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到这,便已经没法接了。
气氛自然也如同桌上的饭菜一样,彻底凉透了。
沈央有些疲惫地站了起来。
王爱梅没动,沈冲和沈琳却急了,“哥,你又想去哪?”
生怕大哥再一怒之下,拔腿走人,把妈再气得掉眼泪。
“我去整理下东西,答应了村里的娃,要分糖果给他们吃。”
“我准备拿去祠堂里,让祖爷爷给娃儿们,分一分,顺便我去给祖宗们磕个头。”
沈央淡淡的说着。
沈冲和沈琳,心里大大的松了口气。
沈家村外出的子孙,不管走出去多远,年底归家,必然要于第一时间,到祠堂里去给祖宗们磕头。
以示告知祖宗,不孝儿孙们,平安归来了。
而离家也是一样。
也需到祠堂磕过头,告知祖宗,子孙又将远行在外,恭请先祖们保佑顺遂平安。
多年来一直如此。
所以听到大哥不是要气得离家,而是去拜祖宗,不止沈冲沈琳,连王爱梅听了,心里也大大的松了口气。
别看她话说的狠,可究竟沈央,也是她最得意、最骄傲的一个儿子。
真要是把儿子给气得,年都不在家里过了,她心里能不害怕?不担心?
好在央子还是她的那个央子,心里还是有她这个当母亲的。
王爱梅便满意了。
看着沈央的身影,重新进了东边的他的房间,再看看桌上已经冷透了的菜,心里又是一阵不得劲。
总归是儿子回来头一天,便一顿热乎劲的东西,都没吃上。
早知道就等吃过饭,再和他说金花的事情了。
可惜,王爱梅的懊恼,已经来不及了。
沈央很快的就提着一大包的东西,走出了家门。
沈家村的宗祠,建在整个村子的最中央。
不大,是个两进的院子。
正中间就是三间起层较高的正屋。
最中间的大门上方,挂着一个不知道多少年的牌匾。
写着沈氏宗祠四个大字。
走进去,三间正屋其实是贯通着的。
暗色的供桌上,几十个牌位,从上至下,从大到小的,排列的整整齐齐的。
这些都是宗祠里,现在能供奉的所有族谱上,传承分明的、祖宗先人们的灵位。
两旁的侧间,供奉的就是最近几十年,死去的沈家村的族人。
其中就有沈央的爸爸。
以后他要是百年之后,两旁的侧间里,也会多他一个归入宗祠的牌位。
这宗祠后面,还有一排五间,稍微低矮一些的正常的房屋。
其中有两间,已经完全不得住人,老朽不堪了。
听说晚清时候,那里是族学。
只是后来,村中族里,人才凋零,再无能出去行商的能人了。
族学便渐渐也入不敷出,支撑不下来了。
再到后来,新中国建立了。
大山里,依旧是封闭居多。
自然灾害那几年,家家户户都缺衣少食的,但凡能有一线能力谋生的,更是离家出外,子孙更见凋零。
族学便也从此彻底办不起来了。
也是从那时起,村里再也没有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了。
沈央能从这样的穷山僻壤,考学到了国内知名的大学,去学建筑。
不得不说,绝对是一个奇迹。
所以,任是外头的大学生,早已经不稀奇。
可在沈家村,就没有不佩服沈家这个麒麟子的。
而沈央也有佩服的人。
那就是住在仅有的那两间,还算完整的屋舍中的一间的祖爷爷沈阔。
按照族中的辈分和排行,沈央应该叫他一声五爷爷。
今年已经96高寿了。
但是耳聪目明,身体硬朗,连牙齿都只掉了有限的几颗,其他的都还在呢!
要不是头上的须发,已经根根雪白,如同寿星的话。
这要是站在村中,五六十岁的叔叔伯伯们身边,面色看着都要比他们,还要年轻的多呢!
听说他年少就聪慧,生下来不及10个月,就会说话,三岁就能遍识四书五经上的文字。
不及18岁,就已经考中了举人。
宗祠里至今都还有五爷爷中举后的喜报。
本是能再去考进士,出仕做官的。
却不知当年出了什么变故,五爷爷突然迷上了修道。
然后就不顾家里所有人的反对,毅然的离家,只身去修道了。
这一走就是几十年。
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等到他回来,已经是新中国都建立之后了。
据说他回来之后,当年村里还有几个知道他的老人,没有故去。
抱着五爷爷就大哭痛骂了一场。
这些关于五爷爷的传说,便都是村中的老人们,传下来的。
反正沈央从来也没从五爷爷的口中,证实过一个字。
也不知道是不是都是真的。
但是有一点沈央是肯定的。
人人都说他这个大学生,是光宗耀祖了。
可他却知道,真要是和五爷爷比起来,他浅薄的什么都不是。
前面说过,沈央的名字,这个‘央’是取得绵长未尽之意,是沈央他爸爸给他取的。
而沈央的爸爸,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是识得一些字的。
而那个所谓的小私塾,其实就是这位中过举人,又当过道士的五爷爷所办的。
关于这个,沈央倒是问过五爷爷。
五爷爷却说,那不算什么私塾,仅仅是办了几年扫盲班而已。
为的是让村里愿意学的年轻人,好歹认识几个字,不至于给自己孩子,取的名字,尽是阿猫阿狗之流的。
沈央就是这个‘扫盲班’的受益者之一。
不然他有可能,现在就不叫沈央,而是真的叫沈羊娃、沈羊蛋、狗蛋之类的。
也便是因为这个。
沈央对五爷爷的能耐,比任何其他的人,都要来得清楚,也有更深的敬畏和崇敬之感。
一个‘扫盲班’就能让泥腿子一样的父亲,成家生子后,给自己的儿子取‘央’这样的字,为名字。
那能教出这些人的五爷爷,该是何等的才华绝世?
所以沈父过世之后,沈央其实没少到祠堂来,偷偷地求五爷爷,给他开小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