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斩天封神 > 第438章 谋归义

斩天封神 第438章 谋归义

作者:依然饭稀特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8:13:04 来源:258中文

();

会州发现铜矿并不久,之前只是安西大都护府的士兵发现了一些端倪,加上李晔让安西大都护府的人在会州附近找铜矿。

所以随后刘麒便让人仔细在之前发现可能存在铜矿的附近仔细勘察了一下,得出的结论让人很惊讶,会州可能真存在着大规模的铜矿。

铜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大唐流通性最好的货币是铜钱和绢,倒不是没有金子和银子,但更多的是用来作为赏赐,市场的流通性并不强。

原因也有银的产量不多,无法作为法定货币。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在宋朝会出现交子的原因,就是因为铜钱和绢太过笨重,不便携带。

而银子真正作为法定货币还得在明朝。

李晔自然知道只使用铜钱的弊端,但此时大唐的银子产量的确不高。

他倒是知道一些大的银矿,可惜大多不在朝廷的控制区内。

当然有条件开采,他更乐意去其他地方弄银子,比如说鬼子的石见银矿。

而之所以明朝银子才会成为法定货币,是因为当时因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墨西哥等西班牙殖民地的白银大量流入当时的明朝。

所以目前大唐还是只能用铜钱作为法定货币。

但目前大唐对于铜矿很缺,除了朝廷制造铜钱外,军器监制作火炮需要大量的铜。

刘麒作为安西大都护府的大都护自然知道一些隐秘事,若是会州真有大铜矿,那就不是小事。

不过李晔此时还不知道会州发现铜矿的事,即便是锦衣卫也不能保证什么都知道。

此时的李晔正想着如何吞并归义军呢。

“陛下,臣建议安西大都护府驻地移至凉州。凉州乃河西第一城,扼守河西,大都护府向西扩张符合陛下的期许,也有利于控制整个河西走廊。”李嗣周建议道。

毫无疑问,李嗣周这个覃王的扩张欲不知道是不是被李晔激发出来,内阁七人中,他的对外扩张欲无疑是最强的。

“陛下,臣以为不可。陛下不久前才下旨让归义伯担任归义军节度使,现在就让安西大都护府西扩,岂不是朝令夕改?这对于陛下,对于整个朝廷,都不是一件好事。”最先反对的不是裴荣等几人,反倒是作为礼部尚书的孙烨。

此时在场的大臣,不止内阁七位大臣,还有礼部、刑部两位尚书,锦衣卫指挥使李简。

而孙烨的反对,有着一定的私人情绪,那就是他不想看到刘麒的权力扩大。

安西大都护府西扩,势必把归义军辖地纳入,到时候管辖整个陇右的安西大都护府实力将会增强。

“陛下,安西大都护府现在便西扩的确有些不合适。安西大都护府辖地重新纳入大唐仅两年而已,辖境羁縻州较多,我汉家儿郎人数较少,短时间应该巩固现有的辖地才是。”李磎也站出来说道。

李磎是吏部尚书,而且是大学士之一,说话的分量不小。他又出使过河西,对于河西的了解比在场其他人都要多,他这话一说,就连李晔也不得不思考自己是不是太着急了。

“陛下,这次归义的乱局是朝廷收复河西最好的机会,错过了这次的机会,后面朝廷想要把玉门关变成边关花费的时间会更长。”李嗣周着急道。

他没想到李磎也会反对,照理说出使过河西的对方应该支持自己才是。

不过他忘了,李磎是文人出身,倾向保守,自然是求稳,而不是冒险。

“圣上,臣以为覃王殿下说的有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现在正值归义军内乱,朝廷才能借此机会军队派驻归义四州。若是错过此机会,朝廷会想要等这么好的机会可能会很久。

而且张承奉此人也是野心勃勃之辈,虽然之前慑于陛下的威严不敢反对,但长久下来,势必会心生不满。

陛下,张承奉等归义将领,名为汉家儿郎,但被吐蕃统治多年,当初归义军成立之初,河西的汉家儿郎竟然大多不会说大唐的话,不会大唐的文字。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陛下不可不防啊!”

裴荣没有把归义军当作大唐的军队,所以在言语上并不是很客气,甚至可以说是很露骨。

“裴枢密使,你这话若是让归义军上下和那些归附大唐的外族将领听到后,那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岂不是让朝廷好不容易建立的大好局面化为虚有?”孙烨语气有些激动。

“那又何妨?裴某心中只有大唐,只有圣上。即便是安西大都护府西扩,朝廷可曾亏待归义军?圣上更是册封张承奉为归义伯,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何等的荣耀?

若是他们真的忠于大唐,朝廷有没有亏待他们,他们若是不服从朝廷的调令,那就是大唐的敌人。

前车之鉴还少吗?天宝年间的安禄山,已经被圣上处死的李克用,朝廷对他们都是恩义有加,结果二人是如何对待朝廷的?”裴荣回答道。

这话已经说出了火花,李晔都没想到众人会在这件事上争论不休。

但他的确被裴荣和李嗣周二人说动,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陛下,臣认为安西大都护府可以西扩,但是如何安置归义旧部,臣以为应该慎重考虑一下,拿出一个可以安抚归义旧部的办法,这样阻力会小很多。”郑从谠突然说道。

“郑侍中有什么的好建议?可以畅所欲言。”李晔笑着说道,丝毫把刚才众人的争论放在心上。

“回禀陛下,是否是好建议,臣不敢保证,毕竟臣对于归义军不甚了解,也只能简单说一下臣的看法。好坏与否,还待圣上的决断。”郑从谠拱手道。

“爱卿大胆地说。”

“这里,臣想先询问吏部李尚书和锦衣卫李指挥使一些事!”郑从谠对李磎和李简二人客气地行了行礼。

“郑侍中不妨直说!”李磎二人回道。

“李尚书出使过河西,想来对于河西比较了解,老夫有些疑惑需要李尚书帮忙解惑。

归义军的情况到底如何?内部是否团结?分为多少势力?哪些势力心向朝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