认为这五经之中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意,蕴含着世间真理,非得要皓首穷经才能品读。

但既然有正统读书人,那自然有非正统的,事实上如诸葛亮、荀攸这些旷世奇才,他们生平便不治经典,而是诸子百家无一不读,取其能用者为之。

荀攸便是抱着这种想法去翻阅了《氾胜之》十八篇,只是其对农事确实不大有兴趣,故而没有深究。

刘备叹道:“能首倡三辅种麦成功,足可见此人确实精擅农事,不想赵氏竟有如此藏书,惜乎其不能用。”

李澈颔首道:“目前来看,这《氾胜之》十八篇中不少记载都符合老农的经验,至于一些特别的方法,还有待今年实验。是以澈并没有全面推广开来,毕竟农为国本,若不先进行试点种植,一旦大范围出错,那影响太大了。”

“《易》曰:君子以作事谋始,明远审慎而行、事细而明,处事谋定万全,已然政务通透,让备刮目相看啊。”

两个月前刚上任时,李澈处事手法还很青涩稚嫩,经常搞得自己手忙脚乱。而如今却井井有条的完成了打压大族,放奴归田的政策,也难怪刘备惊叹。

李澈耸耸肩,谨慎也有谨慎的好处,由于担心搞出乱子,每做出一个决定,他都会苦思冥想,而随着处理的政务越来越多,他也感觉自己的水平有明显的提升。

想了想,李澈问道:“易阳长必然会被拿下,只是他这空缺又该如何?如今情势紧张,一县长时间没有县君,难免会出差错。”

刘备环视了一圈,苦笑道:“在座就这几位,我们确实没有人手去掌管易阳了。”

荀攸抽了抽嘴角,无语道:“相君,县长的任命要经过朝廷,大将军能同意襄阳长已经很不错了,若易阳长再出自我们之中,朝廷上下都会反对的。”

几人面面相觑,才想起来其实自己这边是没有县长任命之权的,全靠何进给面子,但何进也不可能同意一国之中半数以上的县君都是国相亲信,这无关信任,而是特定的潜规则。

“没有哪位国相或者太守能把下辖的县君都换成自己的亲信,掌控一地也不需要如此麻烦。相君大可与易阳本地想弃暗投明的大族商谈,只要能得到这些大族的支持,便能对新县长加以制衡。”

荀攸揉着眉头,按理说这是常识,可刘备来到赵国后,就没按照常识走,过于急切的想控制住赵国,是会让朝廷不满的。

刘备有些尴尬的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备会通过邯郸大族来联系易阳的大族,想来他们之间应该颇多姻亲关系,也好过贸然上门。”

李澈提议道:“倒不如让督邮带信,顺便让督邮好好查探一下,分清楚哪些大族可以联络,哪些应该好好整治。相君亲去,容易助长这些人的骄纵之心,也会让易阳长警觉。”

刘备欣然点头:“如此甚好,虽然颇为厌恶督邮,但如今看来,还真离不开他们。”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前汉成帝时,轻车使者氾胜之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澈觅得《氾胜之》十八篇,以其传诸邯郸民众,再创曲辕犁,教化农耕,而邯郸遂丰。

——《汉记·李澈列传》

(/book/64588/496291026html)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