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我的怪物图鉴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位卖香包的小娘子一家,又是可怜的一家人,凡是这一两年从外地来京城谋发展的人家,基本上全都是生活的很是悲惨,能够真正过上好日子的只是极少数而已,绝大多数都过的比在家乡的时候好不了多少,都是挣的多,但花的也多,最后不会有太多的结余。

对于这些外来户来说,京城最大的吸引力是繁华和热闹,可以让他们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可以看到很多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还可以看到一丝渺茫的希望,哪怕这个希望几乎不存在,但至少是一束微弱的希望之光,让很多生活困苦的人心里有个念想,万一自己成功了呢?

在京城每天都会发生一些让人热血沸腾的逆袭故事,这些故事会及时的出现在京城的各大报刊上,从而激励更多的普通外来百姓,坚定自己的信心,哪怕再苦再累也要坚持留在京城,万一有一天自己时来运转发财了呢?那可是能够改变自己和后代命运的天大好事,就算几率不高,但总归有这个希望存在。

而若是继续待在自己的家乡,则只能每天下地干活,风里来雨里去的,一年的收成也就那么一点粮食,而此刻的粮食也不值钱了,就算在风调雨顺的前提下,也挣不到钱,勉强只能糊口而已,万一遇到天灾,那就啥也没有了,这种看天吃饭的辛苦活,让人根本就看不到希望,可以说一眼就能看清一辈子,以后的生活会怎么样,都能看的清清楚楚,就是很普通的贫贱生活,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枯燥且辛苦。

若是从小一直生说在乡村,没去过繁华的都市,从未感受过大城市的繁华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或许还能够忍受农村的枯燥生活,一辈子本本分分的做一个小农民,而一旦一个人去过繁华京城,然后,再回到自己出生的乡村,会有一种难以接受的感觉,是万万不甘心一辈子做农民的,哪怕在京城生活的很不如意,也不会回到乡村天天种地。

虽然待在乡下种地,可以维持一个人不被饿死,可乡村的枯燥生活,也是很多见识过繁华生活的人所难以忍受的,一个人宁愿在大都市租住狭小的房子,也不会愿意回到乡下去住面积广阔的房子,这是大部分人心里的真实想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唐百姓此时的世界观。

而大部分老百姓的这一心里,正好被某些炒房的人抓住了,他们知道普通老百姓都是这么想的,所以,就拼命的囤积房产,把房子高价出租出去,租金也尽可能的靠近大部分老百姓的忍耐极限,确保老百姓收支余额与房租相等,让京城普通百姓的收入,去掉必要的支出之后,剩下的全部用来缴房租,从而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

这些依靠炒房来获取财富的人,实在是太可恨了,朝廷若是再不去管的话,那是要出大事的,就算最终要侵犯部分贵族的利益,那也要去推行,不能任由一些人占据过多的资源,否则,普通百姓会越来越不满,而李安已经开始布局了,先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稳定价格,然后,再通过一步步的温水煮青蛙策略,一步步把京城的房价个拉下来,让房租能够进入一个合理的区间,让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能够更好一些,让外来的百姓能够拥有更多的幸福感。

眼前的小娘子年纪已经不小了,按照大唐的标准,这个年纪应该已经可以婚配了,甚至,有不少都有孩子了,而这个小娘子穿着男装在大街上卖香包,一看就是没有婚配。

“小娘子年纪也不小了,就没想过要嫁人?”

李安开口问道。

这一问倒是把小娘子给问的不好意思了,她告诉李安,并不是她不愿意嫁人,实在是到了京城之后,一切都变了,若是在老家没有来京城的话,她现在就可以嫁人了,可到了京城之后,情况变化太大,不是她不想嫁人,是根本没有可以托付终身的人。

是小娘子的要求太高吗?还真不是的,小娘子的要求根本就不高,只要有一个稳定的居所就行,也就是有一个能居住的地方,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家庭,若是连一个稳定居住的地方都没有,那还怎么成家,成家之后怎么办,要睡在大马路上吗?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非常的现实。

有住房的年轻郎君难道就没有用吗?这么大的京城,总不会都是没有房子的年轻男子吧!

在京城有自己房子的年轻小郎君自然是有的,而且,还不少呢?不过,若是从京城总人口的比例来计算,拥有独立住房的年轻郎君少之又少,比例还不足一成,而家里有房,与父母同住的就相对多一些了,毕竟,很多老京城人都是有祖宅的,但即便加上这些人的比例,也只有三成罢了,起码七成以上的年轻人的家庭是没有房子的。

而就算在京城有房的家庭,住房情况也颇为不乐观,毕竟,这个年代还没有计划生育的政策,一个家庭的孩子是很多的,尤其是男孩子,都是要婚配的,若是只有一处不大的住房,家中却有三个儿子,那么这三个孩子全都成家之后,该住到哪里去去呢?老父母与三个儿子住在一起本就不宽裕,若是再多三个儿媳,那就更加紧张了,这还没考虑将来有可能出生的孙辈,如此,居住就太过于拥挤了,甚至不得不采取租房的办法来缓解居住的压力,而这无形之中会极大的增加生活成本,让这么一个家庭压力更大。

京城的这种现状,让这个卖香包的小娘子很难找到可以嫁的郎君,毕竟,她也不是什么金枝玉叶,不大可能被条件优越的郎君看上,而那些一无所有的郎君,实在难以给她一个有保障的未来。

另外,京城凡是有自己独立住房的郎君,全都牛气的很,不但娶媳妇的时候挑着选,而且娶了妻之后,还会继续纳妾,谁让人家有房呢?指望这些条件优越的郎君低三下气的追求穷人家的小娘子,还一心一意只对这个小娘子好,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有钱的男人有几个不渣的,李安就是一个标准的渣,家中娇妻美妾不少,还有不少没给名分的。

对于这个卖香包的小娘子该有怎样的归宿,李安是真的不确定,因为短时间内,京城的住房紧张状况是很难获得缓解的,大部分的年轻郎君也很难买得起房子。

这个卖香包的小娘子心里理想的郎君,自然是京城本地的有房一族了,哪怕老点丑点都无所谓,只要有房就好,只有如此才能解决下半辈子的居住问题,才能有一个不错的生活,可京城的有房一族并不多,在人群之中的比例太低了,几乎所有人都把目标锁定在了这些人的身上,这也就造成了大量妙龄女子找不到合适的如意郎君,同时,也有更多的贫民百姓家的儿子找不到媳妇,从而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这种事情一般都发生在后世的发达社会,而通过李安改造的大唐,现在也开始发生这样的事情了,这个问题是很严峻的社会问题,是必须要优先解决的大问题,若是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难题,以后大唐的人口就该暴跌了,那可不是什么好事儿,一个强盛的帝国,若是没有足够的人口,是没有办法进行良好发展的,没有庞大的人口就意味着力量的弱小,只有人口足够庞大,帝国的疆域足够辽阔,这个帝国才是了不起的,才是真正不可战胜的,对于如今正处于高速发展之中的大唐,人口真的非常关键,只有人口逐步增多,大唐才能够有足够的人力来完成很多计划,也才能稳定刚刚开拓不久的边疆,维护大唐核心区的繁荣和安定。

大唐还有很多荒芜的土地等待开发,而所有的土地开发都是需要一定人力的,没有足够的人口,很多计划都难以真正的实行,帝国的边疆也难以发展起来。

其实,此时全大唐的老百姓都往京城涌入,也是有一定坏处的,那就是降低了各地的人口规模,让很多县城变得越来越凋敝,越来越难以发展,自然降低了这些小地方的可持续发展。

只不过,京城现在太需要人力资源了,如此,才允许各地的老百姓离开家乡到京城来谋发展,按照之前的大唐律法,普通老百姓是不能轻易离开自己家乡的,否则就是违法了,只有朝廷要求老百姓迁移,老百姓才能离开自己的家乡,这么做就是为了稳定各地的人口,根据各地拥有耕地的数量进行人口的安排。

京城最近急需人口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李安发明了太多的高科技机器,这些高科技产品对大唐的未来非常重要,而若要制造和研发这些机器,还有一些配套的设施,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仅凭京城本地的劳动力,显然难以满足要求,如此,才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全国,允许所有地方的老百姓进入京城。

那为何不把这些机器作坊拆分到各个地方去制造呢?这样人口就不需要迁移人口了,也不会导致京城的住房紧张。

这自然是因为很多机器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只有这所有的机器聚在相距不远的位置,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才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若是把这些机器作坊分散到大唐各地,那就没有办法发展了,生产的成本就太高了,比如,生产一台机器,需要不少的配件,若是这些配件需要到很多遥远的地方去购买,那么,生产的成本就太高了,而这是非常不利的。

与迁移工坊相比,迁移人口的成本是最低的,也是最方便可靠的,所以,为了节约成本,只能采取迁移人口的办法,至于人口猛然增多所造成的住房紧张的情况,则可以慢慢解决,急不得的,最终总是能够解决的。

另外,随着京城的机器作坊越来越多,最终必然要向别的地方迁移的,而且是整体性的迁移,绝对不是几个工坊的迁移,而是几十几百个工坊一同迁移到某个城池,从而在那里形成一个新的生产基地。

比如在莱州这个沿海州郡,已经聚集了几十万的人口,让原本不太起眼的莱州一跃成为整个河南道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其繁荣程度直逼东都洛阳,相比洛阳也差不了多少了。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莱州的沿海地区,新建了十几处港口,还有五个大型的造船工坊,修船工坊和渔港更是一大片,从美洲和澳洲返回的船只大部分都选在在莱州停靠,而从大唐出发的船只,也同样从莱州的港口出发,从而让莱州成了大唐帝国主要的海运转运中心。

莱州更是京城东向铁路的最东端,是一个铁路的大站,每天从海上港口卸载的物资,可以通过这个大站,源源不断的运输到各个地方,各个地方的物资和很容易的就能运输到莱州,如此一来,莱州想不繁荣都不可能。

京城有大量的工坊,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促成了京城的持续繁荣,同样的,莱州这里也有庞大的造船厂和配套的工坊,而且数量也很大,对劳动力的需求自然不用多说,有了足够的人口,繁荣自然也就跟着到来了。

现如今,由于产业分布主要集中在京城,洛阳,莱州等少数地区,所以,这造成了这些少数地区的繁荣,但日后随着发展的持续,这些地方的土地都会不够用的,那么产业也必然要转移到更多的大唐城池,从而让繁荣遍布大唐的每一个角落,而朝廷有钱了之后,还可以拿出一部分钱来建设边关,从而促进边疆的稳定和繁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