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九百三十五章 万里传音计划

我的怪物图鉴 第九百三十五章 万里传音计划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天才壹秒記住『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李安给皇孙们上课仅用了下午半天的时间,也就是一两个时辰的样子,上午在研发中心逛了一圈,随便的指导一番,也没有什么事儿。

此刻,太阳还没有落山,而李安却已经下班回家了,休息片刻吃个晚饭,一天的时间就混过去了。

不过,太过于无聊的生活,实在是太没有意思了,还是奋斗的生活更加的有意义,所以,李安也不会太闲着,他会利用晚上睡觉的时间,好好的思考接下来的研发计划,并不断的进行设想和修改,直到让自己完全满意为止。

干电池的研发并没有什么难度,在李安给出图纸和数据之后,麾下的那些人,很快就把各个部件给制造出来了,并组装在一起,做出了简陋的干电池模型。

“才五六天的时间,就做的这么好了,不容易啊!来,试试看吧!”

李安非常满意的接过制造好的电池模型,然后拿出了抽屉里的电路模型,其实,也就是几段电线和开关,以及一个小灯泡和灯座,是后世的实验室之中,非常常见的几样物品。

电源座的长度是固定的,不过,负极是一个小弹簧,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所以,制造出的电池的长度就算有些偏差,也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完全能够保证电池的正常使用。

李安先把电池的负极放在电源座的弹簧一侧,然后一用力就把电池卡入了电池座,只听一声清脆的咔嚓声,电池就算是完全卡到位了。

所有负责制造电池原型的研发人才,全都非常好奇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他们很难相信,把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放在一起,竟然能释放出点亮。

“搞定了,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

李安轻轻把开关合上,顿时,奇迹真的就出现了,小灯泡亮了,刚开始还一闪一闪的,等了片刻之后就不闪了,一直就这么亮着。

“亮了,诶,还真的亮了诶,电池做成功了,成功了。”

“李侍郎真是神人,就用这么些东西,就能够做出能够发电的东西,太厉害了。”

“李侍郎,这个能让灯泡一直亮着吗?能坚持多长时间啊!”

众人看到小灯泡亮了之后,都非常的兴奋,七嘴八舌的问道。

李安其实也不清楚,这样的电池能让让小灯泡亮多久,不过,这个是可以用实验来验证的,于是笑了笑,开口道:“这个电池的电量是非常有限的,至于能让小灯泡亮多久,我也不是很清楚,这个要做实验来验证,好了,这个小灯泡就让它一直亮着吧!看看它能一直亮多久吧!”

既然不清楚电池的电量,那就只能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了,至少也要搞清楚这样的电池,大概能用多久,若是能使用的时间太短,那就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了,毕竟,电池的使用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能够使用的时间越长,电池的性能就越好,若只能使用很短的时间,那电池的现实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比如用了五分钟之后,电池就没电了,那岂不是要不停的换电池,不累死也被烦死了,而若是能一直不停的用下去,那就太好了。

电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最简单的作用,就是为制造手电筒提供可靠的消耗品,手电筒要是没有电池的话,那就跟废物没有任何区别了。

而在天黑走夜路的时候,没有什么比手电筒更实用的了,有了手电筒就能够看清楚漆黑的夜路了,这比举着火把走路强太多了,更加安全且无污染。

既然干电池都给搞出来了,弄个手电筒,那就是小儿科了,分分钟就能搞出来,大规模生产也不再话下。

与生产电池相比,生产手电筒外壳的难度就简单的太多了,很容易就能定型并生产。

在电池实验获得成功之后,李安在高兴之余,将制造电池的生产线,进行了一番细致的设想,并让众人分别去负责,尽快将干电池投产。

而为了尽可能的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李安所要生产的干电池,全都是统一的型号,材料和大小都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任何的区别,若是弄出一大堆型号出来,估计就要麻烦很多了,光是机器就需要许多种,太麻烦了。

将大规模生产电池的任务分配下去之后,李安立即写了一份报告,向朝廷申报,毕竟,任何一项科研项目的投产,都必须有朝廷的支持。

而只要李安说这个很重要,朝廷的那些小官自然不敢阻拦,都必须认认真真的完成李安的交代,把事情给办妥当了。

李安最迫切要搞的是电报和电话这两样高科技,这被朝廷定为万里传音计划,而电池就是万里传音计划的一部分,所以,朝廷的官员,只要看到李安把某样东西的下面写上万里传音计划,就重视的不得了,再也不敢有丝毫的反对。

当然,如此重要的计划,自然是瞒不住的,自从李安把这个计划告诉李隆基,并得到他的大力支持之后,这个计划就已经在朝廷备案了。

而朝廷的官员,自然会忍不住告诉自己信任的熟人,如此,一来二去的就传了出去,最终让整个京城的老百姓都知道了。

既然事情已经泄露,那也就没有保密的必要了,大唐报在取得朝廷的同意之后,特意前去采访李安,细致的询问万里传音计划的详细内容,不过,李安岂会把最关键的东西告诉旁人,只是告诉大唐报的人,万里传音计划完成之后,一个人就能够直接与万里之外的人轻松对话了。

这个消息绝对是天大的爆炸性消息,在代表权威性的大唐报上登载之后,很快就成为街头巷尾,老百姓的谈资了。

很多人一见面,必然要谈论的话题,就是大唐的万里传音计划,普通的老百姓也就只能随口谈谈罢了,而很多贵族和官员,却在思考这项计划完成之后,会给朝廷带来的巨大便利。

甚至很多人,都已经开始盘算,给自己弄一套这样的设备,如此,以后与远处的人进行联络就不用飞鸽传书这么麻烦了,直接对话就行了,简直不要太方面。

普通人所能做的就只有期待了,非常希望李安能把这项计划给完成,越早越好,而很多有实力的人,则采取各种办法,去探查最新的消息,希望了解这个计划的详细情况,以及进展情况。

不过,李安正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以,对于任何企图前来探查进展的人,都不会如实相告,绝对不会为了迎合他们而把实情相告,麾下的人也是不会泄密的,他们只是机械的完成李安交代的任务,至于万里传音计划的成品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完全就不清楚,所以,很多试图从李安身边之人进行打探的,全部都失望而归。

也就是说,除了李安之外,整个大唐就没有人知道,万里传音计划所要生产的成品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长得什么模样,有多大,是如何实现万里传音的。

而人就是这么奇怪,越是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就越是想要去了解,这就叫好奇。

人都是猎奇的动物,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总想去了解一下,而越是没法了解就越能激发人的好奇心。

当然,也有很多人,觉得李安或许是吹牛了,两个人隔着一百步,说话都听不清了,隔着万里之遥,怎么可能就像面对面的对话呢?这也有些太扯了,所以,他们万万不敢相信。

而支持李安的人,则也同样给出了非常合理的解释,那就是李安之前所制造出来的诸如玻璃,火车和火炮等物件,哪一样不是惊世骇俗的好东西,为什么一到万里传音就是假的了,既然李安能搞出铁路,让普通百姓的出行方便几百倍,那么,又为什么不能搞出万里传音这项技术呢?

总之,支持派与反对派之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口水战,地位高的人,会选择在大唐报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驳斥对方的看法,而普通的老百姓,就只能面对面的争论个面红耳赤了。

不过,这对于赌徒来说,倒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很多人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不惜把自己的大量财产都给押上,若是最终自己猜错了,那就损失惨重了。

当然,既然是打赌,自然是有时间限制的,若是没有时间限制,五十年后发明成功了又能如何,那个时候打赌的人早就已经成为一撮黄土了。

这些赌徒打赌的时间是不同,有的打赌以一年为期限,也有的以半年,两年的,什么样的时间都有。

若是李安知道这些赌徒居然如此作为,还不气的吐一口老血。

电池研发出来之后,批量生产的流水线还在建设之中,不过,小批量的实验室电池已经被制造出来了,大约有几十个吧!足够李安做实验使用了。

有了电池之后,除了部分用于检验电池的电量之外,剩余的电池,李安准备用于稍后要造出来的手电筒上。

因为手电筒的制造难度实在是太简单了,在电池研发出来之后,手电筒也造出来了。

不过,为了尽可能的节约材料,李安最先造出的手电筒是用竹筒改造而成的,只有前部加了一个小型的玻璃片和反光金属片罢了,非常的节约成本。

尾部也没有螺纹结构,就是直接用另一个竹筒按上去的,当然,还要考虑尾部金属片与主体的接触,否则,电路就不通了。

这样的手电筒成本是非常低廉的,普通的老百姓自己都能制造出来,若要进一步降低成本,还可以把前部的玻璃片给省略了,这样就更加的廉价了,毕竟,此时的玻璃是李安垄断经营的,价格真的不便宜。

当然,这样的垃圾配置是属于民用级别的,若是用于朝廷士兵巡逻,以及贵族家庭起夜使用,那就不能如此糊弄了,必然要做出精品才行。

好的手电筒材料上要坚固,比如,可以使用全铜的材质,甚至使用金银材料也未尝不可,比如给皇帝用的手电筒,当然不能是钢铁的了,弄个黄金的材料也不是不行,上面还要雕刻真龙呢?

普通的贵族家庭,也是用得起银质手电筒的,上面也能雕刻一些图案啥的,铜质的手电筒也可以制造一些。

因为电池还没有大规模的量产,所以,对普通手电筒的需求量也没有那么大,所以,李安不急于搞流水线,只是让工匠制造一些特别珍贵的手电筒,准备送给大唐帝国最尊贵的一群人,算是给他们送礼了,同时也让他们感受一些,这样的神器是否适合大规模的普及,只要皇帝和贵族们都觉得手电筒是好东西,应该大规模的生产,那么搞出流水线的事情就非常好办了,朝廷上下会一致同意的。

这也算是李安的一个小小的计谋吧!利用这种办法,为大规模生产手电筒寻找合适的理由,毕竟,大唐的人力和物力是有限的,若不是特别需要的话,朝廷是不会同意大规模生产一样物品的,否则,任何一样东西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大唐的劳动力哪里还会够用,国家资源也会吃不消的,而只要高层的贵族都认可这项发明,认为值得大规模的推广,那就不存在任何的问题了。

高档手电筒还在制造之中,此刻,李安手中只有非常普通的竹筒造的手电筒,而又快要到了给皇孙们上课的日子了,李安下面这一节课要讲的是光的反射,这些手电筒正好有了用武之地,再也不需要使用笨重的射灯了,更不需要连接电流这么麻烦。

因为研究反射不需要灯光的颜色,所以,手电筒也不需要改进,只需要带上一个,另外,再带上一个镜子就行了。

镜子也不需要很大,比碗口大一些就够了,对了,还要带上一个白板,如此,光的反射实验,所需要的各种仪器就算是全部到位了,就可以快乐的做实验了。手机用户请浏览 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