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神鬼迷踪 > 第两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

神鬼迷踪 第两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

作者:来一碗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8 21:54:31 来源:258中文

古人的思维通常比较僵化,于秋指导他们做事情的时候,一般会给他们制定一整套可以省时省力的程序,让他们按照顺序完成就好。

建民房其实没有什么技术性,除了泥瓦刀工熟练之外,就是一点点几何知识,于秋用量好长度的线板在地上取正方位,拉好标示线之后,就开始挖土下墙角了。

北城门外这块地,将来是用于做政要家属生活小区的,没有必要建三层楼,而建两层楼的话,墙脚下三尺深就足以,几十个人一起动手,很快就将地挖了出来。

下模板装模子,再将钢筋扎好的龙骨架放进去,用水泥活石子搅拌好之后,倒入模子里面,等待其硬化凝固就好,工匠们将整个过程看一遍基本就记得了。

如果之后起的房子都用一样的模板,还会节省很多时间,到时候直接按照部位将模板位往上套就行。

放了钢筋龙骨,灌水泥石子凝固而成的主樑会很牢固,以后可以随便搞装修,住上几十年都不成问题。

当然,这是洺州政要住的高档别墅,民居还可以更加简单一些,只盖两到三层的话,根本不需要用这样的筋水泥浇筑,只需要在转角处,用大块青砖打横了用水泥砌实心樑柱,就足够承重了。

后世九十年代末盖的楼房,大多连这种樑柱都不专门打,直接砌了砖墙就在上面盖预制板,一样可以住人,只是这样的楼经不起很大动静的装修,住个十多年,就会拆了重建。

毕竟,这个时代用钢筋的成本太大,都快赶上一栋楼房的造价了,而且,这么建造不用等浇筑的水泥硬化,能省很多建造时间,大致一间楼房只需要一两个月就可以上樑封顶。

当然,像洺州这边把房子修到三百平左右,三层高的话,可能时间要的久一些,后世很少有单个家庭把房子建这么大的。

有几十个人在旁边学习的人帮忙,只用了半天的功夫,于秋就将墙脚浇筑好了,系统里面的任务完程度,立即就增加了百分之三十。

等待其彻底凝固需要一两天,于秋直接去了武安县的大棚,这边有之前他种下的十字花科蔬菜,现在,都到了交花的季节。

技术经验类任务注定要被卡死一段时间,那就只能在其它任务上下功夫了,除了物品兑换任务之外,于秋还托渊盖苏文在高句丽收购活的梅花鹿,用于支付一部分货物的货款,想必应该能够很快完成。

初级农耕技术里面,就有一些交花培植变种的技术经验,不然,于秋的大棚蔬菜也种不起来,所以,在这边,他也就是费些体力而已完成工作而已。

不过,让他比较惊喜的是,三十万亩大棚已经全部建设完毕了,而且,负责大棚蔬菜种植的百姓们自发的按照他去年教授的方法,种上了很多蔬菜。

这些农夫们就是一刻都闲不下来,去年听了于秋一段时间的讲课之后,有很多领悟力比较高的人经常合在一起相互交流技术,于秋看了看各个棚的出苗情况,种的还不差。

主要是武安县衙这边有提供有机肥,几个月的种植下来,他们对于整田已经非常熟悉。

现场给农夫们上了两天课之后,于秋将番茄种子的种前处理方式交给了他们,今年第二季的番茄现在就可以开始种上了,在夏季种植,都不需要盖棚,阳光充足的话,成熟期会短的多。

临走前,他觉得这种教授大家种田的课还应该继续进行,百姓们最缺的就是知识,有了知识,他们自己就会动手,让自己富起来。

又在洺州城修房子修了半个多月的房子,期间处理了不少城市重新规划之后的政务,同时,将都督府库存的那些丝绸,全部都出货给了商业同盟内有合作种植大棚蔬菜的几家后,于秋就准备回山庄了。

李世民听了于秋之前的忽悠,今年让全国百姓们少种桑麻,少养蚕了,导致全国物价都在下跌的时候,丝绸的价格却逆市涨了两成,谁叫那么多家一齐大量收购呢!用于盖大棚,可不像拿在市场上面买货交易,用掉多少,市面上就少多少。

于秋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丝绸来解决各家的需求问题,不仅赚了钱,还收获了大家一堆感激,价值一千多万贯的丝绸等于把他下半年要从各家手中采购的各种原材料物资的钱提前支付了,而接下里的一段时间里,洺州的各个商铺,将会回笼大量的铜钱现金。

以洺州各产业现在每天至少数万贯的流水,市面上流通的铜钱,要不了多久,将会流入一半到洺州,所以,洺州人民银行的开业时间,将会定在端午节。

届时,将发行一万万枚洺州钱,也就是五亿枚洺州钱,虽然价值只有五十万贯,但是,能大大的缓解市面上的钱荒,造成一种洺州钱紧缺,大家都想要,量却不多的现象,这样大家才会有更多收藏洺州钱的**,而到时候,于秋将以每月三十到五十万贯的速度,往市场上发行新钱,让洺州钱在货币市场一直保持超然的地位。

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要拉动大家在洺州银行办理业务的积极性,因为,洺州银行可以存唐钱,但是,提款,却是有很大机会可以提到洺州钱,这就会让那些想要洺州钱的人,纷纷到洺州银行存款。

只要他们来了洺州银行办业务,于秋就不相信他们不把钱袋子全部交给洺州银行掌管,不记名存票可以在洺州任何产业直接购物的服务,谁有?

要知道,洺州的商铺产业,现在可不止是开在长安,洛阳也有一些商铺了,扬州,荆州,蜀中,都将陆续上马。

而洺州银行开业的第一天,就会对外宣布,洺州银行不记名存票,可以在洺州商业同盟伙伴的商号里直接使用的消息,未来,等长安,洛阳,扬州,荆州,蜀中的分行开设好之后,还能异地取现,只需要交少量取现费用即可。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家不需要带着海量的丝帛,铜钱赶路运输,能帮所有做行商走货的人,节省大量的钱财运输成本,并且提高安全性。

毕竟,一张存票,是很方便携带,并且很容易藏起来不被发现的。

此外,它还意味着,于秋掌握了印钞的权力,因为,所谓的不记名存票,其实就是钞票。

天气开始逐渐炎热的时候,沙门岛那边有船队回来洺州了,由赵河押船护卫,这些船带回了无数海产的同时,还来了回去高句丽一趟之后,带着大量高句丽特产来洺州的渊盖苏文。

此外,还带来徐圆朗打算突围逃往沙门岛投靠于秋的消息。

对于他,于秋一早就有安排,阚棱会知道怎么处理。

他更加感叹的是高句丽强大的狩猎能力,除去赶路的时间,渊盖苏文回到高句丽本土的时间应该还不到十天,他就给自己带来了五百多头活着的梅花鹿,以及过百箱人参和东珠,至于虎皮熊皮之类的,那就更多了。

“于都督,我们王上已经签署了你的这份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一字未改,今后我高句丽与洺州就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了,我父亲也签署了你给的商业同盟协议,同样一字未改,今后,我们渊氏也是洺州的商业同盟伙伴了。”来到洺州之后,心情很不错的渊盖苏文将两分协议交到于秋手中道。

“你们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于秋笑着点了点头,便让从河口县回来的赵河将那些梅花鹿都赶到了牲畜棚去,并且交待他找些嫩叶过来,回头自己亲自喂食。

沧州那边李世民已经派了张公瑾去做都督,想必这一块他是要牢牢的掌握在手中的,并且,他会为平灭高开道做准备。

“于都督似乎很喜欢梅花鹿啊!还要亲自喂?”渊盖苏文听了于秋对赵河的吩咐之后,有些意外的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可是要多让人捕些过来,高价卖给于秋了。

于秋意识到了渊盖苏文的想法,笑道,“不过是答应过给别人做一些特制的鹿肉,需要提前喂食来调整鹿的体味而已。”

“是么?早就听说于都督善庖厨之术,不知道有没有机会一饱口福。”渊盖苏文笑道。

“贵我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这也算是一件大事,必须得举办一个盛大的庆祝仪式,倒是可以用这些鹿肉招呼客人。”于秋笑了笑道。

听说于秋是真的要杀这些鹿吃肉,渊盖苏文这才知道于秋并不是真的对鹿有什么癖好,又道,“我从洺州带回高句丽的东西都很受欢迎,我想加大货物的采购量。只是,短期内,我可能拿不出足够多的财货跟你交换,不知道能不能先从你这借贷一批。

不过,我不会白欠你的人情,过一段时间,我将会促成新罗百济两国也与洺州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有了这两块的市场,你们洺州又可以多赚很多钱了。”

“呵呵,新罗百济的使者,应该已经在来洺州的路上了吧!”于秋笑了笑道。

闻言,渊盖苏文一愣,却是想起,于秋早在两个多月前已经封死了山东各家对东边的贸易,新罗百济两国,应该早就慌了。

毕竟,这两国的主要贸易对象,就是山东世家。

不过,于秋并没有在意渊盖苏文的窘样,再度开口道,“想要借贷洺州的货物,其实不用搞什么人情不人情的,咱们是商业同盟,相互拆借很正常,如果量大,你还可以到洺州银行贷款,端午节的时候,洺州银行可就开业了,利息低的很,借贷资金之后采购商品到你们高句丽贩卖,这点利息钱你轻松能赚回来。”

“商业同盟还有这样的便利?连拆借都无需抵押?”渊盖苏文欣喜的同时,却突然想到了本国那些即将赶到洺州的氏族代表,回头他们要是也跟于秋签署了商业同盟协议,那么他们也将能从洺州贷款或者贷货,这样的话,渊氏在高句丽的利益就会受损了,必须得想办法阻止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