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神鬼迷踪 > 第两百三十二章 出售红果

神鬼迷踪 第两百三十二章 出售红果

作者:来一碗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8 21:54:31 来源:258中文

只有拿别人需要的东西来跟别人谈判,才能最终达成协议。

善阳之盟,就是因为于秋能够帮助突厥人解决过冬的问题,这是突厥人迫切需要的,最终才强行成立。

而高句丽缺什么呢?

过冬的粮食,保暖的衣物。

洺州的雪二月就能化完,高句丽的大部份地区,却是要到三月中旬左右地上才能看到泥土的颜色,冬天的时候,那边大部分区域都是零下十几度以上,比洺州还要冷的多。

在这样的环境里,人是需要很多食物,才能挺过去的,可以说,每年冬天,都是他们的一道生死关。

于秋不急着跟渊盖苏文谈高句丽的事,而是给他以及随行的人员在大厅里安排了座位,让人端了几盘熟透的红果上来给他们品尝。

都不用于秋招呼他们,渊盖苏文自己就先拿起一个红果吃上了。

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吃了好几个月菜干或者烤肉的人,突然吃到新鲜的蔬果的那种感觉,基本跟吃了仙丹差不多。

明显感觉到了渊盖苏文眼中的神采,不过于秋却仍然没有理他,与再度来到洺州谈买卖的长孙祥,韦兆丰,杜冲等人见礼问候之后,就开口道,“想必这红果大家都品尝过了吧!味道如何?”

“酸酸甜甜,很是可口,听说不仅能生吃,还能熟吃?”率先抹干净了嘴上的番茄汁的长孙祥接话道。

良种番茄,还是自然转红的,当然味道可口了。

于秋点头向大家介绍道,“是的,其实,煮熟了吃,才是红果的最佳食用方式,稍后的午宴,大家就可以品尝到红果鸡蛋汤,以及红果炒大虾等菜式,有很多种吃法,做起来简便,味道却是上佳,各位将其进购回去之后,肯定是不愁卖的。”

“这是自然,否则,我等也不会专程跑一趟洺州了,而且我们还听说,这红果的产量极高,亩产高达数十石,而且,可以在大棚里常年种植,不知,我们与洺州合作的大棚……”

“放心,等你们的大棚建设好之后,肯定会按市场的需求种植一部分红果的。

不过,像这种高产暴利的作物,种子也十分金贵,对于土地的肥力要求也比较高,届时,恐怕你们得花不少钱在洺州采购种子和肥料。”于秋向大家解释道。

“放心,定不会叫于都督吃亏,不知,于都督打算以什么价格,批发这红果给我们出售啊?”长孙祥等人听说自己与洺州合作的大棚也可以种红果,顿时就松了一口气,开口问价道。

“十二贯一石,一百石起售,根据出果情况,售完为止,苗物上面的果子全部转红,可能要一两个月时间,我们会在这一两个月时间内陆续交货。”于秋报出了一个远低于大家心理预期的价格道。

“十二贯一石么?那么一斤的价格也就是一百钱左右了,倒是不贵。这样的话,我们长孙氏要一万石,每三日一批,每批一千石,从明日开始交割,分十批全部交割完,于都督您看怎么样?”长孙祥率先道。

以此前两个多月,洺州种出来的西瓜都在长安卖到八百钱一斤的价格来算,一百钱一斤的红果简直是太便宜了,这些红果他运到长安去,卖两百钱一斤,甚至三百钱一斤,都能轻松销售出去,赚个一两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了。

长孙祥抢着下单,是因为他对市场十分了解,越是在早春别的青菜蔬果都还没有长起来的时候,这红果就会越好卖,等到五月份,南方的一些蔬果成熟卖到长安来的时候,这红果可就卖不起高价了。

后知后觉的其它人闻言,也纷纷开始下单,于秋之前种植了三千多亩番茄,按每亩七千斤,大约六十石的产量来算,差不多有二十万石左右的产量。

当然,大棚里的实际产量,应该是在二十万石以上的,因为系统出品的良种番茄长势比后世一些菜农种植的还要好,亩产可能在八千到一万斤左右,实际可能收获二十好几万石,他直接卖了二十万石出去,最终汇总一算,得钱两百四十万贯。

这个数字,直接把吃了三个番茄下肚的渊盖苏文震的外焦里嫩的了。

他们高句丽人也是用铜钱的,三千多亩红果地的产量,就能卖出两百四十万贯钱,这是什么概念?高句丽一年的税收,除去各项开支,结余还不到一百万贯呢!李唐全年的税收除去各项开支,也就剩下两百多万贯吧!人家仅凭一块三千多亩的地,就能挣这么多钱?

“那个,于都督,在开始谈判之前,我可以不可以先参观一下你们种植这种红果的田地?”渊盖苏文在于秋和长孙祥等人的交谈结束了之后,用流利的汉话向于秋问道。

仅仅是见识了一下洺州的一笔不算大的生意,便将他心目中之前的不服完全击溃,他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李唐这样的大国,也愿意让洺州自治了,眼前的这个于都督,很了不得,至少,是一个李唐朝廷拿他没有办法的人。

“当然可以,我这里正好还有很多客人需要招呼,你可以尽心的参观,我让人给你领路。”于秋笑着答了一句,便让武安县令何贤带着他前往大棚蔬菜田那边去参观。

不多时,王猛属下的人就快马从城外赶到了县衙禀报道,“报,都督,城东三十里处,发现有大片乌云向西飘移。”

“是么?立即召集武安县的乡亲,让他们到城西十里左右的麦子田附近集结,让你们将军把咱们从鸡泽县带过来的东西都运过去。”于秋大概预估了一下集合人手的时间,以及今天的风速之后,向传令兵道。

“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么?”在县衙大厅里闲聊,等着于秋给自己招待午饭,品尝一下煮熟了的红果的味道的长孙祥等人一齐向于秋发问道。

于秋笑道,“小事而已,乡里的百姓看洺州三月以来有近半个月都没有下过雨,开始着急了,怕今年又发旱灾,这不,弄了点东西,给他们降点雨水下来,解解禾苗干渴。”

“可以降雨的东西?这,这,这咱们倒是要见识见识。”大厅中的所有人听于秋这么说,都来了兴趣,其中年纪最小的杜冲略显激动的道。

以往的时候,发旱灾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皇帝祭天求雨,而且通常情况下都是求不来,可没听说过谁造什么东西,就能把雨求来的。

“既然诸位要看,就请即刻随我启程前往城西,那边不仅有麦田,还有给大棚蔬菜田供水的沟渠,最需要雨水。”于秋一边说着,一边往县衙门口走,一声唿哨吹响之后,在县城周边街道闲逛的大黑就晃动着胖了一圈的身体,朝县衙这边大步走来。

这家伙过了一个冬天,至少胖了五十斤,究其原因,还是于秋出海了之后,这家伙在洺州没人管制,纵欲过度,憨吃酣睡的原因。

所以,现在于秋基本不让他待在牛棚和那些母牛厮混了,每天控制他的饮食,带在身边没事溜几圈,倒是让他养成了爱逛街的习惯,也可能是因为逛街的时候老有人帮他清理皮毛上的泥土污脏,给他献上一些美味食物的原因。

世家子都是会骑马的,不一会,一大群人就来到了城西的田埂边上,不远处,渊盖苏文刚刚跟着何贤进入了种植番茄的大棚之中,一时之间,惊叹连连。

一大群武安县的父老乡亲和孩子们赶着牛车或者驴马车陆陆续续往田埂边而来,而王猛,也带着属下的人马,将几架发射车给推了过来。

不到半个时辰,田埂的道路上就聚集了好几千人,光是这一点,就让长安来的那些世家子们惊叹,武安县的牲畜拥有率太高了,几乎每家都有,虽然驴马牛各种各样,并不统一,但是三五家组合在一起之后,却是能够让各家同时都用的上所有牲畜的劳动力,驴拉磨,牛耕田,马套车,各尽其职。

要知道,武安县的百姓,可是只种四十亩责任田,有了这些牲畜之助,劳作起来,可能会比关中的百姓轻松两三倍。

坐在大黑背上的于秋一直拿着望远镜观测着天空,这东西,长安的世家子们大多都知道是什么玩意了,只是于秋的比较高级一些,不多时,大家便见上风位一团乌云缓缓向这边飘了过来,于秋便让属下士兵清理出一条道路,自己也从大黑背上下来,亲自架设发射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