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融合天秤 > 第1602章 法号三缺

融合天秤 第1602章 法号三缺

作者:白梦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7:53:21 来源:258中文

看来这个三缺当年还是个全能选手,不但懂风水,会道术,而且还会看相,会摸骨。

三缺嘴上说着,我心里想着,但是不敢想的太多,毕竟被人看破心思,自己多少会感觉到有些尴尬。

三缺这次没理会我们,继续讲述:“当时宁王听了我的话,有种大彻大悟的感觉。因为当时他的事情办的不顺,正是遇到阻碍最大的时候。所以他对我的话深信不疑,认为是自己的势不强,气不足导致。于是他请我帮他把龙气推起来,并许我以重金。并给我许诺,如果成功的话,以后有机会让我做国师。”

我暗自点点头,记得当时传我道骨舍利的石门道长,也有过类似的遭遇。

可能在修道者之中,对于国师这样的地位,还是多少有些向往的。因为一旦做了国师,就可以在全国兴起本教本宗的推广。无论于公于私都是有好处的。所以在很多王族在网罗修佛修道的和尚道士的时候,往往就会许以国师的位置。并且屡试不爽,相信这个三缺当时也是如此。

果然三缺继续说道:“我当时没怎么考虑就应下了这个差事,带着几个人,开始游遍大江南北,去寻找能给宁王起势的地方。最终找到了这嘉峪关附近的尧舜山,也就是现在你们脚下的这片地界。我告诉宁王,如果能在这里修建一座宁王宫,就可以把龙气推起来。”

说着,三缺看向三叔,问道:“这位道兄也是深谙风水之道,你看这里风水如何?”

三叔点点头:“的确是个好地方。龙气很盛,也有龙脉之势。”

三缺一笑:“没错。当时宁王听说以后,大喜过望,于是就秘密派了不少工匠过来,并委托我在这里督建宁王宫。”

听了三缺的讲述,我猜测我们看到的那座气势恢宏的玉宫,想必就是那所谓的宁王宫了。没想到那座玉宫的来历竟然是这样的。

三缺又说道:“当然,这里的一切设施,都是按照我之前设定的来做的。我绘制了图纸交给他们施工,我只负责督建,闲暇时也会在周边走动。也就是在那段时期,我结识了肃州城的将官芮宁。芮宁将军有一腔报国热忱,和我极为投缘。当时在肃州城外,有一座三觉禅寺,里面只有一个老和尚,法号广成。他和芮宁也是交好,经过芮宁将军的引荐,我们三个便经常坐在一起论佛法,论道法,还有国家大事等等。我们僧道俗三教凑在一起,竟然相交甚欢,很是投缘,有相见恨晚之意。当时广成就直言不讳地说我为宁王做的事,有所偏颇,为不义之举。开始我还不是很认同,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就在那宁王宫以及那所有的设施大部分的建筑都建成的时候,宁王突然下令,杀掉了所有的工匠。最后经过我的努力,才勉强保

住了三十多人,剩下的三百多人都被杀了。”

我心里一沉,这又是相同的套路,但凡是封建王族做的一些见不得人的事的时候,事成之后担心消息泄露,通常都会杀人灭口的。人命在那些权贵手里,跟蚂蚁一样。

应该是事情过去了许久,再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三缺的情绪也并没有太明显的变化,而是继续讲述:“那些人都是因我而死。我很是自责,那时候才感觉到,自己做的真的是一件不义之举。因为这只不过是只有三百多人罹难,如果等宁王势成,战火一起,会有更多的生灵遭涂炭。后来我就把那些被杀的工匠,安放在山里的石棺里。我观察过,这里的石质特殊,那是一种特殊的悬石棺,时间久了,棺盖不但会和棺体合为一体,形成封闭的状态。而且那里面尸体也会在若干年后,渐渐融合到石棺之中,肉为石,石亦为肉,尸体融入山河,这也算是安葬了那些工匠了。”

说到这里,我也明白了,为什么钱清风在研究那些石棺的时候,判断里面是没有尸体的,是空棺。原来那不是空棺,而是尸体和棺材已经融为一体而已。

我这边想着,三缺那边依然还在讲述:“因为这件事,我才真正地认为自己修的道不正,我把道给修歪了,从此无颜再修道。于是我才在三觉寺里弃道从佛,拜老和尚广成为师。他说佛家有三宝,佛法僧。而我半路修佛,又身背障业,并无此三宝,所以他赐我的法号为三缺。”

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三缺的法号,是这么来的。

三缺又说道:“后来我跟着广成师父修佛修了一年,广成说我的悟性很高,修这一年的光景,胜过其他人十年,如果我能继续修佛,将来不但可以消除业障,可能还会修成正果。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嘉峪关附近战事大起,蒙古大军和明朝的军队交锋,也波及到了三觉寺。广成大师以身护寺,被烧死在里面。另外肃州城里,芮宁将军率领八百义士出城迎敌,在沙子坝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杀。我一心修佛,却无力改变这生灵涂炭,很是自责。只能在战事过后,以一己之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想到了在这边看到过芮宁手下的百户千户等将士,便问道:“您是将那些义士的尸体,转移到这里来了?”

三缺点点头:“在战事过后,那些蒙古大军倒是很敬重这些奋死抵抗的将士,并没有对他们的尸体进行侮辱和蹂躏。”

我知道,在古代的战场上,没有现代的那种先进武器,基本上都是刀兵相见,短兵相接。

所以每每经过一场惨烈的战役,即便是获胜一方,也会损失不少。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胜利者通常也会对奋死抵抗的敌方勇士致以敬意。

对于三缺所说,战后蒙古大军对芮宁等人的遗体也很敬重,我是相信的。

毕竟以八百战士对抗数万大军的壮举,任谁遇到都会对他们肃然起敬。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