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斩天封神 > 第193章 郑畋被贬(二)(二更)

斩天封神 第193章 郑畋被贬(二)(二更)

作者:依然饭稀特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8:13:04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晔的反应,一下就让裴荣和李英旭明白了李晔的担忧。联想到最近发生的事,两人明白可能是东川发生的事,让眼前这年轻的殿下对下面的将领起了疑心。

谁也不敢保证,天策军这些将领会不会有人学郑君雄,关键时刻反叛,投靠田令孜。

若是郑君雄不叛投田令孜,或许杨师立还不会死,再坚持短时间,等李晔的援军南下,高仁厚十有**会选择退兵,东川危局便可迎刃而解。

对于这点,裴荣和李英旭心里也有些担忧。上位者起了疑心,对于下面的人可不是好事,放在普通人身上,疑心尚且能影响不少事,更别说手握大权的李晔。

不过这都是非常敏感的事情,他们两人压根也不敢提,这个时候说不定两人都是眼前殿下的怀疑对象。

“殿下,下官倒有一策,可以为殿下分忧。”裴荣也没卖关子,而是继续说道,“若是殿下想要扩军,下官依然不赞成大规模扩张。不过殿下可以把天策军分为左右天策军,但实际上左右天策军却不满编。

五厢可以组建三厢,这样实际兵力并没有增加多少,但却可以安抚住不少将领。而且殿下也没必要因为兵力缺少而担忧,各州防御使下的军队也可以归属天策军统领,闲时为地方驻军,战时则征入天策军作战。

如此一来,殿下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拿出数万大军。”

既然知道症结所在,裴荣便想到了应对之策。但他这个主意,倒是削弱了节度使府对军队的控制,反倒是天策军的权力增加不少。

不过李晔不仅是山南西道节度使,同时还是天策军大将军,所以也不存在权力削弱的情况,无非是从其左手变到了右手,但实际上,还是在他的掌握中。

李英旭虽然脑子灵活,但也没有这么快想到好主意,见裴荣一下就拿出了让殿下有些意动的建议,心里也有些羡慕。姜还是老的辣,在这方面,他与对方相比,还是有些欠缺。

“这个办法不错。”李晔点了点头,裴荣跟了自己这么久,也算是把自己的心思揣摩地挺透彻,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个办法可谓是一个折中之法,李晔、裴荣和李英旭都能接受,虽然还没有跟其他人商量,但作为掌权者,李晔并不需要把什么事情都与下属商量,那样肯定是做不成事的。

办法好不好,用了才知道。实在天怒人怨,废了就行,若是没到那个地步,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了,对于下面的人不能娇惯。

对于天策军的拆分,裴荣二人依然建议不要对外公布,以免惹出不必要的麻烦,但在实际的任命中,体现出拆分的意味就行。

对外,天策军没有天策军之分,大将军依然是李晔,司马是郑凝绩。但实际上却分为左右天策军,暂各设一名中郎将统领日常事务,而且各自设立一名长史,其他下属机构也各自独立。

名义上是一套班子,但具体分为了两套独立的班子。

左右天策军中郎将,依然以李洪和刘麒二人为中郎将,下面各设置两到三厢兵马。

左天策军以李洪的左厢以及张士安部扩编而成,掌管左天策军左厢、右厢、后厢兵马,以及通州、金州、渠州、开州、果州和蓬州等地兵马。

在通州和开州设立通开防御使,统领领两州兵马,驻通州;在渠州和蓬州设立渠蓬防御使,驻渠州;在阆州和果州设立阆果防御使,驻阆州。其中通开防御使额定兵员两千人,渠蓬防御使两千五百人,阆果防御使三千人,金州防御使额定兵力一千五百人,多余兵力编入左天策军。

ァ新ヤ~⑧~1~中文網.χ~⒏~1zщ.còм

同时左天策军左厢驻扎在通州,左天策军右厢驻扎在金州。

右天策军以刘麒的右厢、王建的前厢组成,掌管右天策军前厢、左右厢、后厢以及利州、集州、巴州、壁州兵马。同时,右天策军还掌管剑州和龙州兵马。

其中利州兵员额定一千五百人,巴、集、壁三州为两千人,剑州和龙州三千人。刘麒率领右天策军前厢驻扎在利州;王建改任右天策军左厢指挥使,驻扎在集州;刘奎担任右厢指挥使,坐镇褒斜道。

除此之外,李晔还打算扩编神机营,使其规模最终达到五千兵马,驻扎在洋州。左右天策军各自的后厢规模并不大,虽下辖辎重、工兵、军医和辅兵各一都,但每都人数控制在七百到八百之间,即左右天策军的右厢实则为原天策军后厢拆分而成。

若是按照这个计划,几个月后,天策军实际兵力会达到三万八千人。若是算上各地防御使的兵力,总兵力在五万余人出头。再加上神机营,直接突破六万人。

即便只算天策军和神机营,那也是四万军队。需要的时候,还可以抽调各州兵马,凑齐五万人并不是难事,短时间内,这些兵马显然已经够用了。

这个方案,相比于李晔之前计划的六七万军队自然少了很多,但又比现在多了不少,明显是个折中方案。

当然这只是计划,经过之前的战斗,天策军损害不少,韩建又带着一部分人反叛,即便是加上张士安部,也不过两万出头,所以缺额都高达两万人。

未来一段时间,就是如何把这两万缺额补齐,办法李晔也想到了。首先是抽调各州军队,这样可以削弱各州军事实力,又能壮大天策军,何乐而不为;其次就是招募新兵,按照目前的估计,起码要招收万余新兵。

但是扩编之后的天策军也会迎来不少问题,其中就有李晔最大的担心,如何确保这些将领对自己的忠诚。

历史上,唐朝中后期一直在藩镇割据和削藩中度过,到最后还是被藩镇割据结束了王朝。

无论是牛勖,还是杨师立,在之前都遇到下面的军头不听指挥的情况。若是能团结一心,两人也不会落到现在的境地,一个成为丧家之犬,一个被部下逼死。

所以李晔直接想到了监军制度。

或许有人觉得监军制度不好,无论是文官监军、武官监军,还是太监监军,都有着各自的缺陷,甚至因为监军不当,引来一些悲剧。

不过李晔很认同一个观点,那就是:监军可能会引来悲剧,但是不监军,连引来悲剧的机会都没有。到时候不是军队发生兵变,就是被人剿灭,所以监军制度肯定是必须实行的。

可是实行怎样的监军制度,李晔还有些犹豫。毕竟以上三种监军制度都有着各自的缺陷,目前唐王朝就是实行的太监监军。

李晔知道的最好的监军制度莫过于后世的政委制度,不过这种制度也不能完全照搬到这个时代,肯定会水土不服。而现今的监军制度缺陷太大,必须改进,所以李晔也在思考应该实行怎么样的监军制度。

对于合适的监军制度,李晔也比较着急,随着后面天策军新一轮的扩编,若是拿不出切实可行的监军制度,后患不小。

“请国公大人降罪,罪臣韩建未能守住剑州,辜负了国公大人的厚望。”

成都,晋国公府。本来应该在剑州的韩建正单膝跪在没有胡须的田令孜面前,神情悲切,语气恭敬,甚至比之前见李晔更要夸张。

坐着喝茶的田令孜看着面前跪下的韩建,也没有说话,而是慢悠悠的品着茶,不知道在想什么。田令孜的态度让韩建顿时压力很大,额头上,大滴汗珠不断滑落。

此时韩建也很紧张,现在的他可谓没有退路。

本来之前他选择投靠田令孜,趁着剑门关防守薄弱之际,从侧面偷袭剑门关,从而拿下剑门关和剑州城。

就在他准备坐山观虎斗的时候,王建和刘奎联袂出兵,把他赶出了剑州,没办法的他便逃到了绵州。后面高仁厚攻克梓州并抓获了杨师立大部分家眷,他便主动请命押解杨师立家眷赴成都。

现在他和李师泰二人只有不到千余兵马,实力大减,而且又背叛了寿王,若是田令孜反悔,他们真的只有死路一条。

现在的他只能祈祷田令孜说话算话,所以才主动请缨,并亲自来到田令孜府上请罪。

看着态度谦卑的韩建,田令孜很是满意,其实在对方来请罪的时候,他心里便有了打算,只是想压压韩建,让他知道谁才是真正做主的人。

在韩建说完后,田令孜快速来到韩建面前,扶着对方双手,大手用力,把其扶起来,微笑道,“韩将军请起。韩将军破剑门关,助朝廷平定杨师立叛乱有功,何罪之有?若是让朝中大臣知道,又得说咱家欺压忠良了。”

田令孜的态度让韩建大吃一惊,顿时喜极而泣地说道,“国公大人就是韩某的伯乐,知遇之恩,韩某没齿难忘。从今天开始,韩某这条命就是国公大人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