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神鬼迷踪 > 第两百六十九章 争取立于不败之地

神鬼迷踪 第两百六十九章 争取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来一碗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8 21:54:31 来源:258中文

甘蔗是节生作物,在岭南那边有大量的野生甘蔗,和香蕉树,荔枝树,龙眼树一样的,多的不得了,通常是皮黑肉脆,糖多汁甜。

而在北方却不一样,即便是人工种植了甘蔗,通常也需要经过一轮霜冻之后,它才会转甜,而且肉也不像岭南甘蔗那么脆,需要用力嚼才会出汁,通常几节吃下来,腮帮子都可能嚼的发酸。

农历五月中旬种植甘蔗,时间其实有些晚了,但是没有关系,肥力够的话,三四个月的时间,足够甘蔗苗长起来,至于能不能长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味道甜不甜,于秋其实并不关心。

他只是需要完成系统任务,得到系统出品的良种甘蔗种子就好,一般来说,系统出品的肯定是他需求的。

让冯智戴比较纳闷的是,于秋种甘蔗的方式太粗糙了,他们没有看到任何技术含量,只需要给每个挖好的坑洞里面放一条甘蔗,把发芽的节包面朝上,撒上一把土,却让属下的人用碎土将其稍微填埋一下就好,根本不用费脑子学习。

可他堂堂一个洺州大都督,治下人口现在都超过八十万了的掌权者,需要亲自做这种把甘蔗放到坑洞里撒一把土的工作吗?

这种是个人都会的事情,吩咐下去,让属下干就行了吧!

而更加让冯氏兄弟感觉到奇葩的是,于秋还不准任何人给他帮忙,抢了他的这份工作,甚至,还要让人抱着甘蔗跟着他跑,不停的传递给他。

所以,他们两人也只得跟在于秋后面,拿着铲子跟赵河等亲卫一起,帮他放了甘蔗的坑洞填碎土。

“那个,你们于都督除了喜欢各种猛兽之外,还喜欢亲自种田?”冯智戴看到赵河身上穿着的短袖军装上,挂着很多漂亮的星星,大致猜到他是于秋属下的高级军官,一边填着碎土,一边小声向他询问道。

“于都督做事情向来都是这么天马星空,不过,喜欢亲自种田这一点却是不假,别看他现在的要求好像有点儿戏,这可能他是在研究甘蔗的种植之法呢!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年他一定能种出比你们岭南产的这些甘蔗更甜,产量更高的甘蔗。”赵河无奈的笑了笑道。

这种怪异的情况,他们去年第一次在寡妇村居住的时候就见到过,耕田,播种,于秋都非要亲自来,其余所有的人为他服务,后来种果树什么的,他又见到过很多次,一大堆人,做一大堆准不,就是为了等他最后的一下子,可当时的不理解,最终却都变成了丰收时的不可置信,到现在,对这种事情他们也就见怪不怪了。

或许,这些高深的耕种学问,就是被于秋用这些怪异的,大家都看不懂的套路琢磨出来的吧!

冯智戴听赵河这么说,顿时便更加觉得于秋高深莫测了,同时,跟赵河闲聊起一些于秋的事迹和洺州的情况来。

直到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于秋才带着他们去武安县的于氏酒楼歇息,一百多号人一齐动手,只是用了一个时辰不到的功夫,就种下了好几十亩,按照现在的这种情况,明天召集武安县所有的人手一起来帮忙的话,或许只需要半个多月时间就能将一万亩甘蔗地种完。

毕竟,最繁琐的挖坑施肥工作,之前就已经完成了,于秋只需要一条一条的将甘蔗放入那些挖好的坑洞里就行,有很多人一捆一捆的接力传给他,他的速度还可以比今天快几倍,早晚各两个时辰的种下来,一天至少可以种好几百亩,甚至接近千亩。

而通过和赵河的闲聊,冯智戴对于洺州算是有了一个笼统的了解。

原来,洺州的这么多人口,是去年平定了刘黑闼之乱后,汇聚过来的饥民,于秋以一己之力,养活了这数十万饥民,使得他们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得以安定下来,从事各种生产,以及文化和耕种知识的学习,才造就了如今洺州欣欣向荣的局面。

可以说,在洺州百姓的眼里,于秋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就连朝廷,也不得不向他妥协,允许洺州自治。

再之后,就是洺州的物产了,赵河说出来的一些数据,大的冯智戴都有些不敢相信,在得知洺州有数十万人专业从事各种商品的生产,并且与突厥三大汗王,高句丽,新罗,百济等国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和商业同盟协议,独家向他们供货的时候,他就更加惊讶了。

于秋仅仅用一年多的时间,把一个州发展的比拥有数十个州的一个州道还强,这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壮举,让冯氏兄弟对他升起了无限的崇拜。

傍晚的时候,他们就见到了于秋是如何受洺州的百姓们爱戴的,由于马车到来的时候,被许多武安县的百姓们看到了于秋,他们在结束了劳作之后,就都往县城赶来看望于秋了。

因为,于秋每次来武安县,都会教一些新知识,上一些新的高产作物,一个多月前,就一口气上了五种新作物,包菜,白菜,抱子甘蓝,抱子芥菜,卷心菜,现在那些菜的长势都非常好,实现高产是妥妥的,他们就怕错过学习这些新知识,种植这些新的高产作物的机会。

于秋现在手头上的耕种任务,是提升水果蔬菜的产量,而且需要达到一倍,超过十种,还有随机的物品奖励。

这些日子,他已经让武安县的农夫们统计了各种适合在夏季种植,却产量比较低的作物了,其中蔬菜就有十多种,其中像冬瓜,葫芦,节瓜,苦瓜,癞瓜,八月瓜等作物,就有十多种,另外就是,白芷,小茴香,丁香,木香,鼠尾草,百里香,草寇,积壳,三奈等香料也有十多种。

这些作物在这个时代的产量大多极低,连在后世体型最大的蔬菜冬瓜,在这个时代,一个也是很难超过五斤的,许多香料,亩产甚至还不到五十斤,于秋有信心,用自己的初级耕种技术,加上中级化学技术搞出来的肥料,能让这些作物的产量提升一两倍以上。

明天一早还要干活,于秋在扫盲学堂将各种蔬菜的增产种植任务,以村为单位,分配了一下之后,又分别交待了一下他们一些整田的要点和种植的要点,就宣布散会了,反正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还要留在武安县,每天上午或下午,都可以给大家详细讲解。

去到于氏酒楼之后,于秋才想起自己还没有吃饭,便让人准备的一些吃食,他和冯氏兄弟以及亲卫们一起宵夜。

“第一天到洺州,就让你们跟着我一起劳作,真是太不好意思了。”于秋端起果汁饮料,向冯智戣和冯智戴举杯道。

“这种别开生面的会面,才是最有意义的,不瞒于都督,我岭南百姓之所以困苦不堪,除了山林中的毒虫猛兽多,生存环境恶劣之外,百姓不识耕种,常年以狩猎为生,使得民风过于彪悍,喜欢用厮杀解决问题,人口总是得不到增长,才是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要像于都督这样大才不可,可是,你又不能离开洺州,所以,我与二弟商量一番之后,准备将他留在洺州这里向你讨教学习,我回岭南主持与洺州合作的产业,不知于都督以为如何?”冯智戣举杯喝下了一口果汁之后,向于秋道。

他这番话,恐怕也是刚才冯智戴教他的。

“当然是好事啊!我这人整天忙的不可开交,正缺一个聪慧之人在身边打打下手帮帮忙呢!令弟智戴能文能武,正好合适。”于秋笑道。

“那就多谢于都督指教了。”冯智戴正儿八经的给于秋行了个礼道。

冯智戣和冯智戴的年龄都比于秋大一些,和李世民差不多年龄,但是,姿态却放的很低,这一点于秋就不得不佩服冯盎了。

作为一个岭南人,他能把儿子教到这种水平,实属不易。

“不必客气,今后都是自己人,咱们一南一北,守望相助,一定会让未来发展的更好的,最迟明年下半年,我会亲自去一趟岭南,与令尊冯公畅谈岭南的发展,希望届时智戣兄,已经帮我把百兽园修建好了。”于秋笑道。

“于都督放心,回去之后,我定会发动各部,帮你多抓捕一些犀牛,明年你若去岭南,一定能看到百头以上活蹦乱跳的犀牛。”冯智戣拍胸脯保证道。

我国犀牛真正被大量捕杀,是在中唐以后,白居易一句,“犀带金章荣贵身”,尽显了犀牛在当时社会的价值,而到了宋明时期,犀带几乎成为了皇帝赏赐重要大臣的标配,一条通犀带,就价值万贯,而且,猎杀犀牛进贡朝廷,还成为南方地区官员必须要干的一件政务。

只可惜,古人只知道猎杀不知道养殖,最终使得我国犀牛种群极具下降,在二十世纪完全灭绝。

好东西,于秋自然要把它搞的多多,搞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如此,就多谢智戣兄帮忙了。”

于秋道完谢,又与他们兄弟二人边吃边聊说了近半个时辰,才回房歇息。

系统任务的奖品越来越好,但是难度也越来越难,很容易卡住,他不惜花费万贯买犀牛,用以结交冯氏,卖好岭南诸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不把朋友搞的多多的,他今后完成系统任务的时间可能会更长。

不过,他的目光,也不仅仅是放在了岭南,东南亚地区还有很宽广的土地,很多的人口,一旦蒸汽轮船造好了,哪里都将是他通商的地方,利用商业,掌握全球资源,来为自己完成系统任务,就是他的目的,因为,只要系统任务能够顺利完成,他就一直能保持技术科技各种方面的优势,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在千里之外的泾阳,同样想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李世民,狠狠的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因为他发现,自己中计了。

柴绍突然发了一封求援信到长安,他就立即去九成宫请见了李渊,要求由自己领兵出征,给吐谷浑和党项诸部一个教训。

李渊如他所愿的答应他了,可才走到泾阳,他就把李建成放出来上朝听政了,也就是说,通过几个月的调查,李渊已经不相信李建成与张婕妤私通了,还并没有下定决心,撸掉李建成的太子之位。

而柴绍请援,让他超级忙慌的领兵出长安,则很可能是李建成党羽设下的圈套,鄯州那边,究竟能不能去,他都已经没有把握了,只能在泾阳暂时停下来,不断的往那边派探子,但是,李建成并不会让他停步不前,一天一道催促令发给他,如果鄯州柴绍部有什么闪失,肯定是要算在他头上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