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宠妻入髓:神医太子妃 > 第42章

宠妻入髓:神医太子妃 第42章

作者:檀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9:22 来源:258中文

() 有林黛玉陪伴的日子,对于贾琦来说,就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林黛玉不但是他上辈子就想娶的女神,更在思想上跟他相当合拍。

外面的那种“天下财富是有数的,多拿一点百姓就少一点”的思想,贾琦从来是嗤之以鼻的,贾琦甚至早就写好了无数的文章,准备将那些对经济和经济规律根本就一无所知、最多也只是管中窥豹水平也不看自己的功绩却时时刻刻指着自己的脊背骂自己祸国殃民的家伙批得一无是处。

可惜的是,这些文章注定是发不出去的。

大魏并不开明,甚至可以说是保守的,甚至很多时候,人们在评判是非的时候,也不是根据律法或者道理为依据的,很多时候,这种是非论断,往往是按照年龄、资历,甚至是背后势力来做标准的。

而那些不懂装懂的家伙之所以会如此猖狂,除他们的年纪大、资历高之外,也无非是因为贾琦是当今皇帝的人而他们背后站着太上皇罢了。

太上皇终究是老了,他身体越是不好,他就越发保守。曾经拥有无数的旺盛精力,甚至在自然科学和数学上花费了许多时间精力并且拥有相当造诣的太上皇老了。

而伴随着他的老迈,他在政治上的保守也越发明显,比方说,对待朝鲜的软弱、对朝鲜的狼子野心视而不见,再比方说,对当今皇帝的防备。

明明是他把皇位传给当今皇帝的,可如今,太上皇对待当今皇帝的种种,也不比那位老义忠亲王好到哪里去。

当今皇帝在政治上受到种种掣肘,而跟自己这样,身为当今皇帝的心腹,更是受到了重点关注。

贾琦建了相当的功勋又如何?

贾琦养活来了数百万的百姓又如何?

贾琦治下每年上缴国家两千万的赋税又如何?

太上皇并不在乎。

太上皇只在乎手中的权柄,在乎贾琦是当今皇帝的人、当今皇帝的心腹。

谁让贾琦在日常行事中从来都是先听皇帝再听太上皇、太上皇的诏令跟皇帝的诏令有冲突的时候,也总是以当今皇帝的命令为主。

贾琦从来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错,毕竟,天无二日,太上皇终究只是太上皇。

可惜,

太上皇并不这么认为。

即便已经退位了,太上皇依旧想握住权柄。如果法律不行,那就让舆论站在自己这一边。

这就是太上皇。

在背后骂自己的人,终究是这些老学究们本身读不懂经济现象和经济原理,还是因为背后有人指使他们给贾琦使绊子,贾琦都不关心。

事实上,贾琦也曾经想过要针对那些榆木脑袋写些文章,让大家一起读、一起来深入了解经济现象和经济原理。贾琦甚至还就那些人对自己的指责,还真的写了不少文章出来,可是文章写出来了,贾琦却只能将之束之高阁。

为了把经济现象和经济原理说得清楚明白,贾琦用的都是大白话,要深入浅出一点点地将经济规律塞进看过这本书的人脑子就已经费了贾琦老鼻子的劲儿了,还要让这些文章被那些老学究们接受,以贾琦的文笔和身份,根本就做不到。

贾琦的文章是专门针对科举考试和日后的仕途而专门训练的,考试和处理公务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可如果想风|流|别致让很多人喜欢、交相传唱,根本就不可能。

文彩不够是一层因素,贾琦的身份又是一重硬伤。

如果贾琦参加过殿试是三鼎甲出身那还好些,可偏偏贾琦没有参加过会试殿试,他只是个秋闱亚元。

如果贾琦是公认的经史大家,那又是一回事儿。可贾琦偏偏不是。

别人可不管贾琦的年龄身份,因为许多人根本就对贾琦的年龄没有什么认识,他们只会看到,贾琦是举人出身,而那些人,哪怕不是三鼎甲也是二甲一名的传胪,他们也会认为那些人更用公信力。

这就是操蛋的现实。

实际工作能力再好,也比不过会吹牛的人、比不过有人帮忙宣传的人。

偏偏贾琦还不能注定宣传自己的功绩,因为那很容易让人认为自己有不臣之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贾琦再写大白话的文章,那些人可不会去看这些文章的具体内容,他们只会嫌弃贾琦没有本事。

那个时候,贾琦就是将这些书籍都刊印出来,白送给人,也只是别人口中的笑谈。而那些人,说不得还会把这些书籍收集起来,白白地烧掉,以示自己跟贾琦这种幸臣不同路。

贾琦可没有这么多的时间精力更这些人打这种无聊的官司,也没有这个意思,拿这么多的金钱给别人刷名声。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操蛋。

你的道理再正确,没有足够的文彩,文章不够华丽,或者不够风|流别致,不好意思,没有人会看。

就是商人们愿意看,就是商人阶层双手双脚都赞成贾琦的观点并且很乐意执行,不好意思,只要你的文章是白话文写的,总有那么一群老顽固会以你“文彩不够,学人家出什么书”为由将你贬斥得一文不值,更严重的,就是这些老顽固们联合起来运用他们在文坛上的影响力将你封杀。

对百姓民生有用?能够指点国家未来的出路?

这种东西,重要吗?

这些人连管仲都看不上,只承认孟子是亚圣,又怎么会理会贾琦这个小鬼头?贾琦如果写文章也就算了,如果贾琦发表了什么有关经济的文章,他们一准联合起来,不把贾琦骂得严嵩第二决不罢休。

这也是为什么,贾琦明明都已经写好了,依旧把这些文章束之高阁。

贾琦很清楚,这些文章拿出去,没有几个愿意全部看完,跟薛宝钗这种人甚至会觉得贾琦不务正业,甚至还会指手画脚,为贾琦指点“正确的路”,唯有林黛玉,会认认真真地看,会帮贾琦修整、润色。

贾琦只能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林黛玉。

他能依靠、信任的,也只有林黛玉了。

握着这些文章,林黛玉忍不住问贾琦:“阿琦,你可知道,你把什么东西交给了我吗?”

贾琦道:“没有办法啊,除了姐姐之外,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会有谁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地读完这个之后,再仔仔细细地思考这里面的真意,然后尽心修改。而且,我对最后的书稿的要求也高,要跟内阁发布的各种诏令一样,添一字则繁,少一字则词不达意,又要文彩风流,跟西厢记一样,明明一个根本就不得见人的风流韵事,竟然被千古传唱。我要的就是那种文字效果。”

“你这是拿我比王实甫吗?”

林黛玉听说之后,忍不住捏紧了手里的文稿。

此时此刻,林黛玉心中充满的,除了因为贾琦的信赖而产生的感动,更多的,则是因为巨大的挑战性而产生的战栗感。

文人相轻是事实,可青史留名,也是文人最大的荣耀。

这些文稿毕竟不是唐传奇莺莺传那种让人耳熟能详的故事,而是枯燥的经济原理、数据分析,以及残酷的事实实例。

可以说,这样的文章,要写出那样的效果,其难度,绝对不下于史记、资治通鉴。

如果史记是史家之绝唱的话,那这些文稿的完本,完全可以称之为商家之绝唱。

因为贾琦的托付,也因为清楚这些文稿的重要性,林黛玉修改得极为小心。

因为她很清楚,文彩不过是为了因为那些老顽固们的反对才被需要的,真正重要的是内容。

文彩华丽,也不过华丽几十年罢了,可这些书稿里的内容,足够让贾琦青史留名。

所以,林黛玉宁可慢些,一点一点地来,也不愿意对这些文稿改动太大,以致于让人产生了歧义。

这是一桩十分艰巨的工程。

在沪州府知府衙门后院的书房里,经常可以看到林黛玉和贾琦肩并肩地坐着,一起看邸报,一起读账本,一起看各种公文。

要达到贾琦要的那个要求,就必须对这个世界有足够了解。

贾琦从来都是鼓励林黛玉多多了解外面的世界的,林黛玉也不是那种妄自尊大的人,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不需要学习了,相反,林黛玉很喜欢跟贾琦讨论各种事情,有的时候林黛玉的话能够激起贾琦更多的思想的火花,贾琦跟林黛玉谈着谈着,就会抓起笔,在纸上唰唰唰地写。

又一篇文章就会应运而生。而每一篇这样的文章,都会被林黛玉小心翼翼地收起来,反复阅读,为日后的整理做准备。

在他们共同的书房里面,那座一丈多长的沉香书案边上,贾琦和林黛玉经常并排坐着,或者阅读文件凝神思考,或者飞快地校对着账本,或者不时地翻着那些邸报,低声讨论。

其实,贾琦也好,林黛玉也罢,在贾琦跟林黛玉说起太上皇的身体状况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京师已经出现动乱的预兆了。

可是,贾琦和林黛玉万万没想到,竟然不是京师先乱起来,而是他们身边先乱起来。

事情是从一件很小的事情开始的。

贾琦跟林黛玉新婚不假,可林黛玉的例假依旧每个月按时到访。

林黛玉虽然心中有些难过,可贾琦不以为意。

贾琦觉得,林黛玉才十七岁,现在怀孕生子真的太早了,等到二十岁之后再生也来得及。因为贾琦的态度,林黛玉心中虽然有些失望,却并不难过,也没有吃什么药膳汤剂。

贾琦的态度给了她很大的支持,让她有足够的底气去等待。

林黛玉虽然担心自己会重复贾敏的老路,却也清楚自己结婚连半年都不到,现在没怀上真的很正常。

这天底下又有几对小夫妻是结婚第一年就怀上孩子的?就连贾琏王熙凤,也是结婚三四年才生了头一个孩子,也就是巧姐。

贾琦坚持,他们贾家的孩子来得也不早,一切随缘,林黛玉这才稍稍安心。

可林黛玉没有想到的是,贾琦跟她都这个态度了,竟然还有人往贾琦的床上爬。

那一天,正好是林黛玉来小日子的时候,贾琦又担心林黛玉劳了心神,因此不许林黛玉去书房,让林黛玉在卧室里好好休息。

不想,这里林黛玉才喝了姜汤,全身发热,刚刚迷迷糊糊地正要坠入梦乡,前面就闹出了事儿来。

先是贾琦的尖叫声把林黛玉彻底给惊醒了,然后是女人的尖叫声和求饶声,让林黛玉和身边的丫头婆子都惊魂不定。就在林黛玉追问身边的人发生什么事儿的时候,她看见贾琦穿着睡衣、散着头发从外面冲进来,一副神魂未定的样子。

林黛玉看见贾琦这个模样,当时心里就咯噔一声。结果,贾琦一张口,林黛玉就啼笑皆非了。

其实就是一件很平常的桃|色|事|件。

贾琦年纪轻轻就手握实权,又掌握着沪州府市舶司这么大的钱袋子,每年上缴的赋税都高达两千万两银子。这样的贾琦,如何不是别人眼中的香饽饽?

想算计贾琦的人、想从贾琦手里弄好处的人,从来就不会少。

贾琦这个人呢,又从来不矫情,该出去玩的时候就出去玩,该应酬的时候就应酬。

林黛玉也信他。哪怕他顶着一身脂粉味儿回来,林黛玉也从来不会说什么只会迅速地安排热水给贾琦梳洗,好让贾琦能够好生休息。

因为林黛玉坚信,贾琦绝对不会做对不起她的事儿;

因为林黛玉坚信,贾琦从来都是舍不得她伤心的那一个。

而这一次,就是不知道谁塞了一个女人进来。

之所以说塞,那是因为贾琦林黛玉事先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女人,就连幽若都不知道。

那一天,林黛玉的小日子来了,在卧室里面休息。贾琦那边的公务却是每天都不断的,所以呆在外书房。

这很正常。

这个时代有这种观念,那就是女人下腹流出来的液体都是不干净的、**的,会给男人招来霉运。所以,一旦林黛玉身上不方便,即便贾琦很不想跟林黛玉分开,林黛玉身边的丫头婆子们也不会让贾琦在这种日子里跟林黛玉同床共枕,哪怕只是单纯的盖被子睡觉聊天。

因此,林黛玉的小日子,也是那些人仅有的机会。

因为别的日子,贾琦跟林黛玉之间根本就插不下去手。

这个不知道是谁送来的女人,就是瞅准了林黛玉的小日子,摸进了书房后面的小房间,脱|光|了,在里面候着。

然后,时间到了,贾琦也累了,收拾好东西,回到那个小房间的时候,被床上|光|溜|溜的女人给吓了一跳。

因为当时贾琦以为有蛇爬上了自己的床。

他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出房间的。

还是幽若听到贾琦的声音,冲了进来,这才发现,原来床上躺了一个陌生的女人。

贾琦把脸藏在林黛玉的胸前,过了好一会儿才闷闷地道:“林姐姐,你知道吗?明明是那女人闯入我休息的地方,也是她自己把自己|脱|光的,可她的脸上的神情,就好像是我逼她一样!我根本就不认识她!明明是她想占我的便宜,想借机威胁我、从我这里弄好处,却把自己弄得跟三贞九烈的烈女一样,也不知道随随便便来到陌生男人的房间的人是谁!”

贾琦巴拉巴拉地说了一大通。

他快委屈死了。

他清清白白的一个人,差一点就被来历不明的人给占了便宜!

宝宝委屈、宝宝心里苦,宝宝当然要说!

宝宝要好好地跟媳妇说一说,还要媳妇软软的亲亲和抱抱。

明明是贾琦差一点被别的女人给睡了,可是看到贾琦现在这个小模样,再想到那个倒霉的女人,林黛玉不知道怎么的,好想笑。

林黛玉道:“那,那个女人呢?”

“我让幽若把她丢出去了。”

“丢出去了?”林黛玉傻眼了,“你,你该不会就让人,把她,就那么赤|身|裸|体地丢到大街上去了吧?”

贾琦重重地点了点头,道:“不然呢?给她换上好衣裳?好吃好喝地供着?真要那样做了,明儿个我这沪州知府衙门就要被莺莺燕燕给填满了。现在把她丢出去,我也能清净清净。”

林黛玉都开始同情那个可怜的女人了。

招惹谁不好,偏要来招惹贾琦呢?

换了其他任何人,就是自己不要,最多也只是把这个女人送进大牢里面。直接光着丢到大街上?

林黛玉都可以想象得到那个女人接下来的命运了。

大魏许多城市都有宵禁,作为一港口城市,一个西洋人很多的港口城市,大魏的宵禁时间要比别的城市玩许多。

可即便是这样,黄昏以后,好人家的女人就不会出现在大街上了,无论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黄昏之后出现在大街上的女人,往往都是从事特殊职业的女人。

而现在,一个光着身子的女人,在夜幕之后被丢在了大街上!

林黛玉连忙让身边的婆子去二门上找个小厮长随注意一下那个女人。

别闹出人命来。

然后,林黛玉就感觉到,贾琦箍着自己腰身的手臂收紧了:“林姐姐,你都不关心我。”

林黛玉道:“我关心你啊。因为关心,所以不希望你因为这事儿被人泼了脏水。”

原本嘴上都可以挂油瓶的贾琦立刻就春光灿烂了:“没有关系,就是我没有吩咐,幽若也知道该怎么做。她肯定会派人盯着,至于结果,我们明天就知道了。林姐姐,”

“怎么了?”

贾琦捂着心口道:“我这里受伤了,我需要安慰。”

林黛玉差一点笑场,就连蜜蜡都忍不住道:“四爷,您还是回房休息吧。”

“不,我不要。”

看着噘着嘴,越发像小孩子的贾琦,林黛玉只是笑,却不开口,反而是雪雁笑吟吟地过来,把蜜蜡拉走了:“蜜蜡,你还没有发现吗?是四爷故意跟我们奶奶撒娇呢,你掺和什么劲儿!”

“可是,今日是我们奶|奶|的小日子。”

“可四爷都这样跑来了,奶奶还能把四爷赶出去了不成?放心,奶奶心里有数儿的,我们只要听着就是。”

蜜蜡心中还在犹豫,却见里面靠近窗户的几支蜡烛都被吹灭了,然后就听见贾琦甩掉鞋子爬**的声音,然后就是贾琦和林黛玉两个低低的说话声。

蜜蜡看着满脸欢喜的雪雁,心中也是一震。

她一步三回头地被雪雁拉走了。

蜜蜡是林黛玉跟贾琦结婚的时候贾母给的。贾母跟前的丫头们,也没有几个跟鸳鸯一样,不肯给人做妾的,贾母屋里大多数丫头都做过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美梦。

而嫁给贾家的小爷们,就是她们眼中的高枝儿。

这也是曾经的荣国府里,大多数丫头们的想法。

而贾家的诸位小爷们之中,又以贾琦眼下最受欢迎。

曾经贾宝玉是贾母的眼珠子,所以这些丫头们大多盯着贾宝玉,等贾政王夫人出了事儿,这些丫头立刻转移了目标,盯上了贾赦的三个儿子,当然,贾琏贾琮贾琦兄弟三人中,又以官位最高的贾琦最受欢饮。

贾母跟前的丫头们中间传着这样的说法:

林姑娘是林家的女儿,说不得跟林家一样,都是子嗣单薄的。她们这些人若是被贾母给了贾琦林黛玉,长辈所赐,本来就是体面,若是生下一儿半女,就是正房奶奶的林姑娘也不得不给她们面子。

曾经,蜜蜡也对这样的话深信不疑,直到她被贾母给了林黛玉。

跟曾经的玻璃一样,蜜蜡也遭到了林黛玉屋里所有的丫头们的碾压。不过,蜜蜡跟玻璃又不同,玻璃是清楚自己年纪跟贾琦不相配,所以才受了打击之后就偃旗息鼓了。前几年嫁了出去,如今连儿子都有了。

可蜜蜡还年轻,就比林黛玉大一岁。

蜜蜡也清楚,论容貌,她肯定是比不得林黛玉的绝世姿容的,论才华,她大字不识几个,又如何比得上出口成章的林黛玉?论情分,贾琦跟林黛玉青梅竹马不说,林黛玉还是贾琦的启蒙老师。

似乎除了一个肚子,蜜蜡根本就不能跟林黛玉比。

而现在,蜜蜡知道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除了林黛玉以外,贾琦不会多看任何一个女人一眼。

因为别的女人,只要不是林黛玉,只要不是贾琦的长辈或者是嫂子姐妹侄女儿,贾琦根本就不会往心里去。

从林黛玉的上房一路走回自己的屋子的这一路上,蜜蜡都低着头,细细地思考。

她的未来在哪里?

难道她也要学紫鹃玻璃等人那样,嫁出去,做个平民百姓吗?

可是蜜蜡又不甘心。

她舍不得贾家锦衣玉食的生活,也不像过外头那清贫的日子。

屋里的贾琦和林黛玉是不知道蜜蜡的想法的,就是知道了,他们两个也无所谓。

贾琦是绝对不会看上蜜蜡的,而熟知贾琦的为人的林黛玉,自然也不会因为蜜蜡垂涎贾琦这种事情而伤心难过。

只要贾琦不理会蜜蜡,林黛玉自然也不用在乎一个丫头,就跟她不需要搭理外头那些根本就进不得贾琦的眼的女人一样。

不过,那个女人还真的惹出麻烦来了。

大约三天后,有人在码头附近发现了一具赤|身|裸|体的女尸,经过海水的浸泡之后,女尸的脸已经浮肿得不成样子,根本就无法辨识,然后有人就说,他看见这个女人是从沪州府衙门出来的,因为这个女人一直赤身*,所以他跟了一路。

按照司法规避原则,这个女人既然最开始出现的时间地点是沪州府知府衙门,那贾琦就必须避嫌,或者,接受调查。

当金陵的甄家写信过来的时候,贾琦立刻就毛了:“这个甄应嘉,他又不是我的顶头上峰,呼啦吧唧地来了这么一封信,什么意思?我看他是故意的吧?”

坐在上头的沪王笑道:“他还就是故意的,就是那个女人,说不得就是他派来的。”

贾琦道:“王爷,所以这个案子,你来查?”

沪王道:“你才是沪州知府,自然是你来查。反正那些人也不过是想往你的头上扣脏水而已。你慢慢查就好了。”

贾琦道:“可是那一天,我还真的把一个赤|身|裸|体的女人丢出去了。”

沪王道:“怎么回事儿?”

贾琦连忙如此如此说了。

沪王道:“那更容易。就说这个人是不知道哪里来的探子,被人灭口就行了。反正那个目击者也说了,那女人出现在沪州知府衙门外面的时候还是活着的,他还跟了一路,一直看着这个女人走到码头上。所以,这个女人是码头那边出事儿的,跟你没有关系。码头人多嘴杂,谁知道她被哪个害了。算了,这件案子还是本王来吧。”

沪王很快就把这个案子结了。

不是沪王的手段高超,而是事情太过轰动。一个女人,赤|身|裸|体地从沪州府衙门一直走到码头,许多人都看见了。

毕竟沪州是个港口城市,就是晚上,码头上依旧有很多人,所以,看到那个女人的,绝对不是一个两个。

问题是,这个女人的身份,以及,她为什么来码头,又是哪一天死的。

一般的女人,哪怕是楼子里的女人,被扒光了衣服之后,又怎么会恬不知耻地在大街上走着?只怕在被丢出知府衙门的那一刻,就恨不得钻进阴影里,别被人看到了。

更别说从知府衙门一直走到码头上。

所以,就出现了一种说法,那就是,这个女人当时已经疯了。

可这个女人为什么赶巧在这个时候发了疯?是不是被灌了奇怪的药了?她去了码头之后,最后见到的是什么人?说了什么话?

这些事情,大家都好奇不已。

可是好奇也没有用,因为没有人能证明,那个女人当时有什么异常,相反,那个女人的神情至始至终都是很平静的,除了抱着胸口的手,并没有什么不对劲。

沪王就在案卷上说了,沪州府成立不久,之前也没有什么大案子,最多也不过是酒鬼斗殴,官府也不过是判他们赔偿店家的损失,外加徒刑,处三个月到三年的劳役罢了。

因为沪州府成立的时间不久,所以沪州大牢里面还没有几个人,尤其是女牢,空荡荡的。

这个女人不可能是逃跑的女犯人。

另外,按照沪州府百姓们的举报,那就是,沪州府各坊街都没有良家女子失踪的报告。

反而是那些秦楼楚馆里,逃了几个童伎,只是这年纪都对不上。

码头上,所有的船工、苦力们都不认得这个女人,也无法提供线索。

而且这个女人跟贾家也没有任何的关系。假如这个女人是贾家的人,她应该在门口哭求主子的原谅,又或者在知府衙门门口自尽。

可这两种行为,这个女人都没有。

所以,这个女人跟贾家没有任何关系,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个女人是个偷儿,潜入沪州知府衙门是想偷东西,而且是文件之类的东西,才会被剥光了衣服丢出去。

剥光衣服,就是为了防止她把不该带出去的东西带出沪州知府衙门。而这个女人会死,也是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而被灭口。

案子是沪王结的,按理说,这种案子如果想翻案,就等于是不给沪王面子,更别说,沪王还是当今皇帝的爱弟,而贾琦又是当今皇帝得用的重臣。

可偏偏这宫里还有位太上皇!

太上皇听了不知道谁的话之后,就过问了。

沪王不得不赶回京去。

无论是皇帝还是沪王都不愿意看到贾琦离开沪州府、离开沪州市舶司这个位置。

那可是每年至少两千万的赋税,比别的地方都高多了。

为了这两千万的赋税,琉璃厂那边,玻璃镜子的铺子的收益都下降到了八十万一个月,皇帝都不计较了。

因为比起沪州府,比起沪州府的税银,比起沪州府的六十万百姓,比起受到各种订单,下面的织工织娘们满脸带笑、举家穿着新衣的种种,那玻璃镜子铺子的一点收益,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玻璃镜子上,皇帝每个月都能损失四十万的收益,为的就是沪州府每年的赋税。

太上皇要把贾琦招回来,换别人去沪州府主持沪州府市舶司?

怎么可能?

当他不知道太上皇的目的吗?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去注意这个案子到底是真是假、经过又是怎样的了。

反正大家都认定了一个“事实”:这件案子,就是不是那几位王爷做的,就是太上皇授意的,目的,就是想要掌握沪州府市舶司。

有的人高兴于“太上皇对贾琦的种种不满”,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的机会。

而又的人则惊愕于皇帝对贾琦的信任。

贾家毫无疑问,属于后者。

当然,还有张家、许家、祁家等贾赦的殷勤之家。

还有一个人,惊讶于贾琦的得宠。

当今皇帝不是一个脾气温和的人。

太上皇手段高超,又喜欢对臣下施恩,表示自己的仁慈和对臣下的恩宠。

可当今皇帝却是一个一本正经的人,法律是怎么样的,他就怎么来。除非有修改法律的必要,否则,轻易不会破例。

这种被称为铁面的脾气,让当今皇帝的几个儿子怕父亲怕得要死。

这一次的案件,名义上的皇三子实际上的皇长子恭亲王就觉得,贾琦的未来肯定长不了,因为太上皇的喜恶是这么的明显,手段又是那么的高超。所以,太上皇要收拾贾琦,根本就是手到擒来。

皇三子因此表现出了对贾琦的不屑一顾来。

他美滋滋地做了一个决定,在贾琦死后,他可以纳贾琦的妻子为庶妃,顺便接手对方的嫁妆和贾琦的财产。

而皇四子的想法却跟哥哥正好相反。

这位殿下最怕的就是他爹,在他的印象里面,当今皇帝从来没有跟护着贾琦一样,护着他们兄弟几个。

所以皇四子就立刻决定,交好贾家,就是不能跟贾琦成为朋友,也不能成为敌人。

皇四子甚至还打上了纳惜春为侧妃的主意。

皇四子的生母何妃听说了儿子的决定之后非常惊讶,甚至连连摇头。

实在是贾珍那边的名声太不好听了。

皇四子的想法却很单纯:“母妃,我要的是荣昌侯这边的支持,跟威烈将军府又有什么关系?”

何妃道:“如果你要纳的是荣昌侯家的姑娘,为娘就是拼上这个位分也会为你争取。可是这个贾四姑娘却是威烈将军府出来,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跟着那个贾宝玉住在大观园里。无论她的为人有多好,就冲着她这个经历,她也做不了你的侧妃。若是庶妃,那还使得。”

可是庶妃这个位分,根本就不足以拉拢贾赦一家子。

皇四子迟疑了。( 就爱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