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先婚后爱,大佬要离婚! > 第九百二十一章 莫桑比克的订单(求订阅!)

次日。

苏瑞一觉醒来。

发现外面下起了朦胧细雨。

天气微凉。

空气中弥漫着雨天特有的味道,有点熟悉,但是却又令人陌生。电视里的电影也暂停了,这是苏瑞昨晚回来发现的功能---点播。

在这边的电视上,可以点播电影和电视剧节目,甚至看节目回放,简直亮瞎了苏瑞的眼睛,因为国内都好像还没有出现这种‘黑科技’。

这边竟然率先出现了。

以前他想要看回放。

几乎只能上网。

现在。

这里竟然可以观看很长一段时间内所有的电视回放,最远的时间都追溯到了去年九月,想来是这边电视网络那时候才初步建立的缘故。

不仅仅是本地的电视台。

就连能接收到的华夏的电视频道也一样。

各类国内外的电视、电影、节目都非常的齐全,看得他都眼花缭乱。

于是。

他不亦乐乎地玩了一个多小时。

期间他还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这边的节目里,对很多题材都有着严格的限制,宣传鬼、怪、谜、信、暴、力的电影和电视,几乎都没有。

简直比国内还严。

最后。

放着周星驰演的《月光宝盒》。

这部他看了不下三十遍的电影。

苏瑞不知不觉睡着了。

“苏主任,感觉这边科技方面的创新比国内都快,4g率先建设,电视还能点播,高速无线网络都是国内还没有出现的。”

闻言。

站在阳台上的苏瑞眼神锐利起来,淡淡的说道:“这地方,未来也许会给世界一个惊喜。”

吃完早餐。

他们开始了‘考察’之旅。

坐了一辆巨长的公交车来到火车站。

准备尝试一下网上十分推荐的铁路环区之旅。

这是连接缅亚经济特区所有城镇的一个环形旅游线路,没时间的话,可以一直坐在车上欣赏沿途风景,因为火车会穿过城镇的主城区。

如果时间多。

也可以下去领略一番。

走进巨大的站台。

“这火车。。。有点不一样。”

看着洁白的火车车体,很多人都惊讶了。

苏瑞旁边的华人导游也正在给游客介绍着:“这里火车都是从我们华夏买的,国内的绿皮火车他们不喜欢,加上缅亚经济特区比较小,出行距离短。

所以特区对出行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最后便全部采购的是空调列车,内饰也做了极大的优化,使用了还在设计中的高铁的内饰。”

“好奢侈!!!。”

有序地检票进站,上车。

看着内饰画风突变的车内景象,苏瑞几人惊讶的不行,干净的地面,雪白的内饰,座椅全都是柔软的布艺座椅,不像普通座位的皮质。

那个导游就坐在他们旁边。

嘴里正说道:“当时他们本来想直接采购我们国家的高铁车厢,然后用普通的车头带,不过四方机车公司的高铁还在测试。

高铁车厢的技术和样式还没有完全定型,最后只能用红皮车改内饰,这里的所有旅客车厢都是这样,而且很平稳,隔音效果好。。。”

有导游在身边。

苏瑞他们免费听了一路。

火车缓缓启动。

开出了新安镇,不过几分钟,他们就看见了一片巨大的厂区,导游说那是缅亚经济特区最大的工业镇,生产着这边百分之三十的工业产品。

像这样的工业镇。

缅亚经济特区有五座,分别有不同的产业重心。

透过窗外。

看着青山绿水。

静谧村庄。

勤劳的农民们在田间劳作,一幅幅场景都如画一样,他们手里的相机猛拍,经过一个又一个城镇,他们发现都不比新安镇差。

大部分建筑都藏在树丛中,若影若现,充满着美感。

“你们看到的所有城镇都是在一无所有上建立起来的,两年前,这里全都是杂草丛生的荒地或者农田,这些小镇都经过科学的规划,配套设施完善,很适合居住。”

“看,那里是缅亚经济特区最大的火电厂,旁边就是一个炼钢企业,它们的烟囱上全都加装了工业级过滤器,污染排放几乎为零。”

“特区的农村里,每家每户的烟囱都要加装过滤器,主要是避免生活垃圾的燃烧,塑料制品的燃烧危害大,这样一来,它们随便烧什么都没事。”

“整个缅亚经济特区已经完成了村村通工程,道路修了农民们的家门口,就是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地方也一样,不一定要强制迁移。”

“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缅亚经济特区就已经完成了通水、通电、通气的基础生活设施改造,相信这一路上的见闻,会让你们喜欢上这里。”

“。。。”

一路上。

苏瑞都听得津津有味。

就在苏瑞在火车上的时候。

非洲。

莫桑比克。

进出口公司正式开始运营。

“总统先生,这是我们的第一批商品采购清单,总额三亿七千万亚元,除了七千万的政府办公设施和用品采购外,其他的均为准备对外出售的商品。”

贸易部门的负责人递上了一份厚厚的清单。

金洛克一边翻着,一边问道:“店铺弄得怎么样了?”

“各个城市的繁华地段,我们都租了一个店面或者重新修建房屋,很快就能投入使用,接下来我们就是要进物价的确定。”负责人回答道。

金洛了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物价上,我们尽量保持微利,记住,我们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以此控制其他进口商品对美元等外汇储备的消耗。”

“明白。”

负责人当然知道这家公司的意义。

看了十来分钟,金洛克把清单递了回去:“很好,就按照这份清单来吧,立即发给缅亚银行,让他们尽快组织发货,我们这边也尽快做好人员招聘。”

“是。”

莫桑比克北城区。

近期。

华人圈子里流传了一个消息。

莫桑比克政府组建了国家进出口公司,将会以国家的名义大量采购商品,参与商品市场销售,而这些商品的来源,竟然是同一个地方。

一个华人的聚集区。

几个华人坐在一起

他们的脸上有点愁。

和莫桑比克的国营公司抢生意,真的是一见很有压力的事情,他们怕的不是价格竞争,而是莫桑比克政府给他们加税或者出台限制进口政策。

不一会儿。

一个人匆匆进来,高兴地说道:“我打听过了,莫桑比克政府不会对我们加税,也不会限制单类商品的进口,而且这次的商品全部来自于缅亚经济特区。”

“龙锦,就是缅亚银行所在的地方?”

龙锦点头说道:“是的,他们给莫桑比克政府提供了巨额亚元商品贷款,莫桑比克政府准备以此来缓解其美元等国际债务高筑的问题。”

“商品贷款?目的呢?”一人好奇地问道。

“矿产,莫桑比克的稀有金属矿产,听说为了对冲货款,莫桑比克重启了国内数个稀有金属矿区,和缅亚经济特区换商品。”龙锦说道。

“那我们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一个微胖的华人商人苦笑道。

龙锦摇头,“不,庆幸的是,他们的产品都比较贵,我了解过缅亚经济特区的商品,高质量,不生产水准以下产品,在消费能力面前,我们还是有优势的。”

“可是。。为什么我就是高兴不起来。”

龙锦:“。。。”

多了个竞争对手,谁能高兴起来,而且对方的高质量产品,让他们感觉自己在生产假冒伪劣一样,这感觉,真的是有够复杂的。

龙锦又说道:“这次商贸主要集中在日用品上,在其他机械方面的影响不大,老李。你就不需要担心了,港湾建设集团已经把你的所有卡车和挖掘机都租了,你就躺着赚钱吧。”

“还行吧,呵呵。”

那个被叫老李的华人老板笑的合不拢嘴。

港湾建设。

用到最多的就是卡车和挖掘机,所以,一旦有华夏承包当地项目,就是他们这些华夏的重型机械商人们的春天,可以借此赚上一笔。

这下子。

看来自己的车队又能增加个十几二十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