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一百五十六章 朝廷的难处

我的怪物图鉴 第一百五十六章 朝廷的难处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父亲,我……”

“好了,明白自己的身份,不要痴心妄想,去休息吧!”

“是,父亲。贰伍捌中文

刚开始,李隆基是在气头上,没有深入的去思考,待冷静下来之后,便意识到章仇兼琼所提出的建议,也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只是章仇兼琼考虑的还不够全面,没有考虑大唐朝廷目前所面临的复杂局面。

后突厥、吐蕃、契丹、奚族、震国,这些强悍的游牧力量,严重的牵制了大唐朝廷的有生力量,让大唐无力将更多的战略资源往南方倾斜,负责西南防务的剑南节度使,麾下不过三万精锐边军,而且,这三万边军主要是用来牵制吐蕃的,若将其全部拿来平地爨地叛乱,防御吐蕃的力量就显得不足了。

而若是在剑南道,大规模扩军备战,则需要动用囤积在剑南道的大量战备储备物资,甚至还要调用京城的力量,如此,大唐帝国的财政压力将变得更大。

最让李隆基担忧的,是爨地处在山区,地形非常复杂,在如此复杂的地形平叛,投入两三万人马怕是不够,而且,大唐兵马并不擅长在崎岖的山地作战,在山地的战斗力也将大大减弱,长期鏖战下去,对大唐的国力将是很大的消耗。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所处的位置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自然也不会一样,李隆基身为大唐皇帝,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自然与章仇兼琼考虑的不同,这是他想要依赖南诏帮忙平定爨地叛乱的根本原因。

‘李安南下东女国经过益州,与章仇兼琼是有过接触的,而章仇兼琼在奏折中推荐李安平定爨地叛乱,难道这是他们二人之间商量好了的,章仇兼琼对爨地的看法,已经在奏折中表达的很清楚了,李安的看法又是什么呢?’

午后就要召见南诏二王子于诚节了,届时要向于诚节表明自己对云南王请战的态度,而在这之前,李隆基觉得,有必要先见见李安,听听李安对此事的看法。

“宣李安进宫。”

“是,大家。”

大明宫丹凤门,李安跳下战马,在验过身份后,牵着马匹进入了大明宫,在下马桥畔,李安将战马拴好,并跟在一名小太监的身后,向紫宸殿方向走去。

“李校尉稍后。”

小太监说着亦步亦趋的奔向紫宸殿。

李安站在紫宸殿的外面,意欣赏周围的风景,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紫宸殿了,对这里的环境还是比较熟悉的,不过,上一次来的时候,是大雪纷飞的冬季,而这一次却是炎热的夏季,时间足足差了半年,季节也完全颠倒了。

在冬季的时候,这里的花草树木,全都被大雪覆盖着,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而此时,却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

‘皇宫真好,环境优美,还有这么多人伺候着,难怪有那么多人想要当皇帝。’李安心下腹诽,却绝对不敢说出来。

“李校尉,陛下让您进去。”

李安闻言快步迈入紫宸殿,见李隆基眯着眼睛看奏折,身旁的高力士也是耷着眼皮,完全不看向自己。

“臣李安参见陛下。”

李安单膝跪地,向李隆基行礼。

李隆基轻轻放下奏折,看向李安:“李校尉这次东女国之行,保归昌王无恙,挖出东女国内奸,活捉吐蕃大论兀论样郭,子母道一战,全歼吐蕃两万边军,斩杀吐蕃王子郎支都,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朕却一直没有下令封赏,心里一定很抱怨吧!”

李安忙道:“臣身为陛下的臣子,为陛下分忧是本分,岂敢要求赏赐,况且,早一日受封赏和万一日受封赏,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臣相信陛下不会忘了臣立下的功勋,该赏的一定会赏的。”

“哈哈!李校尉倒是会挺会说的,认准了朕会按功行赏,不过,有些事情,朕要先问问李校尉。”

“陛下请说,臣知无不言。”

李隆基点了点头,手拿起几分奏折,递给身旁的一名小太监,看着李安,问道:“李校尉还是自己先看看吧!”

小太监将几分奏折,小心翼翼的送到李安的面前,并放到李安的手中。

不用看,李安也知道奏折的内容,是有大臣弹劾他私自放跑行刺于诚节的刺客,这一点,昨日晚上,高力士已经告诉他了。

李安装模作样的将几份奏折看了一遍,低着头不说话。

“李校尉,你没有什么要跟朕说的吗?”

李安挠了挠额头,故作诧异道:“陛下,此事只有微臣和几名亲信知晓,这些大臣身在京城,怎么会知道这些事情?”

“这么说,李校尉是承认了。”

李隆基脸色一冷,表情严肃的盯着李安。

“微臣不敢欺瞒陛下,确实有几名刺客活捉后,被微臣给放了。”

李安知道此事瞒不住,索性直白的说了出来。

“李校尉倒是够坦白,说吧!你为何要将刺客放走,他们可极有可能是五诏余孽,是我大唐的敌人。”

李隆基正色问道。

李安酝酿片刻:“陛下,微臣已经审过这些刺客,他们的确是五诏余孽,而且,对我大唐极为敌视。”

“既然如此,李校尉为何还要放走他们?”

李隆基佩服李安的坦诚和胆量,但同时也更加疑惑,不明白李安到底是怎么想的。

“陛下,以微臣之见,杀几名五诏余孽,并不能改变他们继续敌视大唐,更不能帮助云南王解决内部祸患,毕竟,微臣也听说了,云南王在统一六诏的时候,做了很不光彩的事情,松明楼一把火烧死了五诏诏主,但同时也点燃了五诏百姓内心的怒火,这才是五诏余孽,多年不间断与云南王作对的根本原因。

微臣若是将这些刺客押往京城,或者交给南诏,他们免不了要被处死,而这样一来,五诏余孽就会将这笔账记在我大唐的头上,并更加仇视大唐,这对大唐的江山社稷极为不利,为此,微臣斗胆,对这些刺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他们不要再做无谓的牺牲,回去劝劝同伴,安安分分过日子,不要再来行刺了,效果倒还真的是不错,在接下来的一路上,刺客行刺的频率明显少了很多,过了陈仓道,就再也没有遇到刺客。”

李安一口气说出来一大堆信息。

李隆基闻言,思索了老半天,捋了捋下巴的胡须,赞赏道:“李校尉思虑深远,倒是朕误解你了,哈哈!不过是几个小喽啰而已,杀之无益,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以后任何人都不许提。”

“是,陛下。”

“对了,李校尉,你从蜀中过来,对爨地的事情,应该知道不少,说说你的看法吧!”

李隆基单刀直入的问。

李安蹙眉想了一下,恭敬道:“陛下,恕微臣直言,爨地反叛是小事,若让南诏全权处置,则对大唐极为不利。”

李隆基微微一愣:“继续说下去。”

“陛下,爨地豪强足有十多人,各自为政,可谓一片散沙,各豪强拥兵不过数千人马,加在一起也不过数万之众,对我大唐构不成严重威胁,而云南王雄才大略,统一六诏后,拥兵超过五万,若让其全权负责平叛,一旦平叛之后,云南王据守爨地而不撤军,爨地将尽归南诏所有,我大唐将永远失去这一片地区。”

“李校尉怀疑云南王对朕的忠心?”

李隆基冷冷的问。

李安轻轻摇头:“陛下,俗话说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论云南王对陛下有多忠心,但他毕竟是南诏的一国之主,是我大唐的外臣,不可不防。”

“爨地是我大唐的羁縻州,云南王就算有侵吞的心思,他敢这么做吗?他就不怕朕的百万大军?”

李隆基微微有些自傲。

李安淡淡一笑:“陛下,大唐兵马虽多,但地域极为辽阔,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此次爨地叛乱,都指望南诏分担一部分压力,还谈何进攻南诏,若南诏真的占据爨地而不走,且表面极为恭顺,陛下会征发大批军队进攻南诏吗?”

“这……”

李隆基愣住了,若皮逻阁真的占据爨地而不走,并极为恭顺的献上部分战利品,恬不知耻的要求将爨地并入南诏,他还真的不好办,若同意了,则大唐利益受到损失,但若是真的翻脸了,则与南诏的战争将不可避免,如此,大唐就真的是四面受敌了,联合南诏共同对抗吐蕃的战略构想也将彻底破产。

南诏是大唐培养起来的小兄弟,李隆基是最不希望与南诏兵戎相见的,为了共同对抗吐蕃的战略构想,损失爨地的偏远羁縻领土,也在可忍受的范围之内。

见李隆基陷入沉思,李安接着说道:“陛下,爨地豪强本是一片散沙,互相积怨很深,此次却团结一心与大唐作对,步调一致的有些反常,似乎是事先商量好的,而让这些平时有积怨的人坐下来商量,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背后必然有一只黑手在暗中操控。”

“李校尉口中所说的幕后黑手,指的是何人?”

李隆基觉得李安的话,有那么些道理,并饶有兴趣的看向李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