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神鬼迷踪 > 第两百二十三章 海产养殖产业

神鬼迷踪 第两百二十三章 海产养殖产业

作者:来一碗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8 21:54:31 来源:258中文

于秋轻易不离开洺州,一旦离开洺州,那就是有所准备的。www

别看他只带了五百亲卫和十几艘小型军舰在身边,但该准备的保命杀器,他可没少带。

而且,阚棱属下的船工和水手,原本就是水军出身,水上战斗力在这个时期属于一流水准。

毕竟,山东这边,都是一些恨于秋不死的人。

洺州不兴跪拜礼,这一点张老实是知道的,不过利津和河口两县的百姓却不知道,所以,面对一帮伏爬在冰冷的石头上的老弱百姓,于秋没有多想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难怪褚飞临走前再三叮嘱于秋,要小心堤防高开道的人,原来,他的搜索队就在附近。

“赵河,你属下的亲卫营,是第一批装备山庄出品的新式装备的,有没有把握全歼这些匪兵?”于秋向赵河问道。

“小菜一碟,秋哥儿你就说要死的还是要活的吧!”赵河十分有信心的道。

利津和河口两县属于高开道统治的边缘区域了,他根本不可能派大部队过来这边,一两百人的小队,就算是骑兵,也不可能是全副武装的洺州亲卫的对手。

“我这边还缺很多人干活,尽量抓活的吧!褚飞属下的张顺可以给你们带路,他熟悉这边的情况,如果有可能,我希望你能在半个月之内,将沧州地界的匪兵清剿干净。”于秋开口道。

“动作太大的话,会不会把高开道从北平引过来?”听到任务这么重,赵河有些担忧道。

“他敢么?我可是能够召唤天雷的神人。”于秋笑道。

闻言,赵河顿时明白了于秋的意思,知道洺州军打到自己的地盘来了,高开道肯定是惊慌多过愤怒吧!

毕竟,在于秋这里,原先被高开道引为依靠的突利,也不过是一只乖巧的小土狗。

赵河和张顺领命之后就走了,如果高开道是想要收刮整个沧州,那么他的行动应该还没有结束,因为沧州虽然只有几千户人口,但是地盘却比洺州都还大些,十天半月的未必搜刮的完,应该能救回来不少人。

而于秋,则是要对这些百姓们的工作进行安排,搭建居住的帐篷是首先要完成的任务,货船上载有一套套现成的羊皮制作的帐篷,几百人又不多,随便取几十套,就够他们住的了。

装钉树桩,拉绳索,是船工和水手们都十分熟练的活计,以正月里这般寒冷的天气,刀子一般的寒风能在一夜之间将那些杀好的海鱼吹干,至少可以到不用担心鱼在运输过程中会腐坏的程度。

黄昏时分的时候,阚棱他们六艘打鱼的新船就回来了,看吃水的情况,有点超载,于秋带着人上船之后,就闻到了一股巨大的鱼腥味,未来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只怕一生都与腥味脱不开干系了。

“哇呜,船舱里全装满了,甲板上还堆了这么多,六船,怕不是有两万石以上吧!大家都来帮忙,把鱼货清理一下,分一分,连夜宰杀。”于秋看到甲板上和船舱里明显比后世渔船捕捞上来的鱼要大一些的海鱼,有些兴奋的道。

这可是纯野生高蛋白产品,能大大的补足人体所缺的营养,同样,也是高级养殖饲料。

“这么多鱼,全杀?”阚棱有些头皮发麻的道。

“当然,而且,要做好分类处理,我打算在这边沿海找地方做一些箱笼,专门养殖这种螃蟹和龙虾。”于秋指了指在甲板上到处爬的三疣梭子蟹和十足大龙虾道。

这两样品种,就是渤海地区的特产,后世对外出口的主要海产品,它们的食量惊人,生长迅速,关键是美味肉多。

以捕捞队这么大量级的捕捞,每天都有足够多的海鱼或鱼内脏来喂养它们,将其制作成美食,大批量的弄到长安洛阳等内陆城池去售卖,价钱肯定昂贵。

当然,以后世的鱼类价值来算,阚棱他们这次捕捞的鱼货中,有很多是比这两样海产更值钱的,然而,在这个时期,人们对于海鱼的价值,却并不是这么定义的。

比如常吃的黄花鱼,石斑鱼,鲍鱼,和带鱼,鲅鱼,鲳鱼,多宝鱼,三文鱼,金枪鱼,谁多谁少,哪个更容易捕捞,那个更美味,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这得需要于秋这样的专业厨师,来给它们做定义。

甚至,哪些鱼能吃,哪些鱼不能吃,大家都得听于秋的。

在此之前,谁见识过这么多数量,这么多种类的海洋鱼货啊!

阚棱第一回觉得,杀鱼居然比打鱼还难受,尤其是于秋让他带人用草绳将所有半斤以上的梭子蟹捆扎好的时候。

在后世菜市场,三四两以上的梭子蟹,就算大的了,在这个时代,没有半斤以上的,于秋却是懒得吃,因为,他看到船舱里好多超过一斤的梭子蟹,这起码得两三年才长的成。

而那些明显小于半斤的,都将是于秋用来饲养的种苗,相信,用箱笼将它们框在海里,不断的给他们投喂一些海鱼或者鱼内脏,一定能让它们的生长速度加快的。

至于普遍在三十厘米左右长的十足大龙虾,在后世一只至少也要卖到好几百,在这个时代,于秋也不打算便宜卖,在没有别人掌握这种三十米以上深水捕捞技术之前,他将会把这些海味定为成高档食材,让一般人根本吃不上。

毕竟,赚钱,才是他完成海产养殖任务的目的。

船工水手,上千号人齐上阵,忙活了大半夜,总算是将六大船海鱼全部杀好了,于秋亲自下厨,煮了一个虾蟹煲给大家尝鲜,众人一边大快朵颐的吃着,一边听他说着一些对未来海产方面的规划。

阚棱属下一个叫吴江的人,被于秋任命为了海产捕捞养殖业的总管事,所有船工会留在这里打造一段时间的箱笼和其它海产养殖生产设备,水手们负责安装。

晒鱼场的范围需要扩大,每日产出一万石鱼干,是于秋的最低要求,稍后,于秋还会在这里建造海鱼罐头作坊,鱼肉饲料作坊等,而且还会设计一些专门制冰的船,将一些好的鱼冷冻了之后,运回内地售卖。

指导建设场地,教大家如何赶海,和烹调各种海产,成了于秋的日常,三天之后,当数百个竹篾制作的大箱笼固定在一处浅滩的时候,于秋进行了一轮投喂之后,海产养殖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领取了初级海产养殖技术,它对海洋生物的整体了解瞬间上了一个台阶,让人找了很多海带在箱笼这边种植,要知道,这个时代,可没有谁吃海带,这种食物,将会大大的补足洺州的粮食不足的情况,还是被制作成饲料,喂养牲畜。

今后打捞上来的体型较小的梭子蟹和十足大龙虾,都将会被放到这些竹篾编制的箱笼里养殖,到年节的时候,将会大批量的向内地城池供货。

打造吃东西的文化的套路,于秋可是再熟悉不过了,三到五月,八到十月,都是梭子蟹的产出旺季,十足大龙虾,则是全年都适合捕捞,于秋在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上元节等节日前,都会给李渊送上一些海产大虾蟹,不出两年,长安就会形成一种过节吃大螃蟹大龙虾的风俗,到时候没有这些东西,贵族们都不好意思开宴,这种后世人都抵挡不了的美味,这个时代的人自然是更加难以抗拒。

而于求之所以在紧靠山东的河口县发展这样的产业,自然是为了让黄河对岸的某些人眼馋,老百姓眼馋这边的百姓能够吃上饱饭,穿上好衣,赚到大钱,他们会想尽办法过来谋生。

世家门阀发现有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搞这么大,这么赚钱的产业,自然会有一些将其占为己有的想法,如果于秋再将他们原有的贸易截断,就会逼的他们不得不跳出来搞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