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神鬼迷踪 > 第一百七十九章 李二坑姐

神鬼迷踪 第一百七十九章 李二坑姐

作者:来一碗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8 21:54:31 来源:258中文

李世民直接就赖在苇泽关不走了,带着他属下尉迟恭和程咬金两位大将,整天都待在于秋的大帐之中,口头上是要看于秋是如何击退颉利的,实际上,是因为于秋这里每餐都可以混到好吃的。

同样是豆制品军粮,于秋这里的就能让他们吃出一股鸡肉味,而且还火辣火辣的,吃几块就浑身发汗,精神头十足,咋吃都不腻。

同样是火锅,于秋这里每顿都不带重样的,还不光是食材不一样,汤料的味道也不一样,吃的人欲罢不能的同时,连身上的腱子肉也看着变厚实了。

眼瞅着属下的两位大将跟于秋越来越熟络,李世民心里莫名的就有种紧张的感觉,他现在开始隐隐的明白洺州那些人服于秋的原因了。

他总是能满足别人的**,让所有接触他的人,欲罢不能的喜欢上他弄出来的东西。

“三姐,我又发现了于秋的一个弱点。”吃饱了之后在关城上散步的李世民正巧碰到了在城墙上独自看雪景的李秀宁,靠过去道。

“什么弱点?等等,你之前还发现过他的弱点?”正在发呆状态中的李秀宁有些意的看向李世民问道。

“是的,他不喜欢欠别人人情,我帮他保了刘黑闼一命,所以,他帮助我运作了一个带兵剿灭梁师都的机会,虽然梁师都积攒的牛羊和财富都被他给劫走了,但这次我写信请他出兵苇泽关助你,他没有提任何条件就答应了,甚至都没有理会朝廷的规矩。”李世民点头答道。

听他这么说,李秀宁一想,还真是。

张喜儿那个寡妇就是因为救了于秋一命,所以,于秋弄出来的好东西,几乎从不对她做限制,平时经营着洺州的糖水店,每天好吃好喝,数钱数到手抽筋,人都胖了两三斤,皮肤也白皙了好多。

之前她带孙思邈去洺州的时候,去见过张喜儿一面,市面上已经很少用钱能买到的水密精华洗发水,张喜儿那里至少有一箱,由于秋亲自设计出来的衣服,张喜儿至少有十几套,全部是顶级皮毛制作的,随便穿上其中的一套,与半年前那个瘦黑的小寡妇形象相比,都是天壤之别,就是比一些富家小姐的气质也不差。

再有就是寡妇村那些帮他做事的妇人,他给的回报也相当的丰厚,仿佛她们也是于秋各个产业的主人一般,最近几个月,都已经有好多寡妇找到了不错的男人再婚了,于秋给她们的嫁妆,就没有低于一万贯的。

占了别人的便宜,受了别人的帮助,会给人足够的回报,这一点,于秋算是没的说了。

“那你又发现了他什么新的弱点?”李秀宁又问道。

李世民组织了一下语言道,“他所有的产业,都过份的依赖别人,其实危险性并不高。”

“什么意思?”李秀宁一时还没有听懂,皱眉道。

李世民给李秀宁详细解释道,“洺州不过八县之地,产出并不足以养活五十多万人口,所以,于秋想办法制作了很多好东西来卖给别人,然后再买别人的原材料来制作这些东西,从中赚取差价,用赚到的钱,购买洺州所需要的东西。

比如粮食,肉食,皮毛衣料等。

为此,他甚至不惜出动军队,到草原上抢劫,可见洺州表面上的风光并不是那么好维持的。

只要别人不买他的东西,或者,朝廷禁止大家与他买卖交易,洺州很快就会维持不下去。用他的说法,就是用非战的手段,解决问题。咱们其实只需要用限制贸易这一招,就能对付于秋了。”

听他这么说,李秀宁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管理过洺州两个月的她太知道洺州的具体情况了,百姓家中全部都是没有余粮的,想要吃饭,就必须干活,而且吃的东西,也未必是有多好,基本都是野菜糊糊加少许杂粮。

而一旦于秋拿不出粮食来,百姓们就连野菜加杂粮煮的糊糊也都吃不上了,所以,卡死洺州的商业,绝对是可以对于秋势力造成毁灭性打击的手段。

毕竟,于秋所得的粮食,都是通过商业贸易得来的,他所推出的高产小麦和水稻,短期内在洺州还根本不能全部铺开。

至少,在粮食方面,两三年内,于秋都很难做到自给自足,因为除了养活人,于秋还要养活海量的家禽和牲畜,几十万头牛羊,每天所吃的草料,都是洺州本土不能全部提供的,几十万只鸡鸭,每天都要消耗几万斤粮食。

“你得将此事写一封奏疏呈给父皇,我就是担心父皇听信了那些世家子的谗言,将北方局势越搞越乱,一旦咱们吃了大败仗,这天下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蹦出来造反,到时候,局面会很难收拾。”李秀宁理解了之后,提醒李世民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却是将话锋一转道,“此事我会上奏于父皇的,父皇虽然在处理家事上有些稀里糊涂,但还不至于昏聩到让那些世家子们牵着走。”

说到李渊处理家事的问题,李秀宁脸色顿时一阵暗淡,李世民看了她的表情,顿时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眼珠子一阵乱转之后,补救道,“其实小弟觉得,三姐你与柴绍那撕和离了也好,既然不和睦,强行生活在一起也是痛苦,不如分开了干脆利落些。”

他说到这里,李三娘直接就把头扭到了一边,不再搭理他。

不过李世民越是说着,越是目中精光闪烁,从背后绕到李秀宁面前,话锋一转道,“三姐以为,于秋此人如何,值得信任么?”

“二郎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该不会是听信了长安的那些流言吧!我告诉你,我和他清清白白,绝无半点男女之情。”李秀宁像是被针扎了一般的绷紧了身体,瞪向李世民道。

似乎李世民再继续这个话题,她就会提脚踹人。

“三姐误会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是说,于秋这个人的人品如何,如果允许他在洺州搞自治,最后会不会起兵造反,威胁我大唐的江山社稷。

毕竟,你在洺州待的时间比我长,知道他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李世民连忙开口解释道。

见李世民说的是正事,李秀宁这才面色一缓,道,“世人皆道于秋利欲熏心,在我看来其实不然。这只是他做事的办法,大家没有理解而已。

记得寡妇村第一次收容饥民的时候,他让我将所有人赶入一口石灰池,非要所有人都在那石灰池子里泡一遭,才会接收他们。

有些人的眼睛,或者身上的伤口进了石灰水,被灼伤,疼痛难忍,他会亲手救治,可见怜悯之心,他还是有的。

后来我才知道,人泡了石灰水,是可以杀死身上的一些跳蚤,虱子,还有他说的一种叫病菌的东西,这样就能起到防止疾病传播的作用。

可是当时没有任何人理解这么做的好处,所以,他只能强制执行,哪怕被误解,背上一些骂名。

他让所有的饥民都必须干活才有饭吃,看似是在剥削那些饥民的劳动力,为自己谋利,其实则不然。

那些饥民们有活干,凭自己的力气挣到吃的,会比干等着别人给他们施舍的时候,情绪稳定的多,心里有了盼头,就不搞那么多事了,很快就安定了下来。

最关键的是,他们干了活之后,会产生劳动成果,而就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养活了他们自己。

还有,从卢氏,和从草原上弄回去,甚至通过售卖产出的商品赚到的一大部分利益,他本都可以据为己有的,但是,他却投入到了武安县的大棚蔬菜田地中,你知道三十万亩大棚蔬菜,他投入了多少钱么?

那些竹弓的顶棚,可都是用丝绸遮盖的,而且,还有一层厚实的油麻布防止透风,另外,还起有烧煤的窑洞给那些棚子内部供暖。

仅仅是修建这些菜棚,他就花出去了一千五百万贯,比朝廷五年的税收还多。

而他这么做,只是为了让洺州百姓吃上饭而已。

试问,世界上有谁,会为了与自己不相干的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而花出去一千五百万贯啊?咱们皇家也做不到。

一个不在乎个人利益,对百姓有怜悯之心的人,不会坏到哪里去的。就算是他之前做出过弑父杀兄的事情,我也不认为他是一个坏人。”

“既然三姐这么说,那我就放心了,我这里倒是想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事情若是办成了的话,可能要三姐受些委屈。”李世民极力的隐藏着眼角的异色道。

李三娘倒是没多想,道,“能为国家安定出一份力,我个人受点委屈又算的了什么,你倒是给我说说,你想到了什么办法?”

“暂时还不能说,等奏效了我再告诉三姐吧!此处风大,咱们可别吹着凉了,还是快快的回营帐里歇息吧!”李世民匆匆的结束了话题,向城关下走去道。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李秀宁一阵费解,撇了撇嘴之后,便往自己的小院走去,她这几日不仅忙着整顿苇泽关的防务,还时常请教于秋,如何将苇泽关的种植和养殖产业发展好,让戍边的将士们的伙食和穿着能够更好一些,倒是有不少收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