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割机

我的怪物图鉴 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割机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土地问题一直是封建社会非常重要的核心问题,其重要性体现在,可直接影响封建朝廷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作为老百姓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养活了他们,让他们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好好的生存下去,所以说,土地对老百姓非常的重要。

而对于绝大多数的百姓来说,失去土地可能就意味着失去生命,如此,他们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去做呢?在生存面前,皇帝算个屁。

所以,尽管发展工业,需要从农业之中抽调大量的人力,但李安也不敢做的太过,否则,会出现很多的乱子。

“陛下,微臣有三点限制,第一,允许土地买卖的区域应该是平原地带,也就是便于机械大规模耕种的地区,山区则禁止土地买卖,因为机械在山区很难起到多大的作用,第二,售卖土地的百姓,必须加入工匠行列,有匠人凭证,并能够利用工匠这份工作,养活一家人,否则,不允许此人售卖土地,另外,既然加入工匠,则不允许拥有大量土地,最多保留三五亩菜田,让家中的妇人耕种。第三,严厉打击强买强卖,买卖土地必须双方都同意,而且,买地的贵族,必须了解卖地的百姓已经加入工匠行列,否则严惩。”

李安想了半天,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李隆基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觉得李安想出的主意非常好,这样可以实现农民和工匠的一对一转换,当然,随着工匠收入逐步超过种地,很多百姓肯定会抛弃土地,加入到工匠的行列之中。

“陛下,微臣还要一个建议。”

“李侍郎有什么建议,但说无妨。”

李安想了一下,开口道:“陛下,随着各种机械逐步投入农业,我大唐将不会再出现缺少粮草的情况,粮食会有很大的富余,而且,是越来越富余,但仍然会有极少量的百姓,会没有饭吃,有的是因为家中男人死了,有的是因为疾病,也有的是因为外出走错路,或者盘缠被偷了,微臣觉得,可在所有县城设立施粥铺,给这些需要吃饭之人一碗粥喝,让他们能渡过难关,这也是一件功德,上天会看到的。”

“只要粮食不缺,在各县设立施粥铺,当然是最好不过了,朕非常赞同,日后,会安排各县官员办理的。”

李隆基对李安所提出的社会保障制度,非常的认可,反正就是几碗粥而已,浪费不了多少资源,只要朝廷足够富裕,完全可以这么做,以进一步减少小偷小摸情况的发生,促进大唐帝国建立美好的社会。

随后,李安一口气说出了十几项发明计划,而且,都是大唐帝国用得着的好东西,惊的李隆基一愣一愣的,并更加下定决心,要全力支持李安搞发明,以获得这些威力强大的发明。

洛阳城周边有山有河,风景非常的秀美,借着视察的机会,李安好好的欣赏了这里的美丽景致,那感觉自然是不虚此行。

三天时间的巡幸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当天晚上,李隆基便带着队伍返回京城。

虽然夜间开火车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只要将速度进可能的放慢,也不会有什么危险的,况且,火车上都有软铺,一边返回京城一边睡觉,这感觉好滴很。

白天的时候,火车都是以一个时辰百里的速度行进的,而在夜间行车,为了确保安全,火车的速度被规定为一个时辰三十里,这已经相当慢了,甚至跑快点都能追上火车。

上车之后,李隆基直接搂着杨玉环睡了起来,而李安则与几位大臣坐在窗户边聊天,边欣赏外面的朦胧雪景,半个时辰后,大部分人都困倦了,这才回到各自的铺位,舒舒服服的睡大觉。

早上的时候,火车缓缓加速,大部分人都醒了,而此时,火车从洛阳城出发才走了二百里,这可是整整一夜啊!

当然,火车现在已经加速,并很快恢复到正常的速度,如此,必然可以在日落之前抵达长安城。

返回的一路上,李安除了欣赏沿途的风景,就是被李隆基召过去,谈论一些关于黑科技方面的东西。

而通过李安不断的讲解,李隆基的好奇心变得越来越大,野心也变得越来膨胀,甚至,巴不得立即投入举国之力,让李安将自己想到的东西,全部迅速发明出来。

每当这个时候,李安总要花时间劝解李隆基,让他不要太心急,不能做出超过国力承受的事情,研发东西要一步步走,先解决农业机械问题,让多余的人力进入工业领域,逐步充实工业人口,然后,才能按计划扩大机械的生产进度,并加速研发更多的东西。

日落之前,火车抵达长安城火车站,李隆基回宫,而李安则先去研发中心,呆了一个多时辰,直到天黑之后,才返回别院。

冬季的日子是严寒的,但研发中心却处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所有工匠都在忙碌着。

为了体现人性化管理,防止工匠冻伤,所有宿舍都加厚墙壁,甚至在里面加装一个壁炉,而在干活的时候,也给这些工匠准备了保暖的手套。

在吃喝方面,所有工匠不但可以吃饱,而且,食物搭配还比较合理,几乎每日都可以吃到肉片,这让很多工匠兴奋不已,干劲就更足了。

而对于技术特别好的研发类人才,待遇就更高了,几乎每一餐都有肉食,房间也更加的温暖和舒适。

这样照顾工匠,成本自然要大一些,但这些成本最终转嫁到了购买机械的贵族的身上,朝廷最终并没有丝毫的损失,甚至,还能挣不少钱。

大量的蒸汽机床,逐渐投入到生产和研发之中,这加快了研发的进度,也增加了机械的生产效率,让更多的机械进入大唐的市场。

就在这个寒冷的季节,收割机的研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不过,由于没有庄稼可以用来试验,性能究竟如何,根本就无法判断,只有等到春耕的时候,种植的少量小麦成熟了,才能进行性能测试,但李安对自己的科研成果有信心,认为自己所研发的产品,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在这些日子里,焦炭和炼钢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突破,建造的钢轨是越来越先进,也越来越多了,在研发中心的几座仓库之中,堆积了大量打造好的钢轨,这些都是用来铺设铁路的,春耕之后,就可以用上了。

由于蒸汽机床的投产和逐步投入使用,耕地机和抽水机的生产进入了加速阶段,原本以为第二批耕地机会在春耕之后造出来,没想到在春耕之前,就已经生产出来了,并立即被贵族豪门抢购一空。

抽水机的半数卖给了贵族豪门,而剩下的一半,则投入到关中各县,以取代部分重要地段的水车,当然,也有一些地方没有水车。

冬去春来,在充满花香的季节,秋收时种下去的小麦,此时已经接穗并发黄了,正是收割的好时候。

为了检验收割机的性能,李安在京城附近括了一千亩代收的小麦地,不允许百姓自己收割小麦,一切交给收割机来干。

而为了更好的扩大影响力,李安这一次造出了三台收割机,可以同时进行试验。

在收割试验即将开始之际,在试验所在的位置,除了三台收割机之外,还有成千上万名围观的群众。

有关心收割机效率的朝廷官员,也有各大贵族家的年轻一辈,以及管家和奴才,当然,更多的是附近的老百姓。

“李侍郎,三辆收割机已经准备就绪,可以开始了。”

研发工匠提醒道。

李安点了点头,下令道:“开始收割吧!”

“轰隆隆……”

随着刺耳的噪音,三辆收割机缓缓启动,并立即开始收割小麦。

围观的群众,全都目不转睛的看着这三辆钢铁巨兽,他们非常期待,试验的结果,在耕地机试验获得轰动之后,很多人都觉得,收割机肯定也非常厉害,谁让是大名鼎鼎的李安发明的呢?

试验的进展让李安非常的满意,三辆收割机全都没有出现故障,而且,收割的速度非常喜人,比人力快多了,人力收割的庄稼只能是一捆捆的放在路边,而收割机却可以直接将果实收入固定的木盒里,麦草则直接抛掉,这样可以省却脱谷这个步骤,进一步节约人力,提高收获粮食的效率。

看着大量的麦草被抛到机器的后面,围观群众全都惊奇的睁大了眼睛,因为被抛掉的麦草上没有麦穗,这个麦穗跑到哪里去了,这引起了众人的好奇。

其实,在试验开始之前,围观群众一直以为,收割机是将麦子割成一捆捆的样子放在路边,却不料情况与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收割机直接将麦草抛向身后,而且,被抛到的麦草上还没有麦穗。

这就是人的固定思维,围观群众都见过一捆捆的麦子,自然会认为收割机也是这个功能,但速度更快一些,却不料收割机的性能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先进,可以直接将麦子收入肚中。

当然,也有一些笨蛋,以为收割机将麦穗抛进泥土里了,嘲笑收割机是无用的家伙。

搞清楚真相的群众,全都对收割机赞不绝口,觉得收割机的性能,比耕地机还要厉害,并与误会收割机性能的人争执。

一个时辰过去了,试验的结果也快要出来了。

“李侍郎,三辆收割机一共割了十八亩小麦,平均一辆收割机割了六亩。”

李安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大声道:“不错,不错,一个时辰六亩,一天五个时辰就是三十亩,很好了。”

“一个人一天最多能收割一亩地,收割机一天三十亩,比人快几十倍,了不起啊!”

“这还不算什么,重要的是麦穗被剥离了,这个非常难得。”

“麦穗,对了,怎么没有看到麦穗,会不会被砸到泥土里了。”

“胡说什么,这可是李侍郎牵头发明的好东西,怎么会将麦穗砸入泥土呢?肯定收在机器里面了。”

围观群众,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论了起来。

“李侍郎,麦穗在何处,实在机器里面吗?”

一名官员上前一步,大声问道。

“麦穗,哪儿来的麦穗?”

李安摇了摇头,走向收割机的旁边,下令道:“把木箱打开,看看收了多少。”

“是,李侍郎。”

几名工匠先将准备好的辎重马车推了过来,这个辎重车由一匹马牵引,后面的车厢是一个全封闭的凹槽,可以用来放粮食。

“哗……”

在收割机的木箱底部小口被打开的一瞬间,大量的麦粒抛射而出,并稳稳的落入辎重马车的车厢凹槽之中。

围观的群众看到这一幕,全都惊呆了,这收割机的性能也太先进了,不但将成熟的麦子给收割了,而且,还将麦粒全都给脱了出来,简直太方便了。

“看看,这一车有多少斤?”

李安看向身旁的一名部下。

“李侍郎,这一车足有一千多斤,最多不超过一千五百斤。”

部下连忙回答。

“太厉害了,居然直接将麦粒给脱了出来,太厉害了。”

“这一台机器至少能顶五十人,按照一天三十亩收割,十天就能收割三百亩,若是十辆,百辆,那就更厉害了。”

“我家阿郎有三千亩田地,佃农有近两百人,到了收割的时候,仍旧忙不过来,若是用了收割机,只需要十台就足够了。”

围观的群众再次热论了起来,尤其是贵族家的管家和仆人,更是非常关心收割机。

所有人都说商人是无利不起早,其实,任何人都是如此,大贵族当然也不例外。

在拥有海量土地资源之后,大贵族们必须收纳数量可观的佃农,然后,他们的海量土地才能产生价值,否则,就是无用的荒地。

而佃农拖家带口的,都需要这些土地养活,所以,大贵族获得土地收成之后,还要拿出很大一部分,用来养活这些佃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