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亩土地

我的怪物图鉴 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亩土地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礼尚往来本是华夏民族的悠久传统,它体现了华夏民族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情,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可正是由于太注重礼尚往来,太注重感情的联络,导致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从而让其成为贪腐的温床。

无数下级打着礼尚往来的旗号,公开或偷偷向领导行贿,同事之间为了防止被孤立,也不得不互相来往,从而耗尽财力。

后世的很多贫苦百姓,因为礼尚往来的巨大压力,不得不将家中粮食贩卖,以换取一点可怜的礼金,甚至食不果腹。

优秀的历史传统,却逐渐成为百姓身上沉重的负担,不知躺了两千年的孔大圣人知道了,会有怎样的感想。

但这一切一旦形成就无法逆转了,任何个人都没有逆转的力量,李安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只有顺应潮流的发展。

这正应了那句名言,生活就是强抱,若无力反抗,那就闭着眼睛好好享受吧!是的,好好享受吧!

除夕夜下了一场大雪,将整个长安城笼罩在一片童话世界里,随后的几日都是大晴天,和煦的阳光将积雪一点点的融化,除了背阴面还有一些残存的积雪外,大部分的积雪全都融化了。

李安的职事官是右龙武军中郎将,是有具体工作的,但朝廷念李安平定爨地辛苦,特意给李安放了一个月的假,二月初一才有事情做。

而这些无事可做的日子里,李安当然也不会闲着,娇滴滴的******颜如玉已经娶回家了,辛苦的造娃工作是绝对不能停的。

另外,年后那几十名工匠已经进城找工作,而李安继续雇佣他们,除了打造摇椅,李安又想到了几种实用的工具,并让几名技术好的工匠进行研制。

不过,随着产品的逐步增加,家中都有些放不下了,这倒是个不小的难题,另外,李安的计划还有很多,府邸的狭小空间,显然是无法满足了。

“阿郎,府邸显得太挤了,不能继续在府邸打造摇椅了,要不就真的放不下了。”

赵六看着满院子的木材和各种材料,感到很是困扰,到处都对方木材和杂物,府邸显得很乱,不上档次。

李安当然也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是京城房价太贵了,总不能再买一套吧!

“阿郎,城外十五里,不是有您的千亩土地吗?为何不将这些木材搬入那里呢?这样府邸能干净不少。”

赵六说道。

李安一愣:“城外有我的千亩土地?对对对,好像是陛下赏赐给我的,你不提醒,我倒是忘了。”

“阿郎,那我们尽快在城外建一座庄园,以后在城外打造这些家具就可以了,不用堆的满院子都是。”

赵六建议道。

李安点头道:“好主意,备马,你陪我去城外看看。”

“是,阿郎。”

赵六牵来两匹马,与李安策马奔向南门外,并直奔自己所拥有的那千亩土地。

“阿郎,这一片都是您的土地,我都核对过了。”

赵六对李安的土地,比李安自己还清楚很多倍,这让李安颇为诧异。

“界限在何处?”

赵六道:“阿郎请看,正南方的河流是最南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最北端,东西两端就是以两边隆起的丘陵为界限,这一块土地约有千亩,不过,只有最靠南的两百亩是良田,靠北的地方地势较高,取水不方便,庄稼自然也就长不好,还有两侧靠近丘陵的地方树木太多,也不利于庄稼生长。”

李安并不在乎这里的条件如何,只要有这千亩土地就足够了,反正李安也不需要太多土地,够用就行了。

“这里是最北侧,在这里要建造一座占地五十亩的别院,在城里住腻了,可以到这里来小住一段时间,再往南建造占地百亩的工厂,以后木材就放在那里了,工匠也在那里干活,最南端的两百亩良田,全部改成蔬菜大棚,要形成规模化种植,另外,沿河向北开挖一条沟渠,用水车引水,将靠北一点的三百亩地,也改造成良田,这样我们就有五百亩良田了,剩下的土地暂时就闲着吧!”

李安一口气说出来最基本的规划。

“阿郎,您的计划太多了,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完成,另外,五百亩地需要很多人耕种,府邸现有的仆人只怕不够,要雇佣佃农,还是增加仆人。”

赵六问道。

李安想了一下,开口道:“别院暂且搁置,先建造百亩工厂,并开挖沟渠,尽快将府邸的木材运往这里。”

“是,阿郎,我们回去就准备,先让那些工匠停工,并赶往这里开工。”

“好,我们立即回城,”

李安看了属于自己的千亩土地,心中非常高兴,有些这些土地,日后的日子就更好过了,而且,很多事情都可以在这里进行,至于人员不足,多买一些仆人,多征召一些工匠就行了,很轻松的就能解决问题。

而李安急着开发五百亩蔬菜大棚的原因,是因为府邸大后院的很多蔬菜都已经发芽并长大了,但这些蔬菜需要很大的空间才能更好的生长,比如,长了三片叶子的黄瓜苗,若是挤在一起,没有很好的光照,则肯定长不好,甚至无法生长,密密麻麻长在一起的小油菜苗子,若是间隔距离的栽种,会长得更大更好,也就是说,在李安府邸培育好的蔬菜小苗,只有放到城外的大片土地,才能获得更好的生长,并极大的增加产量,而有了产量才能让更多的长安城贵族在冬季吃上新鲜的蔬菜,李安也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不菲的收入,一举两得。

做事情不能拖延,要养成立即动手的习惯,李安与赵六返回府邸后,便让赵六组织大批泥水匠赶往城外五十里,开始搭建面积百亩的围墙,并在围墙内部搭建一些简易的住房和工房。

简易住房是用来给工匠们居住的,而宽敞的工棚则专门用来堆放木材和产品的,以防止下雨的时候,木材和产品被雨水淋湿,从而产生变形。

为了尽快完工,赵六除了在城内征集泥水匠之外,还在城外征召了一些无事可做的百姓,毕竟,现在春耕还没有开始,老百姓在家中根本就无事可做,能找个活干,挣点小钱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个上午,赵六就征集了三百多名泥水匠和百姓,并立即开始干活。

一百亩面积的围墙规模不小,但好在人多,所以,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完工,至于围墙里面的建筑,则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才能逐步完成。

在建设工厂的同时,赵六还拨出五十名百姓,负责挖沟渠,以将南面河流的水源引到靠北的土地位置,以方便灌溉。

由于连续几日都是非常好的大晴天,气温也在零度以上,所以,地表的土地都已经解冻,挖起来并不费力,而更深层的土壤并没有太多的水分,挖起来也不累,所以,五十名百姓,很快就挖了一条宽达两步的沟渠,将河流的水引了过来。

不过,由于地势略高,引过来的水源,距离表层土地足有一丈深,取用仍旧不是太方便,需要人力一桶一桶的将河水提上来,然后进行灌溉。

三日后,占地百亩的加工厂已经完工,李安府邸的所有工匠,带着工具和木材等材料,前往这座规模宏大的工厂之中,这里的面积足够大,干起活来也更带劲。

另外,蔬菜大棚的准备工作也进行的差不多了,五百亩土地上,砌了密密麻麻的矮小围墙,地面上更是堆放着数不清的竹竿。

“阿郎,您怎么亲自来了。”

见李安前来视察,赵六连忙迎了上去。

“赵六,干的不错,加工厂都已经投入运行了,这个很好,五百座大棚建的也很好,几日后应该就可以完工了,记得多招一些仆人,五百亩地需要不少人力。”

李安说道。

“阿郎,让一人负责十亩,五十人就够了,若是遇到忙不过来的时候,可以临时招募百姓,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开支,不过,靠北的位置地势太高,挖了沟渠之后,取水仍旧非常不方便,这倒是个大问题。”

赵六指出了灌溉的大问题。

李安看来一眼,沟渠挖的很漂亮,但水源却很难取上来,这样,挖沟渠的意义就不大了,但这岂能难住李安。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走,我们去找老工匠。”

其实,李安早就考虑过挖沟渠后会遇到的难题,所以,早就想好了对策,而这项对策必须要让老工匠去完成。

所谓的对策,就是利用水车,将低洼处的水运往高处,这样既省力,运水量也更大,可以极大的节约人力,从而取得更高的效率。

李安将水车图纸交给老工匠,老工匠看来一眼就表示自己可以做出来,这让李安放心了不少。

另外,光有水车还不够,整个灌溉系统必须非常完备才行,也就是说,要在这五百亩土地上,挖满密密麻麻的小水沟,让水车运上来的水源,可以自己流向需要灌溉的土地。

地形是阶梯状的,水车运上来的水源先满足最高处的用水需求,待最高处浇完水之后,便开个口子,让水源顺流而下,流向下一个横沟,然后继续浇灌,如此,利用水车和小水沟,可以实现对所有田地的灌溉,必将大大节省人力。

除了水车、沟渠和纵横交错的小水沟之外,还要在沟渠和小水沟的上面架设一座座简易的桥梁,这样可以将五百亩土地连成一片,更方便人员在其中行走,更可满足小型车辆自由通行,极大的提高运输效率。

既然在这里开垦五百亩土地,自然要常驻人力,而为了方便仆人入田地干活,他们的临时住所就建在田地最北的正中央,这样更方便照顾这些田地。

另外,在这临时住所的靠北位置,厨房、恭房和农业仓库都建在这里,工厂的工匠若要吃饭,也要跑到这里来,当然,工厂内部有恭房,如厕就用不着跑这么远了。

将厨房设在一起,也是为了节约资源,毕竟,分在两处就需要两个管理者,成本会增加不少,也不利于统一监视和管理。

“赵六,待蔬菜大棚建好,立即组织工匠沿着东西北三个边界,建造木制栅栏,闲杂人等禁止入内。

李安觉得既然是自己的土地,必须要划定边界,以免外来者闯入。

当然,这种边界只能防住君子,若小人想要进入,拦是拦不住的,就算是皇宫大院,刺客也是有闯入可能的。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几日后,两座崭新的水车便建造完成,并安装在挖好的沟渠内。蔬菜大棚也已经建好大半,外围的木栅栏围墙也逐步完工,将李安的土地完全包裹起来。

“阿郎,水车造好了,可以试试了。”

李安点了点头,让几名长得壮士之人,站在水车上用力踩。

水车建造的非常到位,几名劳力很轻松的就让水车转起来了,而随着水车的运转,一股股水源被运上高处的小水沟里,并顺着水沟向东西两侧流去。

“好,水车建造的非常成功,你们继续踩,将这五百亩土地全部灌溉一遍。”

李安高兴的下令,并大步离开。

待这些全部建造完成之后,下一步就是建造规格较高的别院了。

虽然城内的府邸已经非常让人舒心了,面积也足够李安居住,在城外建造一座高规格的别院,似乎有些多余,不过,李安并不觉得多,多一套房子多一个落脚点,这样,来回换地方住,也可以很好的调节心情,让人心情更加的愉悦,君不见后世的官员,一人买几百套房子的吗?

返回府邸之后,李安去大后院的蔬菜大棚里看了一眼,并决定当天傍晚就开始移植,以在第二日接触到阳光之前,让植物的根部吸收足够的水份,从而提高成活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