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斩天封神 > 第351章 尚广思来京(一)

斩天封神 第351章 尚广思来京(一)

作者:依然饭稀特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8:13:04 来源:258中文

自从刘奎西征后,昌宁公主除了去安化公主府串门,更多的时候就是来大明宫找刘晨妍等人谈心。

她的公主府倒是大,可惜男主人不在,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加上昌宁公主也算洁身自好,没去包养什么面首什么的,所以日子就比较单调。

她到皇宫里,除了散散心,加深一些跟李晔、刘晨妍等人的联系外,更多的是想打探一下刘奎的消息。

要论消息灵通,肯定是皇宫里。而她作为皇帝的胞姐,出入皇宫比较方便,这是常人比不上的。

这天,喜欢舞刀弄枪的刘晨妍也开始学做衣裳,当然她能坐下来学就算很不错了,至于美观嘛,暂时可以不要求。

“哎哟,皇后娘娘什么时候开始做起衣裳来了?”昌宁公主一来到皇后的宫殿里,就看到刘晨妍苦着脸在宫中年龄稍大的宫女的指导下做着衣服。

由于关系本来就挺亲密,所以昌宁公主也没事开开玩笑。

昌宁公主并不是一个人来,还带着自己的孩子。小孩子看到小孩子自然高兴,在那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李佑看到昌宁公主身边小家伙,脸上便露出了笑容,可想到不远处的母后,赶忙憋住,那表情别提有多可爱。

“好了,佑儿,出去玩会吧!”

看到儿子那模样,刘晨妍便善心大发。

听到刘晨妍的话,李佑一下原形毕露,对着刘晨妍简单行了个礼就带着小家伙跑了。

虽说李晔的长子和次子前后至相差一个月,而且都住在大明宫,可是李佑和李祤两人一起玩的时间很少,大致原因无非就是刘晨妍和孙梅的关系早不如以前。

一个是皇后,一个是丽妃。

李晔登基后实行的是一后四妃九嫔的后宫制度。

九嫔虽然有好几个,但四妃只有孙梅这个丽妃。

两个人分别诞下李晔的长子和次子,这关系还能像以前那样亲密无间吗?

在李晔未登基前,这矛盾就已经显现,登基后矛盾更大,只是还没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毕竟李晔才刚20岁出头,现在肯定不会着急立太子。而且就算立了太子,也不代表位置就稳,只要李晔一日在位,太子一位就有变数。

两个目前的关系不好,两个小孩自然不可能经常一起玩,除非是李晔在的时候。

小李佑一走,刘晨妍就把手中的针线扔在一边,显然这种针线活是折磨她一样。

“皇后,你怎么想起做这个针线活了?”昌宁公主掩嘴轻笑道。

刘晨妍苦着脸,“我也不想,可其他妃嫔不少人都在做这个,陛下还穿着她们做的衣服,带着她们绣的荷包,我这看着不舒服。”

昌宁公主便明白了,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后宫的纷争本就杀人不见血,加上孙媚的威胁,所以刘晨妍才会有一种危机感。

“其实皇后你在后宫最大的威胁还是丽妃,其他的都不可能影响到你。

当初老七登基的时候把你立为皇后就可见他还是疼爱你的,不然也不会让你当个这个皇后,不是吗?

至于丽妃那里,我听说丽妃的父亲身体不太好,可能当不了多久西川节度使了,到时候肯定会调回长安担任其他闲职,你自然不用担心他能威胁到你。”

刘晨妍点了点头,虽然她不想跟昔日的闺中密友闹成这样,但她也不能不管不顾,她不仅有父母,还有儿子,总得为他们着想。

说到这儿,刘晨妍想起一个事,“对了七皇姐,我听陛下说要册封驸马为乌兰侯,那可是从三品的爵位,就是为了奖励驸马在西征中的功绩。”

“乌兰侯?”对于这个侯爵,昌宁公主并没有太看重,而是想到另外一件事,连忙追问道,“西征结束了?”

刘晨妍点了点头,“已经结束了,听陛下说已经在返程途中了。朝廷不是要成立安西大都护府吗?本来陛下想让驸马担任的,但一些大臣认为驸马的年龄偏小,而是无法服众,所以陛下就让我爹去的。

我本来想让陛下把我爹调回长安,可陛下就是不同意。”

安西大都护府啊,虽然现在的安西大都护府跟一百多年的不能混为一谈,但那可是真正的大权在握。

现在朝廷掌握下的各道,节度使权力被削,不再掌握军权,就连监察权也从节度使手下剥离。

但都护府不同,那可是军政合一的机构,权力极大。

没当成重设后的第一任大都护,昌宁公主也有点为刘奎可惜,不过那些大臣说的没错,刘奎的确差了点。

“陛下这是皇后你的厚爱,你应该感激陛下才是。”昌宁公主轻笑道。

她并没有打算为了这个大都护去找七皇弟闹,她知道对方的性格,既然已经定下,不会改变的。而且这个七皇弟对她很好,这里刘奎封侯何尝不是补偿,而且想来赏赐也不会就这么点。

“不去。”刘晨妍使着性子道。

“对了,娘娘,驸马他们什么时候能到?”昌宁公主眼力劲也不差,自然不会去掺和皇帝和皇后的夫妻感情。

“应该十来天左右吧,听说有个吐蕃首领要归顺我大唐,所以回程要慢点。”

要归顺的这个吐蕃首领自然是尚广思。

尚广思不傻,自然唐人已经绝对出兵陇右,又击败了联军,肯定不会坐看他盘踞在洮州。与其坐等被唐军剿灭,还不如果断归顺大唐,说不定还能混个好前程。

如今吐蕃是完了,统一吐蕃?他也想,可惜他做不到,既然这样,还不如投靠大唐。他倒不担心大唐会不搭理他,其他人都能接受,他又没有和大唐兵戎相见,大唐想来不回归顺他。

正如尚广思所说,对于其率领洮州吐蕃来投,李晔十分重视,提前便让礼部那边做好准备。

这天上午,礼部尚书李磎从大明宫回来后,就让人把主客司员外郎李旺杰叫了过来。

若是熟悉李旺杰的人就会惊讶,这不是前吐蕃松州节度使次旦旺杰吗?怎么变李旺杰了?

李旺杰就是次旦旺杰,在朝廷收复松州后,次旦旺杰听了张雄的话,到了长安,然后归顺了朝廷。

当时李晔并未登基,不过在登基后就册封其为正四品上县伯,然后让其担任礼部主客司的员外郎,负责协助主客司郎中负责吐蕃以及外交事务。

此时朝廷可谓百废待兴,特别是礼部主客司一直缺人,倒不是没人愿意去,而是没合适的。

主客司主要负责民族和外交,而此时的朝廷正缺这样的人才,特别是对了解土拨的。

说实话次旦旺杰属于败家子,空有大好家产,可惜却志大才疏,守不住。但其因为是吐蕃贵族之后,对于吐蕃的情况很是了解,加上他主动归顺,所以赏了一个长松伯的爵位后,李晔便任命为礼部主客司员外郎。

这个职务并不高,只是一个从六品上的官职,但其有爵位在身,加上本身家境颇厚,又跟张雄关系密切,两人合伙做生意,倒也不缺钱财。

虽然员外郎一职不高,但次旦旺杰也很满意,事情不多,不用天天去,还能满足他的虚荣感。

至于现在叫李旺杰,是张雄劝他改的姓,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入长安上层社会。

听到尚书李磎召见,李旺杰虽然不解有什么事,但还是一路小跑的来到其面前,发现主客司郎中也在。

“见过李尚书!”

看着眼前这有着自己都没有的爵位的手下,李磎的心情也有些复杂,不过倒也没忘记正事。

“长松伯,现在陛下吩咐下一个事情,正好跟吐蕃有关,所以你要负责协助司马郎中做好这件事。”

李旺杰听的一头雾水,有些不解,“不知道尚书说的是何事?”

旁边的司马郎中连忙解释道,“长松伯,是这么回事。洮州吐蕃要率领洮州上下一万多户吐蕃部族归顺大唐,原洮州刺史尚广思正跟随西征大军前往长安的路上。

陛下对于这件事情特别重视,希望礼部做好接待。”

“洮州?尚广思?那家伙也归顺我大唐了?”听到昔日的对手也跟自己一样归顺了朝廷,李旺杰一愣,觉得有些诧异,这挺有意思的。

“咳咳!”

见李旺杰如此草率,司马郎中也有些尴尬,没想到在尚书面前丢人了。

李旺杰反应过来,连忙对着李磎行礼,“请尚书放心,对于吐蕃,下官很熟,下官一定协助好郎中做好迎接事宜,不会让朝廷颜面出现损失。”

李磎满意地点了点头,“长松伯,这件事做好了相信陛下也会有赏赐。而且洮州吐蕃新近归顺,对我大唐不太了解,需要你去好好开导。”

李旺杰拍了拍胸脯,保证道,“请尚书放心。”

想到尚广思那不可一世的家伙也最终归顺了大唐,李旺杰心里别提多高兴,他可没忘记当初就是对方和其他几个部落让他丢了松州的。

要是让对方知道是自己去迎接他,估计那场面会很有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