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重生九八之逆天国民女神 > 第730章 大运河8

重生九八之逆天国民女神 第730章 大运河8

作者:沐九风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1-01 20:24:27 来源:258中文

“按四块地、四组人分就是了——第四组,便是这六人了。”周南指着那六个没有选边儿站的农师说道。

别说虞慎奇怪,连那六名农师都有些奇怪,不过既然驸马王上吩咐了,谁也不敢违逆。虞慎将那六个人又列为一组,登记在纸上。寨村长则是兴奋地连颠带跑地回去找人去了,对于三水村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一亩地朝廷分给一石粮米,只要听令行事就行了——这还是眼前,如果真要治田成功了,那以后再种田,可就不是亩产半石、一石的事了。

“方才虞掌书记已经念了各族发起人和人数了,随后虞掌书记会和寨村长划定四块地的边界,各自认领一块田地,明日便开始治田。若有所需,尽可向虞掌书记提出,便是在燕京城,我也会立即调来。”

李三等农师见周南如此看重治田之事,也都深为感动,辞别了周南,回去各自准备去了。只有那六名没有选择治田之法的农师仍旧留在原地,见别人走了,这才向周南说道:“驸马大人,我等不会治田,强为一组,只怕为众人耻笑。”

周南问道:“那你六人精通何事?”

“种田、干活儿!”几个人齐声答道。

“可会种草?”周南笑着问道。

“驸马大人说笑了,农人最恨杂草,哪里会去种啊?!”其中一个农师答道。

“我这治田之法,就是种草。我见你六人无事可做,正好让你六人为我治田,你六人只管按照我的吩咐做就是了。”

见周南如此吩咐,这六人自然乐意听从,六人只觉得自己是为驸马做事,兴冲冲回去了。

虞慎奇怪地问道:“先生,种草算什么治田之法啊?”

周南说道:“如今我也不是什么驸马、先生了,我只算是第四组的发起人,现在我要一些物事,还要请你这位掌书记尽快找来。”

“先生,你就别逗我了,快说要些什么吧!”虞慎急不可耐地拿出纸笔,向周南问道。

“先要些金花菜、盐蒿子,要带着根、能种活的嫩苗,越多越好;再要一千只羊,还要五千条鱼苗,五千只河蟹。”周南一口气点了一大堆。

“这么多?!这鱼苗太小,也不好吃啊!”虞慎一边记着,一边嘟囔着说道,“就是行军打仗,也没有先犒军的道理啊。”

“犒什么军啊?我这可是要治田用的!”周南转身向帐篷内走去。

虞慎跟在周南身后,央求道:“先生,左右无人,快告诉我吧,要这些能如何治田?”

“日后自然知道。”周南不想多说,反而对虞慎说道:“田地咸湿,都是因为海潮上泛,潮退盐留,再加上潞河河水每年水量不定,田地无水则咸,得水则润,是以治田必先治水。这些,你那什么经上面都有,不必我细说。别人治田,你去治水。先想办法,使这三水村不受海潮盐害,你可有办法?”

虞慎听周南让他治理河水,正是他的强项,当即说道:“先生放心,我会详尽勘查,尽快定出一个方案,请先生定夺。”

周南摆手说道:“治河建闸的事我也不懂,倘若说错了,反倒连累你。我只要村四周的河水时时有水浇地,又不必受海潮浸漫,至于如何做,你自己拿主意就是。治河所需物料、人力,凭我的印信让李都头前往武清县调用就是。”

虞慎难以置信地看了看周南,似乎想从周南的表情上辩别一下,周南说的不懂治河的话是真还是假。周南真的是不懂水利工程的事情,而不是故作谦虚。他之所以敢放手让虞慎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去做,是因为,第一,虞慎怎么说都是正经八百的学习过河道治理的,而且还自己跑到大宋,找专门的水利官员的著作去学习,更在吴中一带见识过很多水利设施;第二,武清这一片,本来就是河泽众多,又临近渤海,不会像内陆,如果治河的思路错了,会殃及河两岸方圆百十里的百姓性命。在这里,即便错了,顶多是流到其他的沼泽湖泊里面去,害不了百姓。再有就是要治理的这条潞河,在三水村这一段,已经算不得大河了,放在后世,也只是一条大一些的水渠。正因为这三点原因,周南才敢放手让虞慎去做。

“那先生这里,就没有人服侍了,小九又不会写字……”虞慎恨不得立即就开始自己治河的事,可是又担心周南这里事务繁多,没有人侍从。

“我自己也能写,不用担心,再说了你治水也离不开这三水村,早晚你总要回来住宿。”周南写不好毛笔字,所以很少动手写字。不过他现在才发现,原来这个时代的人已经有了“钢笔”了,只不过这种笔只能叫竹笔。没错,就是用细竹竿做成的,长短和后世的钢笔差不多,只是将竹管的前端削成了钢笔笔尖的样子,最让周南惊异的是,这种用竹管削出来的笔尖,竟然也和后世钢笔一样,有方便墨水流下的导流槽,导流槽上端还有一个圆孔——和真正钢笔笔尖的相似程度,几乎让周南怀疑是不是有人在他之前的穿越到了这里。

虞慎想想也是,自己白天忙完了,晚上回来,一样可以帮周南抄写、记录,便对周南说道:“先生,我这就先将刚才说的事做完,等着四组治田的人分派停当后,我再去查看河道。”周南点点头,虞慎带着刚才记录下来的纸,快步向外面走去。

治田,治水;治水功效易见,治田则不然,短则一年,长则三、五年。这样长的时间,周南是等不了的。只能说留下这些农师,再将治田的事交代给这里的人,等明年看看初步的效果。选出一种容易实施、效果明显、成本最低的办法,在武清、广宁这一带推广治理,这样才能不浪费这一大片荒地。

等安排好这里的事,还有北面的山海关那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要半年后才能完工,也不知道自己弄出来的水泥,能帮上多少忙。

等到山海关修筑完,彻底关上金人进关的这一条路,那时自己才能放心带着杨可世和他手下西出太行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