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流浪归心 > 第四三四章 民生多艰

流浪归心 第四三四章 民生多艰

作者:奇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31 20:00:15 来源:258中文

女生文学 总结这次的玉周山坊市之行,沈云得出:自己能进出玉周山坊市,有如无人之境。自己的实力大增,变强大了,是一个原因。便更重要的是祖师的恩惠。

玉简里的知识,令他眼界大开,在坊市里行走,竟有游刃有余之感。最明显的事实就是,如果不是学会了玉简里的破阵术,还有知道五煞阵是怎么一回事,他就算有筑基三层的灵力,今天极有可能也折在那贺老大的手里了。

而贺老不过是炼气期后期的修为。

在修真的世界里,虽说是“修为高一阶,压死人”,但是,有了符、阵、器等诸多外因的加持,修士越阶杀人,也不是不可能。

本来,沈云打算十天之后再去一趟玉周山坊市,现在,他改主意了:一是,那四名身着守卫服饰的压阵人虽不是他亲手所杀,但是,他确实脱不了干系。而守卫在坊市里公然被杀,想来坊市的主人不会善罢甘休。在风口上,他还是暂且不要再去坊市为好;再者,他发现自己对于修真世界的了解还是太少了。所以,他现在最迫切的不是学会炼丹,而是要尽快将祖师传下来的那些玉简读完;当然,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即,身上的灵石不够,近期又找不到赚灵石的门路,十天之后,去了玉周山坊市,也只能是白走一趟,浪费时间。

理清这些后,他沉下心来,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如饥似渴的研读玉简。

转眼,又到了年底。除了那些记录炼丹和《青莲无上功》等内容的玉简,其他的,沈云终于读完了。

本以为读完这些玉简之后,自己会从中找出来,什么是道。结果,他发现自己仍然是一头雾水。

在玉简里,他多次看到祖师提及“以丹入道”,是以,他禁不住猜测:莫非答案藏在记录炼丹的那些玉简里。

如此一来,他确实需要一个炼丹炉了。

与上一次去玉周山坊市,时间已过去了大半年。沈云寻思着,四名守卫被杀的风波应该也平息了。这天,他从藏书阁下了差回到家里,跟齐伯说:“明后两天,我要出门一趟。”

就在这时,李忆与赵宣跟火烧屁股似的从外面进来了——李忆是大掌柜,一年多来,渐渐的也得了沈云的器重。他与赵宣是唯二的进东厢房不用通传的人。

沈云向齐伯摆了摆手,问道:“出什么事了?”两人都是极为稳重之人,如果不是发生了十万火急之事,不会急成这副模样。

齐伯从不过问铺子的经营,见状,抱拳向两人见了礼,转身出去了。

“主公,大事不好了。”李忆是真着急。大冷天里,他连外衣都没有穿,身上只穿了一件寻常的夹布袍过来,偏偏还是满脑门子的汗珠子。一看就知道是急出来的冷汗。

相比之下,赵宣穿戴整齐,但也是急白了脸。

“你们俩先坐下来。莫急,慢慢说。”沈云招呼道。

如清泉一般的声音,令李忆心中大定。他歉意的笑了笑,与赵宣两人在下首坐了下来:“这几日,来铺子里转悠的衙差突然多了起来。先前,我以为是年关将近,衙差们出来捞几个过年钱。这是常有的事。所以,命各铺子跟以前一样的接待。不想,那些人收了钱,越来越过分。他们有恃无恐的样子,分明是背后有人。这样的话,事情就大发了。我请伯堂帮忙打听。”说到这里,他偏头看向赵宣,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接下来的,伯堂你最清楚,还是由你来说吧。”

赵宣见沈云没有反对之意,点了点头,说了起来:“我们的人跟着这些衙差,顺藤摸瓜,很快找到了顺王府。是顺王爷看上了我们的铺子。”

自从生意上了正轨后,沈云是连铺子里的账本都很少看了,全部交给了齐伯。去年,铺子里总共交了三十万两的红利上来;今年,据齐伯猜测,红利会少一些。总归还是赚钱的。为此,齐伯没少赞沈云看得远,早早的将所有的铺子都整合了起来,抢了先机。

“顺王爷?他不是仙帝的小叔叔吗?”沈云冷笑,“铺子里一年到头就那么点赢利,堂堂的王爷居然也好意思伸手!”

赵宣答道:“要是搁在几年前,顺王爷是看不上我们的。现而今,生意越来越难做,能不亏钱的正当营生,全仙都不到四成。象我们这种一年到头,还能赚些钱的铺子少之又少。顺王爷是想通过衙差们递话,他要我们依附他。”

“竟然到了这种地步?”沈云好不意外。这一年多来,他一心练功,读玉简,两耳不闻窗外事。陡然听到外面的行情坏到了这种地步,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李忆与赵宣双双点头。

“大伙儿都是坐吃山空,日子越过越紧张。还有,南边的叛军没见打下来,官道一个月里能堵上二十来天。今天夏天,几个主要的产粮区都七灾八难的没安生过。收粮的伙计们跑断了腿,才勉强收上来秋粮。粮米这一条商路,也越来越不好走了。就算今儿没有顺王爷伸手,我们的铺子,怕也撑不到多久。”李忆忧心忡忡的叹了一口气。

去年,经沈云整合,七十多家铺子全转到了粮米生意上,收粮、运输、存储、售卖……各施一职。七十多家铺子赚的全是汗珠子钱。

“明年的夏粮,不好收?”沈云在庄子里呆过几年,知道庄户们的日子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大多没有什么积蓄,全是靠天吃饭。所以,是最禁不住灾难的一批人。年景好,还能勉强糊口。一旦灾难临头,他们唯有拖家带口的逃荒。没有他们种田了,哪里还有明年的夏粮?

李忆点了点头:“自从整合后,我们按计划也渐渐的在各产粮区添置了一些庄子。去年的秋粮有三成就是出自这些添置的庄子里。但要是明年的夏粮全指望这些庄子,怕是不成。一来,人手不够,二来,庄子大多在南边,官道越发难走,有粮也运不上来。还有,估计过了冬,周边的流民会不减反增。种下的粮食,届时能抢收到多少,我这心里完全没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