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冒牌盟主 > 第34章 郭家堡

冒牌盟主 第34章 郭家堡

作者:赖老汉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2 13:34:03 来源:258中文

刘通站在营帐门口,看着红鲤扶着曹宪过来,刘通挪开一步,让她们进来,曹宪努着嘴,给了自己一个挑衅的眼神,夏侯涓则对刘通甜甜一笑,算是致谢了。

刘通向崖边走去,刘子、刘申等人从营帐周边聚了过来,跟在身后,刘巳正在崖头指挥着一群人在布置防御工事。

“公子,怎么还不休息?”伍汲不知从哪里跳了出来。

“你睡哪里?带我过去。”

刘通的确很累了,一碗热粥过后,全身舒坦,暖洋洋的全身松弛,正是睡一觉的好时机。

伍汲带着刘通来到一个简易的树枝干草搭建的低矮简易棚子,刘通钻了进去。一人躺着还有富余,刘通伸出头来,“大武,你也进来吧!”

这时看见红鲤也过来了,这丫头还真做好了与自己同甘共苦的准备。

“红鲤,你去帐篷里睡吧,难不成想跟我和大武挤挤?”

红鲤一听,也看不清她脸色,估计是害羞了,一跺脚便转身走了。

伍汲还在迟疑。

“呆子,太晚了,不要再折腾了,进来睡吧。”

刘通知道伍汲想再去搭建一个,便让他进来。

“公子你睡吧,我去跟庞先生挤挤。”

“那感情好!”

刘通心里高兴,伍汲睡觉打呼,让他去折磨庞统,是件让人愉快的事情。

伍汲走后,刘通觉得累了,却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许是对玄成、玄松他们的忌惮,也许是对红鲤武艺命门的担忧,自从看见红鲤疲于应对不用内力的玄松、楚阳后,刘通已经没有之前的自信。

按红鲤的说法,她身形迅捷得益于食用了车马芝,而内力的提升却没有多大,如今看来,九龙鞭有它神异之处,就像段誉的六脉神剑,却不是任何时候都管用的。玄成作为红鲤的师兄,最是了解不过。遇到高手,即使不用内力,红鲤也只能吃瘪……

迷迷糊糊中,刘通还是睡着了。

大约寅时时分,刘通突然被石木翻滚和叫喊声音惊醒!刘通本能地,坐了起来,头碰到上面的树枝,刘通一把将棚子掀翻,站了起来,看见伍汲、刘子他们几个已经守在了自己身旁。

“怎么回事?”

“敌人从下面上坡,引发了机关,石木滚下去弄死了他们不少人,刘巳已经带人跟他们交手了。”伍汲汇报道。

“还弄了机关?”刘通以为护卫们只是派人放哨了。刘通说着便往崖头走去。见五六十个护卫,不停有人在往前面搬石头和木头,还有一些用灌木枝条扎好的圆球。

刘通见刘巳正探头向下看,便也看去,只见下面一个背阴的谷底,聚集了四五百人,正在扑火,一些冒火的藤条圆球,将谷底照得通明。而谷底到崖头的陡峭山路上石木杂乱,留下了不少的尸体,和重伤还在嚎叫的几个乡勇。

“刘巳,你弄了些什么机关?”刘通很是好奇。

“我估计他们要偷袭我们,肯定是要摸黑上来的,我用树枝将石块和圆木撑住,用藤条相连,他们上坡,自然会扶树枝和藤条,也会绊着藤条,这样就引发了机关,这些石头和圆木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你小子,有点小聪明啊!”刘通拍怕刘巳的肩膀,原来他们在自己吃饭休息的时候做了这么多。

“怎么不砸了?”

“太远了,够不着了,石块和圆木、火球都有限,节约点。”

刘通也认同。这伙人估计一时半会儿是攻不上来,但此地还是不宜久留,一是没有必要耗着,二是天亮了就不好走了,更重要的是,自己身后说不定有敌人的接应。

“刘巳,再弄点陷阱,天快亮了,我们弄好后就撤退!”

“好的,侯爷,反正我们也休息了大半夜,敌人应该没有怎么休息,趁着天黑走,让他们自以为跟我僵持吧。”

走之前再多放些火球,让他们慌乱一阵子,也让他们看不清上面的情形。

刘通说罢回到帐篷,见曹宪、夏侯涓等人已经穿戴好了,坐在席子上。

“走啦,不要收拾了。”刘通见红鲤在收拾帐篷里的铺盖,便说道。

“刘丑带几个人断后,留下两匹马在崖头,伍汲你带着他们先走。”刘通指着一脸惺忪的庞统说道。

刘通知道玄成他们对曹宪、庞统等人势在必得,几番吃瘪后,早已怒火中烧,肯定会纠缠到底的。估计这会玄成早就后悔了,之前的埋伏何必讲风度,何必顾及曹宪等人的安危?先对刘通的骑兵偷袭一把,削弱其实力再说。

刘通如今想着这事还是有点好笑,但也理解玄成,毕竟曹宪等人跟着刘通,俨然成了他的护身符,对方所有行动还是要顾及曹宪等人的安全的,这也是刘通的优势。人质在手,出路我有啊。

刘通带着九十来人一路快走,天亮时分却发现山下有一个盆地。约莫长十几公里,最宽处,有七公里,成船型。一些村落散布其上,山脚下竟然还有一个大型的坞堡!

刘通看着护卫们,带出来的两百人经过一战后,只剩下这十七人了,这可是自己的亲兵,都是精锐!刘通心痛不已,既然有坞堡,先吃饱喝足再说!山下也有利于骑兵作战或者跑路不是。

护卫们小心地牵着马跟着下了山来。经过这一阵折腾,如今看见了可以休息就餐的去处,顿时来了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地逼向了坞堡。

坞堡是个特殊的存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坞,小障也,一曰庳城也。意思就是说坞堡是一种防御用的小型城池。最著名的是董卓在关中建的郿坞,高厚七丈,号曰万岁坞。所谓坞堡,大概如此吧。

刘通很惊讶,在这个小地方竟然有这么个小坞堡。不过也能理解,在这个乱世中,不管是防御之前的黄巾军、山贼还是各路军阀,世家大户筑建坞堡也见怪不怪。既然是在自己辖区,应该能讨顿饭吃,有了坞堡的防御,说不定玄成他们也拿自己没有办法了。

众人靠近的时候,能听见坞堡里面有人奔跑、呼喊,估计是发现有军队过来了。

这个坞堡不算小。外呈长方形,主要以夯土版筑而成,一些关键、要害的地方则包裹着条石,坞壁四角设有高大的望楼,坞堡内房屋鳞次栉比,层层进深。刘通从外面打量,按照眼见规模,这个坞堡容纳千儿百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坞堡一般依靠的是世家大户所属的人力,每年农闲的时候,便修缮门户,加强训练,警设守备,主要是防御流民、草寇。每年春饥、冬寒之时都有些流寇,而黄巾之乱更是规模宏大。这个时候周边的百姓往往都会托庇于坞堡。这个坞堡经过了黄巾之乱和之后的诸侯战争,还保全的完好无缺,估计跟它地处偏远有关,也可能跟这个主人的势力有关。

刘通让护卫们在坞堡正门空旷的地方列阵等候,让刘巳、刘申前去交涉。

刘申年轻气盛,嗓门颇大,“请坞堡主事之人出来答话!”

门后一阵骚乱,过了半晌,女墙后面站出一个老者,吊梢眉,尖嗓门,“小民郭大安,乃是管事,门外是哪路兵马来此,有何要求?”

刘巳抱拳冲上一送,“冠军侯路径此地,请开门迎驾!”刘巳稍停一下,又问道:“敢问主家是哪个世家大户?”

郭大安答道:“我家老爷乃是太原阳曲郭氏后裔,安居颍川多年,这就给军爷开门。”

刘通并不了解阳曲郭氏的情况,估计是个有渊源的大家族,迁居颍川还有这样的实力,也属不易。

这时见郭大安下了女墙,里面又传来慌乱的脚步声,随着里面逐渐安静下来,刘通看见坞堡大门也慢慢打开。

大门大开,刘通双腿一夹,赤兔马先行,带着队伍便向大门走去。刘巳见状,向刘申一点头,两人便率先打马进去,向纵深处分散奔去,勘查。刘通靠近,大门门额“郭家堡”三个大字清晰映入眼帘。

将本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