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宠妻入髓:神医太子妃 > 第34章 定分家贾琦平暗涛比聘礼李纨心计较

() 薛宝钗等人来到邢夫人这边的时候,邢夫人正好有客,便打发薛宝钗等人去后面,让她们自己找林黛玉贾琬等人玩,却没有想到林黛玉根本就没有在自己屋里,而是在贾琬这边。

史湘云非常惊讶。

等看见了贾琬又羞又喜的神色,更是了然:

“原来琬姐姐也定亲了。”

坐在下面的贾萱见状,笑道:“可不是。如果不是国丧,去年的时候二姑姑就该定亲了何苦要等到现在?”

“哦?不知道是谁家儿郎?”

“自然是许家。虽然不是长房,却也是三房的长子。老爷说,二姑姑的嫁妆要比着大姑姑呢。”

贾赦的原话就是,当初张家许家先后落难,自己都没能帮到这两家,因此,贾琬要嫁过去了,他必是要赔上一副厚厚的嫁妆的。

因此,贾琬的陪嫁,一开始定的就是十五万这个等级。

也就是说,贾琬的陪嫁家具,一样是贾家库房里的好东西,贾赦一样给她准备陪嫁个三万的小庄子,还有衣裳首饰压箱银,就连贾琦,也送了带着镜子的梳妆匣,还有两套玻璃茶具、两对玻璃花瓶。

薛宝钗忽然道:“我隐约听说,玥姐姐出嫁的时候,琦哥儿好像送了什么方子。”

外面忽然有人接口道:“我给玥姐姐的是西洋白葡萄酒的方子。”

众人吓了一跳,史湘云立刻就分辨出,这是贾琦的声音,当即就跳了起来,躲到探春身后去了。

贾琦早就看见了史湘云,史湘云这个样子,他干脆当做没看见:

“不妨事,我就说两句话就走。大姐姐出嫁的时候,我送了白葡萄酒的方子。这里也有两个方子,一个是黄桃罐头,一个是苹果醋。二姐姐挑一个。或者,”贾琦将两个信封平举到贾琬的面前,“二姐姐抽一个?”

方子?

陪嫁庄子铺子都不稀奇,做买卖可能会蚀本,庄子也可能歉收,只有方子,那才是真正值钱的东西!

即便明知道不是玻璃的配方,薛宝钗望向那两个信封的时候,心口还是跳了两下。

谁家嫁女儿陪嫁方子的?

这种东西,谁家不是留给子孙的?谁会白送给外嫁女?还是一个半路出来的外嫁女!

薛宝钗的嘴里直泛苦。

别人的兄弟是这样的,自己的哥哥却是那样的!别人在家里只要舒舒服服地享福就成,有贾琦这样的兄弟,将来贾玥贾琬受了委屈,贾琦会不给她们撑腰?

可自己呢?

哥哥不成器也就算了,还要自己这个做妹妹的想办法去救他!

想到自己十七岁还待字闺中、没有婆家,还要做贼,薛宝钗的心里是说不出什么滋味儿。

薛宝钗不好受,迎春一样不好受。

迎春的性格懦弱,却不等于说,她就不知道陪嫁方子意味着什么!迎春基本可以肯定,如果当初她没有被过继出去的话,以贾赦的性子,自己出嫁的时候绝对会给自己抬一抬身份,嫁妆绝对不会少了自己的。就是这两份方子,至少也有一份是给自己的。

可是现在,她只能在边上静静地看着,看着贾琬挑选。

贾琬微微低下头,想了想,道:“苹果醋滋味特别,跟外头买的有很大不同,不过,这外头的果子露也不少,苹果的也有,我若是喜欢,也可以差人去外头买去,也不是非他不可。反而是这黄桃罐头。上了年纪的人,冬日里总是会喜欢吃点果子的。我们老太太也喜欢吃桃子呢。虽然罐头终究比不上鲜桃,却也比吃不到强。我就要这个了。”

“行。”

贾琦很干脆地将黄桃罐头的方子递给了贾琬,贾琬亲自将之收在自己现用的梳妆匣里面,又说了两句闲话,贾琬就起身告辞了。

等贾琦离开了,才听史湘云道:“琦哥儿怎么回事?怎么只给琬姐姐,不给二姐姐?”

贾琬一愣,贾萱却先开口了:“很抱歉,我只有一个二姑姑。我四叔也只有一位二姐姐。至于这位,我们是可不敢高攀娘娘的亲妹子。”

“你!”

史湘云柳眉倒竖。

“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呢?”

显然,她生气了。

“云姑姑的意思,我不大明白。我怎么了?”

史湘云一滞,贾萱却冷冷地扫了边上的迎春一眼,再度对上了史湘云。

“请问我说错了什么?云姑姑?”

别人酥史湘云,轻易不敢招惹她,贾萱才不怕呢。

“云姑姑,东西是我四叔的,我四叔爱给哪个就给哪个。再者,云姑姑既然这么爱打抱不平,方才四叔在跟前的时候,你怎么不问四叔呢?四叔走了以后,才这这里唧唧歪歪,给谁看呢?!”

“你!”史湘云大怒,“你,你欺负我!我要告诉老太太!”

“到底谁欺负谁呢!今天是我们二姑姑的好日子,你偏来闹。闹就闹吧,偏不敢跟我四叔闹,只会欺负我二姑姑!你别看林姑姑,这东西是我四叔的,又不是林姑姑的!再说了,林姑姑是我四叔的媳妇,只要这东西不是林家给林姑姑的陪嫁、只要这东西是我四叔弄出来的,林姑姑也只能听我四叔的!”

史湘云万万没想到贾萱竟然一点面子都不给她留,又是委屈又是难过,脸上发烧,当时就冲了出去。

史湘云都回去了,迎春也起身告辞,探春和薛宝钗自然不好多留,只能跟着告辞。

看着这群人走了,贾萱才冲着这几个的背影做了个鬼脸,回头道:“林姑姑,二姑姑,你们看她们,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是存心来给我们添堵的呢!”

贾琬道:“如今,她们跟我们又有什么相干?”

贾菡也道:“可不是。眼看着三叔也定亲了,来年就要办喜事儿。等办了喜事儿,我们就要分家……”

想到这个,贾菡也很不好受。

三位叔父中贾萱和贾菡两个跟贾琦最亲,不是因为贾琦年纪小,他们一起长大关系,而是因为贾琦对她们最好。

她们刚来的那会儿,大字都不识几个,比不得史湘云探春等人多才多艺、精通诗文,因此,她们刚来的时候几乎每一个都自卑得紧。

虽然贾赦邢夫人和贾琏贾琮都一再安抚她们,可是她们依旧忐忑难安,生怕给贾赦邢夫人丢了脸,也怕将来嫁出去了,被人瞧不起。

结果却是贾琦发现了她们的心事,然后就告诉她们:

读书识字是必须的,吟诗作画却不是必须的。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男人,跟贾政贾宝玉这么闲,天天在家里玩的几乎凤毛麟角,就是贾赦身上也没有什么差遣,可贾赦的应酬一样很少,平时大白天的也没有时间呆在内宅,基本上都是在应酬或者是在应酬的路上,又或者是在准备应酬中,而跟他这样,会跟林黛玉说的,往往都是时|事|政|治有关的东西。

所以,吟诗作画这种东西,除非是自己喜欢,或者是打发时间,自然而然地学到高深的地步,其余的也不用强求。

就是未来夫婿在你面前作了一首诗,也不需要你马上作出一首能跟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那个等级的诗词来答诗,你真的只要听明白了,知道他要表达的意思了,然后用名家名句回答就好了,如果你一个女子真的作出了传世名句,遇到一个心胸开阔的丈夫也就算了,遇到一个小心眼儿的或者是屡试不第的、自卑的丈夫,那根本就是自找麻烦。

当然,管家也不是必须的。除非原因特殊,比方说,上面没有正经婆母,或者婆母很不靠谱,否则,基本上都是跟着婆母和嫂子们(如果上面有的话)先学着,除了自己的嫁妆,基本上也就管好自己一个小院儿罢了。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家的姑娘出嫁的时候,都很少会陪嫁土地、庄子之类的,大多都是衣裳首饰家具杂物外加压箱银子,因为土地都是留给儿子的。

也就贾赦,手里钱多,庄子多,加上觉得是高攀了人家(户部侍郎的祁家)或者是亏欠了人家(前岳家之二许家),这才给了庄子。换了别人,也只有林黛玉这种绝户人家的闺女手里才会有那么多的田地,就连王熙凤也没有陪嫁的庄子铺子宅子、地。

贾琦直接告诉她们,结婚以后,如果有什么事情不能决定,或者是心里没有把握的,直接跟丈夫开口就行,哪怕是自己陪嫁庄子上的事儿也一样。

女人们会把管家大权当做自己正室地位的证明,其实男人也一样,如果你拿着陪嫁庄子的事儿向丈夫请教,丈夫会认为,这是你信赖他、把他当自己人的表现。

女人也不能太过无知。跟那边那位二太太那样,胆子大,却没有什么忌讳,什么事儿该出手,什么事儿不该出手都不知道,那就是惹祸的根本。贾元春封妃都好几年了,王夫人还是个白身,这就是最好的证据。

好一点儿的女人,就是那种老老实实能顾家的女人。所以,别认为你洗衣服做饭带孩子就很了不起,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这是对女人最起码的要求。更别说,跟贾家这样的人家嫁女儿的时候肯定会陪嫁丫头婆子的,只要你有钱,只要你养得起,该用丫头就用丫头,该用婆子就用婆子,被婆家拿捏住了,没搞清楚状况就把自己陪嫁的人都打发了,然后把自己累个半死,那是蠢才!

当然,即便你没有那么多陪嫁,你能挣到钱,雇得起人,你也有资格跟前养一群丫头婆子,让自己过得舒舒服服的,去挣更多的钱,为自己经营出更好的生活品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让自己过得更好。

再好一点儿的女人,除了能够把家里打理得妥妥当当之外,还能够从朝廷各种蛛丝马迹中推断出各种动向,然后避开各种风险。这种女人,往往就是百家求的好女人了。

最好的女人,就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拥有生活情趣,不但能够适时地调整自己,也能够让别人生活愉快,在大事上,能够坚持自己的本心,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就将很多灾祸用春风化雨的手段消弭于无形。

贾琬还记得,大观园改革的时候,贾琦就以贾政王夫人家的财务状况和大观园为例,解释给自己听:

“……那个时候,那边会提出改规矩,起因是因为奢靡无度需要俭省,那位三姑娘算是领略到精神了,按照常理,若是换了我,反正那边是一个位置七八双手却还是找不到干活的人的,我早就把那七八双手都给革了,直接去找那个能干活的。可那位宝姑娘却不,我不知道她到底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抑或者,是觉得现在收买了人心,将来她进门了再收拾也来得及?我看她是从来没有想过那边的收支情况……”

贾琦明明白白地告诉贾琬,像薛宝钗这种自私自利到了连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小家都不顾、完全只考虑自己的女人,任何一个男人都是忌讳的。

这个世界上总有很多莫名其妙自认为了不起的女人,也有很多自卑的女人。

薛宝钗属于前者,贾玥贾琬贾萱贾菡几个则是属于后者。

谁让她们是养女呢?

也只有贾琦,会解释、分析给她们听,会告诉她们遇到问题应该怎么做,会给她们竖立信心。现在,又有这个方子,贾琬很清楚,将来自己若是遇到什么事情,贾琦一定会帮她。同样,将来贾琦遇到什么事情,哪怕冒着被婆家休弃的风险,她也会伸手。

不独贾琬是如此,贾萱贾菡两个也是如此,就是已经出嫁了的贾玥也是如此。

看见贾琬贾萱贾菡三个都微微红了眼望着自己,林黛玉微微叹息一声,道:“分家的事儿,是老爷决定,不是我们这些人可以开口的。”顿了顿,又降低了声音,道:“其实,分家也有分家的好处。琦哥儿是有想法的,他想解决的,一个是黄河泛滥,一个是百姓生计,而这两样事情,偏偏没有大钱粮是办不成的。怎奈朝廷没有足够的钱粮,却有一群贪官污吏,根本就只能被动的应付。至于这家里,琦哥儿终究是幼子,现在不分家,将来闹出来,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按照国法,土地这种东西是要传家的,也就是说,除非贾琏贾琮都死了,否则,按照正常的程序,哪怕银子是贾琦借来的,只要他是用贾赦的名义购买的田地,那就应该由贾琏继承其中的七成,剩下的三成,才会在贾琏的嫡长子和贾琮贾琦三人之中均分。

贾萱急切地道:“可是,国法……”

林黛玉道:“国法不能违。将来分家的时候,老爷名下的所有田地,二哥肯定是得七成。”

现在贾琏没有儿子,所以剩下的三成则由贾琮贾琦两个均分。

“那,那可是四叔向国库借了银子买下的!”

林黛玉点了点头,道:“的确是如此。而且,琏二哥哥怕是不会养那么多流民,所以,老爷的意思是,分家之后,琦哥儿要当着老爷的面,按照原价,向两位哥哥买下那些河滩地。”

也就是说,最后,贾琦还是会得到那些河滩地,只不过,他要再花一次钱。

另外,贾琦以自己的名义向朝廷借的银子,贾赦和贾琏贾琮是不用承担的。

贾萱惊呼一声,道:“这对四叔并不公平。”

林黛玉道:“却符合律法。而且这本是你四叔提出来的。”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是,

按照常理,既然贾琦买来的土地算作了贾赦的财产,那么这亏空也应该算在贾赦的头上。可事实却是,这个世界上还有父母在不蓄私产的律法。按照这条律法,贾琦若是用自己的名义购买田地,肯定会被人弹劾,所以,他只能用贾赦的名义购置田地。

如此一来,用贾赦的名义购置的田地,就属于长辈的财产,分家的时候,就要按照相关的法律进行。

而贾琦自己借了钱,那是他自己的事儿,跟贾赦是没有关系的。如果数目少,贾赦帮贾琦还上了,那自然是好的,可跟贾琦这样,一借就是三百万,就是贾琏不开口,那些御史们知道了,也会弹劾的。因此贾赦帮贾琦还债,损失的是贾琏的利益。

这不符合朝廷对嫡长子的保护原则。

对此,林黛玉也是支持的。

不仅仅是因为这是贾琦的决定,还因为以她跟贾琦的能力,要挣个三百万,轻轻松松。与其为了这么一点事儿耽误了贾琏贾琦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耽误了贾琦对整个天下的布局,那完全是本末倒置。

贾菡迟疑了一下,道:“这么一来,我们家的产业就等于是翻了一番。”

林黛玉点头,道:“没错。”

“那,那玻璃作坊呢?”

“那些作坊原本就是在我的庄子上的,那铺子也是我的,因此,算是我的陪嫁。”

听见林黛玉这么说,贾琬贾萱贾菡几个也都放了心。

虽然说,在土地上,贾琦看着是受了委屈,只要这玻璃还在贾琦的手里,那比什么都重要,那可是真正日进斗金的宝贝。

不独贾琬贾萱贾菡几个是这么想的,就连邢夫人贾琏王熙凤和贾琮都是这么想的。

这天底下就没有不心疼儿子的父母,更别说贾琦是邢夫人的肚子里爬出来的。

不过,邢夫人也不是那种短视的人,她早就知道,那玻璃方子,包括玻璃作坊、玻璃铺子,那才是真正来钱的东西,比起那玻璃方子,还有那玻璃作坊,别的东西都是小意思。只要有这些东西在,要想挣回三百万两银子,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所以,能够用那一百万亩的土地留下那方子、那作坊,邢夫人就心满意足了。

王熙凤不通律法,但是她知道好歹。在她看来,以贾赦对幼子的宠爱,那地、那玻璃作坊玻璃方子,自己一点儿都沾不上手,一点都不奇怪。更别说,贾琦比贾琏能干多了,又是内阁中人,贾琏还需要他的照拂呢。

所以,能按照规矩分得田地,随着这些地回头就被公爹做主,让贾琦买了下来,可她们夫妇不是还白得两百多万的钱财吗?

王熙凤还能有什么不满的?

至于贾琮,他从来没有想过,那些田地会有字的份儿。不过,这么一来,等来年他结婚,他手里的私房也能够翻个番。许氏夫人的嫁妆、私房肯定是归贾琮一个独有,这是肯定的。贾赦的财产那里,贾琮最多也就得一个一成五,这已经是看在贾琏没有儿子的份儿上了,若是来年贾琏生了儿子,或者贾赦邢夫人又孵出一个蛋,他的份量还会减少。不过,就是这已知的部分,贾琮估摸着,自己也有个三十多万,再加上这一注,又是个三十多万,也就是说,等来年他结婚了,不算母亲和妻子的陪嫁,他自己的个人财产都有七十万!

这天底下又有几个人,才成年就有这么多钱?

就是皇子开府,也不过是皇子府一座,皇庄两座,外加二十三万两银子罢了。

尚不及贾琮的一半!

邢夫人王熙凤贾琮,这几个最有可能反对的人都没有意见,事情自然就这么决定了。

贾赦开始为贾琮跑婚事。

老实说,知道贾赦原来的计划的人都很惊讶。

按照贾赦原来的计划,应该是来年贾琮参加过一次会试了,贾赦再给他跑婚事。毕竟那个时候,贾琮也才十六岁。

男子十六岁议亲,一点都不早。

当然,现在贾琮才十五岁,也不算早。

贾赦刚刚把次女定给了许家,这里就要为自己的次子向张家求亲,张家也很意外。

不是因为两家门当户对,而是两家已经门不当户不对了。当然,不是张家的门第比贾家高,而是贾赦家的门第比张家高了。

当初老义忠亲王旧事,张家老太爷作为太子少师,就被牵连得很惨,如果不是张家老太爷果断舍了自己的一条命,张家肯定会跟其他人家一样,被太上皇发落,最后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可即便是这样,张家也被太上皇记恨,因此不得不全部从朝中退下来,做了平民。哪怕后来张家人出了孝,他们也离开中枢三年了,朝廷之上也没了他们的位置。

张家发现了当时还没有禅位的太上皇对他们家余怒未消,立刻调整了方针,家中所有的子弟,考中举人就罢,坚决不去考会试。就是曾经是官员的那几位,能不去跑门路就不去跑门路。

大家都来做乡绅。

太上皇觉得是张家带坏了他的儿子,张家还认为,是太上皇眷恋权柄、逼疯逼死了儿子呢!

可以说,如果不是当今皇帝登基的时候,赦免了旧臣,还专门派了使节去了张家,张家说不定宁可在乡间做教书先生。

但是,就是当今皇帝十分有诚意,张家也不过来了少少几个人,其中张家的长房这一支依旧留在了老家。如今,在国子监的那位张祭酒,就是张家现任家主的胞弟。

而贾赦为贾琮求娶的,就是张祭酒的爱女张舒雅小姐。

张祭酒如今只有两儿一女,原本还有一个大女儿,可惜在张家最艰难的时候,那位姑娘被婆家退了亲,又把粮食和药材都让给了父母和弟弟,回到乡下之后又拼命干活,以致于累坏了身子、英年早逝。

张舒雅小姐却是张祭酒后来得的,因为是父亲的老来子,有跟姐姐长得十分酷似,因此十分得家人的喜爱。

老实说,当初张家落难,贾赦未能及时出现,只让下面的人给他们带了八百两银子,张家不是没有芥蒂。后来听说张氏的死跟贾母王夫人有很大关系,贾赦又是那副样子,这芥蒂就成了嫌隙。再后来,看到贾琏那个样子,结婚都有一两年了,竟然完全不理会自己的亲舅舅,甚至对自己的父亲都那个样子,明明是大家公子,竟然做着给贾政王夫人夫妇跑腿的管家活计。

那个时候,张祭酒回京没多久,却对贾赦非常不满,以致于两家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可以说,如果不是贾琦告了御状,如果不是贾赦跟贾政分了家,如果贾琏不是通过林如海得了实缺,张祭酒也不会再度审视贾家,两家的关系也不会破冰。

可是,这并不足以让张祭酒把闺女再嫁到贾家去。

没办法,贾家那位老太太太坑!

有那位老太太在,自己闺女又跟他姑姑、姐姐一样,都是柔顺温婉的性子,真要嫁过去了,还不被人给生吞了!

听说,贾琏那个媳妇可是跟她姑姑年轻的时候一样啊啊啊啊!!!!

然后,亲自来拜访,顺便提亲的贾赦就直接说,贾琮先结婚,然后是贾琦,等贾琦也结婚了,那就可以分家了。

该准备好的,他都准备好了。

what?

张祭酒真的是一张懵逼脸。

张祭酒当时就像喷贾赦一脸:“你到底知不知道,你小儿子今年才几岁!”

贾琦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可就是这种大好事儿,会让世人各种羡慕嫉妒恨,因为大约不止一个人会在心里这样想:“如果我有这么多钱,我也能做到。”

虽然后来贾琦用玻璃镜子证明了,自己的确是真的挣钱的本事,可别人对他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根本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转过来的。

人心是多么可怕,没有人比经历过从富贵到贫寒、再冲贫寒到富贵的张祭酒更清楚了。

贾琦真的是太有钱了,如今朝堂上已经有人以财神称呼他了——自己老会挣钱还不说,还有个嫁妆十分丰厚的未婚妻,由此可见,贾琦和林黛玉日后的生活,是多么的金光闪闪!——无数的文武大臣都希望,将来贾琦能够生出一溜儿的女儿……

_(:3ゝ∠)_

贾琦有钱,可问题是贾琦不但有钱,他还老老实实地缴税!不止是田赋,还有丁税,无论男女,只要到了年纪,他都会帮忙缴纳,甚至连人口档案,他都弄得整整齐齐的,不怕人查。

光这一点,张祭酒就无比佩服。

隐田隐户,自古以来就是朝廷的一个难题。不隐田隐户,高门大户的奢靡生活从哪里来?

隐田隐户,也一直是各朝各代的皇帝跟高门大族之间斗智斗勇的主题。

前朝□□为什么公开允许有功名者免税?那是因为隐田隐户的问题实在是太严重了,根本就无法彻底解决,所以才会选择承认之合法性,也可以将朝廷的精力抽调出来,用在别的地方。

这也是一个十分无奈的选择。

贾赦是爵爷,贾琦是举人,他们父子手里的田地本来就不用缴税,可贾琦偏偏还是缴了。

贾琦不但自己缴税,还帮下面的流民也缴了。

这样的行为,不仅仅是让自己背负上了巨大的包袱,还等于是得罪了整个朝廷的文武大臣,把所有的文武大臣都放在了火上烤!

张祭酒很清楚,当日贾琮在金銮殿上,高声说出,该缴纳的赋税,他一个铜板都不会少的时候,就等于是站到了文武百官的对立面去了。

如果皇帝记得他的好,那么,他自然是风光的,一旦皇帝表示出对他的厌恶,只怕文武百官们会联合起来将这个小子恁死!

贾赦现在就要让儿子们分家?

张祭酒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是贾赦为了保住其余的两个儿子,贾琏和贾琮而选择的无奈之举。

事实上,贾琦就是死了,他的财产一样会引起世人的争夺。区区分家,根本就不可能让贾琏贾琮兄弟俩远离危险。

唯一真正能够让贾琏贾琮两个离开危险的法子,就是把贾琦分宗分出去!

可惜,贾赦不是贾政那个狠心的,贾琦的年纪也太小,现在就分家,已经是让人侧目了。如果再分宗,只怕又是一番风波。

只要贾琦没有被分宗出去,将来贾琦真要有个万一,有可能得到贾琦身后的万贯家财的贾琏贾琮兄弟和他们的子孙,怕是都不会有好下场。

张祭酒如何愿意把自己的闺女嫁到贾家去?

娶贾家的女儿容易,反正罪不及出嫁女,只要不沾染贾琦的万贯家财,可把女儿嫁到贾家去,真的有风险!

张祭酒最后还是没有应,只是客客气气地把贾赦送了出去。

按照常理,张祭酒都这么表示,他的态度应该很明确了,可贾赦依旧不放弃。

贾赦的想法很简单,他这辈子认识的几个女的,原配张氏的素质最好,生女向姑,张祭酒的闺女也肯定好。再结合各家的情况,张家也是最干净,背后的事情也是最少的。

贾赦当然愿意让贾琮娶张祭酒的女儿了。

张祭酒不肯答应?

没有关系,他再跑几次,聘礼也给得足足的!

贾赦的行为很快就惊动了整个京师,几乎能知道的人都知道,贾赦看上了张祭酒的闺女,想为自己的次子说下这门亲事,张祭酒不允,贾赦正软磨硬泡着呢。

贾赦被张舒雅准备的聘礼,在流言中也从三万变成了五万,再从五万变成了八万。

对此,王熙凤还没有什么表示呢,大观园里的李纨就先酸上了。

可巧,那天祁家那边传来喜讯,说是贾玥怀上了,因为不满三个月,所以不能来参加贾琬的定亲礼了。

当时大家都在贾母跟前向贾母请安,王熙凤第一个时间向贾母道喜,向邢夫人道喜。

邢夫人就道:“阿弥陀佛,虽然说他们小孩子家家的,还年轻,不用着急。可玥丫头比不上你跟琏儿,青梅竹马的情分,我只望她能够一胎得男,一举得个儿子,从此在婆家站稳了脚跟。”

李纨忽然道:“以大妹妹的嫁妆,别人还能欺负了她不成?”

贾母连连摆手:“就是嫁妆丰厚又如何?女人如果没个儿子,将来不免老来凄凉。还是早早地生下儿子比较好。”

李纨道:“可不是,某人是该抓紧了。”

说着,直望着王熙凤笑。

王熙凤总觉得李纨对她不怀好意,眼珠子一转,正要开口,邢夫人却已经先她一步开口了:“这怎么一样。琏儿忙着呢!如今他管着这水泥的事儿,每天回家,眼睛都快睁不开了,说两句头就歪到边上去了。这生孩子又不是一个人的事儿,怎么能怨凤丫头呢?”

又拍了拍王熙凤的手,道:“这孩子啊,也讲究个缘分,着急不来的。你也不用着急,吃好睡好,先养好身子才是最要紧的。”

王熙凤立刻道:“还是太太疼我。”( 就爱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