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神鬼迷踪 > 第三百四十三章 抢占商机的时代到来

神鬼迷踪 第三百四十三章 抢占商机的时代到来

作者:来一碗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8 21:54:31 来源:258中文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武力,要强大到别人完全不敢挑衅的程度,自己才算安全。

这是于秋在最初设想自己怎么才能够自由自在的活在这个世界的时候,得到的结论。

现在,他基本上实现了。

如果自此以后,还有人敢在武力上面挑衅他,或者挑衅洺州,那么这个人要么是智障,要么是造出了可以与洺州的军事装备相比拼的天才。

于秋不认为这个世界有这样的天才存在。

所以,洺州所谓的建国阅兵仪式,只是他想告诉全世界一句话,‘老子已经天下无敌了’。

货轮很快就停在了洺津渡的码头上,这边,早就有堆放了大约三千吨洺州要销往高句丽,新罗,百济三个国家的货物,在乘客们陆续下船之后,各种各样的吊臂机,就开始往甲板上面吊货了。

先上去的小件和一些害怕湿水的货物,会被搬运工们装到船舱里面,之后的大件,全是两千斤一箱,直接堆在宽阔的夹板上,垒到很高了之后,用油布遮盖起来。

两千斤,差不多高勾丽等国的马车能够拉的极限了,这一船,上千箱的货物,可能需要他们用好几千头牛马到码头上运送走。

在李世民与众多看热闹的官员们眼睁睁的看着堆满了几百米长的码头的货物全部都被装船以后,这艘大货船开动了,而且,走的并不慢。

由于货物体积太大的原因,它终究没有装满三千吨的重量,如果真要计算,可能有两千四五百吨的样子,随船的,还有一百多名水手船工,他们将会在两天之后,就达到高句丽的卑沙码头卸掉一部分货,再经大同江,转到平壤,卸另一些的货物。

这些货物的价值,高达五百万贯,直接比高句丽和新罗百济国库里的钱加起来都要多,但是,你想要抢劫它,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有洺州的海军战舰护航。

“运一号货轮的启航,预示着未来沿水路所有的州县,都将成为物流高速运转的地区,这些州县的产出,将能够快速的卖出去,也能够买到外界运送过来的大量商品,可以说,瞬间激活了这些地区的商贸。

而最多到明年三月,洺州交通集团,还会采购造船厂制造的?/div>

拇笮涂驮寺执焓保刻於伎梢钥纱钤厍艘陨系某丝停記持莩龇ⅲネ鞯兀究菟谥猓蝗漳诘执锫逖簦漳诘执锍ぐ驳陌啻恢北3殖┩āM龊?冢呔淅觯侣蓿偌玫拇嗍侨绱恕?lt;/p>

最迟到明年下半年,还会开通往淮南道扬州,江南道苏州,逆长江而上,往山南道,蜀中的客船或货船。

届时,整个东亚大陆的商贸,就将会被盘活,各位来宾们,这是无限广阔的商机,抓住这个机会,你们就能赚钱。

我希望你们在我们洺州的船跑到这些地方之前,修建好当地的码头,仓库,商铺,铺设好接货,售货的渠道,占住商机,和洺州一起变的富裕起来。”

于秋将这番话讲出来之后,在场所有的人才知道,运一号起航,给大家带来的意义。

试想一下,每一个沿运河,沿长江的州县的码头,都繁荣热闹起来,朝廷的税收将增加多少,社会上可用的物资,将会增加多少?

要知道,在后世,有很多地方的特产,是因为卖不出去而烂在田里,而这个时代,大多都是因为运不出去而烂在田里。

一旦这种情况成为过去,市面上将多出很多物资来?

比如,蜀中的橘子,江南道,岭南道的各种水果,蔬菜,药材等等等等。

这一刻,很多人下定了决心,回去之后,必须得尽快的把码头,商铺做起来,必须得将人手招募起来,把产业做大,哪怕是非常传统的产业,只要做起来,也能变现卖钱。

很快,大家就将于秋围住了,开始谈一些商业的上面的可行性了,于秋几乎来者不拒,这些都是未来洺州能够制造出商品,出售商品的基础。

比如,蜀中有产业的人,可能一两文钱一斤,将橘子卖给洺州的收购船,可是,这些橘子到了洺州,可能就是价值几十钱的橘子罐头,或者是价值几百钱,好几贯钱的橘子香水。

江南道,岭南道有产业的人,组织人,收集几文钱一斤的药草,卖给洺州的收购船,等到这些药草到了洺州的制药作坊,可能就会变成几十文,几百文,甚至几贯钱一粒的中成药。

最让李世民感觉到心

心惊的是,于秋这是在把自己的利益,和全天下人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一但让他完成这一步规划,那么,谁要是想动他,天下所有人都不会同意。

因为洺州不收购他们的东西了,他们的财路也就断了。

可是现在,他又根本阻止不了于秋做这些事情,刚才炮火纷飞的场景,可是历历在目,也亏得于秋这人没有什么当皇帝的野心,否则,谁能阻挡的了他?

所以,现在他已经不是能不能阻止于秋的问题了,而是要求神拜佛,保佑于秋一直活着执掌洺州,否则,换任何一个人来接掌洺州的权力和军队,对于其它所有国家来说,都可能是灭顶之灾。

所以,在返回酒店的路上,李世民感觉自己的脚步好虚浮,整个用宴的过程,他都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此时,他甚至都不觉得跟李建成争那什么皇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了。

和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许多智者,所以,明明一场欢乐的晚宴上,多了许多喝闷酒的人。

一场宴席从下午直接吃到了天黑,穿着一身黑色皮裘的董放,再度来到了于秋的卧室。

“公子,你让我布置的东西,我已经布置好了。”董放拱手向于秋禀报道。

“很好,我现在要回书院一趟,你明天让人在中心政务区把宾客休息的酒店安排好,这边的宾客会在天黑以前,转到那边去居住,后天晚上,开始进行建国阅兵仪式的第一次彩排,你所做的准备,也会在后天晚上启用。”于秋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立即叫赵河准备了边斗摩托车,他裹上了一身皮裘之后,就向房间外面走去,董放在后面跟上。

却不想,两人刚走出院子,浑身一阵酒气的李世民,就拦住了他的去路。

“于秋,我有事情要跟你谈。”李世民口齿十分清晰的道。

他虽然喝的不少,但是,意识还是十分清醒的。

本章节内容由 手打更新

“你确定现在这个状态,能和我好好谈事情?”于秋笑着向他反问了一句道。

“不怕,有玄龄和克明在场,我的方寸就乱不了。”李世民说着,就向后面招了招手,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顿时加快了脚步,朝这边走了过来。

原来,他们三人是要一起过来找于秋的,只是李世民心急走的快,把他们两个甩在了身后。

于秋笑了笑,向自己休息的小院中的那个凉亭做了个请的手势,董放便立即转身回屋,将暖炉上烫着的茶壶,和几个茶杯拿了出来,摆在凉亭中间的案几上,给几人各倒了一杯茶水。

“董放你也坐,秦王他有房杜,我有你。”于秋笑了笑,拍了拍自己旁边的一个空着的石凳道。

闻言,董放表情一愣,但却没有真的坐下,而是站立在了于秋的身后,看着对面坐下来了的李世民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

“我想从洺州银行贷款,加快关中各州县的养殖,种植等产业的建设。”李世民直接开口道。

刚才喝闷酒的过程中,他想透了很多事情,比如,欠于秋越多的钱,于秋越不会动自己。

和于秋合作的项目越多,就越会得到于秋的支持等等。

“没问题,想借多少?”于秋笑了笑道。

“五,不,八百万贯。”李世民伸了伸手,又将其收了回去,改口道。

“才八百万贯么?我以为会是一千万贯以上呢!”于秋再度笑了笑道。

“一千万贯以上?我借那么多的钱,又没有那么多的项目做的话,岂不是要亏很多利息?”李世民其实觉得八百万贯都有些多了,却不想,反倒被于秋逼视了一把。

要知道,他秦王府加上长孙氏所有的流动资金加固定资产加起来,也就只值这个数。

本章节内容由 手打更新

“我既然敢借这么多钱给你,自然就会保证你有业务可以做,而且,你考虑过,拿到这么多的钱,可以做什么吗?

可以和很多人展开合作,让他们参与到你未来的盈利项目中来,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敌人搞的少少的,这样,可能会逼疯你大哥,让他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然后,你在众多的人支持下,顺利的就坐上皇位。”于秋很具诱惑性的道。

“皇位,貌似,目前并不是很重要了。”李世民有些落寞的道。

当然,他这也是委婉的拒绝于秋的一种方式,因为,过往的经历告诉他,于秋上赶着送给你的,肯定

定不是好东西,指不定有什么坑在里面。

“皇位还是重要的,虽然社会进步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它只是一个顶级贵族的象征,但是,你做没做过皇帝,在史书上留下来的篇幅是不一样的。

李唐的秦王,即便是战功赫赫,又有几个人会记得?

李唐的第二代皇帝,就算你不搞出什么大作为,史书上也会有你很大的篇幅。”于秋笑着道。

“你刚才说,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皇帝只是一个顶级贵族的象征,是什么意思?”李世民明显感觉到了于秋说话与之前的时候态度不一样了,或许是因为他已经掌握了天下最强的武力,不需要那么多顾忌,膨胀了吧!

“意思就是,皇帝难免会出昏君,让一个王朝民不聊生,最终覆灭。

而当社会进步到人人都读书识字,有本事了之后,由那些最有本事的人来执政管理大家的时候,或许会更科学,更好一些。

Ps:书友们我是作者爱吃鱼的胖子,近期由于很多读者反馈找不到读书入口,现良心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几乎能找到网上所有的书,详情请花半分钟时间关注微信公众号"找书神器"(微信右上角点" "号->添加朋友->选择"公众号")->输入:"" 搜索并添加公众号,然后按提示操作即可,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那个时候,皇帝还有没有,其实就无所谓了,当然,如果皇帝紧靠皇室各个产业的收入,就能让自己过上世界上最奢华的生活,就无需接受别人的供养,大家的利益与皇室不起冲突,自然也就没有谁会去争皇帝的位置了。

当然,你也可以将之理解成,皇帝成为了一种超然的存在,让想要争权夺利的人,把目标盯准宰相的位置,或许会更好一些。

我们师门的一位先贤将他推衍构想出来的这种政治结构,叫做君主立宪制,这可能是皇帝存在于世界上,最好的结局了。”于秋大致给李世民讲解了一下道。

“君主立宪制?世界,真的会衍变成这样?”李世民更加不解的问道。

房玄龄和杜如晦一早就有这样的感觉,于秋要改变整个时代,改变由皇帝统管一切的社会格局,现在,听他这么说出来,内心,居然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本章节内容由 手打更新

“很有可能吧!不过,这些是以后的事情,我们现在猜也是无用,现在,咱们还是讲回贷款的问题吧!你究竟要贷多少?”于秋向李世民询问道。

李世民有些茫然的将眼神看向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此时却是异口同声的说出了“越多越好”四个字。

一秒记住域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