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斩天封神 > 第112章 有使自南来(三)(四更)

斩天封神 第112章 有使自南来(三)(四更)

作者:依然饭稀特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8:13:04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见李儇亲自前来迎接,李晔有些惊讶,不过当即对着身后的将士吩咐道,“全军下马!”

李儇亲自前来迎接,李晔自然得给足其面子。虽然他已经决定自污,但不代表他就好欺负,而且眼前这场面,也不是他自污就能减少李儇对自己的戒备。与其藏着掖着,还不如弄出点声势,倒不是向李儇示威,而是给田令孜和陈敬瑄示威,同时也给朝中大臣看,谁才是大唐的最合适的君王。

虽然他不会去主动拉拢这些朝臣,但却可以借这个机会,让群臣看到自己好的一面。

待李晔来到李儇面前,便单膝跪下,“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晔一说完,其身后的将士便‘哗’的一声整齐划一的单膝跪下,高喊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整齐雄壮的声音响彻云霄,让围观的君臣、百姓都很惊讶,甚至震惊。特别是李儇,开始也吓了一大跳,不过很快心中便有一股豪气涌上头顶,语气激动地说道,“寿王平身!”

“臣弟奉皇兄之命,征讨叛军。现邛雅二州叛军已灭,叛军首领阡能伏诛,现交回招讨使大印。”李晔起身,双手平举大声道。

“好!好!好!”在刘季述接过李晔手上的大印后,李儇连忙扶着李晔,看着眼前这稚嫩的面孔透出一丝刚毅,大笑道,“寿王辛苦了。朕果然没看错寿王,你是朕的福星,这次平定叛乱,寿王你功不可没,朕一定重重有赏。”

“皇兄,臣弟奉皇兄之命平叛,乃天经地义的事,不奢求赏赐。此次平叛,主要靠一众将士浴血杀敌,若是皇兄要赏赐,可以赏赐这些将士。”李晔已经是亲王,就算是赏赐,无非是田地和钱财,可这些李晔也不缺,还不如表明态度。

旁边的众人不禁高看了李晔一眼,对方这回答可谓之绝。不仅可以打消皇上的猜忌,还能拉拢下面将士,没见李晔话一说完,那些将士都很感激地看着李晔。

对于这些,李儇自然察觉不出。

除了这个,一众大臣也对这天策军有了新的看法。特别是郑畋。他虽然不是武将,但毕竟指挥过军队迎战黄巢大军,现在又主管军务,一支精锐如何,他还是能看出的。

若是只看武器装备,看不出来,因为天策军跟神策军的装备一样,可谓之豪华,远甚于地方藩镇军队。不过从刚才天策军那整齐划一的动作,郑畋就知道这支部队能击败两万多叛军并不是巧合。

就连旁边的田令孜看到后,眼角跳动不已,神色有些凝重。

“寿王的军事才能,远甚于冠军侯。冠军侯17岁征战匈奴,而寿王殿下15岁平定叛乱。陛下有寿王,乃陛下之福,平定黄巢叛乱指日可待。”一旁的韦昭度笑着恭维道。

“是福可不一定,本朝建立之初,太宗皇帝也是如此。”田令孜阴阳怪气地说道。

田令孜话音一落,李晔身后的孙烨、裴荣顿时脸色一变,不禁看了一眼田令孜,这厮好狠的心,居然在这个场合拿太宗皇帝举例。

李晔指挥的军队叫天策军,同时李晔也是弟,这跟当年的李建成和李世民二人很像。即便是李儇是个不务正业的昏君,但也知道当年的事情,田令孜这话就把李晔比喻成当年的太宗皇帝,作为皇帝的李儇心里一下就不平静了。

就当李晔在思考如何回答之时,一旁的箫遘则是不客气地说道,“国公大人何必故意诋毁?难道陈节度使没能平定叛乱,而寿王荡平叛军就让国公大人不满了?陛下和寿王亲如兄弟,你这故意诋毁,是何居心?”

箫遘和郑畋是出了名的跟田令孜不对付,这个时候自然不会放过针对田令孜的机会。

“萧大人。。。。”

“好了!”李儇脸色有些难看,制止了田令孜继续说下去,神色复杂的看了一眼李晔,然后说道,“今日是寿王大胜而归的日子,其他事休要再提。”

看到李儇那表情,李晔就知道田令孜的话在对方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在唐朝,兄弟争夺皇位的事情太多了,即便李儇不是什么好皇帝,但对于皇位却很在意。这次之后,恐怕李儇对自己的猜忌会越来越深。

几人之间这简短的对话并没有外传,不过整个气氛还是被破坏了,本来之前李儇还计划看看天策军,但没了心情的他很快就结束了这次迎接活动。李晔也知道其中缘由,便配合对方把流程走完,然后就下令天策军回军营,自己则是回了王府。

不出意料,小英、小月等人都在王府早早等候,至于刘晨妍和孙媚几女,之前都随着家人在城门口迎接李晔,虽然没有说话,但却远远地挥手致意。毕竟几女还没有嫁入王府,自然不会来王府等候李晔,起码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

今天的迎接仪式结束的有些急,之前跟在李晔身后的裴荣、孙烨和郑凝绩都听到了田令孜那话,也看见了李儇的表情变化,心里有些担忧。于是在刘麒和李洪二人率领军队回营后,他们三人便跟着李晔来到了寿王府商议事情。

除了三人,还有李英旭。自从上次对方计歼阡能叛军后,李晔才算是正式用了这个人,提拔为王府的功曹参军事(正七品上),负责在军务上给李晔提供建议。但这并不能让对方参与这样的决策,不过既然李晔吩咐他也参与,可见李晔对其的信任,对方这一年以来的卧薪尝胆,也算是没有白费。

“殿下,今日田贼在陛下面前的谗言恐怕已经引起了陛下的猜忌,以后殿下的日子恐怕不会好过了。”在进入书房后,李晔便屏退了其他人,只留下张威以及裴荣四人,最先开口的就是裴荣。

“谁能想到田贼如此可恶,不就是因为殿下抢了陈敬瑄的功劳,对方便如此中伤殿下。皇位一事,本就敏感,而殿下又是陛下亲弟,就算是陛下之前没往这边想,但田贼继续进谗言,陛下恐怕也会猜忌殿下。”想到田令孜,孙烨就气不打一处来,对方这招不可谓不高明,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提及这个事,让李晔解释都不好解释,这种事情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当务之急是必须打消陛下对殿下的猜忌,不然殿下后面的日子会很难过,殿下的宏图大业可能也会无疾而终。”郑凝绩神色凝重道。

“这个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早在年初,皇兄询问本王对立太子看法的时候,本王就已经感觉到了。平叛这段时间,估计田贼没少在皇兄面前进谗言,久而久之,皇兄对本王的猜忌也会越来越深。”李晔摇了摇头,也感觉此事有些棘手。

“殿下,为今之计,最好是选择外放,继续在陛下身边,随着殿下威名远扬,这种猜忌势必会加深。而且在陛下身边,田贼的势力太大,殿下也难成事,仅仅是被宦官掌握的神策军就不是天策军可以力敌的。

若是田令孜武力对付殿下,到时候殿下恐怕只能束手待毙。”位列作为末尾的李英旭则是建议道。

“外放?”孙烨不禁高看了一眼年轻的李英旭。

面对孙烨的注视,李英旭并没有露怯,而是点头道,“孙长史说没听错就是外放。外放后,殿下完全可以利用天策军掌控一方,就可以放开发展,而且到时候也不用受朝堂纷争影响。唯有这样,殿下才能远离朝堂是非。”

“如果是外放,哪些地方好?”一旁的郑凝绩倒是没想到这个主意,自然不知道哪个地方合适。

“其实可供殿下选择地方并不多。”对于当下局势,李英旭了解的比较多,所以面对郑凝绩的询问,自然是信手拈来,“朝廷现在掌握的地方并不多,可供殿下选择的更不多。黔州观察使、岭南西道节度使、桂管经略使等地太过偏远,并不合适,殿下必须选择一个靠近长安,但又能好好发展的地方。

所以只有山南西道、山南东道、东川和荆南四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