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孤剑江湖路 > 第四百七十二章 牟那山下

孤剑江湖路 第四百七十二章 牟那山下

作者:弓满月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29 13:45:30 来源:258中文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种彦崖带着种家军沿着黄河前进。作为前锋中的前锋,这支队伍的作用纯粹是探路和当诱饵。

秦牧给他们在战术上的定位是打草惊蛇。种家军是本时空军队,西夏人看了不会感到稀奇。

如果他们一旦和种家军接战,后面的近卫军能迅速对敌人形成一个四面八方的包围圈。

在绝对的速度和绝对的火力下,所有敌人都将bèi gān净彻底的消灭。

这就是近卫军的主要任务——歼灭西夏的一切有生力量。

如果近卫军先出现,西夏人会被吓跑。这样广大的地盘,秦牧没时间去漫山遍野的抓野鸭子。

形象的说,种家军就是一朵鲜花,要吸引来蜜蜂,或者恶心点,种家军也可以是一堆烂肉,让苍蝇逐臭而来。

不管是鲜花还是烂肉,种家军都是诱饵。

种彦崖对于秦牧给他的定位极端的不满意,可是他被种师中严厉的命令过,必须听种彦崇的话,更要听秦少爷的话。

种家老四还是比较怕他爷爷和大哥的,因此他还是按照秦牧的命令,在向导的带领下沿着黄河进入了西夏。

进入西夏之后,他们很快就遇到了西夏的军队。

近卫军是沿着黄河向北再向西,就是从宁边出发,走河滨,东胜州,经过下河套,进入河套中部。

这个地方是完全属于西夏的。在牟那山口,西夏建立了牟那山城堡。这里是面对辽国的第一道战线。

现在辽国虽然没了,可是这里的防守依然很强悍。

种家军三千人被牟那山的西夏军发现,牟那山守将是没藏波杰。没藏家族是西夏的上流贵族,最出名的人物是没藏黑云。

没藏黑云是西夏景宗李元昊的夫人,没藏家族在西夏曾经权倾一时。虽然到了现在,比起鼎盛时期已经没落了很多,可是只看西夏皇帝李继迁安排没藏波杰驻守牟那山,就知道没藏家族的实力还在。

牟那山可以说是西夏的北大门。

这里驻扎着五千西夏军,同时还有三百铁鹞子。

这样的兵力已经是很强大了。

铁鹞子是西夏国宝级的

的军队,可是意外被秦牧折损了一半,而且李继迁几乎弄不明白怎么自己的铁鹞子就消失了一半。

每一场战争都打的太过诡异,这让西夏很是老实了许多。

现在铁鹞子经过补充,也不过一千五百人,放三百在牟那山,是对没藏很大的信任和支持。

没藏波杰收到消息,有一支种家军,三千人左右,正向着牟那山冲过来,他立刻一边派出信使向兴庆府送信,一边整顿人马出城。

三千人的种家军,就敢来我牟那山撒野,简直是太看不起我没藏波杰了。

他留下一千人守城,剩下四千人和三百铁鹞子悉数出征。

没藏波杰很快就看到了种家军的人马。

他们所在的这片地方,极为适宜打仗。这是一片辽阔的草甸,右手,是宽阔的黄河,左手,是雄伟的牟那山。山河之间,是青翠的草原。

四千西夏军和三千种家军遥遥相对,两边都停下了脚步。

其实现在没藏波杰心里非常奇怪。宋军怎么会从牟那山进兵呢?

这个地方,根本就不适合宋军进攻西夏。

大宋和西夏,历史上发生了许多次的战斗,但是每次战斗都不会走牟那山。宋军根本不走河套。

第一,河套不在大宋的疆土内,这是辽国的地盘。第二,走河套绕远,而且是很大的弯子。

千里无轻担,大军作战更是如此。这么多人马所需的粮食和草料,以及各种物资都是海量的。以农耕时代的经济水平,不足以支持走远路。

秦牧研究过宋和西夏曾经的战役,他发现历次的战斗,如果把两边的行军路线都画出来,其实就是以西夏都城兴庆府为中心,发出的几条放射线。

西夏和大宋,都是遵循着最短距离在打仗。

这一次近卫军走河套,实际上是先向远离兴庆府的方向行军,这在大宋,甚至在本时空任何国家任何军队都是不可能的——这个弯子绕的太大了。

没藏波杰也完全理解不了眼前的种家军。

种家怎么会跑到牟那山来?他们要是打西夏,应该从南边打,绕到这里别说打仗,累都累死了。

战场上主将可以思考,却无需废话。敌人都到眼前了,难道还能用嘴把对方劝回去吗?

“传令,列阵。”西夏军首先开始了行动。

盾牌手排成整齐的一列又一列,大盾半人多高,稳稳的握在士兵手里。

长枪手在后,一丈多长的长矛斜着指向天空,阳光下尺许长的枪头泛起一片寒光。

刀斧手左手圆盾,右手单刀或者斧头,紧跟在长枪手之后。

最后方gong nu手已经拉开n-u机,n-u箭上了弦。

这是本时空作战的基本战斗方式。随着双方列阵完毕,就开始相向而行。在主将认为合适的位置,先是远距离武器攻击——射箭。

然后对方就要停下脚步,所有人缩在盾牌后面扛着箭雨,或者石头——抛石机扔的。

同时挨揍的这边决定是抗一会再反击还是马上用弓箭反击。

其实战争从古到今的战斗过程并没有什么变化。

现在的战争,开始用巡航**打,然后飞机轰炸,最后舰炮轰炸,最最后了,才是陆军上场——这就是美帝打yi lā kè的模式。

如果我们不考虑武器的内容,只在同一代武器中比较,会发现这就是远程,近程,最后短兵相接。

弓箭和投石机就是远程,长矛就是近程,刀斧手就短兵相接了。

这个过程是必然的,不是说谁脑袋抽抽能调过来。如果敌人远程武器打过来,自己不用远程武器反击,而是等靠近了用刀子砍,那不是脑残吗。

在走到短兵相接的距离之前,敌人的远程武器和近程武器威力都发挥出来了,自己这边只能承受损失。

到了白刃战的时候,所有弓箭和长矛都没用,那自己的这种武器不就完全被浪费了吗?

所以战争自有规律,谁也改不了。

种家军也是如此布阵。

两军相向而行,不过西夏军走的脚步坚定,步伐沉稳,而种家军却散乱不堪。

没藏波杰看在眼里,心内大是安定。这一支种家军,就好像草原上的小羊羔一样,弱小又混乱。

送上门来

的肉,不吃白不吃。这份战功,也许能让自己封王了!

这几年西夏就没认真打过一场仗,所以没藏也就没有升迁的机会。现在总算是机会来了。

“进攻!”

随着没藏波杰的命令,西夏军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没藏波杰的队伍都是老兵,他们知道在什么时候才能放箭。如今距离敌人还稍微远了一些,要再走几十步,才能让弓箭的威力最大发挥出来。

西夏军沉稳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

铁鹞子和轻骑兵也让马匹开始热身,不断的在阵列后面小跑。

种彦崖骑在马上,一会看看对面的西夏军,一会扭头向后看看。他在找近卫军的身影。

自己这三千人,完全没做好战斗准备。见识过近卫军的强大后,种家军完全泄了气。他们觉得再像以前一样打仗毫无意义。

同时他们也都明白自己就是诱饵,不是主力,也就更加的没有斗志。当然他们这个诱饵比较特殊。背靠着无敌的近卫军,他们到是不会被卖掉,不会送命。

种家军几乎在西夏军号角响起的那一刻就停止了前进,他们把所有的盾牌手都堆积到最前列。大盾小盾,扛住敌人的攻势,自己别死就行了。

甚至长枪手连枪都没举着,反倒是不知道从哪搞来一副盾牌挡在身前。

这让没藏波杰看的困惑不止。

这不像是来打仗的,这完全是来挨揍的!

局面怎么看怎么怪异,莫非敌人有诈?可是这里一马平川,连个g-42都开始疯狂的吐出火舌。子弹好像看不见的鞭子一样抽打在已经崩溃了的西夏军身上。

不论是盾牌还是盔甲,即使是铁鹞子的家传报甲,也完全阻挡不了mg-42的子弹。

每一个中弹的西夏兵都好像在跳着生命中最后一支舞曲。他们的身体扭曲到一个夸张的角度,然后才轰然倒地。

天上的打击还没结束,地上又出现了这样一群恶魔一样的人。西夏军当时就崩溃了。

他们哪里还站的住阵列,有多远跑多远吧。

西夏军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根本就不是这个世界的

的声音。他们以为自己来到了地狱。他们不是和人在战斗,而是正在拔舌地狱里面,被小鬼判官掏心挖肺,开膛破肚,水浸油炸。

他们唯一的念头就是死也不能死在这里,一定要逃出这片人间地狱。否则生生世世都要受苦了。

四千人在第一波打击中几乎死了一半。现在不是二战,不是经过漫长火器时代的各种战争,总结出了针对火器的战法。

现在的战争,密集队形是唯一的战术。西夏军就好像是后世分列式时候的密集方队,这让炮弹和子弹根本就不可能打丢目标。想失手都没那个空间。

西夏军唯一没死绝的原因,就在于人数够多,子弹一时打不透。

所以还能活动的西夏军拼命的向四面八方逃窜——除了近卫军方向。

董瑞获得了最大的战果,不过他并不满足。近卫军对于这次作战有着明确的目地——杀死一切敌人的有生力量。

任何一个没有死的西夏军,都是有生力量。绝不能让他们跑了。一个也不能跑!

西夏军步兵也是有马的。他们作战时候是步兵,行军时候也要骑马。

有聪明的抢了一匹马就跑,这样他们就能多活一会。

傻的人只靠两条腿跑路,这样当然快不过子弹。一营的车都没动地方,就把这些徒步跑路的全杀死了。

这时候近卫军二团的人马也赶了上来。他们见状哪能还不明白情况。

敌人都被打的放羊了,那就分头追。

这时候近卫军立刻分散队形,两车为一个小组,分头追击。

战场上引擎的轰鸣,ji qiāng的咆哮,还有战马的嘶嚎,交织成一副真正的地狱景象。

种家军都看傻了。他们是第一次见识到近卫军的实战。这样摧枯拉朽一般的打击,换了是谁都扛不住。

种彦崖脸色煞白,坐在马上摇摇欲坠。

他的亲兵连忙过来扶住了自家主帅。

“我们种家军,一定要有ji qiāng,有火炮,有汽车!”

亲兵只听到种彦崖咬着牙根挤出了这一句话,然后就见主帅一个摇晃从马上跌了下来。

一秒记住域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