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孤剑江湖路 > 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沟河大战前夕

孤剑江湖路 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沟河大战前夕

作者:弓满月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29 13:45:30 来源:258中文

辽国的南京,也就是曾经的幽州,城墙高三丈,墙厚一丈五尺,城周三十六里,四周设八门,是天下有数的雄城,其规格和坚固的太原城不相上下。

耶律大石站在城墙之上,遥望北方。

远处,有隐约的一片营寨。耶律大石用足目力,勉强能看到一线旌旗。

在本时空,这是第一次,敌人把营盘扎的如此遥远。

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御驾亲征,从中京打到了南京,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金兵因此嚣张至极。

没成想,他们在辽国最后一个城市,南京,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蒸汽弩如此凶残,只打的金兵损失惨重,丢下了大量的尸体。阿骨打立刻拔营,足足后退了两里地,才敢再次扎下营盘。

耶律大石自失的一笑。

没想到,最终为大辽续命的,竟然是蜀国公主——耶律余里衍。

若非她的大宋小情人造出了如此逆天的蒸汽弩,南京早破了。

可是辽国皇帝耶律延禧,也就是公主的亲爹,却下令杀了余里衍的娘和兄长。

公主这是以德报怨吗?耶律大石想不明白。这真是一笔烂账。

他也不再去想。想也无用,目前他不但不知道耶律延禧的生死,也不知道余里衍的下落。

蒸汽弩就像传说中的上古怪兽,一台又一台的蹲伏在城墙之上,厚重的身躯散发着冰冷的寒光,随时准备射出无人能挡的巨大弩箭,收割眼前的一切生命。

没有人可以在蒸汽弩下逃生。

可惜呀,阿骨打虽然号称御驾亲征,却从来没有在战阵前现身过。若是他敢露面,耶律大石一定取他性命。

秦牧设计的蒸汽弩,因为有完整的图纸和制作流程,再加上精炼出来的钢铁,所以每一台蒸汽弩都有着相似的性能——这就很类似后世的工业产品了。

耶律大石对蒸汽弩的一个能力非常的满意,那就是精度!

因为蒸汽弩的动力来自于锅炉,而水的沸点固定在100度,这就让蒸汽弩的动力输出不会如人力或者畜力一般,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削减。

耶律大石非常的确定,在固定角度的情况下,连续几根弩箭基本都能命中固定地点。

这就让耶律大石有了点精确打击的能力。

如果阿骨打披着黄袍出现在战阵之前,耶律大石有把握一轮射击就要了他的小命。

可惜呀,传说中勇猛无敌的金国皇帝,并没有真正不惧危险身先士卒。

耶律大石找遍了战阵,都没有发现阿骨打的身影。这个人,果然是狡猾异常。

不过耶律大石很快就释然了。传言总是夸大的。如果完颜阿骨打真的有勇无谋,金国怎么可能如此迅速的崛起。

这就不是一个莽夫能干成的事情。

南京被围,已经足足有两个月了。经过近一个月的顽强防守,金国似乎被打蔫了。最近一个月,金国

人再也没有发动过一次攻击,就远远的围着城池,好像围住猎物一般。

耶律大石很清楚他们在等什么。

金国在等大宋出兵。他们不想白白送死了。

耶律大石感觉到一丝遗憾。如果大宋不出兵,只有眼前的金国人,他不会太担心。

人是要吃饭的。金国人也是人,他们也要吃饭。

南京周边的粮食早就被耶律大石搜刮一空,全囤积在城里。现在南京的存粮,足够城里人吃一年。他有足够的信心和金国人耗下去。

毕竟,金兵劳师远征,他们的粮草有限。在得不到补给的情况下,绝对无法坚持太久。

如果大宋不出手,耶律大石估计,阿骨打顶多再坚持一个月就会退兵。

他无比期望大宋的皇上亦如既往的胆怯,因为惧怕辽国而不敢派兵。这是他和残存的辽国,唯一的生机。

可惜,前几天接到探报,宋军的先锋部队已经出现在白沟河畔。

看来,赵佶要趁火打劫了。

这时候,耶律大石不由得想起了郭药师。如果不是他带着人马投降了大宋,那么战场还不会离南京如此的近。

如果涿州易州还在辽国手里,宋军只能在易水河畔停下脚步。那里距离南京还有很远一段距离,耶律大石还有腾挪的余地。

可是两州易主,战线就立刻逼近了南京。

白沟河离南京,不过一日路程。只要宋军突破了白沟河一线,南京立刻就陷入腹背受敌的境界。

如果到了那个时候,耶律大石相信,南京肯定就守不住了。

蒸汽弩还是太少,一旦分开使用,就达不到阻敌的目的。

如果蒸汽弩压制不住敌人,南京城旦夕可破。

所以,摆在耶律大石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在白沟河,杀退宋军。

童贯,放马过来吧,让某家领教领教大宋宦官的手段。

这时候,伐辽的宋军已经全部到位。领军的正是童贯。

他带领十五万禁军,再加上各路人马,凑齐了二十万人,以涿州为大营,和幽州遥遥相对。

大战一触即发。

童贯对于这次伐辽信心满满。赵良嗣得到了确切消息,金国真的打败了辽国。

现在,辽国皇帝耶律延禧去向不明,辽国的中京已经被金国占据。眼下只有南京——也就是幽州,这么一座城池,还在辽国人手里。

童贯闻讯大喜。

如此强大的辽国,说没就没了。再厉害的老虎,若是四肢都被打断了,只剩下一张缺了牙齿的大嘴,那也不足为虑。

如今的辽国,就好像瘫痪的老虎,只剩半口气吊着。

现在,战无不胜的童太师来了,那辽国这半口气,也就别喘了。

二十万大军,难道还灭不了一个幽州城吗?

童贯对于胜利毫不怀疑,他只求速胜!

万一拖的久了,幽州被金国人先打下来,那就让自己脸面无光了。

所以一待人马到齐——主要

是各路西军到位,童贯立刻发出了进攻命令。

“向着幽州前进!杀光辽国人!”

二十万大军,当然不能一字排开向前推。那样根本没法走。

向着幽州前进,也得顺着大路走。

童贯很清楚禁军的实力——那就是不堪一击,所以他根本不敢把禁军放在前面,而是让刘家军在右翼,折家军在左翼,种家军居中,三路齐发,一起向前。

禁军,就跟着自己在后面压阵好了。

这样的阵型,对于刘家军种家军还好说,可是对于折家军就麻烦大了。

因为这次来的折家军,不是原来的折家军。这是一支残兵,抢劫百姓绰绰有余,可是打仗吗,那就免了吧。

吴阶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被当作了前锋。

按照征方腊的经验,童贯应该以禁军为主,西军为辅,这才能让功劳落在自己口袋里。吴阶也是按照征方腊的模式来打算的。

可是他却没想到,辽国和方腊,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敌人。

童贯不怕方腊,所以他敢以禁军为主力,西军打下手。遇到实在啃不下的硬骨头,才让西军上。

但是童贯怕辽国。在辽国兵马面前,大宋的禁军可以说毫无用处。这样他就万万不敢让禁军打头阵了。

西军能打,西军先上。

这顿时让吴阶陷入了巨大的危险之中。

抢劫在前,打仗在后,这是吴阶早就定下的策略。可是现在形势变化出乎意料,他的吴家军顶在了最前面,前面十里就是白沟河。

根据斥候的探报,白沟河对岸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辽军,估计有近万人。

这是要让自己去送死呀!

吴阶忍不住拉动缰绳,停下脚步。他命令整个队伍停止行军。先歇会再说。

天空碧蓝如洗,四野微风拂面,真是个难得的好天气。可是吴阶却满腹心事,根本无法放松下来。

他自诩当世诸葛,只是一直以来,命途多舛,怀才不遇。

吴阶本想借着这次伐辽的机会,“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可是谁知道遇上了秦牧。

他到现在也记得那日的每一幕画面。

那个手机,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器?怎么能把人都关在里面呢?

吴阶满脑袋都是疑问。这已经完全超乎了这位当世诸葛亮的认知范围。

别说是他这个冒牌诸葛亮,就是真的诸葛亮活过来,他也没见过手机呀。

不过秦牧并没有给他多解释。在秦牧看来,这纯粹是浪费时间。只看吴阶这一路的行为,在加上对折家人耍的心眼,他就跟自己走不到一路上来。

既然不是盟友,现在也谈不到是敌人,秦牧实在不愿意浪费时间在外人身上。

他随口敷衍两句就走了。以他的身份,吴阶自然不敢强留。

秦牧第二天就消失了,连带着他那些手下,和折家二公子,全都没了踪影。

这让吴阶莫名其妙。折

可求告诉过他,折可存就在这里考察地形,所以吴阶才一路定下计策。可是折可存说走就走,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不过吴阶也没办法去问——人都找不到了。

秦牧的手下可不是老弱病残。相反,秦牧带来的都是近卫团中的精锐。来无影,去无踪。

别说吴阶的兵还缺胳膊少腿,就是四肢健全,他们也找不到秦牧的身影。

如果连他们都能发现近卫团的痕迹,那这些特种兵也没脸称自己是特种兵了。

秦牧的人马就好像他的手机一样神奇,说不见就不见了,只留给吴阶巨大的困惑。

不过这个时候,吴阶根本没时间分心考虑这些,他得给自己,以及这一支刚刚成形的吴家军找一条生路。

可是生路在哪里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