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三百一十五章 索要人才和土地

我的怪物图鉴 第三百一十五章 索要人才和土地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望远镜的结构非常的简单,就是一个圆柱形的镜筒和两个镜片,小半个时辰之后,李隆基与众大臣,便将望远镜玩的非常纯熟,但关于望远镜的原理和维护保养,他们却一无所知,只能向李安请教。

“李侍郎,以朕所见,这个望远镜,好像就是两个药玉镜片,外加一个筒子组成的,如此简单的东西,怎么能看的这么远呢?”

李隆基在惊讶之余,好奇的问道,众大臣当然也有同样的疑问。

“陛下,我们之所以能看到一样东西,那是因为这样东西的表面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而光线只能沿着直线传播,但药玉镜子经过一番处理,可以让光线发生折射,从而将更多的光线传入我们的眼睛,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看到远处光线很暗的地方,甚至觉得离我们很近似的,这其实就是光线折射之后,给我们眼睛所造成的错觉,这也是望远镜能看到很远地方的缘故。”

李安将光学的基本理论解释了一遍,当然,也并不指望李隆基能够听得懂。

果然,李隆基与身边的众大臣听了之后,全都眉头紧蹙,一副不明觉厉的表情,他们从来就没有学过有关光学的基本知识,自然不可能听懂李安所讲解的原理,只是觉得李安所讲解的原理太过玄妙,是非常高深的知识。

“李侍郎的拼音知识,我国子监的博士都已经基本搞懂了,这光线方面的知识,李侍郎可否教会我国子监博士,也好推广下去,让更多的人学会这项知识。”

国子祭酒一听光线远离如此的玄妙,立马要求李安给国子监的博士上课,从而增加国子监的知识储备,为大唐培养更多的人才。

“光学知识并不难,有空的时候,我会去国子监教学的,到时候,不仅博士可以听课,就连学童也可以听。”

李安当然不会拒绝了,况且,光学知识并没有多大的难度,以大唐文人的水平,应该很快就可以学会。

“陛下,若要更多的发明有利于大唐的东西,必须要有更多的人才才行,不仅需要国子监的优秀学生,还需要大量实用型人才,而微臣现在最缺的就是这样的人才,这阻碍微臣发明更多有用的好东西。”

李安趁机向李隆基进言,索要更多的人才,以方便自己研制各种工业产品。

“实用型人才?这是什么人才?”

李隆基并没有听说过这个词汇,感到很是稀奇。

“陛下,就是各种有技术的人才,比如技术一流的工匠、木匠、铁匠、算学水利等人才,将这些人才集中在一起,由微臣统领指导,则一定可以创造很多奇迹,让大唐富强十倍,甚至百倍、千万倍。”

李安抛出了巨大的诱饵,以让大唐富强千万倍为条件,换取李隆基的全力支持。

果然,李隆基听了之后,表情非常的激动,若真能让大唐帝国富强千万倍,他又有什么不愿意付出的呢?另外,众大臣也全都非常的支持,若果真能让大唐富庶很多倍,他们也是很高兴的,别看他们平时会为了私利而争夺,但作为朝廷官员,他们在大的方面不糊涂,所有人都希望大唐能变得更加的富强,只是富强的同时,不要损害他们的利益就足够了。

“李侍郎的提议很好,朕会下旨,让将作监和工部各抽调三成技术最好的人才给李侍郎,另外,征召全国技术好的各种工匠进入京城,全部给予优待。”

李隆基痛快的答应了李安的提议,当然,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他是会继续与群臣商议的,毕竟,李安每次发明出来的东西,都非常让人震撼。

其中,有一些是可以推广,并让外族学去的,但也有一些技术,是绝对不能外泄的,比如黑火药,就绝对不能让外族学去,甚至除了李安之外,李隆基不想让任何人知道火药的配方。

药玉的技术目前只有波斯一带拥有,封锁技术也是有必要的,只是相比黑火药并不那么急迫,就算泄露出去,对大唐的损害也并不十分巨大,属于次要保密技术。

望远镜的原理很简单,但却非常的重要,当然也要保密,不过,波斯一带也是可以制造药玉的,只要他们看到望远镜,并将其拆开研究,想要模仿真的是非常的容易,这项技术对波斯一带国家的封锁难度相对较大,估计瞒不了太久,但只要严格控制望远镜的使用,让波斯商人难以得到望远镜,瞒个几十年不成问题。

铁轨的技术无法隐瞒,但别的国家没有黑火药开矿,就算他们能够铺设铁轨,也绝对没有足够的铁料,或者说,他们的国力无法与大唐帝国媲美,根本就铺不起铁轨,而至于蒸汽火车头,技术难度太大,能造出来就不错了,没有任何小国有能力进行模仿,保密的难度是最小的。

能得到将作监和工部的三成人力,而且,还是技术最好的工匠,这让李安非常的激动,当然,随之而来的,肯定还有有很多龙武军将士,毕竟,如此多的人才,跟着李安搞研究,安全问题不能忽视,若是人员被刺客偷袭,或者叛逃了,那样,对大唐帝国来说,损失就太大了,李隆基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多谢陛下信任,不过,人才一多,微臣别院附近的加工坊就显得太狭窄了,怕是容不下,还需要更多的位置安置这些实用型人才。”

李安得寸进尺,不但索要人才,还索要更多的土地,以方便研究。

“哈哈!这有何难,李侍郎的别院距离黑火药工坊足有五里,在这之间的五里路段,朕全部划给李侍郎了,需要建设什么,李侍郎可直接与工部官员商议,朕全力支持李侍郎。”

李隆基非常豪爽的答应了李安提出的要求,为了大唐帝国的富强,他当然不会吝啬些许土地,而京城附近的土地,又全部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现在有了望远镜,李隆基只需站在宫里的最高楼,便可以直接对城外的工坊进行远程视察。

“谢陛下成全,微臣一定加倍努力,为大唐研发更多利国利民的好东西,让大唐富强千万倍。”

李安激动的表态,让李隆基与群臣,似乎看到了未来,大唐富裕千万倍的情景。

“李侍郎,这个望远镜很重要,你一定要严格限制,不能随意让其在民间流通,所有制造出来的望远镜,全部交给朝廷,朕会将其分发给各路边军,另外,朝廷也需要一些,用来观测天象。”

李隆基当然不能让普通老百姓都拥有望远镜,那样一来,望远镜的技术就很容易流传出去了,另外,京城四周有很多高山,若是普通老百姓站在高山之上,岂不是可以很容易的看到大明宫里的情况,如此一来,皇宫还有什么**可言,这是李隆基绝对不能容忍的。

“微臣明白,除了用于研究之外,微臣会根据朝廷的需求,定做需要的望远镜,决不让望远镜大量流入民间。”

李安开口保证,以让李隆基安心。

“对了,李侍郎,这望远镜该如何维护,是不是很容易坏掉?”

李隆基很关心望远镜的可用性,毕竟,这东西是李安制造的,只有李安最清楚该如何维护。

“陛下,望远镜是药玉制造的,最大的问题是易碎,所以,最为怕摔,另外,若是里面进水,也会严重影响观测效果,所以,不能浸入水中,平时镜头脏了,可以用软丝绸擦拭,千万不能用手擦,因为手上有汗,不能很好的擦干净,还会损坏镜头。”

李安非常专业的介绍道,显然,在如何维护望远镜方面,李安是绝对的专家,没有任何人会怀疑这一点。

“对了,陛下,望远镜还有一个禁忌,就是不能对着强光源观察,也就是日光,否则,会灼伤眼睛,甚至让眼睛失明。”

李安突然想到很重要的一点,关于这一点,后世做过很多实验,在望远镜的目镜放一个猪的眼睛,并将目镜转向太阳,结果很短的时间内,猪的眼睛就被烧穿了,效果相当吓人。

李隆基与众大臣闻言,连连点头,并很快联想到原因了,毕竟,太阳直接观察的时候,就已经让人眼睛很难受了,若是将太阳拉近几十倍,那光线的强度可想而知。

“李侍郎,若用望远镜观察满月,可不可以呢?”

一名大臣好奇的问。

“观察满月和星空都没有问题,而且,拉近几十倍之后,可以看到平常看不到的东西,非常的有趣哦?”

李安笑着回答。

“李侍郎一定用望远镜看过星空,不知月亮上可有嫦娥仙子?”

一名大臣笑着问道,显然,他也觉得不太可能,毕竟,这些都是传说而已,怎么能当真呢?

“嫦娥仙子?也许有吧!今夜就是满月,诸位看一看不就清楚了。”

李安并没有正面回答,直接卖了个关子。

李隆基当然也好奇月亮上到底有什么,是不是真的有传说中的广寒宫,以及嫦娥和玉兔。

“哈哈!李侍郎的提议很好,今晚,朕决定在此处观星,诸位爱卿可一同进宫,与朕共同观测,李侍郎留下,退朝。”

李隆基对月亮上到底有什么东西,非常的期待,当然不会错过满月这个绝佳的观测机会了,而且,满朝文武也全都非常的好奇,让这些臣子亲眼看看月亮上有什么,也是对臣子的一种亲近,对维护统治比较有利。

众臣子不舍的将望远镜交出,缓步离开,毕竟,李隆基并没有说,要将这些望远镜赐给何人,所以,这些大臣自然不能带走任何一个望远镜。

李隆基单独留下李安,不用说,当然是有很多地方没有搞明白,而若是群臣在的时候一一询问,一是有泄密的风险,二是会暴露自己作为一名帝王的无知,从而降低自身的威望,单独询问一些东西,当然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

李安真假掺半的回答李隆基提出的各种问题,毕竟,有些问题,李安没有办法如实回答,比如穿越光阴这等离奇的事情,根本就无法跟李隆基解释清楚,对于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也就只能说谎了。

好在李安说谎的技术十分的娴熟,再加上李隆基也无法确定李安为什么会有如此聪明的头脑,所以,也就只能相信李安说的话了。

对于李安需要大量人才进行各项研究的事情,李隆基虽然答应了下来,但对于具体的研发方向,以及所需要的资金和资源,他必须一一问清楚,以免李安做出不利于大唐帝国的事情,或者,超过大唐国力的承受范围。

对于大唐急需的各项研发产品,李安心里早就设想了好多次,自然明白最需要研发什么,成功率是多少,为此,对李隆基的提问,总能回答的恰到好处,并让李隆基兴奋不已,恨不得李安立即将研发成果搞定。

当然,研发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最为复杂的蒸汽机,更是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试验和验证,所需要的资源也非常的多,而一旦取得成功,将会给大唐帝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控制安西和北庭,将再也不需要过多的资源了,更多的兵马和物资,可以更加快捷的运往全国各地。

如此一来,大唐帝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各个方向的优势兵马投入到一个方向,从而取得局部战略优势,迅速击败对手。

如此大唐周边的所有国家,将再也没有能力挑战大唐帝国的权威,或者利用大唐进攻一个方向的时机,从背后给大唐捣乱了。

李隆基下定决心,不论付出多么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也一定要将蒸汽机车研发出发,从而彻底改变大唐帝国所面临的多个方向的威胁,这让李安更加坚定信心,不惜一切代价,搞定蒸汽火车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