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独家枭宠(林染莫斯年) > 第八十七章 酷吏

独家枭宠(林染莫斯年) 第八十七章 酷吏

作者:乐行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1 20:53:06 来源:258中文

中平六年,七月初七。

东汉之时,七夕节尚未变成“情人节”,牛郎织女的传说也只是刚刚开始,《迢迢牵牛星》中只是将牵牛星与织女星比作一对恋人。

继而有曹丕曹植这对“兄友弟恭”的好兄弟将牵牛织女比作夫妇,一直到了南北朝,才出现了完整的故事。

但七月初七在东汉时期已经有了特别的意义,一是出于对“七七”这重复数字的崇拜,这类“重日”被古人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二是已经有了“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习俗,即乞巧节的雏形。

第三则是在七夕节晒书的习俗,《四民月令》曰: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

传说司马懿便是因为忍不住在七夕出来晒书,才被曹操发现装病。由此可见晒书习俗之深入人心。

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自然要随风俗而行,李澈便带着吕韵与孙衎,忙前忙后的将屋内竹简拿出来暴晒。

当然,过程中免不了调侃吕韵几句:“今日乞巧,需穿七孔针,阿韵可会?”

吕韵自是气的满脸通红,却又碍于理亏而不得不忍下这口气,只是别着头不与李澈言语。

李澈府上本也没有多少书,是以不多时便都搬了出来,看着面前这数量可怜的竹简,李澈不由得摇摇头。

在这个时代,书就是至宝,一套完整的《论语》《易经》是能作为一般家族传家宝的。想想后世,淘宝上十八块钱还包邮的《论语》完整译注版,当真让李澈如坠梦中。

当年十八块钱的《论语》懒得去看,如今求爷爷告奶奶才能搞齐这些经典,每每思及此事,李澈都忍不住捶胸顿足。

正望着自己“珍藏”发呆的李澈,突然听到一声轻咳。回神一看,眯眯眼曹操正笑眯眯的看着他。

李澈无奈的笑道:“澈失礼了,曹公勿怪。”

“哈哈,明远果然是好学之人,只是看着竹简都能出神发呆。只是明远的藏书未免也太少了,为何不去书肆购置一些书简呢?须知雒阳内城书肆,可是少有的经传俱全的大书肆。”曹操有些疑惑的问道。

李澈摇摇头道:“读过的书才算真正拥有,买来再多的书简,若无空闲时间阅览,与浪费何异?”

其实说到底还是没钱,汉朝的书太贵了。虽然在这个时代,书籍已不再是贵族的专属物,从西汉开始就出现了贩卖书简的书肆,东汉时期更是连县城都有书肆。

但没有雕版印刷术,书籍仍以竹简为主,生产书籍的难度大的惊人,价格自然也就极其高昂了。

经学世家那都是自家几十上百年积累下来的书简,还有自家先辈们的手抄本。

这也是时代的局限性,虽然有了便宜的纸张,书籍也不再垄断。但知识仍然是昂贵无比的东西,这也是士族渐渐固化阶层的原因。

不过雕版印刷术不是什么高技术产品,东汉时期技术可以完成。只是之后数百年连年战乱,对其需求不大,才会一直拖到唐朝。

曹操轻轻颔首道:“明远此言甚合我意啊,家中藏书万卷,腹中却尽是杂草,此等样人实属可笑。便如那些所谓的道德君子,外表光鲜亮丽,内里却污秽不堪!”

“曹公,此处不是说话之地,还请进堂内一叙。”李澈揉了揉太阳穴,对曹操这愤青表现有些无奈。

……

“明远想来已经知道了?”

曹操的话没头没尾,但李澈显然明白他的意思,叹息道:“曹公,何至于此。”

曹操却肃然道:“操出身稍好,又痴长玄德几岁,故而早早入仕,自当年举孝廉为雒阳北部尉以来,已有十余载。

这期间,操做过酷吏,当过谏臣,征讨过叛逆,也曾牧守一方。操看到了太多,也心凉了太久。”

“曹公的政绩,澈亦早有所闻,不避权贵,严格执法,如何能说是酷吏?”

李澈摇摇头,对曹操的自谦表示否定。

曹操当年初任雒阳北部尉,就棒杀了违禁夜行的蹇图,而这蹇图正是小黄门蹇硕的叔父。

为济南相时,严查脏污贪腐的长吏,更是禁绝了延续多年的城阳景王刘章的祭祀,手段虽显酷辣,却是不得不为。

“哈,世人皆道我曹操不守规矩,心狠手辣,是如阳球一般的酷吏,却不想明远知我。此乃快事,以水代酒,敬明远一杯。”

曹操举起水杯遥遥一敬,饮毕,竟以袖直接拭去嘴角水渍,大笑道:

“不过依操之见,阳球胜过这满朝公卿远矣!士大夫们认为阳球行事不守仁恕之道,为人残酷暴戾,但他们岂有阳球一般的忠义之心?

士为知己者死,阳球感先帝知遇之恩,故而倾力相报,可最终却又落了个什么下场呢?”

曹操越说越出格,李澈却只能默然。

阳球乃是灵帝时司隶校尉,其愤恨宦官专权贪渎。在灵帝提拔其为司隶校尉后,与杨彪合作,一举拿下了大宦官王甫、袁赦等人,然而被老谋深算的曹节玩了一手黄雀在后。

被改任九卿之卫尉,其在殿前屡屡叩首,不肯接受认命,只愿将专断国政的宦官诛杀殆尽。

然而最终还是拧不过深信宦官的汉灵帝,后来与司徒刘郃密谋诛宦,被曹节等人察觉,本人被杀,全家流放。

而来自后世的李澈还知道,阳球在《后汉书》中有一席之地,可惜却是在《酷吏列传》之中。

范晔认为阳球对王甫所做之事太过酷辣,称其“虽厌快众愤,亦云酷矣。”

在李澈看来,这简直有如后世嚷嚷着要废除死刑,给犯人人权的那些人一样。况且比起阳球所为,难道不是张俭剖墓之举更为过分?

有趣的是,他认为张俭也算酷吏,但却“俭知名,故附《党人篇》。”

在狱中生生被拷打死的那些大汉忠臣,想来是不会赞同范晔这言论的。

“操这颗心已凉,只想远离这京城漩涡,故献计于大将军。一则为国再做一事,二则趁机抽身,想来袁本初已经在构思如何逐操出京了。”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大道既往,刑礼为薄。斯人斯矣,机诈萌作。去杀由仁,济宽非虐。末暴虽胜,崇本或略。

——《后汉书·酷吏列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