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神鬼迷踪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庄的门道(骑猪虎爷万赏加更)

商品推广,是商业中最重要的一环,这个世界上推广能力最强的是谁?

皇帝。手机端 //

所以,于秋在码头上邀请王门到山庄来做客的时候,就是想拉皇帝入坑。

亩产好几石的麦子,亩产十几石的水稻,在这个时代,绝对可以说是祥瑞中的祥瑞,他能不给李渊报过去?

不可能的,王门下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纸笔写奏章,用八百里加急,两日时间内将消息送到李渊面前去。

发现祥瑞,可是他的功劳啊!不捞对不起天地良心啊!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这一切,都是于秋想让我们看到的,所以,他一定另有目的,咱们得想清楚,想透彻,别被眼前的事情迷住了双眼,别让他趁机钻了空子……”

“你说这么一大通累不累啊!”在李世民跟房玄龄杜如晦几人絮絮叨叨的时候,从大黑背上下来,走了过来的于秋吐槽道。

“那你倒是说说,这些小麦和水稻亩产几何?为何会有这么高的产量,你要拿他来做什么?”李世民接连发问道。

“这都猜不到?我就是想要拿它们惊动你父皇和朝堂上的那些家伙,让他们过来一些人看看。”于秋很是随意的道。

“就是为了显摆你灵鹫宫的学问?”李世民不信的道。

“我像是那么无聊的人么?如果,我宣布,会将这些能够亩产数石,和亩产十几石的小麦和水稻种子中的一半,拿出来对外出售,你觉得会出现什么情景?”于秋提示道。

闻言,李世民眼前一亮,确认道,“你是说,你种的这种高产的水稻和小麦,在其它地方种植,也能有这么高的产量?”

于秋点了点头道,“只要肥力跟的上,就算差,也不可能差的太多,而且,这种小麦和水稻,在黄河以南大部份地区一年都可以种植两季,因为,它们的整体生长周期,只有三四个月。”

“三四个月,你,你,你说的可是真的?”李世民的声音都有些颤抖道。

于秋指了指山庄那些围过来的孩子道,“这些小麦和水稻,是我三四月份的时候带着这些孩子们亲手种下的,现在才七月下旬而已,顶多再有几天,它就能收割了。”

“天佑我大唐,真是天佑我大唐啊!……”李世民完全失态的嚎叫道。

而且,所有随行而来的武将和宦官们也同时陷入了狂欢之中,恨不得跳起舞来,让山庄里赶来看热闹的孩子们十分鄙视他们。

秋哥儿前几天可是说过了,只要咱们能研究出一种新肥料,这种麦子和水稻的产量,还能再提高两三成以上,而且,每年种植两季都可以做到像这样高产。

而现在,他们已经在用于秋教的一种土法堆肥法,弄新的肥料了,再过几天,新肥料差不多就弄出来了。

狂欢过后的李世民,总算想清楚了于秋的目的,他的粮种可能会卖的比金子还贵,但是,卖粮种并不是他主要的目的,试想一下,以后大家都种这种高产的粮食了,粮食会多到一种什么程度?

任何东西,多则价贱,当大家都知道以后粮食会很多,价格会大跌的时候,他们会怎么办?

赶紧出售手中积压的粮食啊!

这才是于秋解决北方百姓吃饭问题的制胜法宝。

李世民是聪明人,他总是能在关键的时刻,将自己的视线点放在关键的位置,于秋已经多次的向他证明了灵鹫宫的学问的厉害之处了,此时那些什么坑人的手段,他都已经不在乎了,只想探究灵鹫宫的学问。

马三宝在山庄生活了快有两个月了,今天他正在右侧院观看发酵饲料的制作过程,在听到庄子外面的响动声的时候,他也跑出来了,等到李世民冷静下来了之后,一眼就发现了他的存在。

“你一直在这山庄里生活,一定所得不少吧!”李世民看向马三宝道。

“末将资质愚笨,平时就是看多少学多少,也不知道学的对不对,既然殿下来了,末将今夜便与殿下好生讲讲这山庄的奥妙之处,一般人,没有十天半个月时间,可是摸不清楚这山庄的门道。”马三宝有些惭愧的道。

于秋并没有限制他在山庄的活动,但是,同样是跟着那些孩子们上课,同样是跟着那些孩子们听讲,他却总是感觉,自己没有那些孩子们学的好,尤其是于秋从范阳回来的这半个多月里教授的课程。

原因无它,他是快三十岁的成年人,思想认知已经固化,对于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认知,但是山庄里这些孩子们的年龄还小,又没有读过书,于秋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从一开始就信,而且是全信,跟从半道上开始信,而且是半信半疑,得到的结果当然是不一样的。

“王门给我父皇发了八百里加急,这几日我都会留在这山庄不走了,你我抵足而眠,把你这些日子看到的听到的东西,都给我讲讲。”李世民用十分和蔼的语气对马三宝道。

对于李世民要跟自己睡这个请求,马三宝是拒绝的,因为后院居住的寡妇都很那啥,自己这种身材高大的壮汉,晚上要是出入后院,很容易被她们那啥,自己可是个成了亲的人,不能随便跟那些寡妇那啥。

见到于秋已经开始往山庄的大门走去,马三宝便道,“以殿下的身份,于秋的管家一定会安排您住后院的主楼,不过,后院是生活居住的场所,那啥,其实没什么看头,入夜之后,殿下可以来前院,末将指着实物给殿下讲解,或许能够更清楚一些。”

李世民闻言也不作它想,点了点头之后,又约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一起晚上跟马三宝聊聊,便跟上了于秋的脚步往庄子里面走。

山庄的墙高门阔,五百多平的前院,比起皇宫的一些宫殿来说,气势也不弱,倒是没有让这百十号人有来到穷乡僻壤的感觉。

鱼肉加羊肉煮出来的火锅很香,在山庄里要吃这些东西,食材都是现杀现捞,反正于秋有规定,在一定时间之内,将那些原种羊全部吃完,把粮食节省下来,养殖系统出品的羊。

火锅底料加入到了猪骨高汤中之后,那个气味就让人十分难以抵挡了,每天晚上的这个时候,都是山庄里最热闹的时候,因为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大家伙们,会把自己洗的干干净净,打扮的清清爽爽的,再聚到前院吃饭,喝东西,看看星星,聊聊天。

上百张中间掏了洞的圆桌面,被孩子们熟练的扶着一侧,从大厅了滚了出来,放到前院已经摆开的碳炉桌架上,夏天的夜晚,露天吃东西,才更凉爽。

天色黑下来了,天气也凉爽,当憨子他们将陶灯放满水库和田边的时候,整个柔光舒适的环境状态,就十分适合进餐了。

马三宝要跟李世民讲的第一个点,就是这些陶灯,别说是在荒郊野地,就是在长安的皇宫,夜晚点灯的时候,也时常会有飞蛾扑火,蚊虫更是可能多到撞腿,就跟后世的农村一样,因为,这个时代,没有防疫局的人用喷雾定期杀死城中的蚊虫。

可是,这座山庄里活动的蚊虫却很少,这不仅要归功于陶灯,还要归功于于秋制定的一套防止蚊虫滋生的办法,每过三日,他会用让人生火烧一大盆艾叶,放在一个装了轮子的风箱车的进风口,再套上一条长长的皮管在出风管,然后对着山庄周边的草林,花坛,以及各个房间喷那种能够灭蚊的烟雾,水库旁边的草丛和稻麦田是重点区域。

这一套办法实行之后,山庄里生活的人就很少有头疼脑热的毛病了,田地里的虫害也少的多了,值得朝廷学习。

初唐大农枭

初唐大农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