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恐怖复苏 > 第一百六十二章 看云才近

恐怖复苏 第一百六十二章 看云才近

作者:佛前献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2 16:38:40 来源:258中文

捡到一个鬼才,徐山自然欣喜,特别是对方的想法与自己思路一致,算得志同道合,不过有两点,他心中暗自警惕。

其一,据王素说,他曾经的导师暗示过他,汉国官方就有这么一个实验室,早在他毕业前就开始运转,那么,现在研究到了什么地步?有什么样的高手?

自己从普州暴起后,取过无数无辜的性命,还驳了燕京求和的面子,在官方那里的档案里,肯定被列为极度危险人物,说是恐怖分子也不为过,对燕京的威慑,肯定有,但是要有机会,徐山相信,对方绝对不会放过他。

徐山最明白汉国富裕强大起来后的力量,一切资源与喉舌都在燕京控制下,现代武器与道法文明合体,那是什么概念?

如此自己怕还要加快步伐,布下局,就去提升自己的修行,活下来,才可谈财侣法地。

其二,王素这个人,见到自己的大腿就抱,是对方傻,还是自己的王八气?要是另一个大腿出现,他会怎么选择?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徐山绝不会看轻任何一个人,何况对方还是一个16岁就上燕航的高材生。

以后,还得慢慢彻底将其绑在自己的战车。

目前徐山用了两个手段,兄弟结义和秘密共享,以对方的聪明应该会想得到,徐山自己随时可以跑,但如果他背叛或泄露秘密,不但徐山的敌人要抓他,徐山也可能随时灭了他。

这是道德与威慑的绑架,当然还不够,未来,徐山还要给其甜头,研究的奔头,成全他的理想即道法妙术本质,才是用人的完整手段,所谓恩威并重。

如此后面一段时间,徐山脚不沾地,又做了几件事情。

首先就是化身千万,以不同的身份,去不同的地方,出手了不少金珠玉石,变现家底。

接着成立三江投资公司,乌廷芳是法人,金钱铺路,都未用什么神通,买下了现在是废墟一块的贾谊旧居。

然后让王素拉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又或同病相怜,王素提供了不下十个人的信息,徐山亲自过眼,用公司名义,聘请了三位。

陈济生,燕大地缘政治学博士,这家伙本科是政治经济学,最早痴迷马列,满腔热血,后来读研究生时,开了眼界,对当今政体有了真正的了解,渐渐冷静下来,有了不同的思考,恰逢那一年风波至,他也上街去表达意愿,他最惨,有鼓动别人的背景,最后落了个一个镇中学守门工作。

高平,民大的宏观经济学硕士,杜山月,燕大考古系硕士,这两者一人在中学教书,一人在文化馆打杂。

这个年代被流放的人才,说来都有真才实学,但最怕就是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特别是那段经历,扭曲了心灵,对社会人心把脉不准。

相人之术,徐山有自己的一套,“言、行、性”,无关面相,近看语言文字,反应思维学识,远看做事手段与成效。

至于人之性情,涉及人心,最难测,现在的朋友说不得未来就是敌人,有个最简单的手段,喝酒,醉后看真性情,但并不准确,从长远来说,必须利益捆绑。

还好徐山现在的布局才开始,对他们所求也不高,就是世俗间赚钱而已,特别是前期,说洗钱也行,如果三人的能力到了,再说大用的问题。

陈济生负责公司下面的珠玉业务,这是真正的洗钱,徐山的神通,手上都是真金实玉,变现归来一方面补助其他业务,另一方面未来要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去浑水摸鱼。

高平负责茶与水业务,前者是与吴敏讷合作,在贾谊故居处建一个私人博物馆,集高端茶文化、玉文化和字画文化于一体,以此为基地,未来投资茶厂。

后者的思路是向现在正在崛起的娃哈哈学习,预计谋划几处山泉,特别是淳安安江水库,也就是千岛湖,还未兴起,拿下水资源办矿泉水和绿茶。

徐山从水宁观控回的乌龟,体内有一颗与香杀月蜃珠相似的珠子,他琢磨过,应该不是妖丹,当日吃那金雕,也没能让自己神识扫描不透,所以推测是乌龟机缘巧合下吞了这只珠子在腹。

它吞吐过的水,沁人心脾,与吴敏讷一试,后者大赞不已,立即答应了合作。

徐山亲自出手,在太傅井下掘了深坑,做了囚笼,将老龟困藏其中,几天后那口井重幽复清。

杜山月,是博物馆的首席顾问,任务是前期的鉴定解说,同时跑边疆和田地区买玉,一方面徐山手中的玉石来源要给外界一个渠道交代,另一方面,现在汉国玉石市场的真正热潮还没来。

这三人都是聪慧之辈,那次过后的遭遇,他们如何还不懂自己未来一片黑暗,现在遇到伯乐,看到了希望,这几年冰凉的血液,再次泛起了热力。

事情太多,徐山领着几人铺路和搭架子,小芳跟着身后学习观摩,具体的事情人手不够,就让王素的小弟闻烈红几个伢子跑腿。

他前世也没有亲自做过生意,这一世除了指导石兰,自己沉迷道法,心在山水清风,如此蝇营狗苟的事情,实在味同嚼蜡,被人人前人后的白总、白爷喊着,甚至不少区市领导,捧为回报乡梓的青年企业家,都毫无乐趣可言。

夜阑人静之时,他常伫立院子,背手仰望星空流云,一站就是几小时。

小芳默默地守在一旁,也不说话,某些心思只自己咀嚼,想起顾城那句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有一次她询问二爷王素,这长沙城何处可以散心,王素回答自然是岳麓山,她当天就缠住徐山,撒娇说想去岳麓山。

徐山如何不知她意,笑着弹她额头,夸其已经有了解语花的样子,干脆叫上所有人,放松一次。

公司要走财大气粗的投资路子,买了三辆轿车,闻烈红几个伢子最稀奇这高档玩意,纷纷争着去学了驾驶,如此除了杜山月要守着博物馆装修现场,其他人包括老吴,都浩浩荡荡去往岳麓。

这次有一个燕大才子陈济生作陪,还有曾经的岳麓书院山长后人王素,徐山彻底将岳麓山游了个遍。

《南岳记》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燕为首,岳麓为足”,内有岳麓书院、爱晚亭、麓山寺、云麓宫等。

爱晚亭自然是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所来,麓山寺是晋初古寺,杜甫形容其“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

沿途柳塘烟晓,桃坞烘霞,桐荫别径,曲涧鸣泉,与那夜徐山上山所见自然又大是不同。

真正让徐山惊讶的是峰顶云麓宫,居然还是传说中的道家第二十三洞虚福地,其内有吕纯阳汉白玉浮雕。

徐山耳里听着陈济生解说的吕纯阳自言,“世言吾飞剑取人头,吾甚哂之。实有三剑,一断无明烦恼,二断无明嗔怒,三断无明贪欲”,眼看着浮雕下的百字铭,“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一时痴了,心不知何往。

从鬼谷一脉和巫门传承到现在的几千年,有始有终,不说自己依旧,就是巫神都在降临觉醒,那么道门呢?

吕纯阳是八仙之一,他的年代在唐朝,他点化过陈抟,然后张三丰纵横四百年,可他们都去了哪里?是否真的去了仙界?这洞虚福地为什么只有凡人的影子?还是也如巫门一样,那消失了的仙人会在某个时机从此归来?

众人里只有小芳和王素知道他的身份,他本就世外飞翔的神龙,如今被敌人一迫,才降下云头在人世间,以二人的短浅见识,徐山自然不会比那吕祖差,见他沉思,也不愿让其他人打扰,悄悄领着大家退了出去。

良久,徐山才神游物外归来,看向室外,闻烈红几个伢子百无聊赖地坐地抽烟,陈济生与吴敏讷父子鸟瞰下方的城市,王素观云,小芳妙目里只有自己。

他洒然一笑,各有各的缘,自己的浪漫道法世界被黄琼这大山一挡,好像只剩压抑,他日纯阳三丰回来,说不得就是酒中朋友,又或者他日修行到了,砍他娘的,还自己真正解脱,一世逍遥。

于是吩咐闻烈红去买点酒来,学那吕祖“等闲倒尽十分酒,遇兴高吟一百篇”。

王素明白了他的喜好,神秘一笑,说再带他去看一个好东西,片刻后,林中一亭,亭中一碑,进入眼帘:禹王碑!

碑高1.7米,宽1.4米,碑上刻有奇特的古篆文,形如蝌蚪,既不同于甲骨钟鼎,也不同于籀文蝌蚪,苍古难识,字分9行,共77字,末行空处有寸楷书“古帝禹刻”4字。

徐山这一世回来就恰好买到过启功的《古代字体论稿》,汉字变迁悉数于心,碑上字体居然从未见过,反而像当年神符宗和古元泉所画符箓,不过仔细辨来,又全都似是而非,实在有些好奇。

于是问才子陈济生,对方摇头,笑着看王素,这家伙咧嘴直笑,说起了此碑历史。

原来早在唐朝,韩愈和刘禹锡二人就有诗咏碑,前者说“岣嵝山前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朴奇”,后者称“常闻祝融峰,上有神禹碑。古石琅玩姿,秘文璃虎形。”

据史记载,禹王碑八百年前发现于衡山岣嵝峰,后来才摩刻于岳麓山头,故又称岣嵝碑。

碑文无人能辨,数代文人曾释碑文,其中明朝杨慎的版本最出名,认为是述说的大禹治水的事迹记载:“…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

等王素摇晃着鸡窝头背完家传,吴敏讷凑兴又说了一个他小时候听说过的故事。传说曾经有一位道士,在衡山岣嵝峰头遇到此碑,被异文所吸,解字76个。

他正要辨认最后一字时,发现脚下冰凉,自己已身处滔天洪水之中,受到惊吓,就将所有字忘了,洪水也就退了,于是下山相告百姓,此为天书,世人不得认,否则洪水淹天!

徐山心中一动,大禹的生活年代在一二代鬼谷子交接期,未必就不是通天之人,那禹王碑的母碑真有可能有某种神通的传承,于是再问衡山母碑去向,陈济生回答了他,早就不知所踪。

徐山于是暗自记下,自己有扫描神识在身,将来自可去寻找一番。

随后游览继续,来到岳麓书院,时间已是正午,恰好闻烈红追来,他脑袋灵活,知道伺候大大老板好了,未来说不定就可高飞,不但买了酒,还打包了一桌的酒菜。

众人寻树荫下席地而坐,徐山指着书院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举了第一杯酒,大家皆为之自豪,也感激他的知遇之恩,于是觥筹交错中,尽解近日奔波的疲乏,畅想未来公司走上正途后的美好。

席间陈、王二人,也解说一些书院传承,酒到酣时,徐山听得院内有唐朝李邕撰文并书的麓山寺碑,居然正是书法界的三绝碑,兴之所至,长身而起,进去观摩。

碑高近三米,千余字,文、书、刻工艺兼美,碑字用行书是此碑新创,笔力雄健浑厚,后起书法大师,如苏轼、米芾等都沿袭其法,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自言:“每作大字一意拟之。”

他今日游山玩水,去了往日钻营铜臭,见过洞天,遥想过先贤,此时再见最爱的书法,心中欢喜,微醺之下,问大家可有笔墨。

众人皆不解其意,不过王素家里与书院有渊源,片刻就借得回来,院中有一位老者好奇,还跟着一起。

小芳铺纸研墨,徐山持笔,再灌一口酒水,一挥而就:“物外烟霞为伴侣,壶中日月任婵娟。”

他从那日凤凰卖文后,就再也没动过笔。

但短短两个月,却陡然见到了世外最高两座山峰,遭遇了几千年前的远古,自己不但全身而退,还脱金丹之劫的困境而出,狼狈后全是酣畅,落笔处就见洒脱缥缈,如仙家之游戏红尘,恣意汪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