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六百八十四章 建筑材料

我的怪物图鉴 第六百八十四章 建筑材料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李安看的非常清楚,这些负责建造箭塔的木匠,干活明显加速了不少,有几个木匠甚至强行将旁边正在玩耍的自家半大孩子给拉了过来,让他们负责打下手,这样,干活的速度又能提高一个档次。

总之,在巨大的利益刺激之下,这些木匠的积极性和能力被调动到了最大的水平,干活加速百分之五十是肯定有的。

不过,这可苦了正在玩耍的孩子们了,他们玩的好好的,突然就被叫去干苦力了,他们不愿意干活,自然会选择抗争,不过,抗争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抗争换来的就是一阵臭骂和鞭挞。

这些乡下的糙老爷们,干起活来是不含糊的,同样的,打起孩子来,那更是不含糊,下手特别的重,仿佛不是自己亲生的似的。

看到这些孩子被打成这样,李安都怀疑这个村落的孩子都不是亲爹生的,都是隔壁老王的孩子,要不然,怎么会打的这么狠呢?

孩子们都太可怜了,被打骂了之后,不但不能提意见,还得继续听从打人长辈的意见,帮助他们干活。

“都是些可怜的孩子呀!”

李安摇了摇头,开口感叹道。

这些孩子在后世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都是祖国的花朵,是不会有人忍心打骂他们的,父母恨不得将他们捧在手掌心,含在嘴里。

而这个时代,这个地方的孩子实在是太可怜了,可李安却不能去做什么,因为这里的民俗已经形成了,想要改变是不太可能的,老百姓的思想,岂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就算是经济发达的后世,在很多乡野之地,也存在严重的家庭暴力,打骂孩子的现象。

“养不教,父之过,父亲打孩子也是疼孩子,李侍郎何苦为他们难过呢?”

部下也是老思想,并不觉得这些村民打孩子有什么错,毕竟,是孩子先不听话的,是该打的。

李安并不想跟部下争论这个话题,不同时代的人,思想观念是不太可能一致的,况且是自己的部下,一旦自己生气了,对方就不说话了,但心里并不会认同李安的新时代思想。

黄昏的时候,村落之中已经堆积了很大一片木材,这些木材都是村落百姓伐木并卖给大唐的。

夜间伐木是有一定危险性的,不过,为了能多挣钱,这些村民不怕危险,他们返回家中之后,简单的吃了饭之后,便带着半车的柴火往森林之中行去,看来不伐到夜半,他们是不会罢休了。

负责建造箭塔的木匠村民,一看伐木村民如此卖力,他们也坐不住了,返回家中吃完饭,便带着火盆和柴火出门了,准备连夜干活,争取早日将箭塔建造完成。

看到村民们如此的卖力,李安心里高兴坏了,有了这些勤劳的村民,建设港口就不用怕人力不足了。

天黑之前必须要离开村落,返回港口的驻地,毕竟,这个村落的营房太简陋了,并不适合李安这样的高官居住。

至于村落之中堆积的大量木材,只能等待明日派遣兵马过来搬运了,这些村民都忙着挣钱,就不劳烦他们了,否则,若是运输费不如伐树挣的多,他们就该不愿意了,另外,大唐兵马这么多,车马和人力是足够的,路程也只有十几里罢了,用大车运输就可以了,也可以使用动力车,那样运输的效率会更高。

因为不急着回去,李安选择骑马返回,这样也可以更好的感受一下沿途的风景,甚至顺便更好的查看地形,设计一下此后的港口扩张计划。

村落木匠如此拼命,这让李安有理由相信,明日的时候,九个箭塔有可能都会被建设完成,而他明日是肯定会再次去视察的。

李安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关注到太多的方面,比如周围的三十个村落,李安所能亲自照顾的只有一个村落,其余的村落只能依靠驻守的一百唐军兵马了,另外,在几个重要的村落之中,驻扎了更多的机动搜山兵马,以随之增援出现异常情况的地方。

返回港口的时候,李安再一次看到了伤兵,同时还看到了五名被俘虏的海盗分子。

“到底怎么回事?”

李安开口问道。

“李侍郎,有一伙三十人的海盗想去村落找吃的,与我军兵马发生激战,被我军射杀三人,其余逃窜,之后,我军派出五十人发起追击,抓获了五名受箭伤的海盗分子,其余的二十多人全都逃窜不见了,我军受箭伤三人,都在这里了。”

部下回答道。

李安开口安慰三名受箭伤的士兵,让他们下去好好休养,然后伸手一挥,让部下将五名俘虏押入临时的大牢之中。

“三十多名海盗残余,居然跑掉二十多人,你们追不上么?”

李安有些生气。

部下说道:“李侍郎,这些海盗分子常年在山林之中,对地形比我们要熟悉,没有装备铠甲,都是轻装,所以跑的比兔子还快,真的是追不上,而且,他们居然有摆脱犬类追踪的办法,养狗都没有用。”

“哦,这些海盗居然有这么厉害,这也太神了吧!居然连狗都追踪不到。”

李安有些不敢相信。

部下想了一下,开口道:“李侍郎,这些海盗好像采取了特殊的办法,他们在路过的树叶子上喷洒了胡椒粉,狗鼻子在闻了胡椒粉之后就失灵了,再也闻不到这些海盗的味道了。”

“不赖啊!这些家伙真是成精了,居然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看来是我小看他们了。”

李安开口说道。

“李侍郎不必担心,海盗主动去村落找粮食,这足以说明他们的粮食储备已经不多了,而我军兵马已经控制所有的村落,大批量的粮食,是绝对不会从这些村落之中运输出去的,海盗长期得不到补给,很快就会饿死在山林之中。”

部下开口安慰道。

李安觉得时机已经到了,开口道:“立即发布悬赏令,所有村落百姓,只要能提供海盗信息的,大唐朝廷会给予重赏。”

此时此刻,附近的村落都已经属于大唐了,他们不在是西天竺的子民,而是大唐帝国的子民,他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大唐歼灭残存的海盗,况且,他们还能获得很大的奖赏和好处。

李安相信,只要贴出悬赏令,附近村落的百姓,一定会有人为了赏赐而提供他们所知道的情报。

毕竟,大唐兵马这两日来的表现非常好,让村民干活没有不给钱的,在树立了诚信的形象之后,当地村民对大唐兵马已经信任了,另外,他们都是朴实的老百姓,也确实觉得当海盗劫掠商人是不对的。

此刻,安竺州还没有得到朝廷的承认,不过,这是早晚之事,李安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建设安竺州。

安竺州的首府自然是安竺城,而这个城池的位置就在港口,算是一个海港城了。

海港城与内陆城池是不一样的,内陆的城池都是四面城墙,而海港城是三面城墙,靠海的一面是港口,这样的城池有巨大的优势,既可以作为陆地贸易的枢纽,同时,也可以作为海洋贸易的枢纽。

防御的压力自然也要大一些,既要防御陆地的敌人攻击城墙,同时,还要防御来自海上的威胁。

好在大唐帝国的实力极为强大,只要在城墙上架设几门火炮,海港的灯塔上再架设几名火炮,如此,水陆两个方向的威胁就都被解决掉了。

西天竺控制这里的时候,只是建设了不多的建筑,并没有修筑港口城墙,所以,才被海盗轻易攻占的,而海盗在经营这里的时候,同样也没有修筑城墙,只有一些房屋,就是这样房屋,还被唐军的炮火给摧毁了大半。

唐军兵马驻扎之后,对海港的建筑进行的重新建设,并按照李安的要求优先建设灯塔,至于城墙,暂时也没有那么多的物资,而且,城墙的位置李安还没有想清楚,所以,这个安竺城是没有城墙的,一直就没有过。

不过,在大唐这个时代,一座城池是不能没有城墙的,这样防御能力会大大的下降,虽然大唐已经发明火炮了,但别的国家并没有火炮,所以,建设城墙还是很有必要的。

就算是后世的倭寇,在得知华夏游击队没有火炮之后,不也是建设了大量的炮楼,以实现占领和控制的目标。

所以,不论如何,这个城墙都要建设,李安最近也是在考察之中,以确立城墙建设到什么位置。

城墙的面积若是太小的话,城内所能容纳的房屋和街道就太少了,而若是城池面积太大的话,防守城墙的压力就会很大,而且,在人口不多的情况下,城墙造那么大干什么,会显得很冷清的。

究竟如何建设城墙,李安必须要认真考虑,不可有一丝的大意和马虎,毕竟,日后这里将会是大唐陆地和海上的双重枢纽,地理位置比狮子州还要重要的多。

靠近西北的位置,有好大一块地盘,用来建设铁路站是最合适不过的,而为了安全和方便,铁路站建设在城内,无疑是最合适的,所以,城墙必须要在西北那块平地的外延。

城墙的事情,李安还有很多时间可以考虑,不用太过着急,而眼下最急迫的事情,就是建筑材料的问题,不论是什么建设,都离不开建筑材料,木材,碎石头,沙子,水泥,这些建筑材料都非常重要。

眼下,海港周围的树木数量众多,木材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山中石头也不少,只要出钱让附近的村民负责供应,问题也是不大的。

沙子看似到处都是,尤其是海边有沙滩,那里面的沙子太多了,不过,建筑用的沙子是不能用海沙的。

因为海洋里的沙子带有盐分,盐分会腐蚀混凝土里的钢筋,让钢筋变得越来越细小,从而失去重要的支撑作用。

另外,刚劲生锈之后,会把周围的混凝土胀开,产生裂缝,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表面的混凝土脱落。

总之,为了建筑的安全,沙子是绝对不能用海边沙子的,必须用河里打捞的沙子才可以。

好在海港本身就有一条河流通过,河流的支流也不少,在水流较缓和的位置,有大量的沙子,这些沙子完全可以用来建造建筑。

只要给出一定的价格,附近村落的百姓,是肯定愿意去淘沙子的,这样源源不断的供给沙子,可以很好的满足港口建设的需求。

但建设建筑物,最为重要的一项材料是水泥,这个才是重中之重,若是没有水泥,一切现代建筑都无法建造。

而水泥的制造需要石灰矿脉,在海港的周边,李安的部下还没有发现石灰矿,所以,在当地就近生产水泥的愿望,暂时是无法实现了。

好在千里之外的安狮州有水泥生产工坊,完全可以多派遣一些运输船去运输水泥资源,利用大型船只运输,单位水泥成本并不会很高。

而且,早在李安抵达这个海港之前,就已经运输了好几船的水泥,否则,港口的灯塔根本就无法开始建设。

当然,为了更好的降低建设的成本,在当地寻找石灰矿也是非常必要的,永远都不能放弃,毕竟,这个港口日后的建设量非常庞大,对建筑材料的需求,不是一般的多,光靠外援是不行的。

钢筋材料是当地没有的,安狮州也没有,不过,更远一些的马六甲一带,已经有商人开始制作钢筋,并且都开始贩卖了,这些商人的眼睛很毒,知道大唐朝廷要在海外搞大规模的建设,钢筋材料是不可或缺的,只要他们把铁矿生产的铁锭制作成钢筋,就一定不用哀愁销路。

李安知道港口需要建设,所以,从安狮州出发的时候,就带了不少钢筋,现在已经开始使用了,不过,这个数量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港口的后期建设需要的钢筋实在是太多了,还需要继续从马六甲购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