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孤剑江湖路 > 第十三章 贺铸的考验

孤剑江湖路 第十三章 贺铸的考验

作者:弓满月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29 13:45:30 来源:258中文

庆湖遗老贺铸,今年已经快七十了。这一生他经过见过的多了,自从苏学士《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之后,文坛再没有可以比肩的作品,也没出过他看得上眼的人物。

晏几道,终日莺莺燕燕,温柔乡里,“琵琶弦上说相思”,脂粉气!

周美成,“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青楼味。

秦少游,“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小家子气。

李易安,却是个女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怨妇而已。

贺铸本以为他这一辈子是看不到能入眼的新人新作了,要带着遗憾入土。

大宋如今外有强敌,内有患匪,远没有开国的恢弘气势,文坛也凋零至斯,没了气候。可不成想今日眼见一首新词,一位新人,竟然让庆湖遗老迫不及待的要请来相见。

好词啊!

水龙吟-登苏州虎丘塔。

这是登塔感怀,还是我们苏州的塔。此塔本就扬名海内,日后更会因为这首词名垂千古。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首词太对贺铸的胃口了,甚至比苏轼的大江东去还对胃口。

并不是说这首词比苏轼千古名篇大江东去要好,而是词风不同。

苏轼这个人,有点类似李白,比李白务实一些,却比绝大部分普通人洒脱的多。非洒脱之人写不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可是这首词极尽英雄主义的浪漫幻想,但是却没有自身对英雄行为的追求。

最后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别那么在意——这就是苏轼的态度,贺铸却是不认可的。

贺铸虽然是文人,却一直有侠客之风,他的词《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就是倾诉自己的志向。

“肝胆洞。毛发耸。”,“白羽摘雕弓”,“剑吼西风”。

简直是要一剑能挡百万兵。怎么能如苏轼一般做个梦就算了。那能算吗?

苏轼的浪漫并不适合贺铸。

“竹杖芒鞋轻胜马”不过是苏轼说说,贺铸不信苏轼穿着草鞋握着竹棍,在大雨里面比自己骑马走的快。

这首词不同,通篇有一股英雄却又无奈的悲愤气息,直欲破纸而出,简直是贺铸此生的写照。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此时候的大宋,年年向辽国进贡,而且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大辽才是老大,大宋不过是老二。这让贺铸如何肯甘心,文人向来是心比天高,他尤其的高。一直是报国无门,无法带兵打仗。

这一句写尽了他的委屈。拿着“吴钩”这样的利刃只能登塔赏风景,却不能上阵杀敌。天下间谁人能明了我心呢?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大量的典故,信手拈来,却又丝丝入扣。

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贺铸如今也是如此。

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问发财的事,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

贺铸有点惭愧。自己何尝不是如此,让此词作者耻笑。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

这句话更戳心窝。是啊,人都老了,都七十岁了,岂不是可惜了流年。只能“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来人,”贺铸抹了一把老泪,大声吩咐道:“摆宴。”

接着起身道:“我要亲自迎接。”

贺铸亲自迎接秦牧,让秦牧有点惶恐。

老人家了,这么大的宅子,从里面走过来不容易。他自信凭借辛弃疾这首词一定能打动贺铸,可是没想到打的这么狠,都把人从屋里打出来了。

用辛弃疾的词秦牧是不担心的。那是南宋的人物,现在还没出生呢。

“英雄出少年!”贺铸没想到词作者如此的年轻,又是意外又是欣喜。年轻人才有可能实现抱负,如果也如自己一般垂垂老矣,也不过空留遗憾。

“承议郎过奖了。”秦牧向贾红线请教了这时空的称呼礼仪,知道这样称呼贺铸算是礼貌。贺铸最后一个职位就是承议郎。虽然官不大也是官。

“哈哈,请!”贺铸性格爽快,快七十的人了,耳不聋眼不花,在大宋是难得的好身体。

到了宅子内,直接请上宴席,彼此介绍过后,贺铸明白了秦牧的来意。

原来是游历天下。有抱负。果然非如此人物写不出如此好文。

“功业,老夫没想到今生还能看到如此绝妙好词,这都是你的功劳,让老夫即使闭眼了,也能安心。大宋后继有人,后继有人。”

贺铸的夸奖让秦牧感觉有点面上发烫。

这词不是自己写的,是辛弃疾写的,自己不过是改个标题。原题目是“登建康赏心亭”,自己给改成“登苏州虎丘塔”,其余一个字也没动。

大宋要是后继有人的话,应该是有辛弃疾,不过那要历史不要大变样才可以。

“惭愧,惭愧。”秦牧这到是实话。

“何愧之有啊!”贺铸以为秦牧是自谦,爽快的说道:“说来老夫才应该惭愧。你看。”

他指着周围,全是莺莺燕燕,有他的侍妾和使女,十几个女人。

“这不就是红巾翠袖吗?”贺铸说道:“只是老夫老了,也流不出英雄泪,就剩老人泪了,这个不流也罢。”

“承议郎的洒脱,功业佩服。”秦牧对贺铸有一定的了解,除了诗词本就知道之外,他手机里面还有更多的资料,来时偷偷翻看过。

“不知功业的坐师是哪位?”贺铸看到秦牧如此年轻虽然是喜欢,却觉得这样的年纪不应该写出那样的文字,就想了解一下他的师承。别是盗用人家的文字。

这个时空什么都讲究出身来历,尤其文学方面。

武力上你可以说天赋异禀,生下来就力大如牛,但是文学上不行,总不能天生就识字吧。你得有老师,得学习。

有老师,老师也有老师,这就是传承。老师可能不出名,但是你总得有一个甚至几个,没准我知道呢?

秦牧的老师多了,从小学到大学,算算得有几十个,可是哪一位也教不会他写宋词,还是辛弃疾的词。

挑谁当老师好呢?要不苏轼怎么样?反正他已经故去了。

可是算算时间,够不到啊。

苏轼1101年故去,现在1120年,自己就算在他死那一年跟他学,按照自己岁数算,也学不了几年,那时候秦牧还是小孩呢。

苏轼不行,那么别的故去的词人也不行。

活着的不能考虑,这简直一下就穿帮。

有了,就他老人家吧。

“功业的老师姓李,讳德胜。”

“李德胜。”贺铸不由得摇摇头,这个真没听说过:“不知这阙水龙吟是功业的旧作还是新章。”

“是今日访云岩寺登虎丘所作。”

原来是新词。贺铸看秦牧这样年轻,而那一首词里面颇多典故,怕他是冒牌货,有心考他一考。

“功业大才,老夫心下欢喜,不如你就此刻情景再添一首如何?”

秦牧没想到老头这么难对付。

一首不够还要来一首。

这到是麻烦了。

文学作品忽悠的了外行骗不了内行。今天你抄辛弃疾,明天改抄李清照,再后天甚至来一个曹雪芹,这在行家眼里一看就是文抄公,根本不是一个风格。

就好像一个人不能一会男人一会女人。就是做男人也不能一会慷慨激昂上阵杀敌,转眼胆小如鼠叛变投降。

如果有个时间跨度也好说。比如年轻时候气壮,老了平和,可现在和刚才不过一个小时,自己这文风不能变的太快。

而且眼下是个宴席,眼前是个老者,写什么好呢?

贺铸发话自然有使女为秦牧铺好了笔墨。

秦牧略一思索,提笔写到。

“水龙吟。”

又是《水龙吟》。贺铸点点头,这才对。一个文人总有拿手的词牌,看来秦牧最拿手的是《水龙吟》。

“己亥岁寿庆湖遗老。”庆湖遗老是贺铸的别号,贺铸满意的点点头,这是要给我贺寿。有心了。也应景。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一篇新词,在秦牧笔走龙蛇之间呈现众人眼前。

贺铸大悦!好词好词!和上一首词意不同,但是文风一看就是出自同一人。

秦牧果然好文采,还会做人。

这首词点明给贺铸做寿。里面全是夸赞。而且和上一首词一样,大量用了典故,却一点不突兀,浑若天成。

“渡江天马”是晋王室南渡,建立东晋,因晋代皇帝姓司马,故云天马。

自那个时候开始,有几个人是治国能手呢?没有,就是贺铸一个。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就是因为没贺铸,所以他们那么可怜,都被人打的南渡了。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夷甫是西晋宰相王衍的字。他专尚清淡,不论政事,终致亡国。他们比贺铸差远了。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一切还得靠我贺铸这样的真正儒生。

“况有文章山斗”。这是夸贺铸的文采乃泰山北斗一般高大。

“对桐阴”。这更是贺铸的得意之作。这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夸的是贺铸家世显贵,而另一层意思就更针对贺铸狠夸了。

贺铸写过一首悼亡妻子的词,在大宋朝非常有名,是他得意之作。其中更有两句话被人称颂:“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对桐阴”岂不是正夸他这两句吗?

“绿野”是唐宰相裴度,他退居洛阳,其别墅曰绿野堂。

“平泉”是唐宰相李德裕在洛阳的别墅名平泉庄。

“东山”更了不得,是东晋谢安寓居所在。

这三个字极大的抬高了贺铸的身份。他不过是以承议郎致仕,和上面三个宰相级的人物差老鼻子了,如今被秦牧夸的和他们一样,能不开心吗。

而且还夸他老当益壮,“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

还能再整顿几十年。到时候秦牧再来“为先生寿”。

简直绝妙之极!

贺铸再想不到秦牧会当着他面写出这样一首词,简直句句话都搔到了他的痒处,却没有半点阿谀奉承之感,反倒有忧国忧民之态。

人才啊!天才!

那是当然,辛弃疾的词,能不是天才的词吗。

辛弃疾被称为“词中之龙”,他的每一首作品都经得起推敲。

这首《水龙吟》是“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本来就是给人祝寿写的,自然句句都合主人心意了。

“功业,老夫有一个孙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