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三百四十四章 耕地机订单

我的怪物图鉴 第三百四十四章 耕地机订单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李安计划三个月内生产一千辆耕地机械,自然是为了缓解来年春耕的压力,减少耕地百姓对耕牛的依赖,并提高耕地的效率。

但要彻底取代耕牛,短期内是不太现实的,毕竟,就算一辆耕地机械一天耕地十个时辰,也只能耕地二百亩,一千辆同时工作,也只能解决二十万亩田地。

而大唐足有六亿亩田地,这些耕地机日夜不停的开动,需要三千个日日夜夜的劳作,也就是八年多的时间,小鬼子都打跑了。

但耕地机械的效率是耕牛的几十倍,目前受制于资源的限制,自然无法取代耕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所能缓解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并最终取代耕牛,成为耕地的主力军。

而在效率大规模提高的前提下,很多拥有数万亩,甚至几十万亩土地的大贵族,就可以雇佣很少的人力,对田地进行耕种了,这样一来,势必会有很多佃农被贵族辞退,从而造成大量劳动力的剩余。

但粮食的产量并不会改变,大唐的物资并不会有丝毫的减少,只是某些佃农无法生存而已,而这些无法谋生的佃农,为了让自己能够活着,必然会涌入城池,加入到生产机械的工人队伍之中,从而让大唐朝廷有足够的人力,进行更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让一个帝国变得强大,首先就要解放农业人口,以科技的力量,让少量人口从事农业就可以养活所有人,如此,剩下的人就可以加入工业和手工业之中,这样,这个帝国才会拥有越来越多的财富,变得越来越强大。

将耕地机流水线,以及普及耕地机之后,大唐可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说了一通之后,李隆基大为兴奋,并责令李安立即开始制造耕地机,并加快抽水机和收割机的研发进展。

为了早日看到抽水机和收割机,李隆基从洛阳城方向调来大批工匠,让他们加入到生产耕地机的工作之中,让腾出手的研发工匠继续研发新的机械。

流水线生产耕地机,需要的工匠人数着实不少,不过,由于李安规定了几种常见的零件规格,所以,耕地机的核心传动部件,与蒸汽火车头和蒸汽船所用的零件都是相同的,都是批量生产出来的东西,只有少量的部件是耕地机所独有的,需要开辟独立的生产线。

在空地还有剩余的前提下,耕地机流水线的位置,就放在研发中心,以方便进行管理,遇到问题了,也好立即前去解决。

“李侍郎,外面有很多人,说是有购买耕地机的打算,先来问问行情。”

李安的蒸汽机生产流水线刚刚开始工作,就有很多贵族的管家跑来看热闹了。

这些人都是人精,他们全都亲自跑到耕地机试验的二十亩田地查看过了,并询问了当时的目击者,为此,他们都了解耕地机的详细情况,知道耕地机性能可靠,并且效率是耕牛的几十倍,在汇报给主子之后,便让他们的主子产生了购买的想法,而他们是过来询问价格的。

既然发明并开始生产耕地机,就是为了春耕服务的,而这些贵族家里拥有的田亩数量众多,非常适合运用先进的机械,进行高效的耕地作业,而且,贵族手里也比较有钱,能够买得起这些耕地机械。

所以,李安发明耕地机械的最初普及目标,就是这些拥有万亩良田以上的大贵族,让他们先尝到甜头,然后一步步向下普及。

拥有千亩土地的小贵族,可能舍不得花钱购买耕地机,但完全可以从大贵族手中租借,可以按天数算钱,也可以按亩数算。

此刻,这些贵族急不可耐的派遣管家过来了解行情,自然正中李安的下怀,让李安不用忧愁耕地机的销路了,当然,耕地机的研发和生产,用的都是国库的钱财,卖出去挣钱了,也是国库的,李安并不能获得丝毫,但看着国库充盈,他心里高兴。

“传令下去,让他们排队进来参观。”

李安轻声下达命令。

“李侍郎,研发中心机密众多,岂是闲杂人等能随便进入的。”

部下开口劝道。

“这些管家都是人精,但并不精通机械,他们窃取不了什么,本官特许,放他们进来就是了。”

李安不容置疑的说道。

让未来的客户视察工厂,这在后世是非常普遍的,既可以体现自己的诚意,也可以让客户更好的了解产品的性能,更能通过这种行为,让顾客看到公司的实力。

当然,李安所组建的耕地机加工坊,是大唐朝廷在后面支撑,公司的实力就是整个大唐帝国,自然实力杠杠的,不容置疑。

“小人拜见李侍郎。”

一大群贵族家的管家,全都向李安行礼。

“哈哈!不必客气,本官听说你们有购买耕地机的意思,是吗?”

李安笑着问道。

“这个……小人们只是过来了解一下行情。”

“对对对,先问一下价格,到底买不买,我等小人也做不了主啊!”

“李侍郎,我等都见识了耕地机的厉害之处,就是不知这价格?”

众管家开口回答。

既然知道耕地机的详细情况,他们自然能猜出,耕地机的价格不会便宜,毕竟,那么大的铁家伙,仅仅是铁料就能值很多钱,当然,其实际价格会远远高于铁料的价格,而对于到底价格有多高,他们没有能力预测。

“哈哈!你们不用担心价格,本官会以成本价销售的,现在价格还在核算之中,你们先去看看生产线吧!既然进来一趟,也不能白来啊!”

李安客气的说道。

当然,李安绝对不会真的以成本价销售的,这些大户都很是有钱,至少也要以成本价的两三倍销售,另外,机器没有不坏的,尤其是那些易磨损的部件,更容易损坏,日后,在维修零件方面,也能挣不少钱。

这些管家从来就没有进入过研发中心,听说可以在耕地机流水线上参观,自然不会拒绝,并一路参观过去。

在参观工匠制造各种复杂的零部件之后,他们全都面面相觑,觉得如此复杂的处理工艺,如此耗费人力,却只能生产一个不起眼的零件,如此,整个耕地机的价格一定非常昂贵。

当然,耕地机现在还是以人力制造为主,价格当然不会便宜,只是他的效率比耕牛高几十倍,即便价格高一些,但几十头牛的价格也不便宜,而且,需要更多的人力去操纵,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成本。

这些贵族心里都有一笔账,只要耕地机械的价格,最终比使用耕牛节省,他们就一定会选择购买,当然,可靠性也要在他们的接受范围之内,若是一直坏个不停,他们也不会有购买的想法。

在这些管家参观完之后,李安给出了一个价格,只有成本价的两倍,算是非常客气了,至少李安觉得不是很贵。

众管家闻言,有些喜上眉梢,也有的露出心疼的表情,但耕地机械制造如此复杂,需要如此多的人力和物力,价格高一些也是正常的,他们倒也能够理解。

但他们对耕地机械的可靠性,还是有些太放心,毕竟,若是一直坏个不停,他们买下之后,就亏大了。

见这些管家之中,有部分人还有疑虑,李安开口道:“你们不必疑虑,这一次生产的耕地机,既可以进行售卖,也可以进行出租,出租的话,就按耕地的亩数算钱,租金是牛耕一亩地的八成价格,很划算吧!”

在李安说出出租计划之后,众管家全都议论起来了,他们觉得这个办法倒是很好,至少在风险上比直接购买要保险,而且,由于耕牛的增加速度跟不上兼并土地的速度,部分大户一到春耕的时候,就必须专门请人帮忙耕地,按亩数给予报酬,这种现象持续了很多年,甚至有部分有心人,买了大量的耕牛,专门在春耕的时候,做这样的生意,倒是成了谋生的一种手段了。

而现在,李安给出的耕一亩地的价格,居然只有牛耕一亩地市场价的八成,这些管家自然非常高兴,而且,在见识过耕地机耕地的效果之后,他们觉得效果比牛耕好太多了,租用耕地机更加的划算。

有的表示购买合算,也有的觉得租借比较保险,众管家的意见并不一致,当然,他们作为管家,根本没有决定购买的权力,还是要回去问候主子,然后才能做出决定,好在租借和售卖的价格都告诉他们了,他们回去之后,也比较好交差了。

在送走这些客户之后,李安下达命令,让已经造出的耕地机样品,每日前往农田耕地,以让越来越多的人,都能亲眼看到蒸汽机的真实能力,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而这些被耕的农田都是老百姓的土地,他们对此自然非常的高兴,毕竟,将土地耕起来之后,隐藏在泥土里的害虫和虫卵,就会被翻上地表,从而被即将到来的严寒彻底的冻死,尤其是大量的虫卵,肯定会被冻死,从而减轻来年的虫害。

研发中心的人才,按照李安的命令,每日上午一个时辰,下午一个时辰,耕完二十亩地就休息,一天耕地四十亩,每天都是如此,从不间断。

而跑过来看热闹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不但附近的老百姓经常跑过来,京城的贵人们也会骑马赶来看热闹,各大豪门的奴仆和管家,那就更不用说了,每次围观的人,都达到了里三层外三层的程度,场面特别的热闹。

为了检验耕地的效果,很多人都会亲自下地,用手抓起耕过的土壤,实地查看耕地的效果,由于这样的人太多,以至于刚刚耕好没几日的土地,又被好奇的人们踩平了。

当然,也有一些经常跑过来看耕地的人,都学会操作耕地机了,在研发人员的鼓励下,很多胆大嗓门大,喜欢出风头的汉子,也都亲自体验了一把,并告诉别人,操作耕地机非常简单,控制好方向就行。

如此一来,耕地机的名声就更大了,某些大贵族想得到耕地机的心情,自然也就更浓厚了。

一连试验半个月,那台试验用耕地机,硬是没有出现一次故障,如此强大的可靠性,让很多贵族吃惊不已,并下决心购买,甚至要购买很多台。

订单像雪片一样,飞入研发中心,几天的工夫,一千台预售的耕地机就被豪门大族抢购一空,让李安想要出租的计划彻底破产,很多下手晚了一步的贵族,只能等下一批预售,而以研发中心目前的生产能力,下一批产品出来都是春耕之后了。

这些成功订购耕地机的贵族,心里自然非常高兴,他们有的人最多订购了十台,一天最多能耕地两万亩,数日之内就能将他们所拥有的土地耕种完毕,而剩下的时间,他们可以帮助需要耕地的人,并按照亩数收取佣金,而且,他们可不会像李安这么心善,以耕牛的八成价格计算,在耕地机耕地效果比耕牛好的前提下,他们不加价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打八折。

既然是订购,当然是要预付一部分定金了,如此,国库的钱财再一次增加了很多,这让李安继续研发先进机械,没了后顾之忧,抽水机械的研发也进入了加速阶段。

在耕地机械研发成功的一个月之后,抽水机械喜获成功,并首先应用于李安所在的五百亩蔬菜大棚,从而淘汰这里原本矗立的两个大型水车。

李安通过对自己五百亩大棚的灌溉,测算出一台抽水机的效率是大型水车的百余倍,抽水效率碾压大型水车。

抽水机的构造也比较复杂,而且,个头也不小,为了节约成本,也为了降低研发难度,抽水和排水的管子,采用的都是中间打通的粗壮竹子,直径在三寸以上,甚至高达四五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