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斩天封神 > 第289章 科举改革(二)(二更)

斩天封神 第289章 科举改革(二)(二更)

作者:依然饭稀特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8:13:04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极宫延嘉殿,以前只是普通妃嫔居住的宫殿,不过暂时却成为皇后居住的地方。

很简单,兴庆宫还在修缮中,太上皇李儇及其后妃暂时居住在大明宫,所以李晔登基后只能暂时住在太极宫。

而太极宫在之前的战乱损毁严重,不少宫殿比较破旧,就连长孙皇后居住的立政殿也无法居住。

可以这么说,李晔的登基仪式可能是大唐历任皇帝中,门面中排在倒数第二,最惨的应该是肃宗,毕竟这位是在凤翔登的基。

李晔暂时也没打算去大规模修缮太极宫的意思,所以居住上只能暂时将就一下,等李儇搬走,把大明宫腾出来就好了。

不过好在李晔的后宫规模并不庞大,目前的太极宫宫殿倒还算是够用。

“陛下,你这是怎么了?脸色有些不太好看。”刘晨妍给李晔轻轻按摩着,温柔地问道。

此时的刘晨妍早已卸下沉重的头饰,身上穿着略显单薄的襦裙。

李晔登基后,并没有说改立皇后,作为寿王妃的刘晨妍自然就被封为皇后,孙媚为丽妃,王宛霜为修容,小英为昭仪,小月为昭容,何含烟为修仪,李湘兰、张漫华等为婕妤,王慈、裴贞一(闻喜裴氏女)等因年龄未被李晔临幸地封为才人,其他例如刘晨妍、孙媚等人的陪嫁侍女皆封为正七品御女。

虽然立了皇后,不过李晔并没有立太子。

笑话,他还这么年轻,立太子干什么?

“还不是那些大臣,朕想做点事,他们就反对。”李晔解释道。

“那就就拳头打他们,他们肯定不是陛下强壮。”刘晨妍气鼓鼓地说道。

李晔苦笑不已,摇了摇头,“妍儿,你可是皇后了,注意仪态,你这哪像一个皇后。”

刘晨妍吐了吐舌头,苦着脸,“这皇后当的太累了,还不如以前好。感觉其他姐妹也变了,不像以前可以坐在一起谈心了。”

李晔点了点头,“有得必有失,这个身份只能去适应,你可是要母仪天下的人。以前在王府没什么,但是现在,妍儿你可得认真起来,起码管理好这后宫,不然朕不仅要管理国事,又要管理后宫事务,哪里有那么多精力。”

“是,陛下,妍儿努力去做。”刘晨妍笑着道,“陛下是想做何事,让大臣们不同意?”

“也没什么,就是想把科举改一改,结果一些大臣就像被踩到尾巴一样,直接跳出来反对。朕总不能因为这个,就把这些大臣撤职或者杀了吧,那样这个朝廷就完了。”李晔倒没避讳,直接把缘由说了出来。

刘晨妍晃着脑袋想了想,“妍儿不懂这些,不过想来陛下做这事,一定有道理。可惜妍儿那几个兄长都不懂这些,不然倒可以请教一下他们。”

“好了,不说这个了。那些大臣也太小瞧朕了,朕要做的事,他们可阻止不了,以前是,以后也是。还有朕现在做的,也是!”

刘晨妍一愣,“现在做的?”

当她回过头看到李晔的坏笑时,心中便觉得不妙,饶是她反应很快也没李晔的动作快。

随着一声轻呼,她的身子直接被抱了起来,在一众宫女面红耳赤的注视下,朝着殿中深处的床上而去。。。。。

第二天,李晔陪着刘晨妍、孙媚几女和一众子女在南海(太极宫一小湖)旁边的花园中游玩时,便有太监来报礼部尚书李磎求见。

李晔有些惊讶,不会这位礼部尚书这么快就写好了奏折,不会是应付他吧。

是不是应付他,只有看了才知道。

吩咐了两句,让刘晨妍几人自己游玩,他则是来到两仪殿,而李磎早已在这里等待许久。

看到有着明显黑眼圈的对方,李晔大致有了猜测。

“爱卿这是把关于科举改革的奏折写好了?”李晔下意识问道。

听到‘改革’二字,李磎心里便有底了,看来陛下是真的要改革,连忙道,“回禀陛下,由于科举时间已经定下,臣不敢耽搁太久,所以便把众同僚的意见汇总,然后根据臣的一些看法,连夜写出了这封奏折。”

说着李磎便把奏折交给了张威,然后退到一旁静静站立。

看到这本名为《科举改革上疏》的奏折,李晔拾起仔细看了看。

内容不少,大约有几千字。不要觉得字少,这可是用古文写的,也就是后世人所说的文言文,若是翻译成白话文那就是几万字。

一晚上,能写出这么多,可见李磎都没怎么休息。

内容很丰富,可见李磎很用心。

只是对方建议改革,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至于改革办法,并不是李晔最开始设想的。

按照李磎的奏折所说,这位是保留了原本的进士科和明经科,不过在名额上有些限制。

为了不拂逆他的意思,对方则是建议重新开设秀才科。

这跟唐初设立不久被废的秀才科不同,新开设的秀才科考试内容包括李晔一直想纳入考试内容的算学、律学、医学等杂学学科,同时也有时务策、经义和诗词的内容。

ァ新ヤ~⑧~1~中文網.χ~⒏~1zщ.còм

可以说,秀才科就是迎合李晔而重新出现的。

看完这封奏折,李晔觉得挺有意思。这李磎,既不得罪那些反对改革的大臣,又不拂逆他的意思,而且还帮助他缓和了与其他持反对意见大臣的矛盾。

有意思!

不过这封奏折中的问题也很多,毕竟这只是一个晚上写出来的。

“爱卿有心了。爱卿这昨晚没有休息好?”看着李磎的神色,李晔对着旁边的张威吩咐道,“给李尚书准备一椅子。”

随即,一个太监便抬着一个木椅来到李磎身边,这让李磎有些感动,连忙道,“谢陛下!”

“爱卿不必如此,朕可不想听到朕的大臣病倒在任上。”李晔笑着道,“依照爱卿奏折中所言,限制进士科和明经科人数,增加秀才科人数。不知爱卿可否细细说来,为什么有这个想法?”

李磎回答道,“回陛下,正如昨日杜侍郎所说,陛下初登基,不应操之过急。昨日臣见杜侍郎、刘侍郎等人反对改革的态度坚定,若是陛下执意改革,势必导致君臣关系紧张,于当今朝廷无益。

所以臣想了之后,便觉得可以另辟蹊径,增设新科,依照陛下之意,开设相应科目。

若是科举考试只有一科,广大学子势必有些措手不及,惹出骚乱也是有可能的。而且科举重诗词、经义已经深入广大士子心中,若是突然取消,臣以为不妥。

正好进士科和明经科每年招收的人数较少,索性固定人数,然后增加秀才科招录人数。

除此之外,在秀才科中举者的官职任命上,陛下也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给予优待。

长久以往,就可以潜移默化中改变天下士子的观点。”

李晔眼前一亮,李磎的建议到时给他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他之前倒是没想到这么做。

“爱卿所言甚是,倒是朕有些着急了。不过爱卿的奏折中漏洞颇多,两天时间,两天后爱卿给朕拿出一个更详细的细则。”李晔笑着道。

李磎大喜,连忙道,“是,陛下。不知三科人数各几何?寒门和世家子弟比例几何?”

李晔多看了对方一眼,没想到对方还知道自己想限制比例,微笑道,“进士二十,明经三十,秀才一百,寒门与世家之比为二比三。”

二比三,意味着这次科举,世家出身的子弟只能招录六十人,这可是大手笔。

而且今年招收的人数不少啊!

特别是秀才科,要招一百人,看来陛下的决心很大。

后面,李晔陆陆续续收到不少大臣的奏折,反对的有,支持的也有,他都看了一遍。

只不过这些大臣不知道,李晔其实心中已有决定。

两天后的会议上,综合众大臣的意见,一名为《科举考试新制》的奏折出炉了。

这跟之前李晔与李磎所商量的,略有出入,不过只是在人数上。最后进士科调整为十五人,明经科改为三十五人。

随着关于科举改革的统一意见达成,李晔就没有必要在瞒着,便对外公开了今年科举的新制度。同时任命李磎为此次科举主考官,大理寺卿李惕和锦衣卫指挥使李振负责监督此次科举考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