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斩天封神 > 第214章 高仁厚的野心 (二更)

斩天封神 第214章 高仁厚的野心 (二更)

作者:依然饭稀特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8:13:04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中和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李儇一行在兴元府待了不到三天都启程经褒斜道返回都城长安。

自从三天前,李儇因为一时气急,打伤了李晔后。李儇在兴元府的三天里,李晔并未去李儇处,包括李儇启程回京之日,李晔也以身体不适,没有前去。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圣上和寿王的关系突然变得很僵,甚至寿王还带伤从圣上那里归来,但想到即将返回长安,很多人都把这个事暂时抛在了脑后。

ァ新ヤ~⑧~1~中文網.χ~⒏~1zщ.còм

或许李儇也知道自己有些冲动了,在张淑妃召见刘晨妍几女后,他还同意了昌宁公主和刘奎的婚事。并且晋升刘奎为左千牛卫中郎将,让其率军跟随李儇一同返京,然后与昌宁公主完婚。

对此,刘奎也请示了李晔,李晔考虑一番后,并没有反对。在一定程度上,让刘奎去长安,对他来说也是个好事。

李晔现在最大的缺点就是在朝中无人,之前因为商税一事,群臣攻击,而没几个有分量的人给他说话。刘奎去了长安,虽然是个中郎将,但千牛卫名存实亡,这只是一个虚职而已,得看回长安后,李儇到底给其安排什么职位。

不过即便如此,刘奎在长安,也让李晔在朝中有了自己人。

在他看来,李儇之所以如此,无非就是想缓和与他的关系。不过两人也知道,那裂开的伤痕,并不是这么容易修复的。

虽然两人的关系闹得很僵,但李晔还是会把那70万贯派人送到长安,也算是填补空虚的国库。

李儇一行人的队伍很庞大,仅仅是宦官和朝官就有上万人,这还不算朝官的家眷以及随行的神策军,加起来整个队伍高达七八万人。

为了让李儇一行快速回到长安,褒斜道对外关闭,来往的行人和商旅只能从其他几条道路绕行。

“殿下,刘指挥使离开后,右天策军后厢的指挥使就空出来了。不知道殿下打算让何人担任这个指挥使一职?”

“你有合适的人选吗?”李晔随口问道。

“孙家孟、张造、石凌二人皆可。”裴荣回答道。

“孙家孟?”李晔摇了摇头,“他不行。右厢镇守褒斜道,让张造去,本王不放心。让石凌去补上吧。”

右厢指挥使是小事,李儇返京也是小事。他控制着秦岭几条道路,只要他想,关中的军队根本就别想攻入汉中,除非是从商州、金州这边进攻。

至于李儇一行人到了关中,无论是李儇,还是田令孜,抑或其他大臣对他不满,想对付他,恐怕也没那个精力。

此时的关中局势复杂,河东、中原等地的局势更加复杂,摆在朝廷面前的问题很多,只要李晔低调点,朝廷也不可能对付他。

就在李晔准备迎接新年的时候,军械司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军械司的火器所制作出了第一门铜炮。

然后李晔就急匆匆赶到了火器所的工坊。

军械司的工坊有好几处,火器所因为保密的原因,所以不能在人流太多的地方。加上需要水力机械,所以又得靠近河流,所以最后选在了兴元府至城固段的汉水南岸一处临河的空地。

汉水作为横贯汉中的河流,因为河流冲积原因,导致汉水以南多山地,汉水以北则是多平原。这就导致,汉中地区的人口多聚集在汉水北岸的平原地区,南岸的人口就稀少了很多。

加上有着河流阻挡,李晔又把附近的人口都迁走后,火器所的保密性自然没有问题。要知道火器所还有着一个都的军队驻扎,外人也很难摸进去。

就当李晔准备登船前往南岸火器所工坊的时候,后面有一辆马车正在快速赶来,林克连忙让亲兵保持戒备。

李晔也发现这辆马车是奔自己而来的,就是不知道是谁,但他还是选择等了一会儿。

等马车在距离亲兵数步的时候停下了,只见是新任观察使王徽从马车里出来,然后快速跑向李晔。

本来他是设立按察使的,结果李儇给改成了观察使。他当然知道观察使跟按察使是一个意思,但是给人的感觉不同。

观察使地位一般低于节度使,但是在湖南等南方地区却是观察使掌权。在山南西道设立观察使,就会给人一种错觉,用来跟李晔争权的,所以他才会改为按察使。

只不过朝廷既然要改为观察使,那就观察使,他就不信王徽还能架空他这个节度使不成。

“殿下,下官有事向殿下汇报。”王徽来到李晔面前,微微行礼,然后有些着急地说道。

“什么事就不能等本王回来再说?”李晔有些不满。

“殿下,主要是事情比较紧急,殿下早点拿出决定,也能损失小点。”王徽虽然不知道李晔要去干什么,但是在他看来,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

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李晔算是知道这个王徽的性格了。只不过平时他都不想对方交流过多,那得把他烦死,王徽被贬,不是没有原因的,就他那性格,走到哪儿都得罪人。

早在一年之前,这位就已经得罪了他。

想到自己要去火器所,再想到这个王徽平时也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他心里便有了决定,“既然事情紧急,那就边走边说。”

说完,李晔就登上了船,王徽一愣,但想到事情的严重性,他只能连忙跟着上船。

汉水在兴元府境内并不算多宽,所以没一会儿,李晔就抵达了对岸。

对岸并没有马车,而王徽年龄不小,已经五十来岁。开始的时候李晔本来想刁难对方,但是对方居然也能骑马后,李晔就更加确定,在唐朝,文武官员的区分真不明显。

或许王徽也看出了李晔在故意刁难他,不过还是没忘自己的来意。

王徽是观察使,就是负责考核吏治,相当于今天的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高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以及纪监委。他来找李晔,十有**就是下面有官员出事。

果不其然,而且有问题的还是庞从。根据王徽的说辞,大致就是庞从涉嫌贪污。

之所以王徽这么确定,别忘了他之前担任过几年的集州刺史,在集州还是有些旧部。现在他担任观察使,集州下面的官员找他也很正常。

虽然集州是下州,不过集州刺史也是正四品下的官职。之所以庞从能担任这个集州刺史,也是当初李晔为了拉拢人心。

“王观察使,凡事都要讲证据,这样才能服人。当然,若是庞从真的贪污,自然得严惩。

这件事本就属于观察使的职权范围内,王观察使大胆的去做就行,这点肚量本王还是有的。”

“谢殿下。”王徽有些诧异地看了看李晔,沉声说道。

说完正事,王徽这才发现一行人来到了一处军营前,难道寿王今天来巡查军队?

不过走进去后才发现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根本不是军队。

进去之后,他才发现里面建筑密布,多是砖瓦和木质结构的房子。房子里面有什么,王徽不知道,但是看到整齐划一的建筑和‘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的士兵,他便对这个地方有些好奇起来。

他之前倒是听说过这里有个军营,但是具体的却不知道,毕竟他也知道寿王对自己不大满意,很多涉及秘密的事情自然不可能告诉他。

而李晔也没过多解释,之所以带王徽进来,他更多是想震慑对方,让对方老实点。

“节帅,我们已经收买了剑州几个将领,只要节帅一声令下,这几人便会转投节帅,助节帅拿下剑门关。”

梓州,东川节度使府,一个中年男子正恭敬地站在高仁厚的面前。

高仁厚脸上的笑意很明显,但他举起手,淡淡道,“暂时还不急,不要打草惊蛇,谨防天策军那边察觉。若是天策军插手,夺回剑州的希望就不大了。

对了,驻守剑门关的将领是否拉拢过来?”

“回禀节帅,这可有些难度,剑门关驻军的将领是张士安的心腹,而且对我们也很敌视,我们派去拉拢的人不仅没有拉拢到,反而被对方所杀。”中年男子面露难色道。

“不识抬举!”高仁厚语气发冷。

“节帅,剑门关守军也就一千人,就算是拉拢不了剑门关的守军,但只要我们拿下剑州,剑门关也费不了多少功夫。剑门关虽然险要,但那是对外,不对内,节帅何必担心。

属下不信以张士安手上的兵力,可以挡住我们东川数万大军不成?”

“话不能这么说,若是没有天策军,本帅自然不用担心。但是天策军驻扎在利州和果州,不得不防,若是天策军插手,夺回剑州就更加困难。”高仁厚担忧道。

“剑州本就是东川之地,干天策军何事?若是天策军干涉,我们也可以请求陈帅发兵,并上奏朝廷,治寿王一个谋反之罪。”中年男子语气激动道。

高仁厚摇了摇头,这个事并不是想的那么简单。要是如眼前手下说的这么简单,他怎么会坐看剑州被寿王控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