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神鬼迷踪 > 第两百零一章 返程

神鬼迷踪 第两百零一章 返程

作者:来一碗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8 21:54:31 来源:258中文

如何能让保持克制的颉利与突利争斗起来?

于秋所用的方法,就是打破他们的平衡。

当军事实力稍弱的突利比颉利富裕很多的时候,颉利肯定会抑制不住的要抢他,被抢的突利不甘心,肯定会想办法报复回来,两人的仇怨会不断的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其它一些原本不在他们关注范围内的势力,就会乘势崛起。

山头越多,对于秋就越有利,因为把持着越冬场的他,在草原上有超然的地位。

只要越冬场在头一两年帮助突厥人很好的渡过了冬天,那么,任何想要袭击它,破坏它的人,都是所有突厥人的罪人。

于秋跟突利说的新礼仪,就是献哈达。

洁白的丝绸长巾,代表了两族人民纯洁的友谊,传递的是和谐安康,标志着崇高的敬意。

当然,这是于秋对突利或所有突厥部落的酋长的说词,而对于李世民,他则有另一番说词。

丝绸是只有汉人能生产的高级织物,当它成为了突厥人,或者更多游牧民族在礼仪场所的必备之物的时候,那么,这些人对于丝绸的需求就会大大的增加,这是对中原百姓有利的事情,应该大力推广。

李世民听完之后觉得,朝廷礼部有必要在与所有少数民族和外邦小国朝贡的环节,都设置献哈达这个程序,象征纯洁的友谊,传递和谐安康,标志崇高的敬意,多美好的寓意啊!最关键的是,把政治与推销相结合了。

在次日经过了大半天最后的讨论之后,于秋,李世民,颉利,突利,共同在经过四方同意而起草的盟约上签署了自己的大名,并且用印。

在一万二千兵马的见证下,他们相互献上了哈达,并且对天起誓,会遵照盟约执行。

类似这种仪式和盟约,在历史上还是头一遭,让所有人都感觉很新鲜,李世民甚至专门让军中主薄详细记录了全过程,方便稍后奏报朝廷。

而四人在四份盟约书上分别签名用印之后,善阳城就成为了李唐的领土。

于秋轻松完成了他之前的说过的话,不费一兵一卒收复善阳往北百里以内所有的土地,这也算是钻了突厥人目前根本没有领土意识的空子。

除了几处水草丰茂的地方,他们对草原具体有多大,多几百里,少几百里范围,并不太感兴趣。

倒是李世民,开始一门思想的琢磨,这些边地城池未来可能帮李唐带来多么巨大的好处,毕竟,没有战乱的话,这里肥沃的土地,是非常适合耕种的,并且,它能用于招待往来经商的人,和设置征过税的关卡。

协议达成了之后,就要快速运作起来,于秋带着鬼面骑士返回洺州,开始进行越冬场建设的前期设计和人员物资抽调安排。

李世民则是去了马邑,准备带着当初他从关中带出来的三万大军回朝交旨。

这次出征,他不仅收复了河朔地区,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通道,还击退了突厥,与突厥达成了善阳之盟,为李唐在北方边境,开拓了至少千里方圆的土地,算是大功一件了,回到长安,势必会有封赏。

而苇泽关这边,李三娘在做好了数万边民的临时生活安排之后,也带着两万余娘子军启程回长安,朝廷对他们的安排,是暂时卸甲归田。

最后离开苇泽关的反而是高雅贤,因为他将那些边民中,愿意到洺州生活的老弱妇孺和小孩全部都带上了。

李三娘在安置他们的过程中,已经做好了他们的思想工作,只要各家的青壮愿意去草原上帮助洺州修建两年的越冬场,他们就能在洺州获得土地,房屋,或者是有稳定收入的工作。

这将为洺州再度增加五千多户,三万多人口。

于秋向来不喜欢把时间浪费在赶路的过程中,但是,一路上他还是走的很慢。

北方的战乱虽然结束了,但是想要恢复生机,至少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这个时代的政治效率通常十分低下,这都两三个月过去了,李唐朝廷给各个州县派的官员,都还没有上任。

于秋沿途路过了很多人烟稀少的村庄,发现了很多被冰雪冻死的人,最后他不得不下令,让鬼面骑士沿途搜寻各个村庄,将那些没法过活的百姓带去洺州。

三千骑的队伍在进入洺州境内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三万多人,不过一千多里的路程,硬是走了他们半个月之久。

于安准备了很多衣服和食物到了洺州北部的鸡泽县迎接于秋,同时给于秋汇报了一些洺州的情况。

各县的生产,基本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但是产出与消耗,并不成正比,因为大雪几乎阻断了大部分商业贸易。

五十多万百姓中,目前只有三成了人穿上了皮毛制作的新冬衣,勉强保证了不被冻死。

食物方面,有苇泽关送过来的牛羊,以及于秋之前通过交易收购的储备粮食,勉强能帮助大家糊口,但食物的质量,比之前并没有什么提升。

倒是已经完成了一小半,差不多十万亩种植的大棚蔬菜,开始有所产出了。

现在这种寒冬腊月,正是各家将储备在地窖里的蔬菜吃完,吃菜干吃到想吐的季节,新鲜蔬菜如果在市面上售卖,肯定贵到离谱,于秋在外,没有具体安排这些事务,武安县那边就一直不敢将其收割,直等很多蔬菜老在了田里,这让于秋感觉很郁闷。

自李士诚事件之后,整个洺州基本就是实行军事管制的状态,这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军官在处理这类事情上的时候,通常比较死脑筋,认为这种关键时刻,一切物资,尤其是这种都督府投资建设的公产,都应该是军事储备,任何人不能动。

而大棚里的菜既然可以食用了,正确的处理方法,自然是收割之后想办法高价对外出售,再不济,也要拿出来改善大家伙食,不动它,就是一种浪费。

几乎没有在洺州歇息,于秋就直接朝武安县赶去,同时,准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军政体系的分工明确,将人事格局重新布置,权力结构重新分配。

要知道,他原先任命的那些出自卢氏中低管理层的人其实是很有经营头脑的,断不会犯这种浪费资源的错误。

索性,他去苇泽关那边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大部分蔬菜并没有错过食用的最佳时期,于秋立即发动了大家进行收割的同时,也领取了系统的物品兑换任务。

那些用营养钵培植的棉花物,都长到了一米多高了,虽然因为日照不足,没有开花结棉桃,但系统已经判定他任务完成,八十斤良种番茄种植,能种多少亩番茄地,于秋想想就兴奋。

他只知道,30克的番茄种子,只要出苗率达到七成,就大概可以出一千株苗,而一千株苗,则是可以在后世一亩大小的大棚里进行密植,在这个时代肥力稍微与后世有些差距,一亩地的面积也小些,一千株苗,种两亩地都足够。

而一唐斤有六百多克,足以种植四十亩以上,八十斤,则是可以种植三万多亩,这样他都不需要进行多轮种植,就直接可以让大家都吃上番茄了。

铲掉不能开花结桃的棉花苗,对于一些收割了蔬菜的田地进行翻土施药,增肥,种植番茄,就成了于秋接下来几天的首要任务。

番茄即便在后世,也属于超高产作物,一亩轻松可以达到好几千斤,种的好的大棚番茄,亩产大多都是一万多斤。

于秋有系统出品的良种,又有自己根据番茄的需求,针对性制作的肥料,产量应该不会比后世低多少。

而且,这种作物的生长周期,夏天的时候只有三个多月,寒冷天气也就五个月左右,也就是说,现在种植,明年四五月份,北方农作物还青黄不接的时候,它正好能补充大家的一些食物所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