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独家枭宠(林染莫斯年) > 第一百七十七章 冀州刺史

独家枭宠(林染莫斯年) 第一百七十七章 冀州刺史

作者:乐行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1 20:53:06 来源:258中文

刘纪去拜访李澈的同时,国相官寺内,刘备也在向荀攸打听事情。

“公达,此前拜托你的事情,探查的如何了?”

荀攸抚须道:“相君勿忧,何苗府邸虽然被袁公路祸害的不轻,但他并没有多做杀戮,而是将人尽数下狱。

在大将军苏醒后,那些牵连不深的人都被放了出来,牵子经正是其中之一。只是其师乐隐,毕竟是何苗长史,已经伏诛。

据京中回报,牵子经似是与同门一起求恳大将军,获得了特许,为乐隐扶棺归乡。”

听完荀攸的话,刘备也是舒了口气,他此前也一直挂念牵招的安危,只是鞭长莫及,只能靠荀氏那庞大的势力网来探查消息。

如今既知其无恙,也算是了却了心头一件要紧事。

他拱手道:“多谢公达为备之私事辛劳。”

荀攸摆摆手,笑道:“此乃小事,何足挂齿。既为长史,自当为国相分忧。更何况李明远似乎对这牵子经也挺在意,看来其并非普通人,攸也是很感兴趣啊。”

刘备笑道:“子经少年便有勇烈之气,且弓马娴熟,在兵法韬略上也有超出常人的天分,确实是名将的苗子,明远的眼光倒还是一如既往的毒辣啊。”

“倒是这赵国,似乎是没什么能入他李明远眼中的人才,否则依他的性子,怕是早就拉着相君去拜访了。”

刘备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的道:“虽然赵国没有,但平日里闲谈,明远倒是提到了周边几郡的人才。似乎魏郡阴安审氏有位审正南,钜鹿田氏有位田元皓,沮氏有位沮公与,都是命世之才,可惜毕竟不在赵国,难以招揽啊。”

荀攸目瞪口呆,惊道:“李明远又是哪来的消息?这三人攸倒是有所耳闻,皆是冀州有名望的名士。但冀州名士多了去了,他又如何肯定这三人不是沽名钓誉之辈?”

“在识人方面,明远似乎闻其名便知其人,其才能仿若天授,确实是很没有道理。”刘备倒是很能理解荀攸的震惊,他赞同的点头附和道。

“相君未曾有过疑虑?”

刘备正色道:“备一无所有之时,明远便随备流离,彼时备身无长物,无可图之处,明远岂会有他心?

虽未结拜,但明远于备而言,与云长、益德仿佛,愿君勿再言。”

荀攸故作不悦的道:“看来攸在相君这的地位还不够高啊。”

“公达世之奇才,却愿随备一介小小国相,备由衷感激。实言以告,云长、益德、明远、宪和、公达,皆是备亲信之人,宛若兄弟,由此,更不愿兄弟起疑,祸起萧墙。”

荀攸伸手虚挡,苦笑道:“真是难得见到相君正色以对的模样,是攸失言,以水代酒,自罚一杯。”

荀攸举起水杯一饮而尽,随后感兴趣的道:“既然那牵子经与相君有刎颈之交,又是李明远认定了的人才,相君何不遣人往观津一行?”

刘备摇头道:“子经是备之挚友,又是将才,安能遣人拜访?待赵国之事稍缓,备自会亲自登门,以示心诚。”

“田元皓等人也是如此?”

“虽然很可能难以得到认可,但不试上一试终究不甘心。此前节令之时,备已遣人往三处奉礼。对了,明远提到的还有一位常山真定赵子龙,备也遣人奉礼了。”

荀攸挠挠头,问道:“这就是李明远说的‘礼多人不怪’?”

“虽然以备之见,这个‘礼’更多的是礼节之意,但作为礼物来理解,也未尝不可。”

荀攸点头赞同道:“先存下一份善意,终究比贸然登门要好上不少的。”

“可惜柏人县那位董公仁不肯回应备的善意。”刘备有些遗憾的摇摇头。他也为董昭送去了礼物,可是却被退了回来。

董昭还回信道:“遗财谓之贿赂,非只下与上,昭唯清廉立身,不敢私相授受。”

让刘备一阵哭笑不得,偏偏董昭在柏人县还干的很好,荀攸也没有找出他的空子,只能是任凭他继续做他的县令。

好在只要刘备仍是邯郸令,一般的命令这位董县君还是会听的。

“倒是攸无能了,这董公仁真真是油盐不进,颇有些麻烦。”荀攸也有些遗憾,他还是很佩服董昭的才干的。

虽然只在柏人呆了两天,但其所见,柏人县的气象与其他诸县完全不同,这董昭不管是不是命世之才,但一个能人的名号是跑不掉的。

“许是备与其无缘吧,公达无需在意。能有公达之助,岂不胜过他人百倍?”

荀攸还是很受用这些吹捧话的,但想到一件事,他还是皱眉道:“关于韩文节要任冀州刺史一事,相君如何看?”

这却是京中传来的最新消息,黑山贼此前的作为确实激怒了朝廷,但其依从太行山脉的沟壑山谷往来,转进如风,剿灭起来甚是困难。

是以朝廷意图先统合冀州各郡,对黑山贼的势力进行分割包围,要统合各郡,那自然离不开一位刺史乃至州牧。

但韩馥是袁氏故吏,身上袁氏的烙印那是洗不掉的,荀攸难免担心其与刘备为难。

刘备却没有荀攸想象中那般担忧,他轻笑道:“明远似乎早有成算。韩文节任冀州刺史,这还是在大将军掌控中的。”

“哦?”荀攸心里微微一动,李澈应该从没有接触过韩馥,为何会这般自信?

刘备解释道:“据明远还有大将军主簿陈孔璋的说法,这位韩中丞可谓是一代庸才,若是为州牧还有些麻烦,但只是刺史的话,或许并不难对付。

此前明远便担心大将军无力阻止其他人出任冀州刺史或州牧,便建议大将军事不可为之时,可促使韩文节为刺史。

大将军本想拖到明年再任命,但显然计划有变,张燕的作为太过了,大将军也压不住满朝的意愿。”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初,备为赵国相,澈乃遍察周边能人异士,悉列其名予备。钜鹿田元皓、沮公与,常山赵子龙,魏郡审正南皆在列。

攸叹曰:“古有伯乐相马,今有明远相才,异曲同工矣。”

——《英雄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