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神鬼迷踪 > 第三百零二章 封王建国的首轮谈判

神鬼迷踪 第三百零二章 封王建国的首轮谈判

作者:来一碗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8 21:54:31 来源:258中文

礼部尚书刘政会是李渊身边的铁杆班底,可以说是李渊手下实干第一人,不然,也不会派他来处理洺州这个棘手的问题。

被于秋迎进了山庄之后,这位刘尚书就直奔主题道,“陛下知道于都督在洺州种出了玉米这种高产作物,这次派我前来,就是有为你议功的打算,不知道这玉米亩产几何?”

看着大院里晒了一地的玉米,结合心里之前得到的一些关于玉米的消息,刘政会看向于秋的眼神之中,很有几分期待。

“没秤过,应该是有十石以上的。”于秋笑着道。

“来人,丈量玉米田,上秤。”刘政会语气和表情十分严正的看向随他而来的几个内侍道。

以往的时候,往洺州跑的最勤的是王门,这次跟着刘政会来的内侍官阶都不低,但都是生面孔,于秋本来有些反感这些人,不过,既然他们想要一个已经不可能准确的数据,于秋也不拦着,看到那些内侍将整个玉米棒子装进箩筐里开始秤量,于秋也没出声,而知道玉米芯磨碎了可以给牛羊牲畜做饲料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选择了沉默,给牛羊牲畜吃的,也算是粮食啊!

不一会,一个数字就被内侍们报给了刘政会等人,一亩八分田,产出玉米三千六百七十八斤。

听到这个数字,刘政会的眼皮子猛的跳了跳,所有随行的官员,也都爆发出了一阵阵惊叹之声,纷纷拿起玉米棒子,或摸,或看,或闻,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粗略计算一下,亩产超过了十五石,这是什么概念?百姓们种一亩,可以吃半年,将朝廷分配的永业田全种上的话,只需要一季,五年就都够吃了,这不是能彻底解决百姓们粮食问题的神器又是什么?

在后世,可没有谁这么计算玉米产量,直接秤刚掰下来带着水份的棒子,得到的数字的水份,自然是很大很大的,即便是加上于秋和几个孩子们偷吃的那些嫩玉米,至少也要在他们秤出来的重量上打七折以上,才可能是真实的数据。

但没关系,只要朝廷认可这个假数据就行,于秋难道还怕功劳太大么?

“不知,这玉米味道如何,是否适宜用作主粮?”刘政会按照程序继续询问于秋道。

“刚才我与房侍郎和长孙郎中都吃过了,味道不错,十分顶饿,就是玉米芯比较粗错,适合碾碎了做牲畜饲料,玉米桔梗,则可以作为柴火,煮饭烧菜之用。”于秋将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出卖了道。

闻,刘政会顿时看向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两人。

品级,官位,辈分都差了刘政会一个级别的两人只好出来称是,证明了于秋所说不假。

“于都督属下兵将在西北帮助朝廷平灭了吐谷浑,党项诸部和吐蕃贼兵寇边之乱,为朝廷开疆三千余里,又在洺州种出亩产十五石的新粮玉米,有大功于国,陛下之意,是想晋封你为燕王,增加你四县,合约三百里的封土,许你开府建衙,立封国置属官。

但是,河北之地,有高开道叛逆自封燕王,此叛逆不除,有碍都督名爵,只是,朝廷刚刚经历了西北的战事,又要赈济河南道的旱灾,国库空虚,无力征伐此獠,若是于都督能使洺州军平灭此獠,那么燕王之位,便能实至名归了。”

“朝廷刚刚经历了西北的战事?貌似,西北那边是我洺州军打下来的吧!

朝廷赈济了河南道的旱灾?貌似,河南道数十万灾民,现在都在我洺州各地做工谋食吧!

给我封燕王,还要我自己出兵去争,莫非朝廷以为,我稀罕邢州那块三百里的荒原么?”于秋一点也不让的接话道。

他很肯定,自己刚才若是一点头答应了,刘政会接下来,还会提出很多条件。

被于秋语气强硬的顶回来,刘政会的脸上不免有些尴尬,放低了声音道,“于都督的功劳虽大,但是,陛下给的封赏也足啊!你想想看,即便皇室亲王,也不过是封偏远的一州之地,并且不允许其建立封国,你作为一个外姓,不仅给了王爵,还封了你一州半的土地,允许你建立封国,设属官自治,这可是比亲王还要高的待遇,区区高开道,对于洺州军来说,应该是手到擒来的吧!”

“可别这么说,人家高开道现在手上可是有两郡三州之地,地盘比我洺州大了两倍多,属下的兵将也有两三万之多,不比我洺州少。而且,打他的话,是艰苦的攻城战,需要人命去填,要是容易的话,朝廷早就对他动手了。”于秋不以为然道。

“那于都督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肯出兵平灭高开道,将这玉米的种子与种植技术与朝廷分享呢?”刘政会直接让于秋提条件道。

“朝廷若是答应我三个条件的话,我费些力帮朝廷灭了高开道此獠也不是不行。”于秋故意沉默了一会儿之后道。

“不知是哪三个条件?”刘政会问道。

“首先,就是允许封国内的企业,组织,甚至个人对外置业,就比如河口县的海产养殖产业,是洺州投资做的,现在它被划归到了海产集团旗下,那么这些现用土地的使用权,就归洺州海产集团所有。

今后,如果洺州的矿产不够用,可能会出资收购朝廷治下一些州县的矿山进行开采。如果种植果树,药材等等各种有特殊种植需求的作物的时候,需要一些特定地点的土地农田山岭,也可能会出资找朝廷购买。还有其它一些修建房屋,作坊,商铺等等发展经济产业的项目,朝廷必须积极推动,合作共赢。”于秋深入浅出的给刘政会讲解道。

这个,倒是不难理解,像各地世家,同样也找朝廷买矿山开发,只要不太涉及盐铁管制方面的,朝廷都只是稍作限制,现在洺州在某地开办产业,基本就会带动某地的经济和税收,怎么看都是朝廷得利,刘政会没多想,就点头代表朝廷答应了。

于秋又道,“其次,就是封国实行的是自由贸易制度,朝廷对外贸易的税收政策或盐铁管制方面的禁令,对于我们无效。

我们产出的商品,不管是盐,是铁,是车,是船,或者是战马,铠甲武器装备,我们自己觉得可以对外卖,就会卖,自己觉得不能对外买,谁也不能强买。

只要在我封国境内完成交割的交易,如何征税,都归我们自己厘定。

至于百姓需要缴纳的税收,封国只按年向朝廷一次性纳税,数额可按照朝廷对国民的税收标准,上浮两成,但是不能计算徭役,我洺州没有徭役制度。

至于在封国内交割完送出去的商品,在朝廷治下的州县穿州过县需要缴纳的过税或者关市税,由朝廷派税吏按照朝廷的制度收取,与封国无关。”

听于秋讲完,刘政会皱了皱眉头道,“此事恐怕不妥,封国的军队人数和军械数量,应该受到朝廷的限制,并且,严禁对朝廷敌对或者反叛的势力出售军械。

商税且不提,现在就是使用的你所说的制度,可百姓需要缴纳的税收全部收由你们自己厘定,自己征收使用的话,朝廷便在任何方面都控制不了你们了,这万万不可。”

于秋笑了笑道,“我们可以向朝廷承诺,一概因我们不当的管制物品销售引起的矛盾,我们都出面帮朝廷解决。

并且,在对直接与朝廷治下土地接壤的国家或者政权组织出售武器装备或者管制物品的时候,会征求朝廷的同意,在对非直接与朝廷治下土地接壤的国家和政权组织出售武器装备和管制物品时,也会对朝廷报备。

至于朝廷想通过控制民众税收来控制民众,在封国成立以后,你觉得可能吗?就是现在,朝廷也左右不了我们洺州收不收税的吧!

再说了,我们可是按照朝廷对于治下每户百姓的征税额度,提高了两成,一次性完成全年缴税,以洺州现在二十多万户,七十多万人口来计算,每年缴纳的钱粮税赋,价值可能超过百万贯,这是朝廷能从洺州得到的一笔固定收入,以后随着封国的人口增长,这个数额还会变大,朝廷什么都不用做,直接收钱,这还不好?”

“这个,或许可行吧!但是我需要报告陛下,在朝堂上商议决定。”刘政会想了想之后,点头道。

如果于秋是把武器装备卖给西域胡人,那朝廷真没有必要管的那么严。

一次性缴纳民众税收,于秋开出来的条件不可谓不好。

而商税方面,就算不要封国境内的那道交易税,朝廷在过税和关市税上的收益,也已经很多了。

就像今年洺州大量对外出售的商品,朝廷虽然没有洺州本土征税,但是在洺州周边州县征上来的过税和关市税却高达百万贯,占据朝廷所有税收的三成以上。

洺州地处中原腹心,造出来的商品只要往外边走,朝廷都可以收税,倒是不用与他们多做计较。

“最后,我们洺州需要拥有对朝廷治下疆域以外的任何国家或者政权组织拥有采取军事行动的权力,包括与封国产生利益冲突的朝廷藩属国,朝廷不得干涉。”于秋再度开口道。

闻,站在刘政会身后的魏征肩膀却是一动,看来,倭国向大唐称臣,想扯朝廷的虎皮避免与洺州产生冲突的打算,是落空了。

因为,朝廷现在连自己治下的事情还理不清楚呢!哪里会有空去管境外的事情。

可洺州却不一样,本土只留了八千防御官兵,以解决民生和防止治安暴力为主,两支作战部队,却一直都摆在境外,最关键的是,这两支作战部队,几乎不需要洺州财政的供养,还能源源不断的为洺州赚回外部的钱财物资。

高雅贤这一轮在吐谷浑和党项诸部的收入,至少超过了五百万贯,这还不算十几万青壮俘虏在他手上的隐形产值。

而只有三千多人的鬼面骑士,在东北诸部那边的经营,也至少为洺州带回了两三百万贯的盈利,自他们收服了东北诸部之后,东北方面的鹿茸熊掌貂皮人参东珠之类的畅销货物,几乎就被洺州垄断了。

果然,刘政会想都没有多想,就点头答应了这一条,因为,洺州对外征伐所得到的土地,通常会直接丢给朝廷,这纯属是让朝廷捡便宜的好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