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一百六十章 募兵三千

我的怪物图鉴 第一百六十章 募兵三千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虽然李安知道在京城放火是一件犯忌讳的事情,不过,为了图省事也只好这么干了,反正四周都是院墙,绝对不会烧到别人家的房子。二·五·八·中·文·网{}{} suimеng][}

众人从柴房找来一捆捆柴草,放置在院落的不同位置,并同时点燃,让火苗在草丛中肆虐,尽情的燃烧。

因为是白天的缘故,再大的火苗也不会被外人看到,但这些杂草都是湿漉漉的,在燃烧的时候释放了大量的浓烟,并且,着燃烧的进行,浓烟越来越大,以至于李安几人,看了都有些担忧,毕竟,如此大的浓烟,只怕整个京城的人都能看到。

“无恙,这一把火会让你的名气更进一步,更会让所有人记住你住在大业坊。”

荔非守瑜咧嘴,开了句玩笑。

李安轻轻一笑:“一把火而已,既然已经放了,那就这样吧!更出名一些,也没什么不好,哈哈!”

“开门,开门。”

虽然隔着三进的院墙,但大门外的巨大敲门声,还是听的轻轻楚楚,而且可以肯定,敲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并且,这一群人显得非常急迫和焦躁。

不用想,李安也知道,这一定还是因为自己在后院放火,把周围的人给引来了。

“昆雄、飞羽,在这里看着,千万不要让火势蔓延,守瑜、二牛,我们出去看看。”

李安带着二人奔向前院,并将大门缓缓打开。

在大门被打开的一霎那,首先映入李安眼帘的,是满头大汗的大业坊坊正,这个年约四十余岁的中年汉子,显得异常焦急。

昨日办理房产凭证的时候,他还是个文质彬彬的书生,此刻,倒像是脾气暴躁的市井之徒,这也难怪,大业坊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如今,居然冒起这么大的浓烟,万一朝廷追究下来,他这个坊正可担待不起。

“水,水来了。”

几名小吏带着几十名百姓,提着装满水的小木桶,匆匆奔了过来。

“李将军,府上出什么事了,这浓烟可真是够大的。”

坊正眉头紧蹙,见李安几人神情安静,他觉得可能不是失火。

李安伸手一挥,看向这些提着水的百姓:“都回去吧!后院杂草太多,让我一把火给烧了,回吧!回吧!”

众人闻言,全都愣住了,为了烧野草,居然在后院放火,这胆子也太大了,不过,这些人都知道李安刚刚在东女国立功,得皇帝恩宠,所以,胆子比常人大一些,也比较正常。

坊正一脸焦急,李安图省事,在后院放一把火,这可把他给害惨了,浓烟这么大,上面肯定会追究责任,不论什么原因,他都脱不了干系,谁让他是大业坊的坊正呢?

“李将军,京城是不能便放火的,您看,这浓烟这么大,只怕全长安城的人都能看见,万一追查下来,只怕……”

坊正急的真想找个老鼠洞钻进去。

“火是本将放的,与你无关,若是有人追究起来,你只管往我身上推就是了。”

李安显得毫不在意,仿佛在自己的院子里放火,根本就不是事儿。贰.五.八.中.文網

“出了什么事?”

很快,金吾卫的将士也被吸引来了,不过,见放火的人是李安,也都没说什么,只是劝说李安赶紧灭火,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不过,李安觉得,既然这大火已经放了,估计全长安城的人都已经看见了,此时急着灭火没有任何意义,倒不如将后院的杂草全部烧完。

很快,各级部门的官员,都知道李安在大业坊宅子放火烧野草的事情了,并迅速传开了,以至于躲在深宫之中的宦官和宫女都知道了此事。

“李将军,总算找到您了。”

一名小太监气喘吁吁的从马背上跳下,焦急的说道:“灵州进奏院的人,都不知道李将军去了何处,若不是这一把火,还真找不着您。”

“是不是陛下有什么旨意。”

李安心头略有预感。

“李将军,陛下让您立即进宫,最好快些,不能让陛下久等。”

“知道了。”

李安应了一声,立即奔向战马,策马向大明宫方向奔去。

####

大明宫紫宸殿外,大唐皇帝李隆基扶着栏杆,看向大业坊方向升起的巨大浓烟,眼中露出复杂的神色,自从他继位以来,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生这种景象了。

也就是说,在他继位之前,这种景象是经常发生的,大唐每一次宫廷政变,都会引起朝廷的巨大震荡,同时,每一次政变也都会在长安城内燃起巨大的硝烟,这么多年,大唐的朝政被他牢牢的掌握着,一切有可能威胁他帝位的都被他提前清除,所以,长安城再也没有燃起过硝烟。

而此时,京城南部突然燃起硝烟,这代表什么呢?是无故失火,还是有人别有用心?

“大将军,浓烟燃起的方向,应该是大业坊吧!”

李隆基口问道。

高力士连忙点头道:“是的,大家,正是大业坊。”

“浓烟为何而起,有人汇报吗?”

高力士犹豫了一下,轻声道:“待会李将军到了,大家亲自问问他就知道了。”

“什么,居然是李安搞的鬼,他想干什么?”

李隆基何等聪明,从高力士的侧面回答,就知道大业坊的浓烟与李安有关。

“大家,李将军已经到了。”

一名小太监小声提醒道。

李隆基微微侧首,看到了正在大步走来的李安。

“微臣李安,参见陛下。”

李安恭敬的向李隆基行礼。

李隆基轻轻招手,示意李安上前,并指着远处的浓烟,问道:“朕听说,这一股浓烟是你的杰作,你可否给朕一个解释?”

李安表情轻松,恭敬道:“陛下,微臣得了赏赐之后,就去大业坊买了一套房子,这套房子的后院足有六亩的荒草,微臣清理了半个时辰,觉得实在费力,就放一把火,将其全部烧掉,这样可以轻松不少,没想到惊动了陛下。”

李隆基表情有些不悦,直直的盯着李安:“李安,你放了这么大的一把火,居然仅仅是为了烧掉野草,就不怕朕治你的罪吗?”

“李将军,这里是京城,是不能便放火的。”

高力士在一旁插言,提醒李安认错。

李安倒是不紧张,佯装不知,并颔首道:“陛下恕罪,微臣只想着以最高的效率,处理掉后院的杂草,一时大意,忘了京城不能便放火的规矩,请陛下恕罪。”’

李隆基伸手指着李安的脑袋:“所有人都能记得,就只有你李安,能把这么重要的规矩抛诸脑后,你知道在京城放火意味着什么吗?造反!”

“陛下明鉴,微臣绝无造反之心。”

李安微微有些紧张,并解释道:“陛下,微臣做事,已经习惯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吐蕃两万精锐边军,若用正常打法,至少需要十万将士才能将其全歼,我军损失也不会太小,而微臣在子母道设伏,仅仅动用五千人马,就将这支兵马全歼,我军损失不足三百,蔚州几次作战,微臣也都利用最小的损失,获取最大的成果。

后院的杂草也一样,若用正常收割,十几人要忙活一两天才能清理完,而放一把火,几个时辰就可以全部解决问题,人不累还省时间,只是,微臣实在有罪,居然忘了京城不能便放火的规矩,还请陛下治罪。”

李隆基闻言,怒气渐渐消散,李安在京城放火的确很不应该,但这个年纪不大的少年将军,处处考虑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这倒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毕竟,以极其微小的损失,全歼吐蕃两万大军,这份战果实在太过辉煌,若不是因为李安年纪太小,需要更多的磨练,李隆基会册封李安更大的官位。

“你都这么说了,朕还如何治你的罪,不过,你记住了,有时候可以图省事,有时候却不能,该省事的时候要省事,不该省事的时候,绝不能图省事。”

李隆基开口训斥了李安。

“陛下教训的是,微臣知错了。”

李安心头欣喜不已,李隆基这么说,就等于是原谅他,不会治他的罪了,当然,这也在李安的预料之中,毕竟,不就是在后院放一把火吗?能有多大的罪过,现在正是李隆基需要他的时候,当然不会因为这么点无伤大局的小事将他处置。

李隆基酝酿片刻,看向李安:“李安,你提出让朕派遣大军入爨地平定叛乱,但你可知朕的难处,可知晓朝廷的难处?”

“微臣不知,还请陛下明示。”

李隆基没有回答,侧首看向身旁的高力士。

高力士会意,上前一步,解释道:“李将军应该知道,去年河北道发生了罕见的大雪,老百姓的庄稼收成几近于无,不但无法缴纳朝廷的赋税,而且,朝廷为了救济灾民,还要向河北道一带调拨了大批钱粮。

另外,突厥内乱不止,朝廷调集大批军队驻守北境,花费也是不少,还有此次讨伐吐蕃,又是一笔巨大的花费,现如今,国库的钱粮所剩并不多,大家为了筹集钱粮,已经下令发行国债,向全天下人借钱,若还是不足,大家打算停修温泉宫,以资军需。”

李安闻言,心头大为欣喜,高力士如此回答,就表示李隆基已经同意向爨地用兵了,而将这些话告诉他,又表明李隆基会派他前去爨地,负责平定叛乱。

“陛下放心,微臣明白朝廷的难处,一定会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不会给朝廷带来太大的负担。”

李安大声表态,让李隆基放心。

李隆基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看向李安:“朕相信你的能力,平定叛乱就要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胜利,就像今日这一把火一样,迅速烧光爨地的野草。”

“是,陛下,微臣一定尽快平定叛乱,为陛下分忧。”

李隆基咧嘴一笑:“李安,你曾告诉朕,只需三五千兵马,就可以平定爨地的叛乱,朕不会真的只给你三五千人马,京城和剑南道的兵马,你可以任意挑选一万。”

“陛下,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微臣真的不需要这么多兵马,不过,京城的兵马都是勋贵子弟,实在不堪使用,若陛下允许微臣在爨地附近,临时募集三千兵马,勤加训练,则平定爨地叛乱指日可待。”

李安开口提出自己的建议。

李隆基闻言,感到大为惊诧:“平叛迫在眉睫,李将军居然要自己募兵,这怎么可能来得及。”

李安淡然一笑:“陛下,孙子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平定爨地叛乱,应该计谋为主,军力为辅,微臣抵达爨地之后,一边练兵一边了解爨地的情况,这并不会真的耽误时间,而且,微臣带的兵越少越不容易引起爨地豪族的警惕,如此,才更加有利于平定这些反叛的豪族。”

“就地募兵三千,李将军真的想好了。”

“是的,陛下,微臣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可以用最小的损失,获取最大的利益。”

李安继续坚持募兵。

毕竟,此时的府兵已经没有太大的战斗力了,边关各节度使麾下,都有一支人马众多的募兵,而这些精锐的募兵,才是边关将领打胜仗的制胜武器。

“那以你之见,平定爨地叛乱需要多久。”

李隆基问道。

李安想了一下,开口道:“陛下,微臣练兵极快,若一切顺利,一年之内就可以解决爨地的问题。”

“有几成把握。”

“八成,不,九成,微臣最低有九成的把握。”

李安自信的表态,让李隆基放心。

李隆基沉思良久,点头道:“就近募集的三千兵马,必然适应爨地的气候,倒是省却了水土不服,朕准了。”

“谢陛下。”

李安大喜。

李隆基沉思片刻,接着道:“募兵固然适应爨地的气候,不过,毕竟需要一些时间才可以练成,李将军还是要带一些兵马前去才是,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