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独家枭宠(林染莫斯年) > 第一百七十章 奴与民

独家枭宠(林染莫斯年) 第一百七十章 奴与民

作者:乐行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1 20:53:06 来源:258中文

回到县衙,李澈唤来了韩浩与叶蛰,询问起邯郸的人口和土地。

叶蛰从袖中掏出竹简,一板一眼的答道:“回禀县君,经过初步的勘察,县中如今共有民九千三百户,约五万口,各类田地共七十万亩。”

李澈诧异道:“人口竟已不足万户?”

人口万户是个分水岭,大于万户的县是大县,置千石县令;小于万户的则是小县,置三百石或四百石的县长。

若是承平之时,勘验人口,李澈头上的冠梁马上就得去掉一根。

叶蛰苦笑道:“这个……实际人口自然是不止的。”

“本侯不是让你们把那些奴契全部撕毁吗?”从邯郸氏等大族手中换来的奴契被李澈下令划归为民,只是这些人连续三年的田租会变成五税一。

看似是重税,实则脱离奴隶身份后直接缴税给官府,这些百姓的收入还要高不少。

“有很多百姓……并不想去除奴籍。”

李澈一怔,旋即眼睛眯起,淡淡的道:“背后有人推手?”

“不止如此,而是民籍除了身份之外,确实没有奴籍的日子好过。”

荒谬至极的话语,却让李澈无言以对。按照一般的历史划分,中国自秦朝以后便进入了封建社会,然而奴隶制度事实上还一直存在。

这些奴隶没有尊严、身份、自由,依附于主人家的存在,《汉律》:奴不可告主,主死后无继承人,方可复籍为庶人,其身份地位和财产基本无二。

虽说地位上较之先秦的奴隶要高上不少,但显然还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然而在王朝末年,这些社会最底层的奴隶,其生活竟然被普通庶民向往,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

但也是大环境之下的必然,东汉后期连年的气候灾害,**的官僚政治,宦官与豪强家族的鱼肉乡里,皇帝贪图享乐而追加的税收等等,这种种重担已经将普通百姓压得喘不过气了。

如中平二年,方才平定黄巾之乱,正当是修养生息之时,汉灵帝刘宏竟然下旨要求天下人按照田亩,每亩地要交十钱税,来为他修建宫室。

这个数目看似不多,但以普通的自耕农家庭来说,一户五人,两名壮年男子,大约有七十亩到百亩的可耕之地,这是比较理想的情况。

这样的家庭,便需要交上去至少七百钱,而这相当于硬生生的为全家人增加了一年的算钱,在大乱之后,民生凋敝之时,可想而知这是多么恐怖的负担。

再加上地方官员的传统艺能苛捐杂税,小自耕农纷纷被逼上了绝路,钱不够缴税,便只能拿地来抵押,失去地以后倒是不用交田租了,可人头税却没办法避免,总不能摘了自己的头。

无路可走之下,便纷纷卖身为奴,成为奴隶没了自由、身份、地位、尊严,什么都没有了,但至少能活下去,也不用再交各种苛捐杂税,主人家会把他们当牛马使唤,但至少还是有些烂草能吃。

“本侯不是说了,除了朝廷规定的田租与算钱,县衙不会收取任何其他杂项税收,你们没跟他们讲明白?”若非权限不够,李澈连算钱都不想收了。

王朝末年,物价暴涨,收算钱既是折腾民众,也是折腾官府。乱世养民最好的办法便是只收实物,留足口粮后收归官府,等到天下承平后再与民休养生息。

例如曹魏的屯田之法,民屯便是只收田租,却是高达四成的税率,而若使用朝廷的耕牛,则升为六成税率。

这种税率下,民众却还能稳定生活下去,东汉末年的各项苛捐杂税有多恐怖也是可见一斑了。

见叶蛰一脸为难,韩浩踏前一步,叹道:“回禀县君,百姓……不相信县衙的话啊。

而且确实有人在背后散布谣言,言称董卓毁坏了雒阳城,朝廷要重修雒阳,便要加征各项税收;还有说黑山贼很快便会打回来,失了田地,又如何交算钱?”

李澈气极反笑道:“朝廷已经发了消息,雒阳损伤不大,贼军根本没有攻进内城。郭区的民众也有朝廷负责抚恤,连本侯都不知道朝廷要加税修雒阳,这些人又是哪来的消息?

还有黑山贼,私纵白波,朝廷已经下旨问罪,卢公的兵马也已经进入河内,张燕会在这时候打回赵国来?”

“可百姓只相信这些……”

李澈一阵咬牙切齿,前几任邯郸令不干人事,却让他接锅。官府的公信力一旦被破坏,要想重新建立起来可不容易。

而离了公信力,县衙想做什么都寸步难行。当年商君变法,便是以“立木为信”为先导,先树立了自己的信誉,才能推行变法。

背后传流言的人用屁股想都知道是哪些人,这些根植于邯郸百年以上的大族,他们融入了邯郸城的方方面面,其很容易便将整个县城的舆论操之于手,

“他们是舍不得吐出来的肉?当心本侯把他们的牙齿一起拉掉!”

叶蛰迟疑了一会儿,犹豫的问道:“县君,是不是去见一见几位族长为好?也未必是他们所为,奴隶终究是分散隶属于全族人的。”

汉制,对奴隶蓄养的数量是有规定的,下至普通吏民,上至列侯、公主,都只能蓄奴三十人,唯有诸侯王例外,可蓄奴两百人。

是以这些大族数以百千计的奴隶,是分散挂在族中所有人名下的,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特别是如今这乱世,豪强之家膏田满野、奴婢千计、徒附万数,邯郸七十万亩田,恐怕一半都握在这些大族手里。

李澈眼中寒光一闪:“见他们?他们或许没参与,但说不知情,那恐怕三岁小童都不会信!叶铭,你现在是什么身份?”

叶蛰打了个激灵,身体站的笔直,大声答道:“下吏是邯郸县功曹史。”

“知道就好!本侯不想把你拉上来,又把你踹下去。这个位置诱惑很多,但希望你能记得当日和本侯说的话!”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

——《昌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