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先婚后爱,大佬要离婚! >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进口商品(求订阅!)

之前。

他们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可是。

相比一般公路。

这些矿运道路的标准高,自然,造价也高不少。

利润丰。

于是。

利益动人心。

不少人是眼睛一热,就想办法把项目拿了部分下来,后来看缅亚银行集团没管,也开始胆大起来,今天,一上来,算是当面丢了一个大人。

“坎亲先生,对于这件事,我表示歉意,您放心,我们会立即着手解决这件事,保证贵国的矿石进口,不过,今年是有点来不及了。”金洛克立马表示歉意。

慢悠悠了一年。

赶进度?

真的是难为他们。

只希望。

明年的订单不会飞了。

坎亲说:“我们是很有诚意的帮助贵国,也希望大家的合作中少一些障碍,因此,这第三批项目贷款,我们会严格审核项目承包方的资质。”

“而今年,我会出访非洲至少十个国家,并且向他们推荐你们这种模式,作为我们第一个这种模式的对象,我们非常重视贵和贵国的合作。”

坎亲已经明白了零的战略。

越了解。

就越是佩服。

真不知道零哪里来的胆子,敢在各个大国的夹缝中,玩这样的贸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这甚至是在挑战这个世界的贸易体系和规则。

因为。

它建立了一套庞大的‘内销’体系。

随着这套体系的发展。

其贸易规模会急剧增加,甚至,可能逐步成为可以和世贸组织抗衡的一种新型的贸易规则,想到这个‘终极目标’,坎亲心情是激动的。

无论成功与否。

他们都是在做一个伟大的尝试。

成了。

升天。

败了。

也不会死。

既然如此。

何不搏一搏。

“你们准备推广这种模式啦?”听完,金洛克一愣,这简直是在玩火,缅痶何德何能,还有这个胆子,在没有羽翼丰满前,就这么飞奔?

坎亲笑道:“和贵国的合作中,我们看到了这种模式的好处,无论是对我们,还是对你们,所以,经过慎重考虑,我们准备帮助更多的对象。”

“你们的产品,应该没到过剩的状态吧。”金洛克不解道。

“那也应该看看远方。”坎亲道。

“这。。。好吧。”

金洛克还能说什么。

随之而来的,他还有一种危机感,因为这种模式的扩张,莫桑比克就不会是唯一的受益国,这样一来,重视程度肯定会下降。

看来。

接下来的合作。

主动权已经完全被对方掌控。

要是不按规矩来。

人家有的是合作对象。

非洲一个个国家都过得苦哈哈的,不是没有原因,主要还是基础设施不行,有东西也运不出去,要是这种贸易模式被推广,一定会广受欢迎。

如此一来。

自己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筹码。

接下来。

贷款谈判进行得很顺利。

双反签订了第三轮一百亿亚元的项目贷款额度授权,下个月一日生效,相比之前,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只能用于电力和交通。

说实话。

在金洛克看来。

这明显是给华夏的公司送钱的。

论成本。

论效率。

只有华夏的公司能做到同时符合他们和缅亚银行集团的要求,想到这,金洛克都有点怀疑缅痶和华夏是不是达成了什么秘密协议。

算了。

反正不关他的事。

莫桑比克只是小国。

就算知道。

也只能干看着!

“金洛克先生,这一次来,除了给贵国贷款授权,我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扩大我方商品进口范围,增加海产、水果、林木等自然资源的进口。”

“可以,当然可以。”

一听。

金洛克顿时喜出望外。

终于有别的可以卖的了。

之前。

他们想卖,可是人家不买,只买莫桑比克的矿,想想也是,人家也有漫长的海岸线,气候宜人,有丰富的水果,林木资源不要太多。

“这是我们的进口清单和价格,只要到码头,标准质量的,我们就会以上面的价格收购。”说着,坎亲让秘书给他们人手一份清单。

不多。

也就三十几项。

但是量大。

进口原因嘛,当然是缺啦。

如今。

随着全球的大量病患抵达,极大地刺激了当地的消费,可是,在某些产品的供应上,出现了不少的短缺,为此,才有了今天这个清单。

海鲜。

木材。

别的地方进口都不便宜。

但这里进口,可以省下不少钱,还能直接用项目贷款抵扣,等于说,几乎不用花钱,还能消耗掉一些莫桑比克的欠款。

很划算。

看完清单。

金洛克很是高兴。

这个价格。

给得不低。

比市面上的平均价格还要高一点,十分公道,这样一来,可以还一些贷款,还能创造就业,至于对自然环境的危害?拜托,这是非洲。

莫桑比克不是沙漠国家。

全国大部分地区是森林。

不缺。

于是。

不过一上午。

双方就达成了两项重要合作。

皆大欢喜。

只不过。

当消息传出去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人不高兴了,那就是拿着项目的那些本土建筑公司,这样一来,尾款难拿到,甚至可能现在的项目都要交出去。

怎么办?

额。。。

只能认了。

还能怎么办。

和人家杠上?扯,没听人家说不只是莫桑比克,还会有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加入,要是惹人家不爽,人家整体撤资,一地鸡毛,谁来收场?

至今。

他们其实都没看懂对方为什么会对莫桑比克这么好,,一次次借钱,难道仅仅是亚元结算货币地位?或者本就可怜的莫桑比克银行业?再或者消耗本国工业产品?

怎么看都不像。

第一个。

目的是什么?

第二个。

莫桑比克的银行业,根本就是牙牙学语,价值真的不大。

第三个。

缅痶就算要消耗。

他们觉得并不需要跑非洲来,其产品质量,在亚洲就已经很畅销,非洲,要不是走政府的路子,几乎是没有销路的,而且量真的不算大。

之前。

第二批的商品贷款。

他们都主要买的华夏商品。

这也是最困惑他们的,正因为困惑,他们才比较怕人家突然跑了,自己还真没什么能留住对方的?矿产资源,人家在哪里不是买?

好在。

也不是不能变通。

再分包给华夏的公司。

少赚一点就少赚一点,总比没有了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