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神鬼迷踪 > 第一百六十六章 送钱的来了

神鬼迷踪 第一百六十六章 送钱的来了

作者:来一碗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8 21:54:31 来源:258中文

朔方的事情,于秋只需要在洺州等结果就好,反正李唐不灭梁师都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很强,而是因为他背后站着颉利,只要阻止了颉利援助他,李世民轻松就能收拾他。

秋收过后,于秋的农耕知识小课堂就开课了,他在每个县都设立了一个扫盲班,教所有认字和书写,以及简单的数字符号和算术。

他本人则是从武安县开始,在扫盲班的先生开始讲课之前,给大家讲半个时辰的农耕知识。

而之所以选择从武安县开始讲起,是因为这边不仅四处都有铁矿,还到处都是露天的煤矿。

这边将近三十万亩上田,全部被于秋规划为了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现在正紧张的搭建着大棚,有了煤给大棚内供暖,于秋都不用担心蔬菜会被冻死,直接用轻薄的丝绸布搭在顶棚的位置,再用刷了油脂,能够阻隔空气流通的麻布作为密封,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只需要掀开顶棚上的麻布层,就可以给蔬菜采光。

这些大棚,是于秋为洺州建设投入的第一笔巨款,不算人弓和竹料的消耗,光是用于采光的丝绸底布,就用了三百万匹,不仅将褚飞从长安运送回来的丝绸用了个精光,还在淮南,江南,蜀中等地采购了五百万匹的丝麻布,几乎清空了所有南方大户家里的存货,将收丝绸剩余的五百万贯左右现金,也花掉了一大半。

这些收购计划,也是董放为什么在长安那么顺利的缘故,因为,他大量的收购丝绸,属于接世家的盘,阚棱大量收购麻布,也是在帮世家回笼资金,在利益面前,这些世家子是没有什么脾气的。

虽然三十万亩大棚的建造几乎将于秋的老底掏光了,但大棚蔬菜将是洺州农业方面未来的主要经济产品,有了系统出品的种植技术和肥料制作技术,于秋有自信能在冬日里,提供出海量的蔬菜,来回笼资金。

毕竟,他花钱的目的,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苇泽关,又称娘子关,是河东道与河北道交界的地方,是并州和幽州的咽喉之地。

李秀宁从慎州离开之后,就与她所带领的娘子军一直驻守在这里,防备突厥入侵幽并,如今两三个月过去了,突厥人没来,军营里的养殖业,倒是被她搞的风生水起。

大致搞懂了发酵饲料的制作原理之后,她便去关外收了很多牧民的牛羊回来,至于那些不卖的,当然是用抢了。

短短一个月时间,她就将原本军营里只有几千头规模的牛羊养殖产业,扩大到了几万头。

然之后,她就开始派军士出关收割草料了,果然如马三宝所说,用镰刀收割的草料没有断根,长起来比被羊连根拔起的草地要快的多,从六月,到九月,关前三百里方圆,她直接收割了两遍,囤积了足够十万头牛羊吃一个冬天的草料。

按照这个规模养殖下去,她娘子军距离隔三岔五吃一顿肉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而在马三宝那里得知于秋居然出售了过万只产蛋极高的家禽给王门之后,她也动了家禽养殖的心思。

抵御突厥入侵可是需要财力支持的,军士们吃的好,才能锻炼出强健的体魄,所以,她传信回长安,让公主府的人出售门下产业,筹集了数十万贯资产,准备去一趟洺州,找于秋购买良种家禽。

而这,也是董放之所以在长安顺风顺水的另一个原因了。

以王门内侍监的身份,抬出了皇家,于秋也只是勉勉强强的以高价卖了一万多只良种家禽给他。

这些世家子们要是得罪了于秋,那就根本没有买到这些良种家禽的机会了。

于秋的资金刚好见底了,这些人就开始巴巴的往于秋这里送钱,不狠狠赚他们一笔,那真是对不起天地良心。

“你们将这些植物桔梗磨碎,与金花菜,还有石粉,牛羊骨粉,鱼骨粉,谷糠,麸皮以及少量的盐一起,活好后晒干,打成颗粒状之后,给山庄的家禽试吃,观察一下产蛋率的变化。”

想要鸡的产蛋率保持在高位,就需要让它们的食物更加的营养,在系统学习了制作饲料的技术之后,于秋已经能利用手头上现有的资源,制作出一种效果不错的饲料,很快,制作家禽饲料,就会成为洺州的又一个大产业。

而在此之前,于秋已经将制肥技术教给了属下的人,成立了一个肥料作坊,现在,已经开始大量生产了,等到明年开春的时候,工坊的仓库里,应该就有海量的存货了。

“公子,这种饲料做出来如果山庄里的家禽都愿意吃,而且产蛋率也不下降的话,咱们今后是不是像生产肥料一样,收集制作这些饲料的原材料,大量生产这种饲料,让养殖家禽变的更加简单?”负责做饲料研究的曹贵向于秋询问道。

“没错,现在洺津渡那边的酒楼里,住着上百号想要买咱们的良种家禽的世家子,咱们可不能只做一锤子买卖,卖了良种家禽给他们之后,持续的卖养殖这些家禽的饲料给他们,才能源源不断的赚他们的钱。”于秋笑着答道。

“那属下这就让人开始收集原材料产出的信息,准备大批量生产,只要有事情做,工坊里那些工人们就不用担心咱们会养活不起他们了。”曹贵笑道。

这个时代做工的人与后世做工只为赚钱的思想不同,他们把生存看作工作的目标,认为有事做,才能有饭吃,只要你给他们设定的劳动强度没有超过他们的身体极限,根本不需要什么监工,他们自己就会做的很实在。

工人们有这样的心理让于秋管理起来很省心,当然,总有一些不省心的事情,会突然冒出来。

“公子,李三娘在山庄外面求见。”于安在饲料研究作坊找到于秋之后道。

“她怎么知道山庄的位置的?”于秋意外道。

“有许多之前来山庄买过粮种的世家子和她一起来的,而且,还有朝廷太医院的许多医官同行。”于安解释道。

“以后在山谷的道口设一个寨门,无关人员禁止进入山谷范围。”于秋吩咐了一句之后,便继续和曹贵交流家禽饲料制作的配方以及生产线的设计,至于山庄门口那些人,自动的就被于安划定为于秋不喜欢的人,等回头寨门做好了之后,肯定是不会让他们进来的了。

研究家禽和牲畜饲料制作技术,和开发出快捷生产这些饲料的生产线,完全是两码事,原材料供应方面,于秋就要下很大的功夫,趁着冬雪没有下来,洺州治下所有的农户都被于秋发动了起来,去野地里收割。

至于各种快速处理这些原材料的机扩装置,则需要于秋从头设计,内容繁杂,于秋与曹贵一聊就聊了一两个时辰。

从上午等到午后,李三娘硬是在山庄门前没有挪步,他知道于秋一向高傲,并不太待见自己,不过这次,她却是有自己的底气。

“三娘子,属下愚钝,在这山庄里更加深奥的学问,属下根本听不懂,学不会,稍后,就让属下离开山庄,回娘子关去吧!”马三宝第三次给山庄外面的李三娘送上奶茶之后道。

“你已经尽了你最大的能力,功劳我都帮你记着呢!回了娘子关之后,我会任命你做军司马,总管一切生产事务,你要仔细回忆,完全按照你在山庄里看到的过程,事无巨细的教大家做,就好比这个鱼塘,他们能养这么多鱼,我们却养不了,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这个水库的鱼塘通着山溪,而且,设置了这么多个大水车,咱们漏了其中一样,水塘里的鱼就可能养不活。”李三娘指着山庄下方的水库道。

在她整个等候的过程中,已经看到山庄里的孩子两次给鱼投食了,整个水面上全是浮起的鱼头的场景,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是很稀奇的,可是李三娘的关注点却不在上面,只是这一两个时辰的观察,她就差不多摸到了养鱼的要点。

而这,其实就是于秋不愿意让李三娘到山庄来的原因,她是真正的聪明人,很容易把一些事情学透,这可能会影响到于秋的布局。

而马三宝,原本只是柴绍家的一介家奴,文化水平很有限,即便是敞开了让他学,他也就学个皮毛而已。

李三娘脑海里琢磨着养鱼的技巧,不多时,便见到穿着一身古怪服装的于秋,从山庄侧面走了过来,自从进入洺州之后,她对这样的服装可一点都不陌生了。

长筒的裤子和带纽扣的褂子,能让衣服更加贴近皮肤,从而更加能锁住人的体温,而且并不影响身体的活动,做起事情来更方便,李三娘打算回去之后,立即让娘子关的人也都换上这种款式的衣服。

“公主殿下找我何事啊?”于秋一副有事就快说,没事我还赶着回去吃饭的表情道。

“你还知道我是公主,难道就不懂得礼节尊卑?”李三娘故意用身份压他道。

“别说是见你这个公主,就是见了你爹,我也是这样的态度,受得了的留下,受不了的走。”于秋说完,转身就朝山庄内走去。

站的腿都有些酸的李三娘却是快步跟上道,“你知道我有事求你,所以故意摆出这样的态度来把我气走,我才不上你的当呢!”

听到二人的对话,后面同样跟上来的世家子们脸上却是一副怪怪的表情,难道,长安的那些传闻是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