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神鬼迷踪 > 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割

神鬼迷踪 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割

作者:来一碗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8 21:54:31 来源:258中文

本来只是打算闲聊几句而已,却意外的让李世民发现了于秋的一个弱点,顿时便让李世民内心里兴奋异常起来。

原来,于秋不喜欢欠别人的人情,那自己只需要反着来,让他欠自己的人情,就总有一天会收到他的回报的。

培训一个上赶着给自己送好处的人可真不容易,李世民算是毕业了,李建成却还没有入门。

出发前往山庄前的半个时辰,他召集属下的人开了一个小会,讨论之后发现,于秋只所以好吃好喝的供应自己这些人,是有目的。

现在,他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债主,将洺州的存货清理的干干净净了,七八百万贯的成交额,就算刨除成本,于秋所赚的利润,也超过朝廷一年的税收,像这样的累积财富的速度,都不需要十年,洺州于氏就能成为当世第一大家族,至少,是当世最有钱的家族。

那些欠了于秋钱的人,毫无意外的都开始眼红于秋了。

然之后,怂恿李建成拿捏于秋,帮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就成了他们都想要干的事情。

“我听闻你在洺津渡的商铺,借贷了很多货物出去?”眼瞅着转过弯就要到山庄了,李建成将于秋招到身边问道。

由于大黑的身高远高于李建成骑的那匹乌骓马,导致并列而行的二人在气势上是不对称的,就像刚才李世民和于秋聊天的时候一样,像是一个跟班追着于秋这个大佬说话一般。

“区区几百万贯而已,小意思。”于秋笑着答道。

“几百万贯还小意思?朝廷一年的税收结余也没有这么多啊!若是他们还不上钱,你打算怎么办?”李建成假装惊讶了之后,试探性的问道。

“这些钱我是要用来养活北地百姓的,他们不还钱,没有饭吃的北方百姓,自然是要上门讨债了,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吧!”于秋耸了耸肩道。

“朝廷是不会坐视天下大乱的。”李建成隐晦的说道。

“那就由朝廷督促他们还钱啊!低价从咱们手上把货拿过去,高价售卖出去,他们本来就大有赚头了,还想赖咱们的账,有这样的道理么?如果朝廷连这点小事情都管不好,就不要怪老百姓起义造反杀那些狗大户了,北方各家的下场,相信他们也是看到了的,要是这种规模的战争再爆发几场,恐怕,当今陛下的皇位都要坐不稳了。”于秋面带笑意的说着,但他的眼神中,却给了李建成几分危险的感觉。

他这番话,倒是把李建成引到了一个难以选择的路口,是维护士族的利益重要,还是李唐江山的安稳重要。一个可以帮他造势,顺利的登上皇位。一个,却是关乎着这个皇位能不能长久坐下去。

见李建成不说话,于秋也懒得就这个问题跟他扯,借贷货物是有合约的,收款时间到了之后,于秋按照合约执行就行了,欠债的想做大爷,也要看他的拳头够不够硬。

“太子殿下,前面就是我的山庄了,山庄下面有个水库,水库临溪的一侧,便是高产稻田和麦田所在的位置,上半年我师父逍遥子从这边路过的时候,只是给了我十斤水稻和小麦种子,我开了十亩左右的田地,却没有将其全部种满,稍后,咱们要先对种植范围进行具体的丈量,再进行收割。”于秋岔开话题,指了指前方半山腰的山庄道。

“二十斤粮种,还没有种满十亩地?”李建成闻言有些诧异道。

这个时代种田,‘草盛豆苗稀’才是常态,通常一亩地,只播一斤多一点的种子,

唐一斤是十六两,每两四百克左右,算下来,有后世的一斤二三两的样子,而唐一亩,只有五百多平方米,只有后世八分多田,按照后世小麦一亩至少播种三四公斤来算,这个时代一亩田播种的量,还不到后世的三分之一。

由于整体种的比较少,于秋自然不会把种播的那么稀,十斤麦种播了大约这个时代两亩半左右的面积,按面积算下来有后世田地七八成的播种量了。

十斤稻种,则是只播了这个时期两亩左右的水稻田。按照后世的面积算,也大致是七八成的播种量。

而之所以这些小麦和水稻的长势这么好,除了因为系统赠送的种子给力之外,还是因为有山上陈年的树叶腐泥和草木灰做底肥,又经过过好几次的追肥,让土地没有亏肥力。

再有山庄的定期喷烟雾驱虫,和孩子们捉虫手工捉虫,让它的虫害程度很低。

既然李建成问了,于秋自然也要跟他解释解释的,顺道给自己即将推出的产品打打广告,开口道,“其实百姓们之所以把种播的这么稀,主要是因为田地的肥力不够。只要解决了肥力的问题,实现密集播种,产量其实可以提高两三倍以上。

我之所以播种比一般的田地密一些,就是因为杂交的水稻和小麦交花的情况越好,结穗的情况就越好,更加适合密集种植。至于肥力的问题,山庄这边有树叶腐泥和家禽粪便等提供,基本能够供应的上。

而且,经过这一轮的种植,我已经有了一些制作肥料的心得,说不定,明年就能种出比这些田地的产量更高的水稻和小麦。”

“还能更高?”李建成已经远远的看到了那些小麦田和水稻田了,里面,几乎是麦穗挨着麦穗,稻穗挨着稻穗的情景,这让他的语气很自然的变成的不可思议起来。

“前辈先贤早已种出了亩产十石和二十石的产量,我这对比他们还差的远呢!”于秋笑了笑道。

他先大量卖货,甚至向外借贷货物,让大家手中的现金紧张,甚至欠自己的钱。

然后将高产粮食,或者说高产粮食的慨念推出来,让那些因为粮食价格未来的预期不好和因为自身的开支增加,不得不出手粮食的大户全部一起集中卖粮食,从而做低粮价。

他再在低位购入粮食,养活自己治下的百姓。

这是一整套后世的商业套路,一个顺序的排列,导致原本只能换来一百万石粮食的商品,换回来了几百万石的粮食。

只可惜,这个时代的人,很少有看穿他这个套路的,或者说,即便是看穿了,也无法阻挡。

几大家族合力封锁于秋,封住了吗?

没有。

在利益面前,没有人会听他们的话,除非他们能给这些人更大的利益。

而当这些好吃好用的商品充斥市面上的时候,整个富人阶级的花销,都会增大,财富,也开始往有实际产出的穷人身上转移。

于秋是不指望这些世家子们能下地帮忙收割的,即便是他们很想沾沾祥瑞的福气,为了不让他们将粮种藏在裤兜袖口里,于秋也禁止了他们下田。

倒是每年跟李渊一起耕籍田的李建成和李世民,对于收割的事情并不陌生,在丈量完毕之后,他们从山庄的妇人们手中要来了一把镰刀,加入了收割小麦和水稻的队伍中。

水稻田里放养着禾花鱼,王门拿着桶子,大呼小叫的让宦官们帮收割的妇人们把从稻田里扔到坡上的肥鱼捡进桶里,裹儿曾经答应过他,可以煮一道酸菜禾花鱼给他吃,绝对是人间美味。

为此,他将自己平时藏在衣袖中的一条金线都抽给了她。

一长条的大麻布地毯,一直铺到了山庄前院里,稻种和麦种都金贵,一粒都不可以浪费,收割完之后,每一寸田地,大家都还要检查一下,掉落在地毯上的稻穗和麦穗都要捡回去。

从田地里出来,洗了一下手脚,擦了把脸之后,大家就全部都围在山庄的前院,看妇人们用手敲的脱粒工具,将水稻和小麦从苗物上分离出来。

整个过程很刺激,因为,亲眼看到几亩地产出来的粮食就装满几十个木斗这样的事情,是所有人都没有见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